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四節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 FIRO)

二、 控制需求(Control)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希望獲得歸屬也是基本的社會需求,期望與他人聯結,並得到社會認可。然而,

雖然知道連結的存在,可讓人感到放心,但若不與其他人互動,仍無法提供充分 的歸屬感(Baumeister and Leary, 1995)。因此,即使是被動地期待歸屬、期待他 人接納自己,也許都需藉由在 Facebook 的自我揭露,以獲得歸屬、陪伴與互動 的滿足。故獲得假說 3:

H3:個人的被動歸屬需求對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行為有正向影響

二、 控制需求(Control)

Schutz(1958)定義人際關係的控制需求為:在控制和權力上,與他人建立 和維持一個令人滿意的關係的一種需求。控制需求是指個人希望能成功地影響周 遭人事的慾望(徐西森等人,2002),同時,也是希望自己是一位能幹、有責任 的人的需求(Schutz, 1958)。這種透過人際之間互動溝通而接納他人的訊息做為 自己參考依據的現象,稱之為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或人際影響(鄭佩芬,

2000),而影響力是一種導致他人在態度或行動上改變的能力,希望自己所說的 或所堅持的,能影響他人的想法或改變他人的行為,是基本的人際需求(曾瑞真、

曾玲珉,2000)。其行為特徵為:運用權力、權威、超越、影響、控制、支配、

領導他人等;與此動機相反之人際反應特質為:抗拒權威、忽視秩序、受人支配、

追隨他人等(陳淑萍,2000)。

同樣地,在控制需求中,三種不同的需求行為表現可分為:逃避型(abdicrat)、 獨裁型(autocrat)和民主型(democrat)。Schutz(1958)認為逃避型(abdicrat)

的人是害怕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所以當避免這種無助感時,他會感到最自 在。在這種感覺的背後,是對於那些可能不願出手相助的人的焦慮、敵對與不信 任(Schutz, 1958)。因此,這類人傾向於謙遜、服從,在與他人交往時拒絕權力 和責任(徐西森等人,2002)。

獨裁型(autocrat)的人害怕別人不受他的影響與控制,他和逃避型(abdicrat)

的人一樣怕自己無法負責,但他企圖推翻這樣的想法,想要證明自己是可以替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人做決定的(Schutz, 1958)。因此,這類人的特點是好支配、控制她人,喜歡最 高的權力地位;民主型(democrat)的人,是理想的類型,在某些時候能居領導 地位,但是有些時候,他們也能安於他人的領導,會勇於表示意見,也能順從他 人(徐西森等人,2002;曾瑞真、曾玲珉,2000)。

在感覺層面上,控制需求定義為需要建立和保持一個對他人的能力和責任互 相尊重的感覺,這種感覺包括:(1)能夠尊重他人到令人滿意的程度;(2)讓別 人尊重自己到令人滿意的程度(Schutz, 1958)。換言之,個人往往需要領導或控 制他人,FIRO-B 將這種需要視為表達的控制(Expressed Control),此外,個人 也有被控制的需求(Wanted Control),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控 制或指導(Philip and Jeffrey, 2010)。表 2-3 描述了人際關係的控制需求的模式和 相稱的術語。

表 2-3 控制需求的模式和相稱的術語(Schutz,1958)

控制需求 我試圖控制他人(主動控制,Expressed Control)

低 高

我期望被引 導、控制 (被

動引導,

Wanted Control)

高 逃避型(abdicrat)

服從的(Submissive)

獨裁型(autocrat)

服從的(Submissive)

逃避型(abdicrat)

難控制的(Rebellious)

獨裁型(autocrat)

難控制的(Rebellious)

張玉佩(2010)認為在閱聽人透過媒體消費所產生的愉悅感中,其中之一便 是控制性愉悅,指人們透過媒體使用行為感受到媒體文本、他人或自我的控制感,

進而獲得的愉悅感,人們因為參與操控媒體內容而感受到自我能力的展現。而個 人使用社群網站的動機之一便是資訊,在此面項的中原因與使用社群網站來收集 和交流資訊有關(例如,了解事件並分享自己的資訊),社群網站的功能即是讓 使用者能夠輕鬆地張貼和分享資訊,同時提供給許多觀眾,因此個人使用社群網 站在這一層面的原因為從收集和分享與自己和他人相關的訊息而獲得滿足

(Bonds-Raacke and Raacke, 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在許慈雅(2011)的研究中發現 Facebook 充滿許多跟隨不同議題而來的討 論串,這些議題大部分是組織成員對某些事件有感而發抒發己見,或者運用 Facebook 分享機制從網路上轉貼而來,如某則新聞或部落格評論文章等。張貼 者在寫下自己看法後,其他對同一議題感到興趣的人,常常會在該則資訊下方留 下自己意見,然後形成一群群的討論串。在討論過程中,有人更是從網路上轉貼 其他資訊來佐證自己觀點。整體來說,這些資訊分享作為不只是交換意見而已,

其中更意味著社交功能,而各個討論串也串起組織成間的人際關係。

雖然這些議題的討論有時只是情緒的抒發,然而在人際交往時,人際溝通的 一項功能便是影響他人,經由溝通我們影響他人同時也受他人影響。例如,說服 你的朋友參加宴會而不要去看電影、聽從自願助選者的拉票、勸你的小孩去做功 課、說服老師更改你的成績等。有些理論家甚至主張所有溝通的結果就是要影響 他人的行為(曾瑞真、曾玲珉,2000)。劉惠涓(2006)也在研究指出使用者會 在個人部落格傳播自己的價值觀與信念,而同儕的支持與互動是她們寫作的動力 之一,並且會透過部落格的平台來建立與同儕關係。

在此,社會網路服務(SNS)在與家人、朋友和其他人的溝通上提供了一個 簡單方便的媒介,過去人們使用了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以及大眾傳播媒介,如電視、

電台、電影,以滿足這些需求和希望。通常情況下,會因為交通不便、反應遲鈍、

規劃和調度的問題而延誤滿足。相比之下,SNS 使個人在大眾傳播中發揮了積極 作用,他們賦予個人在他們的社群網站中扮演著傳送訊息的主動角色,也就是說 SNS 可以讓用戶有能力,且有自主權得以生產和消費他們有興趣的內容(Urista et al., 2009)。顯見社群網站平台的出現,對使用者發揮自身影響力有正面的效果。

陳姿蓓(2010)研究網路社交平台的自我展演時,受訪者表示會在網路社交 平台,闡述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對時事新聞的看法,他們不具記者身分,但卻可以 在網路平台上針貶時事、暢談天文地理或是個人的價值觀,有些人甚至視自己為 意見領袖,以討論公共議題為個人義務,雖然受訪者並無意引領話題潮流,但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他們在網路上主動發聲,或許可視為是一種市井小民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再扮演 被動接收訊息的閱聽人角色。

蕭承彥(2012)認為,Facebook 上常有互助或互惠的情況發生,好友一旦 回覆一則訊息,好友的好友即可看見此訊息內容,如有興趣也能夠參與討論提出 自己的見解,在此互助的氛圍下,能夠提高使用者釋出資訊的意願,經過長時間 的互動,若某特定人士常常提出有用的資訊得到許多人的追隨,建立起良好的形 象,即意見領袖的產生。而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扮演「意見領袖」的角色,他 的分享或留言往往引起其他人的共鳴(傅珮雯,2011)。此外,Ho 和 Dempsey

(2010)認為轉貼網路資訊可以提供轉貼者發展獨立的能力與領導力,因此控制 需求強的人會以轉貼網路內容做為個人發展的手段。

學者 Castells 等在 2004 年研究發現網路使用者成為內容產生與服務的對象 之特徵,個人採用什麼樣的科技或溝通方式乃基於自我的需要與興趣,且透過網 路媒介,個人言論發表將個人思想及關注議題分享行為,影響無地域限制之其他 人(何振誠、邱張名琪、陳威助,2009)。由此可知,使用者利用社群網站發表 言論與分享各類議題,都將影響著社群網站中的朋友。

總結來說,在 Fcebook 形形色色的討論議題中,使用者可能有意或無意地在 影響他人,例如:常看見大家轉貼分享救助老人、流浪狗,或是抵制某些人事物 等,此種分享的行為便是希望可以發揮影響力,提高他人對此議題的關注,或是 能影響、改變他人的觀念與行為,此為主動表達控制需求。故獲得假說 4:

H4:個人的主動控制需求對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行為有正向影響

當人們對於自己的知覺、感受、行為缺乏客觀的判斷標準時,就常常會以他 人的意見或行為做為參考的指標(鄭佩芬,2000),這即是被動引導需求。人際 溝通具有決策的功能,溝通促進資訊交換,正確和適時的資訊是做有效決策之鑰,

人們可經由觀察、閱讀和電視媒體而獲得資訊,也可藉由和他人的交談獲得許多 資訊(曾瑞真、曾玲珉,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人際關係可產生資訊上的幫助,而社會網絡正是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之一,

較廣泛而且異質性較高的網絡,通常包括了能夠針對這種問題提供協助的專業人 士,或接近專業人士的管道(苗延威,1996)。在此,社群網站的功能即是讓使 用者能夠輕鬆地張貼和分享資訊(Bonds-Raacke and Raacke, 2010),而 Facebook 更可使潛在的關係更容易地轉換成弱聯結(Ellison et al., 2007)。

弱連結的好處,便是讓我們獲得新資訊與額外的幫助。我們所獲得的新資訊,

常 常 是 由 弱 連 結 所 發 出 , 並 藉 由 整 個 群 體 看 的 見 的 方 式 讓 我 們 接 收 到

(Haythornthwaite, 2005)。在 Facebook 中,由於網站提供了個人資訊給其他人,

讓使用者可以確定哪些人在某些能力上是可用的(例如使用者修習了計算課程,

而他需要主修數學的人的幫助),從而提供了激活潛在聯結的動力,這些弱連結 可以提供額外的資訊和機會(Ellison et al., 2007)。

另一方面,Bonds-Raacke 和 Raacke(2010)認為個人會使用社群網站來收 集和交流資訊而獲得滿足,例如,了解事件和分享自己的資訊。在 Facebook 中,

除了意見領袖外,有一部分的使用者扮演著傳遞訊息的角色,他們較喜歡附和別

除了意見領袖外,有一部分的使用者扮演著傳遞訊息的角色,他們較喜歡附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