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第五章 結論 9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回饋的機制,若增加這類功能,便可提升使用者的參與和歸屬感,讓社群網站更 為活絡。

此外,面對不同揭露對象時,使用者的自我揭露行為有差異的部分,可提供 網站設計者思考隱私設定改進的參考。了解不同人格特質使用者的行為後,也可 針對各類使用者的特色設計相應功能並做推廣和行銷,例如目前已有的「推廣」

功能,讓使用者付費推廣貼文,以讓該貼文在朋友的動態消息獲得更高位置,引 起朋友的注意。對於希望影響別人、強調自己重要性的自戀族群而言,此功能對 他可能會是有吸引力的,進而願意付費推廣。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力求完善,但仍有諸多限制。首先,樣本同質性過高,受試者多為學 生且年齡集中於 21 至 25 歲,可能無法推論至整母體。建議未來研究也許可以青 少年或是中老年人進行研究,也許會有不同的研究發現。而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 進行,雖有理論支持,但對於使用者內心深處的需求和想法,較難以從問卷中得 到答案,或許可以深度訪談方式,進一步了解使用者揭露與不揭露的原因,讓研 究更加完整。

本研究在人格特質中只探討內外向與自戀人格,因此只能描繪出這些族群的 差異,面對廣大的社群網站使用者,必定有各種人格特質存在,未來可加入其他 不同人格特質(如:神經質),以更加了解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不同之處。此外,

社群網站上的自我揭露行為有相當多種,可以仔細分為主動分享、回應式參與、

遊戲參與等,這是未來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最後,本研究在動機面上,皆採用正面的動機,然而也有負面的因素會對自 我揭露造成影響(如:隱私顧慮),未來研究也可從不願自我揭露的動機進行研 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參考文獻

尤淑娟(2011)。WEB2.0 在社交網路中影響資訊分享與自我揭露之因素。臺中 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石婉婷(2012)。Facebook 打卡與自我表現——從所在地意識出發。中華傳播學 會 2012 年會,台灣,靜宜大學。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TWNIC(2012)。2012 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 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

20120709a.pdf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101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取自 2013 年 8 月 7 日,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312113493071.pdf 李文佑(2010)。部落格中自我揭露、社會支持與負面情緒調適之研究。台北市

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育融(2011)。影響參與臨床試驗之動機研究:以健康受試者為例。國立中山 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李俊毅(譯)(2009)。佛洛伊德的「論自戀:一篇導論」。台北:五南。(Sandler, J., Person, E. S., Fonagy, P., 1939)

何振誠、邱張名琪、陳威助(2009)。從網誌到微網誌:網路社會參與型態的演 變介紹。資訊社會研究,17,1-51。

何雍慶、蔡青姿(2009)。運用 PLS 方法探討價值創新導入新產品開發之調節角 色。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2(2),1-24。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

宋雅雯(2012)。影響社群網站持續使用意圖因素之研究-以 Facebook 粉絲專頁 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祐輿(2009)。影響部落客自我揭露意圖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朝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林家廣(2012)。人格特質、顧客價值與 Facebook 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功能 與情感性價值的平行觀點。國立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生碩士論文。

吳寂絹、邱銘心(2012)。大學生於社群網站之資訊揭露現象分析。大學圖書館,

16(2),170-191。

胡文凱(2008)。依附型態影響部落格自我揭露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正裕、陳靜枝、陳鴻基(2010)。為何人們使用社交網站?認知專注的觀點。

資訊管理學報,17,97-116。

苗延威譯(1996)。人際關係剖析。台北市,巨流。(Argyle, M., & Henderson, M., 1986)

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社群媒體中的自我揭露 ——以 Facebook 為例。

中華傳播學會 2012年會,台灣,靜宜大學。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合著(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 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徐鳳謙、陳玉惠(2010)。微網誌與部落格之差異。資訊傳播學報-網路中介傳 播,2010,63 -70。

陳姿蓓(2010)。請看我表演!探討網路社交平台的自我展演。國立臺灣藝術大 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漪蔓(2007)。無名小站使用行為研究-以自我呈現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 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功餘(2007)。華人性格與行為之關連性的內隱理論及其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本土心理學研究,27,3-80。

許功餘(2010)。華人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特殊內隱理論之探討:不同性格、性 別及地位之比較。中華心理學刊,52(3),243-264。

許慈雅(2011)。社交網站與組織內人際關係改變之關聯性研究─以Facebook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玉佩(2010)。媒體愉悅:數位遊戲之閱聽人經驗探索。中華傳播學會

2010年會,台灣,嘉義。

張約翰(2012)。最接近又最遙遠的距離: 評介約翰˙杜罕彼德斯《交流的無奈:

傳播的思想史》。傳播研究與實踐,2(1), 225-232。

張純富(2010)。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 Facebook 為例。世新大學資 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雅晴(2011)。中高齡者在社交網絡服務平台上自我表演之初探:以 Facebook 為例。中華傳播學會 2011 年會,台灣,新竹。

張維羽(2008)。消費者對於節日套餐價格接受程度與消費行為之探討。國立政 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滿玲(譯)(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 1998)

莊恭豪(2010)。社會網絡網站的價值階層圖。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 論文。

商業周刊(2011)。你每個月用臉書多久。取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創市際(2012)。ARO/MMX 公佈 2012 年 7 月 Media Metrix 網路流量報告。取 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x/news/news_08_21_

12.html

鄔佩麗(1984)。工廠青年人際關係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 究所碩士論文。

傅珮雯(2011)。Facebook 網站上口碑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

黃莉娟(2010)。國中學生自戀特質、自尊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黃藜(2004)。大學生自戀人格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心理 學院碩士論文。

曾瑞真,曾玲珉(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市:揚智文化。

資策會 MIC(2011a)。從 Google+推出看 Google 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社交網站影 響分析。取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

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asp?docid=CDOC20110727007&do

ctype=RC&smode=1

資策會 MIC(2011b)。從從社交行為剖析 Facebook、Google+發展模式。取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asp?docid=

CDOC20110901001&doctype=RC&smode=1

資策會 MIC(2012)。網路社群使用現況分析。取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

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asp?docid=CDOC20121028003&do

ctype=RC&smode=1

電子商務時報(2008)。Facebook 超越 MySpace 成為全球最大社群網站。取 自 2012 年 11 月 11 日,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0808 142308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楊語芸(譯)(1997)。九○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Deaux, K., Dane, F. C.,

& Wrightsman, L. S., 1993)

鄭百雅(2007)。再探當代社會自戀意涵-從美妝部落格談起。國立中正大學電 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蔡至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9(1),

161-196。

蔣孟軒(2012)。社群網站對人際關係影響之調查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信妤(2012)。社群網站中使用者自我揭露行為之研究。第二十三屆國際資訊 管理學術研討會,台灣,高雄

劉惠涓(2006)。部落格作為大學女性學生自我呈現的另一個空間—以南部某科 技大學資管系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慧卿、林明雄(譯)(2002)。自體的分析:一種系統化處理自戀型人格疾患的 精神分析治療。台北市:心理。(Kohut, H., 1971)

潘瑛如、方崇雄(2010)。部分最小平方路徑分析法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教育 與發展,27(5),95-108。

盧一伶(2011)。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與行為之探討。國立政 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承彥(2012)。Facebook 使用者的知覺社群價值之研究。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 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伯霖(2010)。Facebook 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郁涵(2012)。Facebook 之使用者人格特質、自戀行為暨涉入程度對使用者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誠度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Ahmetoglu, G., Chamorro-Premuzic, T., & Furnham, A. (2010).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rientations, leadership, and managerial level: Assessing the practical usefulness of the FIRO-B in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18(2), 220-225.

Altman, I., & Taylor, D.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Rinehart & Winston.

Ames, D. R., Rose, P., & Anderson, C. P. (2006). The NPI-16 as a short measure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4), 440-450.

Bak, J., Kim, S., & Oh, A. (2012). Self-Disclosure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in Twitter Convers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5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60–64, Jeju, Republic of Korea.

Banai, E.,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5). ‘Selfobject’ needs in Kohut’s self psychology: Links with attachment, self-cohesion, affect regulation, and adjustment.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9, 224–260.

Baumeister, R. F. (1982). A self-presentational view of social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3-26.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497-529.

Bergman, S. M., Fearrington, M. E., Davenport, S. W., & Bergman, J. Z. (2011).

Millennials,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hat narcissists do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wh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5), 706–7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Bolino, M., & Turnley, W. (1999). Measuring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A sca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Jones and Pittman taxonomy.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 187-206.

Bonds-Raacke, J., & Raacke, J. (2010). MySpace and Facebook: Identifying

dimensions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for friend networking sit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 8(1), 27-33.

Bryant, E. M., & Marmo, J. (2012). The rules of Facebook friendship: A two-stage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on rules in close, casual, and acquaintance friend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9(8), 1013–1035.

Buffardi, L. E., & Campbell, W. K. (2008).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0), 1303–1314.

Carpenter, C. J. (2012). Narcissism on Facebook: Self-promotion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4), 482-486.

Chaulk, K., & Jones, T. (2011). Online obsessive relational intrusion: Further concerns about Facebook.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6, 245-254.

Chen, B., & Marcus, J. (2012). Students’ 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 An examin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self-construal facto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 2091–2099.

Correa, T., Willard, A., & Gil de Zúñiga, H. (2010).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 26, 247–253.

Cozby, P. C. (1973). Self-disclosure:A literatur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9(2), 73-91.

Derlega ,V. J., Metts, S., Petronio, S., & Margulis, S. T. (1993). Self-disclosur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Newbury Park, CA: Sage.

Donellan, M. B., Oswald, F. L., Baird, B. M., & Lucas, R. E. (2006). The Mini-IPIP scales: Tiny yet effective measures of the Big Five factor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8, 192–203.

Durukan, T., & Bozaci, I. (2012). A survey on determinants of word of mouth in social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1(7), 36-44.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Ellison, N.,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3), 1143–1168.

Facebook (2012). Key Facts-Statistics. Retrieved November 1, 2012, from http://newsroom.fb.com/content/default.aspx?NewsAreaId=22

Facebook (2012). Key Facts-Statistics. Retrieved November 1, 2012, from http://newsroom.fb.com/content/default.aspx?NewsAreaId=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