•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的普及。

在 comSource 於 2011 年 5 月的調查中,過去一年,Facebook 每用戶每月平 均使用 326 分鐘(5.4 小時),約成長 69%。其餘的網站則約使用 1,391 分鐘(23.2 小時),衰退 9%,足見 Internet 使用者對社交網站黏著度加深,已經開始擠壓對 其他網站的使用時間(資策會,2011a)。

此外,根據 comScore Media Metrix 的調查,2012 年 7 月台灣網域主造訪人 數最高的為 Yahoo! Sites(Yahoo!奇摩),有 96.9%到達率,平均每人使用時間為 274.1 分鐘,平均每人瀏覽 368 個網頁。其次是 Google Sites,有 82.2%到達率,

平均每人使用時間為 149.5 分鐘,平均瀏覽網頁數為 203 頁。第三名則是 FACEBOOK.COM,到達率為 80.8%,平均每位網友使用時間為 431.5 分鐘,平 均每人瀏覽 588 個網頁(創市際,2012)。Facebook 雖佔到達率的第三位,但在 使用時間上則高於前兩位,並且較 2011 年的使用時間,增加了一百分鐘左右,

可見使用者對於 Facebook 的黏著度增加。

由此可知,在網路普及的台灣,大部份人都擁有 Facebook 帳號,而使用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也已逐漸成為上網行為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在 Web2.0 的時代之下,人們上網的過程中無不接觸到 Web2.0 相關服務。

常見 Web2.0 服務有部落格(Blogs)、維基(Wikis)、標記與社會性標籤(Tagging and social bookmarking )、RSS 等,近期崛起的社會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也是之一。在 Web2.0 的關鍵原則-分享和參與的架構-之下,社 會網路服務主要的精神在於使用者可以經由文章分享、互動、留言、滾雪球式人 際網路的應用,來支援使用者社會網路的建立、擴展與維持,Facebook 便是典 型的例子。

社群網站的流行,也許是因為社會網路服務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在 Maslow 的基本需求架構中,由下而上分別是:生理需求(the 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需求(the safety needs)、歸屬和愛的需求(the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尊 重需求(the esteem needs)以及自我實現需求(the self-actualization need)。當個 人的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獲得滿足後,便會出現愛、情感和歸屬的需求。愛的需 求包含了給予和接受情感,這樣的人對於在社群和家庭中的人際關係連結感到不 滿足,因此會表現出強烈的情感以滿足此目標(Maslow, 1954)。而社群網站正 是提供人們歸屬和情感交流的工具之一。

若以消費者心理學觀之,一般而言,消費者於現實生活中,自然地對於他人 生活消息具有好奇心,屬於自發性行為;並期望與他人互動,受到他人注目;此 外,消費者亦經常藉由穿著、談話內容等,向他人展現自我(資策會,2011b)。

而 Facebook 正可滿足以上需求,提供消費者網路社交平台服務,消費者可藉由 網路串連實際社交網絡,並於網路中經營個人風格(資策會,2011b)。

Facebook 動態消息頁面幫助消費者輕易地瞭解他人生活,滿足好奇心,在 發布內容後,他人與自我連繫則滿足受到他人注目之需求,而大量發布文字資訊、

圖片資訊則使得消費者可運用平台經營個人風格。因此,Facebook 之服務價值 為幫助消費者於網路中,實現基本之社交需求(圖 1-2),社交價值亦為 Facebook 具高黏著度之關鍵(資策會,2011b)。

圖 1-2 Facebook 服務價值分析(資策會 MIC,2011b)

以學術的角度來看,Raacke 和 Bonds-Raacke(2008)認為,大學生花費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多時間使用社群網站,以滿足個人和社交需求。Nadkarni 和 Hofmann(2012)則 進一步提出了使用 Facebook 的雙因素模型。根據這個模型,Facebook 的使用主 要是出於兩個基本的社會需求:(1)歸屬需求,及(2)自我呈現需求。歸屬需 求是指與他人聯結的內在驅動,並得到社會認可;自我呈現的需求指的是持續不 斷的印象管理過程,由於 FB 的個人介紹可能反映了使用者的公眾形象,而自我 呈現需求將會驅動此形象的塑造。此需要引導了使用者的特定行為,如選擇個人 資料照片和連結朋友數目,這些都是與使用者想要形成印象相符。

綜上所述,使用者會因為社交需求(包含了情感的需求與歸屬的需求等)以 及個人的自我表現需求使用 Facebook。過去對於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研究也相 當多,其動機不外乎包含有資訊收集與交流、溝通與通訊、娛樂、關係發展與維 持、自我表現等(Urista et al., 2009;Bonds-Raacke and Raacke, 2010;Joinson, 2008;

劉信妤,2012),但這些動機大多著重於功能性,強調使用者利用 Facebook 的資 訊分享功能、通訊功能,以及在平台上表現自我,達到結交朋友,或者與朋友保 持聯繫等目的,以滿足使用動機。雖然也有研究以人際關係探討社群網站的使用,

但研究著重於對人際互動、人際關係好壞的影響與改善(蔣孟軒,2012;顏伯霖,

2010;張純富,2010),仍鮮少以人際關係為需求,探討 Facebook 上的自我揭露 行為。

因此,本研究希望回歸社群網站的原點──社交與人際關係,欲了解使用者 在人際關係上有什麼樣的心理需求,導致使用者想使用 Facebook 結交朋友或與 朋友聯繫,這些需求又是如何影響 Facebook 的使用。這些需求可能包含有 Nadkarni 和 Hofmann(2012)所提出的歸屬需求與自我呈現需求,亦或著 Maslow

(1954)所提出的歸屬和愛(情感)的需求,在 Facebook 所形成的社群中,使 用者的人際關係發展,也會因個人的人際關係需求而有所不同。根據 Schutz(1958)

提出人際需求論,人際關係的模式可透過三種人際需求加以詮釋,包括情感需求

(Affection Need)、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以及控制需求(Control Nee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人們常藉由此三種基本的人際需求再進行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呈現出不同的人際 行為,以建立與他人的關係(徐西森等人,2002)。

此外,Web2.0 的關鍵原則是分享和參與的架構,若只探討 Facebook 的使用,

可能只了解到參與的原因,要使社群網路更加活絡,必定要使用者不斷地分享,

而使用者的每次分享都是進行了自我揭露。故本研究希望可從基本的個人自我呈 現需求與人際關係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對於在社群網站自我揭露行為的影響。

最後,過去研究發現,由於對象的不同,使用者在社群網站進行自我揭露時,

會採用不同的管道(Hsu et al., 2011),自我揭露的內容也有差異(Bak et al., 2012), 故本研究也希望能了解人際關係需求對自我揭露的影響,是否會隨著揭露對象而 有所不同。另外在社群網站的使用者方面,先前有許多研究指出不同人格特質對 於社群網站的使用也有所不同(Mehdizadeh , 2010; Ryan and Xenos, 2011),因此,

本研究從外向人格與自戀人格特質著手,希望了解這兩種人格特質對於人際關係 需求和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