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行為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行為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楊亨利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行為之研究. ‧. Network Site. n. al. er. io. sit. y. Nat.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elf-disclosure on Soci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孫曉雅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2) 謝辭 (由於對自己的承諾,請先讓我在心裡感謝一個人,無論何時每當需要感謝 時,都不要忘了先謝謝他,感謝他成就今日的我,除了謝謝還是只能謝謝) 這篇論文的完成,當然最感謝的是楊亨利老師,跟著老師從大學到研究所, 讓我了解做研究是怎麼一回事,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兩光的學生,但老師都相當包 容我並給我許多幫助,論文上的指導更是不用說,實在非常謝謝老師!此外,也 很感謝兩位親切的口委張欣綠老師和唐日新老師,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 的論文變得更加完整而有更多新的發現。 在 KILL LAB 待了四年,謝謝正育、逢毅、青峰和建良學長一路來的幫助, 正育學長總是被我煩各種奇怪的問題,逢毅學長在大學時很辛苦的帶我們做專題, 青峰學長也是會被我煩奇怪的問題還幫我發了兩次問卷,建良學長更是辛苦教我 統計方法,也一直幫我解決統計上的問題,對我的論文有莫大幫助,非常感謝!. 政 治 大. 記得當初逢毅學長說,看我們覺得在 KILL LAB 開不開心,要不要繼續留在這, 兩年之後,我覺得留在 KILL LAB 很開心! 政大是難得我一邊在讀還可以一邊覺得喜歡的學校,大學到研究所遇到的老 師和同學們都親切又可愛,雖然我不太常出現,但很喜歡大家!也謝謝雅亭、阿 玫和 GP 的陪伴。這段期間也認識了許多很棒的人,非常喜歡中外和 WIJ 的大家。. 立. ‧ 國. 學. ‧. 碩二當中還有可愛又認真的雄獅瑞士小組學弟妹們。. al. er. io. sit. y. Nat. 感謝景美的良師益友小郭、八仙的八位美女電池,品官美質灰胤婷薇,有你 們在真是太棒了,讓人充電又後可以再一起前進,太愛妳們了一定要一起走到八 十歲!感謝如家人般的 306 同學吳王俞蔡徐還有兩位林,和你們在一起總是沒有 包袱的令人安心又快樂,相信我們會一直這樣下去,因為無論走到哪,一定都會. n. 回到屬於我們的城市。感謝曹少女從小的陪伴,未來的日子裡也絕對少不了妳。 最後,感謝親愛的家人們給我的支持和鼓勵,你們一直是我努力的泉源,最 小的女兒實在太幸福,以後會好好報答你們的,愛你們。謝謝球菌、Yoga 和 LCC, 幸福的感覺和各種感謝就讓我放在心裡。謝謝每一位認真幫我填寫問卷的人。完 美主義是兩面刃,謝謝孫曉雅也希望你學會怎麼跟他相處。謝謝上天給我很好的. Ch. engchi. i n U. v. 運氣,讓我想要做什麼最後也都可以有好的結果,因為有太多的人即使努力了也 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最後的最後,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找你的名字,把你放在最後是因為以上的感 謝同樣也想對你說一遍,感謝你十年來的陪伴,『我非常的確定,就是,有你, 真好』。攜手走向更遠未來的同時,請永遠不要忘記當時的我們和此刻的我們, 不論在未來的何時,都可以想起現在看對方的眼神和心中的感覺,我想那是一切 的答案。. 曉雅 i. 2013.08.13.

(3) 摘要 本研究以人際關係為出發點,希望了解在社群網站形成的人際關係網絡中, 個人自我呈現需求和人際關係需求與自我揭露之關聯,揭露對象的差異以及人格 特質的影響。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對擁有 Facebook 帳號者之使用者發放 問卷。結果顯示,個人提升自我形象、主動包容和情感期待需求對於在社群網站 中向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情感表達需求對於在社群網站 中向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被動歸屬需求對則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 自我揭露有負向影響。. 政 治 大 向的人的被動歸屬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負向影響,且被動引 立. 此外,外向與自戀人格特質的使用者自我揭露行為上,也有不同的發現。內. ‧ 國. 學. 導需求對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而自戀的人的主動控制需求對普通朋 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 研究結果提供了基於人際關係需求的社群網站自我揭露動機,並分析面對不. sit. y. Nat. 同揭露對象時,人際關係需求對揭露的差異,對社群網站使用者的動機和行為有. al. er. io. 更深入的了解,並提供理論基礎。而針對不同人格特質的使用者,比較在社群網. n. 站自我揭露之差異,了解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不同面貌。.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自我揭露、社群網站、人際關係需求、外向人格特質、自戀人格特質.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elf-presentation need, interpersonal need on self-disclosure of normal friend and close friend at the social network sites. Sample survey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Facebook users.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self-promotion”, “expressed inclusion”, and “wanted affection” needs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self-disclosure of normal friend and close friend in SNS. “Expressed affection” needs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self-disclosure of normal friend. In addition, “wanted inclusion” has negative influence. Furthermore, there are some. 政 治 大. different findings among extroverted, introverted, narcissistic and non-narcissistic groups.. 立. ‧ 國. 學. Keywords: Self-disclosure, Social Network Sites, Interpersonal Needs, Extraversion,. ‧. io. sit. y. Nat. n. al. er. Narcissism.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 .............................................. 7 壹、 社群網站定義................................................................................................ 7. 政 治 大. 貳、 社群網站使用研究 ........................................................................................ 8. 立. ........................................................................................................ 11. 學. ‧ 國. 參、 小結. 第二節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 12 壹、 自我揭露與相關理論 .................................................................................. 12. ‧. 貳、 網路上的自我揭露 ...................................................................................... 14. y. Nat. n. al. er. ........................................................................................................ 17. io. 肆、 小結. sit. 參、 自我揭露的對象.......................................................................................... 16. i n U. v. 第三節 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 ............................................................ 18. Ch. engchi. 壹、 自我呈現理論與策略 .................................................................................. 18 貳、 網路上的自我呈現 ...................................................................................... 21 參、 小結. ........................................................................................................ 23. 第四節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 FIRO) ........................................................................................................................... 23 壹、 FIRO:人際行為的三維理論...................................................................... 23. 一、 二、 三、. 歸屬需求(Inclusion) ....................................................... 25 控制需求(Control) ......................................................... 29 情感需求(Affection) ...................................................... 34. 貳、 FIRO 的應用 ............................................................................................... 38 iv.

(6) 第五節 外向人格特質(Extraversion) ........................................................... 41 壹、 外向人格 ..................................................................................................... 41 貳、 外向人格與社群網路使用 .......................................................................... 41. 第六節 自戀人格特質(Narcissism).............................................................. 42 壹、 自戀人格 ..................................................................................................... 42 貳、 自戀人格與社群網站使用 ..........................................................................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模型與假說 .................................................................................. 46 第二節 第三節. 政 治 大 問卷設計與前測................................................................................. 47 立 變數操作型定義................................................................................. 46. 壹、 人口變項與 Facebook 使用情形 ................................................................. 48. ‧ 國. 學. 貳、 外向性人格特質(Extraversion)............................................................... 49. ‧. 參、 自戀人格 ..................................................................................................... 50 肆、 提升自我形象(Self-promotion)............................................................... 52. y. Nat. io. sit. 伍、 基本人際關係導向行為 .............................................................................. 52. n. al. er. 第四節 正式問卷發放 ...................................................................................... 58. Ch. i n U. v.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 59. engchi. 壹、 描述性統計分析.......................................................................................... 59 貳、 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uis, CFA) ......................... 59 參、 信度與效度分析.......................................................................................... 60 肆、 部分最小平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分析 .................................... 60.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 62 第一節 樣本之組成結構與描述性統計 ........................................................... 62 第二節 樣本之研究變數描述性統計 ............................................................... 64 第三節 因素分析與信效度分析 ....................................................................... 66 v.

(7) 第四節 假說檢定 .............................................................................................. 73 壹、 提升自我形象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74 貳、 主動包容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 75 參、 被動歸屬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負向影響 ................. 75 肆、 情感期待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 76 伍、 情感表達需求對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 77 陸、 主動控制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無顯著影響 ................. 78 柒、 被動引導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無顯著影響 ................. 78. 第五節 人格特質外向性的比較與討論 ........................................................... 79. 政 治 大. 第六節 自戀人格特質的比較與討論 ............................................................... 86. 立. ‧ 國. 學. 第一節. 第五章 結論 92. 發現與討論 ........................................................................................ 92. ‧. 壹、 人格特質外向性的影響與差異 ................................................................... 92 貳、 自戀人格特質的影響與差異....................................................................... 94. y. Nat. io. sit. 參、 使用者於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動機 ........................................................... 95. n. al. er. 肆、 提升形象與人際關係需求對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影響比較 ..................... 98. Ch. i n U. v.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9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 100. engchi.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115 壹、. 前測問卷 .............................................................................................. 115. 貳、. 正式問卷 .............................................................................................. 120. 參、. 普通朋友與親密朋友之 PLS 分析 ....................................................... 125. 肆、. 外向族群分析 ...................................................................................... 126. 伍、. 內向族群分析 ...................................................................................... 131 vi.

(8) 陸、. 自戀族群分析 ...................................................................................... 136. 柒、. 不自戀族群分析 .................................................................................. 141. 捌、. 自我揭露五構面之分析 ....................................................................... 147. 圖目錄 圖 1-1 近兩周內登入使用之網路社群類型比例分析 .............................................. 1 圖 1-2 Facebook 服務價值分析 ............................................................................... 3 圖 2-1 人際行為的一般模式 ................................................................................ 25. 政 治 大 圖 4-1 普通朋友與親密朋友之 PLS 路徑分析 .....................................................73 立 圖 3-1 研究模型 ...................................................................................................46. 圖 4-2 外向族群之 PLS 路徑分析 ........................................................................82. ‧ 國. 學. 圖 4-3 內向族群之 PLS 路徑分析 ........................................................................82. ‧. 圖 4-4 自戀族群之 PLS 路徑分析 ........................................................................88. n. al. Ch. 表目錄. engchi. er. io. sit. y. Nat. 圖 4-5 不自戀族群之 PLS 路徑分析 ....................................................................89. i n U. v. 表 2-1 人際關係取向 ..............................................................................................24 表 2-2 歸屬需求的模式和相稱的術語 ...................................................................26 表 2-3 控制需求的模式和相稱的術語 ...................................................................30 表 2-4 情感需求的模式和相稱的術語 ...................................................................35 表 3-2 基本人口統計資料 ....................................................................................48 表 3-3. Facebook 使用情形.................................................................................. 49. 表 3-4 外向性量表................................................................................................ 49 表 3-5 修改後的外向性量表 ................................................................................ 50 表 3-6 自戀人格量表 ............................................................................................ 51 vii.

(9) 表 3-7 提升自我形象量表 .................................................................................... 52 表 3-8 人際交往傾向量表 .................................................................................... 53 表 3-9 修改後的主動控制需求和被動引導需求量表 .......................................... 55 表 3-10 人際關係需求修改題項 .......................................................................... 55 表 3-11 自我揭露量表 .......................................................................................... 56 表 3-12 自我揭露量表修改之問項....................................................................... 57 表 3-13 樣本篩選過程 .......................................................................................... 59 表 4-1 樣本組成結構 ............................................................................................. 62. 政 治 大 Facebook 隱私設定與更改頻率 .............................................................. 64 立. 表 4-2 網路與 Facebook 使用情形 ....................................................................... 63 表 4-3. 表 4-4 變數描述性統計 ........................................................................................ 65. ‧ 國. 學. 表 4-5 針對普通朋友和親密朋友之自我揭露差異.............................................. 66. ‧. 表 4-6 對普通朋友自我揭露一階子構面因素分析結果 ...................................... 67. y. Nat. 表 4-7 對親密朋友自我揭露一階子構面因素分析結果 ...................................... 67. er. io. sit. 表 4-8 反映性構念各問項之因素負荷量(普通朋友) ...................................... 68 表 4-9 反映性構念各問項之因素負荷量(親密朋友) ...................................... 69. al. n. v i n 表 4-10 自我揭露的一階子構面權重(普通朋友) ............................................ Ch engchi U. 70. 表 4-11 自我揭露的一階子構面權重(親密朋友) ............................................ 71 表 4-12 組成信度和平均變異抽取量(普通朋友)............................................ 71 表 4-13 平均變異抽取量(AVE)平方根與相關係數矩陣(普通朋友) ......... 72 表 4-14 組成信度和平均變異抽取量(親密朋友)............................................ 72 表 4-15 平均變異抽取量(AVE)平方根與相關係數矩陣(親密朋友) ......... 72 表 4-16 假說檢定結果 .......................................................................................... 74 表 4-17 外向性分組之描述性統計....................................................................... 80 表 4-18 內向、外向族群平均數差異 T 檢定 ....................................................... 80. viii.

(10) 表 4-19 自戀人格分組之描述性統計 ................................................................... 86 表 4-20 自戀、不自戀族群平均數差異 T 檢定 ................................................... 87 表 5-1 內外向人格差異比較 ................................................................................ 92 表 5-2 自戀人格差異比較 .................................................................................... 94 表 5-3 使用者於社群網站之自我揭露動機 ......................................................... 9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隨著電腦與各項行動裝置的普及,網路成為現在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的 2012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 報告,全國地區上網人口約有 1,753 萬,上網率達 75.44%,較 2011 年成長 3.4 個百分點(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顯示了台灣網路的普及。而在個人網路 服務使用狀況的調查中,全國地區網路社群服務使用率達 67.62%(台灣網路資 訊中心,2012),從消費者近兩周內登入使用之網路社群類型調查結果來看,高. 政 治 大. ,顯見網路社群服務 達 93.8%比例的消費者曾使用「社交網站」 (資策會,2012). 立. 在網路使用行為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 近兩周內登入使用之網路社群類型比例分析(資策會 MIC,2012) 在眾多網路社群服務中,Facebook 是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Facebook 自 2008 年超越 Myspace 成為全球第一大社群網站後(電子商務時報,2008),便穩居社 群網站龍頭地位。Faceook 有 10 億位每月活躍使用者、5 億 5 千兩百萬為每日活 躍使用者(Faceook,2012),而在 checkfacebook.com 網站中,顯示台灣使用者 有 1 千 3 百萬人。在上網的 1 千 7 百萬人中,就占了 76%,足以見得 Facebook 1.

(12) 的普及。 在 comSource 於 2011 年 5 月的調查中,過去一年,Facebook 每用戶每月平 ,約成長 69%。其餘的網站則約使用 1,391 分鐘(23.2 均使用 326 分鐘(5.4 小時) 小時) ,衰退 9%,足見 Internet 使用者對社交網站黏著度加深,已經開始擠壓對 其他網站的使用時間(資策會,2011a)。 此外,根據 comScore Media Metrix 的調查,2012 年 7 月台灣網域主造訪人 數最高的為 Yahoo! Sites(Yahoo!奇摩),有 96.9%到達率,平均每人使用時間為 274.1 分鐘,平均每人瀏覽 368 個網頁。其次是 Google Sites,有 82.2%到達率,. 政 治 大 FACEBOOK.COM,到達率為 立 80.8%,平均每位網友使用時間為 431.5 分鐘,平 平均每人使用時間為 149.5 分鐘,平均瀏覽網頁數為 203 頁。第三名則是. ‧ 國. 學. 均每人瀏覽 588 個網頁(創市際,2012)。Facebook 雖佔到達率的第三位,但在 使用時間上則高於前兩位,並且較 2011 年的使用時間,增加了一百分鐘左右,. ‧. 可見使用者對於 Facebook 的黏著度增加。. Nat. sit. y. 由此可知,在網路普及的台灣,大部份人都擁有 Facebook 帳號,而使用. n. al. er. io.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也已逐漸成為上網行為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第二節 研究動機. Ch. engchi. i n U. v. 在 Web2.0 的時代之下,人們上網的過程中無不接觸到 Web2.0 相關服務。 常見 Web2.0 服務有部落格(Blogs) 、維基(Wikis) 、標記與社會性標籤(Tagging and social bookmarking ) 、RSS 等,近期崛起的社會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也是之一。在 Web2.0 的關鍵原則-分享和參與的架構-之下,社 會網路服務主要的精神在於使用者可以經由文章分享、互動、留言、滾雪球式人 際網路的應用,來支援使用者社會網路的建立、擴展與維持,Facebook 便是典 型的例子。 社群網站的流行,也許是因為社會網路服務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在 Maslow 的基本需求架構中,由下而上分別是:生理需求(the 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 2.

(13) 需求(the safety needs) 、歸屬和愛的需求(the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尊 重需求(the esteem needs)以及自我實現需求(the self-actualization need) 。當個 人的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獲得滿足後,便會出現愛、情感和歸屬的需求。愛的需 求包含了給予和接受情感,這樣的人對於在社群和家庭中的人際關係連結感到不 滿足,因此會表現出強烈的情感以滿足此目標(Maslow, 1954)。而社群網站正 是提供人們歸屬和情感交流的工具之一。 若以消費者心理學觀之,一般而言,消費者於現實生活中,自然地對於他人 生活消息具有好奇心,屬於自發性行為;並期望與他人互動,受到他人注目;此. 政 治 大 而 Facebook 正可滿足以上需求,提供消費者網路社交平台服務,消費者可藉由 立 外,消費者亦經常藉由穿著、談話內容等,向他人展現自我(資策會,2011b)。. ‧ 國. 學. 網路串連實際社交網絡,並於網路中經營個人風格(資策會,2011b)。 Facebook 動態消息頁面幫助消費者輕易地瞭解他人生活,滿足好奇心,在. ‧. 發布內容後,他人與自我連繫則滿足受到他人注目之需求,而大量發布文字資訊、. sit. y. Nat. 圖片資訊則使得消費者可運用平台經營個人風格。因此,Facebook 之服務價值. al. er. io. ,社交價值亦為 Facebook 為幫助消費者於網路中,實現基本之社交需求(圖 1-2). n. 具高黏著度之關鍵(資策會,2011b)。. Ch. engchi. i n U. v. 圖 1-2 Facebook 服務價值分析(資策會 MIC,2011b) 以學術的角度來看,Raacke 和 Bonds-Raacke(2008)認為,大學生花費許 3.

(14) 多時間使用社群網站,以滿足個人和社交需求。Nadkarni 和 Hofmann(2012)則 進一步提出了使用 Facebook 的雙因素模型。根據這個模型,Facebook 的使用主 要是出於兩個基本的社會需求:(1)歸屬需求,及(2)自我呈現需求。歸屬需 求是指與他人聯結的內在驅動,並得到社會認可;自我呈現的需求指的是持續不 斷的印象管理過程,由於 FB 的個人介紹可能反映了使用者的公眾形象,而自我 呈現需求將會驅動此形象的塑造。此需要引導了使用者的特定行為,如選擇個人 資料照片和連結朋友數目,這些都是與使用者想要形成印象相符。 綜上所述,使用者會因為社交需求(包含了情感的需求與歸屬的需求等)以. 政 治 大 當多,其動機不外乎包含有資訊收集與交流、溝通與通訊、娛樂、關係發展與維 立. 及個人的自我表現需求使用 Facebook。過去對於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研究也相. ‧ 國. 學. 持、自我表現等(Urista et al., 2009;Bonds-Raacke and Raacke, 2010;Joinson, 2008; 劉信妤,2012) ,但這些動機大多著重於功能性,強調使用者利用 Facebook 的資. ‧. 訊分享功能、通訊功能,以及在平台上表現自我,達到結交朋友,或者與朋友保. sit. y. Nat. 持聯繫等目的,以滿足使用動機。雖然也有研究以人際關係探討社群網站的使用,. io. al. er. 但研究著重於對人際互動、人際關係好壞的影響與改善(蔣孟軒,2012;顏伯霖,. n. 2010;張純富,2010) ,仍鮮少以人際關係為需求,探討 Facebook 上的自我揭露 行為。.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本研究希望回歸社群網站的原點──社交與人際關係,欲了解使用者 在人際關係上有什麼樣的心理需求,導致使用者想使用 Facebook 結交朋友或與 朋友聯繫,這些需求又是如何影響 Facebook 的使用。這些需求可能包含有 Nadkarni 和 Hofmann(2012)所提出的歸屬需求與自我呈現需求,亦或著 Maslow (1954)所提出的歸屬和愛(情感)的需求,在 Facebook 所形成的社群中,使 用者的人際關係發展,也會因個人的人際關係需求而有所不同。根據 Schutz(1958) 提出人際需求論,人際關係的模式可透過三種人際需求加以詮釋,包括情感需求 (Affection Need)、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以及控制需求(Control Need), 4.

(15) 人們常藉由此三種基本的人際需求再進行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呈現出不同的人際 行為,以建立與他人的關係(徐西森等人,2002)。 此外,Web2.0 的關鍵原則是分享和參與的架構,若只探討 Facebook 的使用, 可能只了解到參與的原因,要使社群網路更加活絡,必定要使用者不斷地分享, 而使用者的每次分享都是進行了自我揭露。故本研究希望可從基本的個人自我呈 現需求與人際關係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對於在社群網站自我揭露行為的影響。 最後,過去研究發現,由於對象的不同,使用者在社群網站進行自我揭露時, 會採用不同的管道(Hsu et al., 2011) ,自我揭露的內容也有差異(Bak et al., 2012) ,. 政 治 大 有所不同。另外在社群網站的使用者方面,先前有許多研究指出不同人格特質對 立. 故本研究也希望能了解人際關係需求對自我揭露的影響,是否會隨著揭露對象而. ‧ 國. 學. ,因此, 於社群網站的使用也有所不同(Mehdizadeh , 2010; Ryan and Xenos, 2011) 本研究從外向人格與自戀人格特質著手,希望了解這兩種人格特質對於人際關係. ‧. 需求和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影響。. Nat. sit. y. 第三節 研究目的. n. al. er. io. 本研究以人際關係為出發點,希望了解在社群網站形成的人際關係網絡中,. i n U. v. 個人出於什麼樣的需求而在網上發表訊息自我揭露,以及不同的揭露對象和不同. Ch. engchi. 的人格特質對揭露行為又有什麼影響。根據 Nadkarni 和 Hofmann(2012)提出 的 Facebook 使用雙因素模型,個人有自我呈現之需求,也有與他人聯結之社交 需求。在社交需求方面,本研究進一步使用 Schutz(1958)提出之人際關係需求 理論,以三種人際關係需求與主動被動性,探討需求與自我揭露之關聯,希望達 到以下目的: 1. 了解個人在 Facebook 的自我呈現中,提升自我形象的需求與在 Facebook 進 行自我揭露之關聯為何? 2. Schutz 所提出的基本人際關係需求,應用於社交網路環境中的效果為何?個 人之人際歸屬需求、控制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各項需求中的主動性與被動 5.

(16) 性,對於在 Facebook 進行自我揭露有什麼樣之關聯? 3. 個人之需求對 Facebook 自我揭露的影響,是否會因為揭露對象的不同而有差 異? 4. 個人擁有的外向性和自戀人格特質,是否對於人際需求在 Facebook 進行的自 我揭露造成影響? 藉以了解在社群網路環境中,個人進行自我揭露是受到什麼樣的個人需求與 社交需求所驅動,提供基於人際關係需求的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動機,對社群網 站的使用情形和不同面貌的使用者有更多了解,並進一步提供社群網站做網站設 計改進的參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 壹、. 社群網站定義 根據 Ellison(2007)的定義,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為基於網路. 的服務,允許個人(1)在有界的系統內構建一個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 (2) 列出在系統中與他互相聯結的其他用戶列表,以及(3)察看並可自由來回瀏覽 那些藉由網站所建立聯結的名單,不同的網站對連結的命名和性質可能會有所不 同。. 政 治 大. Ellison(2007)使用「Social Network Sites」而非「Social Networking Sites」. 立. 來描述這種現象,雖然這兩種詞常交替使用,但 Ellison(2007)認為 Networking. ‧ 國. 學. 一詞強調陌生人之間的關係起始,但許多大型社群網站,參與者不一定是尋找、 認識新朋友,相反地,他們主要是與那些已經是延伸社交網絡中的一份子溝通。. ‧. 為了強調這一點作為特徵,便使用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一詞。. y. Nat. sit. 在加入一個社群網站(SNS)時,個人將被要求填寫包含了一系列問題的表. n. al. er. io. 格,這些問題通常包括年齡、所在地、興趣和「關於我」,個人檔案將依這些問. i n U. v. 題的回答而產生。大多數網站還鼓勵使用者上傳個人資料照片,有些網站允許使. Ch. engchi. 用者添加多媒體內容或修改他們的個人資料的外觀和感覺,以增強使用者的個人 檔案。而此個人檔案的公開程度將會根據網站的不同與使用者自己的設定而有所 不同。 加入一個社群網站後,會提示使用者確認在系統中與他們有關係的人,大多 數社群網站中的友誼需要雙向確認,但有些則沒有。這些單向的關係有時會標記 為「粉絲(Fans)」或「追蹤者(Followers)」 ,但有許多網站也稱之為朋友(Friends)。 公共展示的連接是社群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好友列表中包含了每個朋友的個人 資料鏈結,使觀看者可通過點擊好友列表遍歷社交網絡。 大多數社群網站還提供了一種機制,讓使用者可在朋友的個人資料上留下訊 7.

(18) 息,此外,更有一個類似電子信箱的私人消息功能。除了個人檔案、朋友、評論 和私人通訊外,也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像是照片或影音分享功能、部落格和即時 通訊技術以及移動通訊等。 此外,社群網站還有非極匿名的特色,使個人在社群網站上的人際關係,多 為現實生活的朋友。陳姿蓓(2010)在研究中指出,由於個人在社群網站上的人 際關係,多為實體社交圈中的朋友,因此匿名性較低,使用者的使用行為也與匿 名性的平台(如 BBS、聊天室)有所不同。 以 Facebook 為例,Facebook 是實名制的網站,要求使用者以真實姓名註冊,. 政 治 大 人際網絡(例如就讀校系、居住地、工作地)等欄位,顯示 Facebook 作為交流 立. 與一般網站傳統的匿名特性相反;同時,使用者基本資料頁面列入了「感情狀態」 、. ‧ 國. 學. 的中介,十分重視使用者現實生活中的人際網絡;使用者之間還能列出友誼關係. 網(共同的朋友、粉絲頁、應用程式)。此外 Facebook 的標籤(Tag)功能,讓. ‧. 使用者的名字幾乎總是伴隨著大頭貼照。個人資料當然不用說,塗鴉牆上的留言、. sit. y. Nat. 應用程式中的其他朋友、通知頁面的設計,都儘可能讓使用者名字與大頭貼照同. al. n. 貳、. io. 的特色。. er. 時出現(張約翰,2012)。顯見社群網站以實際人際關係做為基礎,以及實名制. 社群網站使用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在社群網站的風行下,針對社群網站使用的研究也相當多,可簡單分為使用 動機研究與使用行為研究。 使用動機上,許多學者以使用滿足理論來了解社群網站的使用, Bonds-Raacke 和 Raacke(2010)和認為大學生花費許多時間使用社交網站以滿 足個人和社交需求,加以分為三個方面:資訊(Information Dimension)、友誼 (Friendship Dimension)和連結(Connection Dimension)。Urista、Dong 和 Day (2009)以焦點團體法,歸納出社交網站的使用是為了滿足有效的溝通(efficient communication) 、通訊便利(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對他人的好奇心(curiosity 8.

(19) about others) 、普及(popularity)以及關係的形成和強化(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reinforcement) 。Joinson(2008)則將社交網站的使用與滿足,歸類成七個因素: 保持聯繫、共同的特點、照片、內容、社會調查、瀏覽社交網路和狀態更新,並 指出不同的滿足將有不同的使用模式,與社會連接的滿足,往往導致使用頻率的 增加,而內容滿足會增加花費在網站上的時間。 侯正裕、陳靜枝和陳鴻基(2010)以認知專注理論來探索社交網站的使用, 並結合社會互動性及流行兩個的構面,來了解使用者為何會使用社交網站的服務。 結果顯示以內在動機為基礎的認知專注能解釋人們對社交網站的使用,認知專注. 政 治 大 產生認知專注的感受,則更容易將使用者黏著在此一服務,進而對使用者產生鎖 立 所造成的愉悅感對科技使用意圖提供滿意的解釋能力,若是社交網站能讓使用者. 住效應。此外,流行涉入(fashion involvement)對人們使用社交網站意圖也呈. ‧ 國. 學. 現顯著的結果,廠商可以藉由塑造流行來吸引使用者願意使用社交網站。然而,. ‧. 社交網站創造的社會互動性對使用行為並不顯著,但藉由愉悅感中介對科技使用. sit. y. Nat. 則顯現支持的結果。. io. er. Nadkarni 和 Hofmann(2012)根據現有的文獻,歸納後提出了使用 Facebook 主要是出於兩個基本的社會需求:(1)歸屬需求,及(2)自我呈現需求。歸屬. al. n. v i n Ch 需求是指與他人聯結的內在驅動,並得到社會認可,自我呈現的需求指的是持續 engchi U. 不斷的印象管理過程。這兩個動機因素可以共同存在,但也可以是 Facebook 使 用的唯一原因。蕭承彥(2012)則認為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與人互動,大多是 為了滿足心裡層面的需求,例如:分享有用的資訊、獲得熱烈的回應與讚美等。 此外,Kim、Sohn 和 Choi(2011)則是針對美國學生與韓國學生在社群網 站的使用動機上,試圖了解國家的差異。結果顯示,兩國在社群網站的主要動機 ──尋找朋友、社會支持、娛樂、資訊和便利動機是相似的,但是在這些動機上 的權重則有所不同。韓國大學生較重視從現有的社交關係中獲得社會支持,而美 國大學生相對更重視尋求娛樂。顯示在國家文化的不同下,社群網站的使用動機 9.

(20) 有所差異。 在使用行為方面,Pempek、Yermolayeva 和 Calvert(2009)研究大學生使用 Facebook 的情形,研究指出使用者會利用 Facebook 表達自己,創造並控制發布 的內容,而閱讀他人發布的內容是相當常見的行為,比起自己發布來的更為頻繁。 此外,大學生普遍會使用 Facebook 來和認識的朋友和同學溝通和聯絡,但並不 會和家長或是陌生人使用 Facebook 聯繫。同樣地,Lampe、Ellison 和 Steinfield (2006)也試圖了解使用者使用社群網站的對象,結果發現使用者使用 Facebook 主要是為了找到那些與他們有實際連結的人的資訊,雖然在線上社群中與前所未. 政 治 大 我們現實社交圈的朋友,更是一個吸引人的用途。 立. 知的使用者連接仍然可能是這些網站的主要功能之一,但利用社群網站更加認識. ‧ 國. 學. 簡而言之,使用社群網站多是與現實的朋友連結為主,這與 Ellison(2007). 認定的社群網站特性相同。Ellison、Steinfield 和 Lampe(2007) 從社會資本的. ‧. 角度探討此一現象,並指出使用 Facebook 可以幫助學生累積和保持連接社會資. sit. y. Nat. 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這種形式的社會資本與弱連結(weak ties)的概念. io. er. 相似,Facebook 可讓使用者能夠便宜且輕鬆地保持這種關係。由於 Facebook 使 參與的門檻降低,因此可能會鼓勵弱連結的形成,但不一定是建立像凝聚社會資. al. n. v i n Ch 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那樣的密切關係。然而,Facebook 的使用對凝聚社會 engchi U 資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個人維持已存在的密 切關係,因為它可以以低維護成本的方式與遙遠的熟人聯繫。 而 Facebook 是如何促進網路人際關係的維繫呢?張純富(2010)研究發現 Facebook 的網絡特性能聚合使用者的親友,並有利於使用者進行人際關係維繫, Facebook 所設置的溝通工具與社會性軟體,有利於使用者與朋友間的人際資訊 交流。而 Facebook 的系統推薦,讓使用者可以連結到不同關係網絡的成員,進 而產生不同強度的人際關係連結。在親疏遠近所產生的信任,會影響到使用者對 朋友間溝通工具的選擇與互動方式的執行。蕭承彥(2012)也發現,在社會資本 10.

(21) 三大構面(結構面、認知面、關係面)上,使用者運用 Facebook 之資源分享與 結合,以關係面的信任最為顯著,表示在社群網站上,信任有助於資源的傳遞與 分享。顯示連結的強弱對於 Facebook 的使用有所影響。 在連結變得方便後,社群網站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也是一項研究課題。顏伯 霖(2010)研究發現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經驗、程度會影響到大學生的人際 互動面向,也就是說,使用 Facebook 可增加互動,讓彼此聊天的廣度與深度有 所增加,也增加了分享的頻率,隨而來的便是信任感的提升。但是,Facebook 的使用程度對於大學生人際關係並沒有影響,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使用者. 政 治 大 了解,而彼此人際關係已經固定在那邊了,不會再有多大的變動。 立. 在 Facebook 上的好友群,多半是其本身周遭認識的朋友,因此會有一定程度的. ‧ 國. 小結. 學. 參、. 過去在社群網站的使用動機上,多以功能面的研究為主,如尋找朋友、娛樂、. ‧. 資訊、便利、照片和內容等,心裡層面雖然也有提及,如跟隨流行、社會支持、. sit. y. Nat. 歸屬需求、自我呈現和獲得讚美等,但大多較少著墨。在社群網站的使用上,過. io. er. 去的研究都指出使用者大多與已經認識的朋友互動,但簡單而輕鬆地建立弱聯結. al. v i n Ch 與人際關係的關係,可發現使用網站可以與原有的朋友增加互動,而不同親密程 engchi U n. 仍是社群網站的優點之一。而社群網站上的人際關係,過去研究著重於網站使用. 度的朋友在網站功能的使用中有所不同。 蕭承彥(2012)認為體驗價值是滿足 Facebook 使用者需求的關鍵因素,多 數的 Facebook 使用者利用此平台與人做互動是為了得到內心的滿足,藉由 Facebook 分享資訊或心情得到好友的回覆或按讚得到歸屬感,提供資訊或知識 給好友解決問題因而得到成就感、優越感,諸如上述心理層面的價值是為滿足多 數使用者內在需求的主因。藉此可以了解到一個重要的觀點,功能性並非最為重 要的,更應該著重於使用者的心理層面。 在此基礎之下,若能加以研究使用者的心理層面動機,了解人際關係中的需 11.

(22) 求對社群網站使用的影響,以及當面對不同對象時的差異,而非單只研究社群網 站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也許對於社群網站能有更加詳細的描繪。 第二節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壹、. 自我揭露與相關理論 Cozby(1973)認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可以定義為個人將關於自. 己的任何資訊口頭傳遞給另一人。Derlega、Metts、Petronio和Margulis(1993) 則將自我揭露定義為個人口頭將關於自己的想法、感情和經驗透露給其他人。簡 言之,自我揭露就是個人將關於自己的個人資訊與自己心中的想法與感情傳遞給. 政 治 大. 另一個人。而自我揭露的過程就是透過自我揭露訊息來溝通的過程(Wheeless and. 立. Grotz, 1976)。. ‧ 國. 學. 由此可知,自我揭露泛指透露有關自己的一切資訊,而根據資訊內容的性質, 可將自我揭露分為兩類:描述性的揭露與評價性的揭露。人們透露有關自己的事. ‧. 實,例如目前所做的工作類型、住在哪裡、或是最近的選舉投票給誰,這些本來. Nat. sit. y. 是不會讓聽者知道的事情。由於所透露的訊息是描述有關自己的事情,因此它被. n. al. er. io. 稱為描述性的揭露(descriptive disclosure)。當透露的是個人的意見與感覺,例. i n U. v. 如對另一個人的感情、因肥胖而生的罪惡感、有多討厭自己現在這份工作等,這. Ch. engchi. 時候就是另一種不同型態的自我揭露,由於它是強調個人對人事物的評價,因此 被稱為評價性的揭露(evaluative disclosure)(張滿玲,2003)。 在與他人的溝通交流中,我們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揭露。而 Derlega 與 Margulis 指出自我揭露的功能有(林祐輿,2009;胡文凱,2008;張滿玲,2003): (一). 情感宣洩(Expression). 指表達個人內心的感受,包括正向感受(例如,興奮)或是負向感受(例如, 苦惱),以抒發情緒。而揭露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單單為了表達我們的感覺。 (二). 自我澄清(Self-Clarification). 指清楚說明與個人相關的訊息,讓他人瞭解,有助於與他人建立共識,並避 12.

(23) 免產生誤解及不必要的衝突。將我們的感覺或經驗和他人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可 以獲得比較多的了解與自我察覺;同時,和朋友談論問題、透過他人之回應,有 助於我們澄清自己對這個狀況的想法,進一步瞭解與認識自己。 (三). 關係發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指表達個人相關的訊息,以提升與他人親密的關係。雙方經由平等的訊息互 動與交換,往往能夠更加了解對方。自我揭露有助於將人從不親密的層次推向較 親密的層次,因此分享個人訊息是開展關係與增加親密程度的一個重要方法。 (四). 社會認可(Social Validation). 政 治 大 正、認同與肯定,以解決問題或增加被社會接受的程度。看看聽者對我們的自我 立 指表達個人的問題、心情、想法、信念與態度,透過他人的回饋、協助、指. ‧ 國. 學. 揭露有何反應,並從對方的肯定或指正中,獲得我們看法是否正確適當的訊息, 而形成往後日常行動的參考依據。. ‧. (五). 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Nat. sit. y. 個人選擇性地描述自己、說明自己,以期在他人眼中創造一個良好的形象。. n. al. er. io. 我們會透露有關我們自己的訊息,以此做為社會控制的方法。例如,我們故意避. i n U. v. 而不談有關我們自己的事,藉以保護我們的隱私。對於我們認為可以讓聽者對我. Ch. engchi. 們產生好印象的主題、信念、與想法,我們會予以強調。 在討論自我揭露時,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也常被一併提 及,Altman 和 Taylor(1973)認為社會滲透的過程是發生在增長的關係中的人際 關係事件,其中包括口頭交流、使用身體的非語言、物理環境的使用以及人際交 往觀念,而這些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親密。 在社會滲透的過程中,牽扯到深度與廣度的改變,Altman 和 Taylor(1973) 以洋蔥(onion)來比擬,深度(Depth)的等級即是洋蔥從外表皮到內芯的連續 各層,而滲透的深度隨著關係的歷史而增加,即所表示透過語言的使用、肢體語 言和環境行為,逐步往人格更深的區域移動。此外,根據每個人的人格特質,滲 13.

(24) 透的速率也有所不同。廣度(Breadth)表示互動的數量,包含了兩方面:類別 的廣度(breadth category)和頻率的廣度(breadth frequency)。 類別的廣度可以包含家庭、性別、宗教、興趣和愛好等各方面的主題領域,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有更多主題類別的話題。頻率的廣度(breadth frequency) 指的是在同樣的主題上揭露的範圍,例如同樣是在「家庭」這樣的主題中,揭露 可以從膚淺的內容(如:家庭規模)到深入的事項(如對父母感受敵意或恐懼)。 最後,時間的廣度(Breadth time)代表了人們互動所花費的時間。 在自我揭露的衡量上,Cozby(1973)認為基本參數有:揭露訊息的廣度或. 政 治 大 Wheeless 和 Grotz(1976)則進一步將其分為五個面向,分別是:揭露的數量 立. 數量、揭露訊息的深度或親密的程度、描述每項資訊所花的時間或是持續的時間。. ‧ 國. 學. (amount)、深度(depth)、誠實(honesty)與準確度(accuracy)、意圖(intent) 以及正負面(positive or negative)。數量指的是揭露訊息的頻率和時間,揭露深. ‧. 度表示自我感知的訊息主題親密度,準確度指的是個人對自己的理解,並且有能. sit. y. Nat. 力用言語表達這些感覺,而揭露資訊是否誠實,個人自我揭露的意圖(意願)是. io. al. 網路上的自我揭露. n. 貳、. er. 如何,以及揭露的資訊是正面或是負面事情。. Ch. engchi. i n U. v. 在網路的時代中,人們溝通的方式不再只限於面對面的交流,因此,許多研 究開始探討網路上的自我揭露行為。Joinson(2001a)研究發現,與面對面相比, 在 CMC(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中的自我揭露更多; 且當在電腦上使用匿名時,也會比用非匿名溝通透露的更多。Weisband 和 Kiesler (1996)同樣指出,CMC 環境將提高自我揭露,且在敏感的資訊上影響較大。 顯示網路的出現對於自我揭露有正面的幫助。 前面所提及之自我揭露的各項功能,也適用於網路中的自我揭露。林祐輿 (2009)利用自我揭露的功能來預測在部落格上的自我揭露意圖,結果顯示,正 向情感宣洩、自我澄清對部落客自我揭露態度有正向顯著影響,當部落客認為透 14.

(25) 過部落格進行自我揭露,可以更有效地宣洩其正向情感、澄清自我及尋求部落格 觀眾之支持,則其自我揭露之態度愈正面,進而提升其自我揭露之意圖。同樣地, 李文佑(2010)的研究中顯示,部落格中透露較多個人真實、相關身份與社會線 索背景的書寫者,在撰寫部落格時自我揭露程度、獲得社會支持以及負面情緒調 適程度都比較高。在完全公開的部落格中,當書寫者降低個人的匿名程度後,則 較可能獲得閱覽者的支持,因而發揮負面情緒調適之功能。此外,部落格發文頻 率和負面情緒調適具有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在部落格中發表較多文章的書寫 者,在撰寫部落格時所達到的負面情緒調適效果較好。由此可知,在部落格上無. 政 治 大 根據以上研究,顯見自我揭露的功能對於個人在部落格中進行自我揭露,也 立. 論是宣洩正面或負面的情緒,皆有可能會使在部落格中揭露的意圖增加。. ‧ 國. 學. 有正面的效果,也同樣顯現出網路平台不只是使用者單方面宣洩的管道,他們也 同時尋求觀眾的回報。. ‧. Joinson(2001b)在網路環境中針對自我揭露的交換行為做了以下實驗,受. sit. y. Nat. 試者被隨機分配到任何一個條件,一種是他們接受實驗者的自我揭露訊息,另外. al. er. io. 一種是直接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有收到的實驗者揭露資訊給自己的受試者,他. v. n. 們在揭露自己的訊息上很明顯且顯著的高於沒有接收資訊的受試者,但在親密程. Ch. engchi. i n U. 度上沒有顯著的差異。簡單來說,自我揭露其實是一種投桃報李的互惠、交換行 為,提供資訊對於接收者所透露的資訊廣度具有一定的好處。 而這樣的自我揭露是否將提升親密關係呢?Tidwell 和 Walther(2002)表示, 相較於在面對面的溝通中採取同樣的行動,在 CMC 的互動可以更有效地從事更 親密的交流。因此,當使用者想提升親密關係時,網路將是一項發展的助力。以 建立關係做為 Facebook 使用動機的使用者,將會有較多的自我揭露數量;而若 以關係維持做為 Facebook 的使用動機時,則會和自我揭露的誠實度構面有關聯 性(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 因為社群網站最開始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網路上的關係, Facebook 的使用 15.

(26) 者更是將現實關係轉成線上關係的社群網站,為了與同學朋友更有話題,也可能 是因為大家都在社群網站上自我揭露,所以使用者也會隨之而然,進而影響透露 資訊的頻率和內容(劉信妤,2012)。此外,個人會因為資訊分享和炫耀這兩種 與個人的資訊相當密切的動機,影響著個人在 Facebook 中自我揭露的深度(劉 信妤,2012)。 參、. 自我揭露的對象 Bak、Kim 和 Oh(2012)以 Twitter 上的自我揭露行為做研究,結果發現,. 在強度高的關係中,Twitter 使用者會更頻繁的從事自我揭露行為,此外,在 Twitter. 政 治 大 密時,他們將表現出更多的負面的內容、不雅的言語和個人尷尬的訊息。以情感 立 使用者交談中,他們會基於關係強度來控制自我揭露。當兩個使用者的關係越緊. ‧ 國. 學. 來說的話,強連結跟弱連結沒有什麼差別,但若從主題來看,強連結最常見的主 題包括日常問候、計畫、非言語的情緒(如:笑)和不雅的言語,而弱連結常見. ‧. 的主題向是互相問候孩子與寵物,並在心情不好時提供同情。. sit. y. Nat. 相較於親密的朋友,人們對於弱連結會表現更多正面的情緒,並且透漏更多. io. er. 的個人身份資訊,包括他們居住的城市、生日等,這表示較弱的關係,通常是新. al. 認識的朋友,因此會使用較多自我介紹的訊息,或發送微不足道的生日問候。在. n. v i n Ch 較弱的關係中,一開始就有較多的情緒訊息看起來很奇怪,在弱關係的情感通常 engchi U 表示在節日的問候,對嬰兒或寵物照片的回應或其他淺層的表達。 親密的朋友在 Facebook 上會使用多種溝通管道,其次是一般的朋友和點頭. 之交。對於點頭之交,使用者會有更多的欺騙和權限控制,因為欺騙和權限控制 涉及了潛在的不誠實行為,人們也許不會想要對他們的親密朋友做這種行為 (Bryant and Marmo, 2012)。使用者面對不熟識的人,會以塗鴉牆與相片為主要 溝通方式,由於相互的生活圈與背景相異,所以這樣的互動方式也比較合宜;相 反地,面對原本就已經熟識的朋友,其互動上的選擇就變得比較多樣化,除了會 利用一般性的溝通工具之外,還會選擇比較立即性與私密性的溝通工具,如聊天 16.

(27) 室作為雙方資訊交流的溝通工具(張純富,2010)。 Hsu 等人(2011)的研究發現,使用者會使用不同的 Facebook 功能與不同 類型的朋友互動,他們和親密的朋友互動時傾向於使用更多與隱私有關的功能, 並指出受訪者在他們的普通朋友和親密的朋友的塗鴉牆上寫的比新朋友和點頭 之交的塗鴉牆上更多,對於新朋友和點頭之交,受訪者使用了更多的遊戲、禮物 與塗鴉牆與他們互動,而不太會用照片這種隱私較高的功能來互動。 盧一伶(2011)進一步將不同熟悉程度的朋友在 Facebook 上的行為進行比 較,結果顯示使用者針對不同熟悉朋友確實有不一樣的使用行為,與熟悉朋友的. 政 治 大 熟識友人互動的網路場域,使用者較常透過 Facebook 與熟悉朋友互動,而非利 立. 行為互動顯著多於與不熟悉朋友的互動,說明 Facebook 是一個讓使用者得以與. 用 Facebook 去認識新朋友。. ‧ 國. 學. 這些互動包含:在 Facebook 上觀看朋友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在. ‧. Facebook 上與朋友利用即時通訊聊天、在 Facebook 上使用「戳戳樂」與朋友. y. Nat. 互動、對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給予「讚」的回應、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 er. io. sit. 新增的資訊中留言、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資訊中給予讚的回應並留言、將 朋友在動態消息上新增的訊息分享轉引至自己的塗鴉牆、在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新. al. n. v i n 增的資訊中留言並進行多次來回對話互動、在自己刊登的新資訊中與朋友進行多 Ch engchi U 次來回對話互動,而這些互動都是熟識的朋友大於不熟識的朋友(盧一伶, 2011)。 肆、. 小結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會不斷地進行自我揭露以達到情感宣洩、自我澄. 清、關係發展、社會認可和社會控制等目的,由於自我揭露有助於將人從不親密 的層次推向較親密的層次,可以見得在人際關係中,自我揭露扮演著相當重要的 角色。而這些功能同樣適用於網路環境中,研究甚至認為電腦中介傳播環境可以 提高自我揭露,且更有效地從事更親密的交流。 17.

(28) 藉由自我揭露的數量、深度、誠實與準確度、意圖以及正負面內容的衡量, 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親密。在社群網站上也是如此,對於較親密的朋友,使用者 在社群網站上有更多的互動、內容較為負面,並且使用更為隱私的工具進行互動 和溝通;對於普通的朋友,使用者的自我揭露較不誠實,且大多表達較淺層的情 感(如生日祝福),並使用遊戲、禮物等功能進行互動。 既然自我揭露對人際關係發展如此重要,且社群網站就是以人際關係網路做 為基礎而建立,那麼使用者的人際關係需求對於社群網站上的自我揭露是否有正 面的影響,而在這當中自我揭露對象的不同是否又會造成差異,是本研究希望可. 政 治 大 象之差異,這也是過去文獻較少提及的部分,希望能補足文獻的不足,使社群網 立 以進一步深入探討的,以提供基於人際關係需求的社群網站自我揭露動機以及對. ‧ 國. 學. 站的自我揭露研究更臻完善。. 第三節 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 ‧. 壹、. 自我呈現理論與策略. Nat. sit. y. 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是將一些有關自己的資訊傳達給別人的行為. n. al. er. io. (Baumeister, 1982)。印象管理(也稱為自我呈現)是指個人企圖控制他人對自. i n U. v. 己形成的印象之過程,且由於人們對他人的印象會受到他人是如何看待、評價和. Ch. engchi. 對待自己,以及個人看法的影響,因此人們有時的行為舉止是在別人眼中創造某 種印象(Leary and Kowalski, 1990)。也就是說,自我呈現是自己透露出有關自 己的資訊給他人,試圖塑造並管理自己在別人眼中達到某種期望的印象。 社會學家 Erving Goffman 利用戲劇的類比來表達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理論。Goffman 將社會互動描寫為戲劇表演,每一個人在其中利用一組小心選擇 的口語和非口語行動來表達自我。也就是說,Goffman 認為我們呈現在他人面前 的印象,都像是演員扮演的角色一樣。而我們就像演員一樣,花了很大的精力在 呈現特定的印象,並且試圖「與角色相符」以得到與該特定印象有關的利益── 地位、好處、金錢等等(楊語芸,1997)。 18.

(29) 因此,自我呈現有兩個主要的動機,一是為了取悅觀眾,另一是建構(創建、 維護和修改)公眾自我使其與理想自我一致(Baumeister, 1982)。取悅觀眾的自 我呈現特徵為,這樣的自我呈現是根據觀眾的價值觀,企圖「有利的」展示自己, ; 它是針對特定的觀眾,並且是出於對觀眾所控制的獎勵的渴望(Baumeister, 1982) 自我建設性的自我呈現,源於希望在其他一般人(相對於特定的觀眾)留下個人 良好特質的深刻印象,而這些「好的特質」是由自我呈現者的個人目標和理想定 義的(而不是觀眾的需要和期望)(Baumeister, 1982)。 由此可知,個人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理想,或是符合大眾的期待而努力呈現出. 政 治 大 而言可能是重要的,其他目標可能需要呈現不同的自我(楊語芸,1997) 。因此, 立. 該有的形象。而個人如何呈現自我,端視其目的而定,呈現某些特性對某些目標. 在不同的動機之下,個人可使用不同的自我呈現策略,做為管理形象的依據。. ‧ 國. 學. Tedeschi 將自我呈現的策略分為兩個不同類別:保護和肯定。保護和肯定的自我. ‧. 呈現策略有不同的人際交往的目的。肯定的自我呈現是開發或創建身份,而保護. sit. y. Nat. 策略是維護或恢復已經損壞的身份(Lee, 1999)。. io. al. er. Edward Jones 和 Thane Pittman(1982)則定義出五種自我呈現的策略,每一. n. 種策略都可以幫助個人達到特定的目的,這五種策略分別為:逢迎、威脅、自我. Ch. engchi. 促銷、模範以及懇求(楊語芸,1997)。 (一). i n U. v. 逢迎(Ingratiation). 或許這是最常見的呈現策略,逢迎包括的行為是用來影響所重視的人對自己 某些特質的吸引力的看法。換句話說,逢迎的主要目的是讓自己看來令人喜歡。 逢迎者經常是回應者,是對其他人的評論和行動有所回應的人,而非主動做評論 或行動的人。逢迎者可以是友善的、好的聽眾,而且願意在對話中尋找共同的立 場。 (二). 威脅(Intimidation). 與一個使用逢迎策略企圖引起好感的人相反,使用威脅策略者,其目標通常 19.

(30) 是引起害怕。藉由製造自己是一個危險人物的印象,威脅者可以藉由力量的展現 而控制互動。 (三). 自我促銷(Self-promotion). 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想被視為有能力的,不論是一般的能力(如智力)或某 些特定的技能(如彈奏五弦琴) ,自我促銷都是最常使用的策略。跟逢迎者相反, 自我促銷者傾向主動。自我促銷者會主導談話,敘說他們的長處並且試著讓別人 對它的成就產生深刻的印象。 自我促銷者在宣稱自己的特殊技能時,經常承認微小的錯誤以使自己看起來. 政 治 大. 更可信。同樣地,如果自我促銷者是目標對象已經認識的人,在強調自己不為人. 立. 知的正面特質時,他們通常也會承認自己的缺點。. ‧ 國. 學. 自我促銷的危險之一,是能力的宣稱與實際表現間不相符。例如:某人宣稱 自己是了不起的壁球高手,除非他真的是好手,否則他會避免和他促銷的對象一. ‧. 起去打球。自我促銷的另一個危險是,如果在一段談話中不適當地插入自我促銷. y. Nat. io. 模範(Exemplification). er. (四). sit. 的言論,反而會造成他人覺得自我促銷者自以為是,因而不喜歡他。. al. n. v i n 「你回家好了,這個周末我會待在這裡,而且在圖書館把我們的報告寫完, Ch engchi U. 雖然我可能會錯失父母結婚周年慶宴會。」這便是模範策略的一個例子。這個策 略是為了引發他人對自己道德高尚的知覺--而且也常引起目標對象的罪惡感。 模範者也許是烈士、革命的領導者,或者只不過是一名受苦者。在每一個例子中, 其目標都是影響他人形成的印象以及影響他人與模範者或是與原因有關的行 為。 (五). 懇求(Supplication). 在這種自我呈現的策略中,使用者會對另一人宣揚自己的弱點和依賴性。懇 求者不似模範者要尋求尊嚴,他們需要的是同情。例如,人們宣稱自己是「笨手 20.

(31) 笨腳的」,也許可以說服另一人幫他架好立體組合音響;學生宣稱自己不會文書 處理,也許可以讓慷慨的室友幫忙打報告。在這些例子中,懇求者呈現一種無助 的印象,希望喚起目標對象的義務感。 貳、. 網路上的自我呈現 年輕人通常需要在愛情關係、工作和世界觀等方面確定自己的身份與認同,. 而 Facebook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讓學生展示他們的身份(Pempek et al., 2009)。 過去的研究認為宗教、政治思想、工作等是年輕人重要的身份標記,可以表達他 們是誰。然而,有趣的是,在 Pempek 等人(2009)的研究中,大學生認為媒體. 政 治 大 片經常幫助他們表達他們是誰。事實上,張貼照片是大學生在網站中的主要活動 立. 的喜好對於傳達自己的身份更加重要,如喜愛的音樂、電影和書等。同樣地,照. ‧ 國. 學. 之一,照片和個人資料的迅速傳播反映了此項科技在發展青年的身份發揮了重要 作用(Pempek et al., 2009)。. ‧. 由此可知,網路對於自我呈現而言,是一項有用的工具,如部落格與社群網. Nat. sit. y. 站,都是使用者呈現自我的舞台之一。劉惠涓(2006)認為部落格中的自我呈現. n. al. er. io. 是真實世界自我修飾的延伸,研究目標的女性大學生並未在個人部落格重新塑造. i n U. v. 一個截然不同的自我,而是修飾現實世界的自我表現行為,使用者於部落格中明. Ch. engchi. 確說出自己的立場與想法,解釋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呈現的行為與態度,來獲 取它人對自己行為的認同感,藉由在部落格上的修飾自我來淡化那些不好印象的 事,作為個人進行修飾行為的虛擬平台。此外,女性大學生會因為顧忌他人閱讀 網誌時的看法,擔心破壞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造成自我呈現策略的不同。 同樣地,社群網站也是個人表現的最佳舞台。當人際網路越大時,狀態更新 時的觀眾也越多,這些觀眾不僅有親密的朋友,也有許多陌生的點頭之交。因此, Facebook 是一個工具,可將親密的朋友和其他不認識的人轉變為個人化自我展 示的觀眾,在社群網站上公開展現自我,可能是現今年輕人增加知名度與關注的 方法之一(Manago et al., 2012)。Urista 等人(2009)便指出使用者會創造一個 21.

(32) 有吸引力的個人頁面吸引他人的欽佩,許多年輕人都使用社會網路服務(SNS) 來讓自己看起來有吸引力,並提高他們的社會資本。也就是說,SNS 提供了一個 方便和有效的方式,藉由他或她的個人頁面,量身訂做自己的外觀和表現。因此, 許多成員都為了獲得崇拜者和朋友,使用 SNS 美化自己,對他人更具吸引力。 陳姿蓓(2010)將網路社交平台上展演自我的目的歸納出以下幾點:抒發情 緒、引起共鳴、獲得關心、成就感、滿足虛榮心、認識朋友、資訊尋求、增強自 信心、宣傳推薦、附和大眾意見、自我實現、記錄生活及提醒備忘。足以見得, 社群網站在自我呈現上,是一項有效而受到使用者歡迎的工具。. 政 治 大 究發現中高齡使用者最常用的策略是 「逢迎」 、 「自我推銷」和「模範」三個策略, 立. 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中也採取了許多自我呈現的策略。在張雅晴(2011)的研. ‧ 國. 學. 稱讚他人的逢迎策略甚至被當作禮貌來使用。石婉婷(2012)研究 Facebook 打 卡與自我表現時,指出使用者會操作訊息讓自己符合他人認同的形象、防止自己. ‧. 形象受損、提升自我形象,以及塑造自己是理想的模範讓他人肯認或學習。此外,. sit. y. Nat. 使用者會避免形象受損或試圖提升線上形象;例如絕大部分使用者不會在觀感不. n. al. er. io. 佳、令人感到羞恥的場所打卡,而是選擇觀感佳、能讓他人認同的地點來打卡。. i n U. v. 網路社交平台中,相較於渲染負面情緒,使用者普遍還是會在文字內容中呈. Ch. engchi. 現較積極、正面的自我,例如書寫有趣、好笑的事展現自己的幽默風趣,或使用 誇飾、OS、自問自答等修辭技巧,表現平凡事的不平凡之處,間接呈現自己開 朗的一面(陳姿蓓,2010)。 可以發現,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中,大多使用自我呈現策略以建立或維持一個 美好的形象,而鮮少出現負面的形象,在許慈雅(2011)的研究中更進一步指出, 使用者也會將社群網站視為調整負面形象的工具。許慈雅(2011)發現,組織成 員常藉著資訊篩選,隱藏自己不欲呈現的負面訊息,避免給人負面觀感,以更加 凸顯出自己欲呈現的面貌。簡言之,組織成員會藉著在 Facebook 上放置某些欲 呈現的資訊,並隱藏某些負面訊息,來微調自己在實體組織場域中的形象。 22.

(33) 然而,在調節自我形象的過程中,個人往往不會否認自己在真實世界的樣子, 而是藉著調節自己在現實生活的樣貌,企圖在他人面前呈現出自認為更美好的形 象(許慈雅,2011) 。使用者會藉由 Facebook 放置某些資訊、或隱藏某些負面訊 來微調自己在真實生活中的樣貌,有自覺或無自覺地進行自我形象調節(許慈雅, 2011)。這樣對透露資訊的控制,這也是自我揭露的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功能,個人選擇性地描述自己,以期在他人眼中創造一個良好的形象。 參、. 小結 總結來說,個人可藉由編寫個人資料與喜好、在塗鴉牆或動態時報中表達自. 政 治 大 弱懇求等策略,藉負面的形象以達目的,但經上述研究可發現,使用者在社交網 立. 己的心情與想法,以及張貼照片等方式來表達自我。雖然自我呈現也有威脅、示. ‧ 國. 學. 路的自我呈現仍以宣揚正面形象為主。. 在劉信妤(2012)的研究指出自我表現傾向是會同時影響自我揭露的廣度和. ‧. 深度,社群網站的使用者透露自己的資訊時,可能會分享個人的經驗和生活,吸. Nat. sit. y. 引觀眾的回應,並且會在頻率和數量上會隨著更多的回應而增加,也會在下次揭. n. al. er. io. 露時透露更私人的資訊。換言之,個人會因提升自我形象、呈現正面而完美的形. i n U. 象,而增加在社群網站中的自我揭露,故獲得假說 1:. Ch. engchi. v. H1:個人提升自我形象的需求對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行為有正向影響 第四節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 FIRO) 壹、. FIRO:人際行為的三維理論 Schutz(1958)提出人際需求論,主張人際關係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持,. 得依雙方人際需求互相配合的程度而定。人際關係的模式,可透過三種人際需求 加以詮釋,包括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 、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以及控制 需求(control need),人們常藉由此三種基本的人際需求再進行與他人的互動, 23.

(34) 進而呈現出不同的人際行為,以建立與他人的關係(徐西森等人,2002)。 對於人際關係的各個需求可描述為三種行為類型: (1)缺乏的──表示個人 並不直接嘗試並努力滿足其需求; (2)過度──表示個人不斷努力以滿足需求; (3)理想──表示對於需求的滿足(Schutz, 1958)。 人際關係需求可藉 Schutz 所設計的 54 項 FIRO-B(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behavior,基本人際關係導向行為)來測量(Tsay, 2004)。 由於預測互動是 FIRO-B 的一個目標,它被用來評估個人對他人表示什麼樣的行 為(Expressed) ,與他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他(Wanted) (Schutz, 1958) 。因此,FIRO-B. 政 治 大 從別人得到的行為(W) 。由此共可分為六類:主動包容(EI) ,被動歸屬(WI), 立. 是用來衡量在這三個領域的人際交往互動中,個人對他人的行為(E)及他希望. ‧ 國. 學. (Schutz, 主動控制(EC),被動引導(WC),情感表達(EA),情感期待(WA) 1958)。表 2-1,描述了這六種行為。. ‧. 表 2-1 人際關係取向(整理自陳淑萍,2000;Schutz, 1958) Wanted 被動性. 主動包容(Expressed Inclusion):. Control 控制. 主動控制(Expressed Control): 支配他人. Affection 情感. 情感表達(Expressed Affection): 對他人表示親密. io. Inclusion 包容. n. al. 主動與他人來往. Ch. engchi. sit. y. Expressed 主動性. 被動歸屬(Wanted Inclusion):. er. Nat. 行為表現 人際關係. 期待別人接納自己 iv n 被動引導(Wanted Control):期 U 待別人引導自己. 情感期待(Wanted Affection): 期待別人對自己表示親密. FIRO =(eI, wI, eC, wC, eA, wA) Schutz(1958)將主動表示和被動期待兩方面以圖 2-1 表示,圖中每個象限 描述了在此象限極端表現的個人。當主動表示和被動期待皆高時,即是高度社會 交換;兩項皆低時,是低度社會交換。若主動表示行為較高,被動期待較低,此 人將是給予者;相反地,被動期待較高而主動表示較低者,即是接收者。. 24.

(35) 期望他人對自己的行為 (Wanted) Receiver High Interchange. Only. 自己對他人的行為 (Expressed). Originator Only. Low Interchange. 政 治 大 歸屬需求(Inclusion) 立. 圖 2-1 人際行為的一般模式(Schutz, 1958). 學. ‧ 國. 一、. Schutz(1958)定義歸屬需求為:在互動和交往上,與他人建立和維持一個 令人滿意的關係的一種需求。指個人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產生歸屬. ‧. 的需求(徐西森等人,2002) ,此外,個人需要自己是值得注意並有價值的(Schutz,. Nat. sit. y. 1958)。藉著參與使隸屬的需求獲得滿足,即是藉由參與和他人共同的活動,使. n. al. er. io. 人感覺融入群體,產生歸屬感,進而滿足歸屬的需求(徐西森等人,2002),是. i n U. v. 希望存在於別人團體中的慾望(曾瑞真、曾玲珉,2000)。人際關係可帶來的好. Ch. engchi. 處之一,即是社會整合,受到朋友團體的接納,或能夠參與一般社會活動(苗延 威,1996)。三種不同的需求行為表現可分為:缺乏社交(undersocial)、過度社 交(oversocial)與適度歸屬的需求(social)。 缺乏社交(undersocial)的人往往是性格內向、退縮的。這樣的人避免與他 人交往,不喜歡或接受加入其他人的邀請。自覺要保持自己和他人之間的距離, 並堅持他不希望陷入人群中失去隱私。但不自覺地,他當然也希望別人注意他, 但他擔心人們會不理他、對他沒有興趣或只想盡快離開他(Schutz, 1958)。 過度社交(oversocial)的人在人際交往的行為傾向於外向。其特點是,這 樣的人不斷地尋求人群,並希望他人也尋求他。與人際關係退縮的人一樣,他也 25.

數據

表 4-12  組成信度和平均變異抽取量(普通朋友)
表 4-14  組成信度和平均變異抽取量(親密朋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isclosure and Transparency: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should ensure that timely and accurate disclosure is made on all material matters regarding the corporation,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你的生活

Constant review and flexibility in fine-tuning and re-engineering the strategies

Ju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Self- Audit: PSHE Key Learning

Although many excellent resourc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s have been pro- posed, most of them are either for hard real-time task scheduling with the maxi- mum priority inver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children’s learning, briefly comment on whether the objectives of the tasks were achiev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uccess criteria listed in the

LTP (I - III) Latent Topic Probability (mean, variance, standard deviation).. O

Freely write an added part to the original motive, make sure your new part is of a different duration to the ostinato motive (say, more than two bars in length) so that they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