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四節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 FIRO)

一、 歸屬需求(Inclusion)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圖 2-1 人際行為的一般模式(Schutz, 1958)

一、 歸屬需求(Inclusion)

Schutz(1958)定義歸屬需求為:在互動和交往上,與他人建立和維持一個 令人滿意的關係的一種需求。指個人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產生歸屬 的需求(徐西森等人,2002),此外,個人需要自己是值得注意並有價值的(Schutz, 1958)。藉著參與使隸屬的需求獲得滿足,即是藉由參與和他人共同的活動,使 人感覺融入群體,產生歸屬感,進而滿足歸屬的需求(徐西森等人,2002),是 希望存在於別人團體中的慾望(曾瑞真、曾玲珉,2000)。人際關係可帶來的好 處之一,即是社會整合,受到朋友團體的接納,或能夠參與一般社會活動(苗延 威,1996)。三種不同的需求行為表現可分為:缺乏社交(undersocial)、過度社 交(oversocial)與適度歸屬的需求(social)。

缺乏社交(undersocial)的人往往是性格內向、退縮的。這樣的人避免與他 人交往,不喜歡或接受加入其他人的邀請。自覺要保持自己和他人之間的距離,

並堅持他不希望陷入人群中失去隱私。但不自覺地,他當然也希望別人注意他,

但他擔心人們會不理他、對他沒有興趣或只想盡快離開他(Schutz, 1958)。

過度社交(oversocial)的人在人際交往的行為傾向於外向。其特點是,這 樣的人不斷地尋求人群,並希望他人也尋求他。與人際關係退縮的人一樣,他也

自己對他人的行為

(Expressed)

期望他人對自己的行為

(Wanted)

High Interchange Receiver

Only

Low Interchange Originator Onl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怕別人會不理他,但他的過分行為是與其相反的(Schutz, 1958)。

在中間屬於適度歸屬的需求(social),介於缺乏社交和過度社交之間,在人 際交往中沒有什麼障礙,能夠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決定自己是參與群體還是不參與 群體、參與多或是參與少等,可以一人獨處,也可以參與活動以滿足歸屬的需求

(徐西森等人,2002;曾瑞真、曾玲珉,2000)。

歸屬需求在感覺層面上,可定義為希望建立和維持與他人互相表示興趣的感 覺,而這種感覺包括:(1)對他人表示興趣到令人滿意的程度;(2)讓他人對自 己表示興趣到令人滿意的程度(Schutz, 1958)。因此,在 FIRO-B 中,表示包容

( Expressed Inclusion)是欲接納或顯示對他人的興趣,想要接納( Wanted Inclusion)被定義為被別人包含的需求,以獲得接納(Philip and Jeffrey, 2010)。 表 2-2 描述了人際關係的歸屬需求的模式和相稱的術語。

表 2-2 歸屬需求的模式和相稱的術語(Schutz, 1958)

歸屬需求 我主動與他人互動(主動包容,Expressed Inclusion)

低 高

我希望被接 納、歸屬

(被動歸 屬,Wanted

Inclusion)

缺乏社交(Undersocial)

符合、順從社會的

(Social-compliant)

過度社交(oversocial)

符合、順從社會的

(Social-compliant)

低 缺乏社交(Undersocial)

反社會的(Countersocial)

過度社交(oversocial)

反社會的(Countersocial)

基於此動機而產生待人的行為特徵為交往、溝通、融合、相屬、參與、出席 等(陳淑萍,2000),而這些動機也是個人使用社群網站的動機,Bonds-Raacke 和 Raacke ( 2010 ) 提 出 的 個 人 使 用 社 群 網站 的 三 個 面 項 中 , 分 類在 連 結

(Connection Dimension)中的原因與使用這些網站與他人連接有關。在這一層 面的原因包括,結交新朋友、感覺與大眾連結等。

人們有主動對他人表示興趣、交往與互動的需求,而社群網站最開始的目的 就是希望建立網路上的關係,Facebook 更是將現實關係轉成線上關係的社群網 站(劉信妤,2012)。在俞菁、邱海棠和曾馨瑩(2012)的研究中發現,使用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會利用 Facebook 上傳自己的資訊、與他人互動以便建立新的好友關係。而在 Facebook 上除了可結識新朋友外,也可與現有生活圈的朋友維持關係。Urista 等 人(2009)的研究指出,社群網站服務是建立關係和保持關係的有效手段,使用 者不但會利用 SNS 來培育新的關係,也認為 SNS 使得與朋友聯絡變的方便許多,

這反過來又增加了他們藉由 SNS 維持關係的動機。

簡單來說,社群網站的出現,滿足了使用者想要與他人聯結的慾望。在 Ellison 等人(2007)的研究中,絕大多數的受試者使用 Facebook 保持與老朋友聯繫,

以維持或加強關係,這些關係通常是在現實生活中有關聯的人,如宿舍鄰近或修 習同一堂課程,而 Facebook 可以幫助個人維持已存在的密切關係,因為它可以 以低維護成本的方式與遙遠的熟人聯繫。例如,使用者表示 Facebook 的「生日」

功能,可使他們以最小的努力送給朋友生日祝福。

此外,在 Pempek 等人(2009)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85%的大學生使用 Facebook 是與已經認識的朋友溝通,學生並沒有使用 Facebook 與家長和陌生人 聯繫,其中只有約 9%的樣本是使用 Facebook 結交新朋友。雖然如此,但由於 Facebook 使參與的門檻降低,因此也鼓勵了弱連結的形成,讓使用者能夠便宜 且輕鬆地保持這種關係(Ellison et al., 2007)

都再次顯示出使用者會利用社群網 站與他人互動、維持關係,以達到與人連結的目的。

吳寂絹和邱銘心(2012)在研究中指出,使用者期望透過 Facebook 結交不 認識或心儀的網友,或是尋找已失聯的朋友或同學。為了達到此目的,全數受訪 者表示願意在 Facebook 上揭露個人資訊,只是揭露的程度不一。當他們發現自 我揭露的項目愈多,系統愈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朋友清單時,他們在 Facebook 上 自我揭露的意願就愈高。也就是說,當使用者希望建立連結(不論是新朋友或是 老朋友)時,自我揭露的程度越高。

社群網站的連結性,帶給使用者歸屬感。Baumeister 和 Leary(1995)認為 歸屬需求的特點之一是:人們需要頻繁的個人接觸或與他人互動。由此可知,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用者為了主動與他人結識或是與老朋友互動、維持友誼,自我揭露便是方法之一,

自我揭露的關係發展功能,即是藉由表達個人相關的訊息,提升與他人親密的關 係。故獲得假說 2:

H2:個人的主動包容需求對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行為有正向影響

個人有想要獲得別人的接納、與他人連結的需求。為了滿足歸屬需求,人們 需要認為其他人是在乎他們的,並且是喜歡或愛他/她的(Baumeister and Leary, 1995)。但個人不可能隨時有人陪同在身旁,蔣孟軒(2012)的研究中發現孤獨 感越強的人,其參與社群網站的動機就越強,並認為社群網站可改善其人際關係;

同樣地,在人際關係中歸屬感越強的人,其參與社群網站的動機也越強,並認為 社群網站可改善其人際關係。

Quan-Haase 和 Young(2010)認為 Facebook 提供了歸屬(包容)的面向,

是感受與朋友的生活相連和追蹤朋友最新的活動的工具,營造了一種在同儕社群 中的一員的感覺。在許慈雅(2011)對組織成員使用 Facebook 的研究中,當組 織成員單獨一人卻需要有人陪伴時,Facebook 所具備的電腦中介傳播特色能讓 他跨越時空限制,在任何時間地點進入線上茶水間情境,以資訊做為媒介與他人 互動,並從同事的回應感受到有人與自己互動,彷彿同事陪伴在身旁。

此外,同儕的壓力、與社會的連接,以及好奇心都導致大學生藉由接觸同儕 網路以期成為他們社群中的活躍成員(Quan-Haase and Young, 2010)。「同儕壓力」

為促使使用者加入 Facebook 最重要的因素,大學生傾向於接受同儕的邀請,並 且害怕萬一不加入 Facebook,將易因無共同話題而被同儕排擠或冷落(吳寂絹、

邱銘心,2012)。使用者為了與同學朋友更有話題,以及因為大家都在社群網站 上自我揭露,所以使用者也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跟隨潮流趨勢,進而影響透露 資訊的頻率和內容(劉信妤,2012)。由此可知,使用者會因為期待或得他人的 接納而使用社群網路。

Nadkarni 和 Hofmann(2012)認為歸屬需求是 Facebook 的使用動機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希望獲得歸屬也是基本的社會需求,期望與他人聯結,並得到社會認可。然而,

雖然知道連結的存在,可讓人感到放心,但若不與其他人互動,仍無法提供充分 的歸屬感(Baumeister and Leary, 1995)。因此,即使是被動地期待歸屬、期待他 人接納自己,也許都需藉由在 Facebook 的自我揭露,以獲得歸屬、陪伴與互動 的滿足。故獲得假說 3:

H3:個人的被動歸屬需求對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行為有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