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戀人格特質的比較與討論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 62

第六節 自戀人格特質的比較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便是需要引導。而後許功餘(2010)更進一步發現,具有「內向沉靜」性格者在

「縝密負責」上顯著地低於「外向活躍」者,而在「畏縮無能」上顯著地高於「外 向活躍」,證實內向的人當遇到任務時,的確會傾向於畏縮、逃避而較不負責。

這類逃避型(abdicrat)的人會傾向於謙遜、服從(徐西森等人,2002),當 他們缺乏客觀的判斷標準時,就常常會以他人的意見或行為做為參考的指標(鄭 佩芬,2000),這樣的被動引導需求促使內向族群對親密朋友自我揭露,期待獲 得回饋,並從從有類似經驗的人得到建議和其他觀點(劉信妤,2012)。此外,

由於內向人有著較畏縮且不善與人交際的特質,當他們擁有被動引導需求時,若 對象是普通朋友,他們會因為害怕社會後果(不獲得幫助)和逃避(avoidance),

因此不會對普通朋友進行自我揭露,而會以親密朋友做為揭露對象。

第六節 自戀人格特質的比較與討論

接著進行探討自戀人格特質對研究模式中各條因果路徑是否有差異影響,將 研究樣本依自戀人格平均得分高低分為兩群,自戀人格總平均得分為 3.07,平均 大於或等於 3.07 的為自戀高分組(相對自戀),共 245 人,在自戀的平均得分為 3.5;平均比 3.07 小的為自戀低分組(相對不自戀),共 268 人,在自戀的平均得 分為 2.68。且兩類族群在自戀的得分上達到顯著差異的水準。

表 4-19 自戀人格分組之描述性統計

分組 個數 自戀人格平均數 標準差 t 顯著性 (雙尾) 不自戀 268 2.6775 .32618

-29.559 .000 自戀 245 3.5043 .30550

欲了解自戀和不自戀族群在各變數的平均得分上是否有顯著差異,進行獨立 樣本 T 檢定(表 4-20),結果除了對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誠實-準確度未有顯著差 異外,其他變數皆有顯著差異。自戀族群除了被動引導需求顯著小於不自戀族群 外,其他變數皆顯著大於不自戀族群。

的誇大自我表現(grandiose-exhibitionistic)可預測 Facebook 上的自我促銷行為,

像是發布狀態、自己的照片更新和更新個人資料等。因此,自戀的人出於這樣高 度的提升自我形象需求,故在社群網站上自我揭露。

在主動包容需求上,Buffardi 和 Campbell(2008)的研究結果顯示自戀的人 與期望在 SNS 上累積大量朋友成正向相關,可見自戀族群有著相當高的主動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友,並且主動與這些朋友互動,期望在互動中建立自尊,並確認在他人眼中自己 的形象塑造是否符合期待。

貳、 自戀族群的主動控制和情感表達需求對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

自戀者與他人相處時,行為舉止帶有操縱性和利用性的色彩,並擁有一種特 權感,希望自己可以得到自動的、完全的服從(黃藜,2004),Robbins 和 Dupont

(1992)也在研究中指出,自戀人格中的誇大自我表現需求有著強大的主導風格,

會有控制與支配的表現。與顯示出自戀的人擁有相當高的主動控制需求。因此,

自戀的人會誇大自己的重要性(黃莉娟,2010),認為自己是重要且具有影響力 的,渴望能經由自己的展現,讓觀看者感染他所感動的事物,間接地影響觀眾對 自我的認知,也能從影響觀眾對自己的想法當中,獲得被認同的滿足感(翁漪蔓,

2007)。故為了感到控制與影響力,自戀個人會透過頻繁的 Facebook 狀態更新和 張貼評論,滿足他們獲得欽佩與表達高度的自我重要性的期望(Wang et al., 2012)。

自戀族群展現主動控制的對象為普通朋友,對親密朋友則無,推測可能是因 為面對為數較多的普通朋友,才可展示自己的影響力,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獲 得更多順從,若只在親密朋友圈中表達控制,無法被大家看見而展現出對他的欽 佩,也無法表達他在人群中是重要且獨特的。

自戀人格中擁有另我-連結面向,顯示自戀個人會希望形成親密關係,並在 親密關係中,讓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可以被他人理解與接受(Robbins and Dupont, 1992;Banai et al., 2005)。簡單來說,在這樣的緊密關係中,自戀個人可顯露自 己的強烈自戀需求,可能是在某個領域中的表現癖和誇大的渴望,與對方分享自 己的想法與經驗(Robbins and Dupont, 1992;李俊毅,2009;劉慧卿、林明雄,

2002)。

除此之外,自戀個人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只能被一些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組織機構)所理解和發生連繫(黃藜,2004),因此,他們會希望與有力的人進 一步的交往,將自己依附在有力的人身上,並將他擺在極崇高的地位,視他為無 所不知、無所不曉、並且完美無缺,藉由緊密的連結,他們便可藉此分享那種偉 大與完美(Robbins and Dupont, 1992;李俊毅,2009;劉慧卿、林明雄,2002)。

因此,自戀族群的情感表達需求會正向影響對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這是由於自 戀的人想建立緊密的連結,在這段關係中盡情展現自戀,或是藉由連結分享對方 的聲望,進而對對方主動示好、表示親密,並進行自我揭露。

參、 自戀族群的情感期待需求對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自戀的人需要大量的讚美(黃莉娟,2010),並渴望獲得認可。Him(2010)

的研究也顯示自戀可預測認可的需求。這便是一種情感期待需求,希望他人對自 己示好並友善地對待自己,藉由他人的肯定、讚美與認可來滿足自我價值感,以 提升自尊,因此,自戀個人會出於「期待獲得友善對待」這樣的情感期待需求,

而對親密朋友進行自我揭露。

可以發現,自戀個人在情感期待需求上,並不會對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造成 影響。推測這是出自於自戀的人擁有很高的自尊,且自尊心很脆弱(黃莉娟,2010),

因此他們會害怕別人不支持或是未給予正面回應這樣的社會後果,而不進行自我 揭露。鄭百雅(2007)在訪談有自戀特質的美妝部落客時,便有部落客因為受到 批評而關閉部落格,因為自戀個人非常注重形象,而現今網路個人媒體已非匿名 的地方,網路與實體身份已充分結合,故經歷批評後,對於個人的傷害更大,那 些焦慮和脆弱都會體現在自戀個人上。因此,在自戀個人有擁大量朋友連結的情 況下,使用者無法預測朋友的回應,轉而對親密朋友自我揭露,以確保可獲得正 面的回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