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格特質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人格的定義與理論

(一)人格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一詞源自於拉丁文 persona,原意是代表演員們在舞台上演出 時所戴的面具,藉由不同面具的替換,演員可在舞台上呈現不同的角色。Persona 亦可指一個人真實的自我,此處所指的自我為個人動機、情感、習性、思想等的 集合體。在心理學上,各學者對於「人格」有不同的看法和定義。其中 Allport(1937) 最早對於人格一詞下較具體的定義,他認為所謂的人格,係指一個人內在心理生 理系統的動態組織,它決定了一個人對其環境的獨特適應。為了強調人的行為並 非全然被動地適應環境,Allport 於 1961 年將人格的定義修改為:「人格是一個人 內在心理生理系統的動態組織,它決定了一個人所特有的思想和行為。」(Allport, 1961)此針對人格的定義較廣受心理學者歡迎,可說是一集大成的定義。

除此之外,不同學者針對人格此一概念亦各有其定義。Libert 和 Libert(1998) 認為,人格是一個人生理、心理品質的獨特、動態組織,影響其對物理及社會環 境的行為和反應。在這些品質中,有一些是此人所特有的(如記憶、習慣、姿態),

另一些則是和少數人、許多人、或所有人共有的。Pervin 和 John(1997)主張,人格 是形成一個人經常型式的情感、思想及行為之特性。Phares 和 Chaplin(1997)則將 人格定義為: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它和另一個人的型式不相同,

並且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維持一致。Burger(1993)則認為,人格是由一個人內部所 產生的穩定行為範型。儘管各家說法有些出入,從上述這些定義仍可看出人格此 一概念的共通特性:人格有其時空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且具有區別人我差異的獨 特性。在心理學上,人格此一概念應用於說明人類行為的整體性、一致性以及特 殊性(黃堅厚,1999)。故人格在心理學研究上,可說是預測一個人行為的重要變 項。

張春興(1991)綜合各家學者理念,將人格一詞界定為:人格是個體在對人 對己及一切環境中事物適應時所顯示的異於別人的性格;個體的性格,係在遺傳 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漸發展的心理特徵所構成;而其心理特徵表現於行為時,

則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他並針對人格定義中的性格與心理特徵之關係,

進一步說明如下:

1. 個人性格係由其多種心理特徵所構成。

個人的性格絕非只有一個特徵,而是由多個特徵所構成,此種由個體行為與 心理歷程所顯示的心理特徵,廣義而言包含心理學研究主題之全部,狹義言之,

則僅包含各人的動機、情緒、態度、價值觀、自我觀念等主題。現今多用人格特 質(personality trait)代替心理特徵一詞。

2. 個人性格表現在對人對己對環境的適應。

個人性格只能由其對人對己對事物的適應而顯現。

3. 個人的性格表現具有統合性與持久性。

構成個人性格的各種心理特徵,不但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而且具有相當的持 久性。儘管有可能因年齡或情境的改變而有改變,但改變也是輕微、漸進的。

綜言之,人格為多種特質所構成之內在組織,藉由對環境中人事物的反應,

呈現出獨特的行為或內在心理歷程。人格有其一致性與持久性,鮮少因時間的發 展或情境的轉換出現變化。而由人格而展現的個人動機、情感、思想、行為等,

則會形成一穩定的反應模式。因此人們得以從人格特性,去推斷和預測一個人在

特定情境下可能有的情緒、想法和行為反應。

(二)人格的理論

依據對人格的定義,許多心理學家發展出不同的人格理論,將人格此一概念 做出系統性的陳述。常見的人格理論包括心理分析論、人格心理學、人格類型論、

認知行為取向、氣質理論、特質論等,本段落將就幾個常見的人格理論取向加以 闡述。

以 Freud 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分析論,從人格結構、人格動力與人格發展三 個面向探討人格。他認為人格此一整體包含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其中自 我和超我包含在個體的意識境界,而本我則居於潛意識境界。此三者彼此交互影 響,在不同時間內,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支配作用。由於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 和目的,彼此互動的結果就產生一些內在動力,並進而引發形成外顯行為。Freud 主張人格發展經歷五個時期: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其中 又以前三期為一生人格發展的基礎。若個人在各人格發展時期能適度滿足需求,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彼此能和諧運作、交互調節,便能發展正常、適應良好。

反之,個人在某一時期行為過份受限、需求未獲適度滿足,日後可能影響個體內 在三我間失去平衡,產生發展遲滯、適應困難的現象。從 Freud 的人格理論可見其 極為強調早年經驗對個體人格發展的影響。

人本心理學的人格理論以 Maslow 和 Rogers 為重要代表人物,兩人皆主張自 我實現為人性的本質。個體本身有與生俱來的潛質,在成長過程中,身心各方面 潛力得以在現實生活環境中充分發揮。Maslow 並提出需求層次論,認為個體成長 發展的內在力量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透過不同層次需求的滿足,將 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與程度。以 Jung 為主要代表的人格類型論,根據人的內、

外向兩種態度以及感覺、思考、情感、直覺四種思考功能,將人格分為八種不同 的類型。其後 Myers 和 Briggs 將榮格的理論架構加以擴充,依據人的不同傾向形 成十六種不同的人格類型。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主張個體的人格係由其表現於行為上的心理特徵所 認定,並認為個體的任何人格特質,都是在生活的社會環境中,經過模仿學習而 形成的。行為主義則強調外在環境刺激對個人行為的影響,認為人格是一些反應 組合成的行為組型。而這些行為反應皆是由環境刺激所引起,並經增強作用得以 維持和重覆出現。氣質取向的人格理論主張人格差異和其先天氣質有關,受遺傳 的生理影響,個體在兒童期即出現情緒或行為品質的差異,且具有適度的穩定性。

人格特質論則認為人格為固定不變的特質所組成,而這些特質不因情境不同而有 所改變。藉由對人格特質的了解,我們得以預測一個人在某一個情境中將表現的 行為。主要代表人物 Allport、Cattell 等人並提出不同人格特質的分類。

由上述理論回顧可知,不同心理學家對人格理論的闡述,有其各自著重的焦 點。有些理論關注在人格的發展與形成;有些著重在人格結構的描述;有些則關 注於人格的改變。本研究目的之一即是在探討不同人格特質的碩士班學生,與其 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關聯性。故描述不同碩士班學生的人格結構為本研 究所關注的。人格特質論為當前研究廣為應用之理論取向,並著重於人格結構的 描述。而其中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模式對人格特質之向度有清楚的描述,且在多 國研究結果顯示理論描述人格的五大因素具有跨文化性,Costa 與 McCrae(1992) 以五大人格理論為基礎所發展之 Neo-FII 量表亦受到廣泛應用。故本研究採用特質 論中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做為描述國內碩士班在學生人格特質之基礎。

二、五大人格特質的意義與內涵

許多特質論的學者皆認為人格特質是組成人格的基本單位,代表個人會以某 種特定方式反應的內在傾向。長久以來,Allport、Eysenck、Cattell等特質論學者,

對於人格特質分類向度之數目,一直未能獲得共識。而目前許多學者皆同意Costa 與McCrae 的五個人格向度(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為最廣泛使用,且具有 跨文化一致性的。在許多探討人格與個人生涯發展關聯的研究,多以五大因素模 式(Big Five Model)做為衡量個人人格特質之依據。

五大人格特質的發展,最早追溯自Galton所提出的詞彙假說(lexical

hypothesis)。即一種從字典中選出眾多用來描述人格特徵的字詞,並分類為若干群 組,經分析得出人格因素的方法。Allport與Odbert(1936)的研究以及Cattell發展的 十六人格因素,皆為後來五大人格因素奠下基礎。日後許多研究相繼發現人格有 五大因素可涵蓋人們評定他人的主要特質(Norman, 1963;Goldberg, 1990;McCrae

& Costa, 1987),現今皆認為五大因素模式包含了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 性與神經質等五個人格向度,五大人格因素所涵蓋之人格特質與以及測量工具中 各量尺之說明摘要如表2-1,以下並針對各向度的內涵加以介紹:

1.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O):

衡量一個人對新奇事物接受程度之多寡與深淺。開放性高分者之特徵為好奇 心強且富有想像力的,他們大多具有開闊的心胸、好思考且求新求變,興趣較多 樣化,但相對地深度較淺。

2. 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C):

意指一個人對其所追求的目標之專心與集中的程度。若一個人目標越少、越 專心致力於其中,則其嚴謹性程度越高。其特徵為自我要求、努力、專心、井然 有序、成就導向、堅持的,此外也意含負責守紀律、循規蹈矩、謹慎、有責任感。

3. 外向性(Extraversion;E):

主要在衡量一個人喜愛與他人接觸及參與社交活動之強度。若一個人愈喜歡 與人接觸、參與社交活動,則其外向性愈高。其特徵除了自信、主動、活潑外向、

健談、好表現之外,也喜歡交朋友、參與熱鬧場合,以及喜好刺激及興奮。

4. 親和性(Agreeableness;A):

此向度主要是在衡量一個人之人際互動模式傾向於親和性或是攻擊性。若一

此向度主要是在衡量一個人之人際互動模式傾向於親和性或是攻擊性。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