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針對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研究者提出下列幾項建議,以做為碩士生教育、

生涯輔導與諮商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一、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一)促進女碩士生對其優勢能力的覺知,提供男碩士生多元且充足的生涯資訊 本研究結果發現,女碩士生在「開放經驗性」與「信任合作性」之特質傾向 顯著高於男碩士生,男碩士生在「推論性」之效能程度則顯著高於女碩士生。此 一現象反映出女碩士生在將自身能力應用到其他生涯領域的信心程度較低,此一 現象可能會影響他們在做生涯選擇時較容易限縮自己可以發展的方向。但事實 上,女碩士生高開放經驗性之特質傾向,會促使他們積極投入生涯探索活動、蒐 集相關資訊資訊,有充足的生涯資訊為依據,會幫助他們做出較審慎之生涯決定 以及更完善的生涯規劃。另一方面,高信任合作性之特質也是現今職場上所強調 的重要就業力之一。因此,如能在女碩士生進行生涯探索活動時,協助其發覺自 身擁有的優勢特質與能力,以及這些優勢在其生涯發展上或未來職場上可應用之 處,將有助於提升其生涯自我效能感。

相對而言,男碩士生高推論性之效能程度反映出他們將自身能力推論至其他 生涯領域的範圍較廣,此一現象使得他們相信自己在面對未來是有較多選擇的,

對於自己所做決定也較果決、有信心。然而,若個體在生涯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將 個人能力做過度推論,果斷的做出決定,有可能會因個人認知與現實情況落差過 大,而引發日後在生涯發展或職場工作的不適應現象。因此,系所教師在提供男 碩士生相關的生涯資訊時,須盡量注意資訊的充足性與完整性,以免學生僅頻單 一、片面資訊就貿然下決定。大專院校諮商工作者在提供男碩士生生涯輔導與諮 商服務時,可鼓勵他們多了解職業相關資訊,並與他們具體且詳細的討論其生涯 決定與其興趣和價值觀的適配程度,透過多方面的探索與確認,縮小其個人認知 與現實情況之差距。

(二)增進不同類所碩士生對學術研究的興趣與勝任感

本研究發現研究型科系的碩士班學生在「信心強度」之效能程度顯著高於就 讀實用型科系的碩士班學生。此一現象反映出就讀研究型類所的碩士生對於自己 能成功完成一任務的信心程度較高,而就讀實用型類所的碩士生則相對的較低。

由於碩士班階段除了學習專業領域知能,亦重視該領域學術研究之進行。對擅於 運用智能思考解決問題的研究型類所碩士生而言,此種須發現與專業領域有關的 現象或問題,並透過分析、邏輯推理、實驗等方式解決問題的活動,是他們較感 興趣也較能夠勝任的任務。從對學術活動的喜愛與勝任感中,累積他們在碩士班 此一生涯階段的成功經驗與意義感,應有助於提升他們對自己能完成生涯任務之 信心與效能感。反之,對於常進行技術操作的實用型類所學生而言,學術研究較 不是他們慣於從事的活動,故較少有機會從這些學業任務中建立起成功或正向經 驗。由此可知,在碩士班此一重視學術研究能力養成之學習階段,各系所教師可 注意不同系所學生的特性,並在教學設計上協助激發學生投入學術研究活動之動 機,以及完成學術研究任務之勝任感。如:針對擅長技術操作的學生,可透過具 體研究步驟的講述與舉例,幫助他們理解。或可鼓勵他們從事需要實際操作的研 究方式,以符合他們務實、按部就班的特質。透過促進碩士生對學術研究的勝任 感,學生累積在碩士班學習階段的成功經驗,將有助於他們未來無論在從事學業 任務或職涯任務的信心。

(三)多了解實用型類所學生對未來生涯規劃的態度與想法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就讀實用型類所的碩士生在「開放經驗性」之特質傾向 顯著低於社會型與藝術型類所的碩士生,在「信任合作性」之特質傾向顯著低於 社會型類所的碩士生;在「信心強度」之效能程度顯著低於就讀研究型科系的碩 士班學生;在「生涯關注」之調適程度顯著低於就讀研究型、社會型與企業型科 系的碩士班學生,在「生涯控制」與「生涯好奇」之調適程度則顯著就讀藝術型 科系的碩士班學生。此一現象可能反映出就讀實用型類所的碩士生對其未來生涯

的關注程度以及控制感相對較低,對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一工作任務的效能感亦相 對較低,加上他們性格特質較為保守、不喜與人交際,故較少主動嘗試不同的經 驗。這使得他們對自我和未來生涯方向的認識層面較有限,且務實、專注於眼前 任務完成的特性,可能使得他們較不覺得當前所強調的生涯規劃是重要的,且在 面對生涯轉換與變動時也較容易顯得缺乏彈性與應變力。針對此現象,實務工作 者可多關注該類所學生對未來生涯的態度與想法,適時針對有需要者輔以生涯輔 導與諮商活動之介入,讓他們在探索自我與職業世界的過程中,對未來的感覺更 真實和有掌握感,進一步提升實用型類所學生對未來生涯的關注程度與準備度。

另一方面,由於生涯理論和相關測驗題項多為社會型興趣類型者提出之觀 點,因此理論和題項內涵所強調之生涯態度、想法與行為,有可能和實用型興趣 類型者所看重的生涯觀點不同。故在實務工作的介入時,可先多了解此類型碩士 生對生涯的態度與想法,以確認他們是否有實際的生涯困擾與諮商輔導服務之需 求。

(四)從生涯發展的角度,提供不同年齡階段碩士生所需之協助

從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級碩士班學生在整體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 上皆未達顯著差異,而不同年齡碩士班學生在整體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皆 具有顯著差異存在。此一現象反映出碩士班階段個體生涯發展的成熟度在其生涯 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程度之高低扮演較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年齡較低,處在

「探索期」生涯發展階段的碩士生在「信心強度」、「難度知覺」與「推論性」之 效能程度,以及「生涯關注」與「生涯控制」之調適程度,皆顯著低於年齡較長、

處在「建立維持期」生涯發展階段的碩士生。處在「探索期」階段之個體正值自 我與職業世界之探索,隨著發展的成熟,個體逐漸會有明顯的職業興趣偏好,並 開始進行職業角色的試驗與實踐。與正在實踐、統整與穩固個人生涯目標,處在

「建立期」或「維持期」生涯發展階段之碩士班學生相較,「探索期」階段的碩士 生對其生涯目標應尚未聚焦或明確,故較容易因外在的困難或挫折而對自身的生

涯選擇與目標產生懷疑。此為個體生涯發展必經的歷程,應會隨著人格和生涯發 展成熟,以及經驗的累積有有所成長。實務工作者在面對年齡較輕,對個人未來 生涯感到焦慮或困擾的碩士生案主,可加以確認是否為其發展階段的必然狀態,

亦或為其它因素引發的生涯困擾。而針對發展階段必然的不確定感,則可適時輔 以生涯探索活動的介入,或生涯資訊的提供,以協助個人增進對自我與職業世界 的了解。

(五)需注意多元經驗與多重角色對個人生涯發展之正向助益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不同工作經驗之碩士生在整體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 力皆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婚姻狀況之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亦 有顯著差異存在。尤其又以有工作經驗者或已婚者之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 程度高於無工作經驗或未婚的碩士生。此現象反映出工作經驗與多重角色對碩士 生在生涯發展任務之因應或特定生涯階段之適應有正向的助益。從職場或家庭環 境轉換到學習環境,從工作或家庭角色轉換至學習者角色,個體皆需要經歷一段 心理上的調適,甚至需持續平衡不同角色間的期待與責任。儘管更容易面臨角色 間的衝突或平衡不同角色之壓力,但在不同經驗與角色的投入與轉換之過程中,

個體將有機會對自身的興趣、目標、能力、資源等有更清楚的認識。故大專院校 諮商工作者在面對有工作經驗或已婚的碩士生尋求生涯諮商之協助時,需注意多 元經驗與多重角色對個人生涯發展之正向助益。儘管有時個案正經歷不適應或角 色衝突之困擾,將工作經驗或多重角色視為個人在碩士班學習階段的阻力,諮商 員可協助案主探討並覺察這些個人經驗與角色之正向意義。例如:協助個案再釐 清決定繼續進修的意義、探討在多重角色下仍堅持選擇進修的動力、在工作或家 庭角色中發掘自己可有效應用於適應碩士班環境與學習者角色的正向能力與特質 等。與其將多重角色視為需解決的問題,倒不如看見困境存在的正向意義,讓有 困擾的碩士生看見自己已擁有的資源與力量,不但可增加他們的效能感與面對問 題的決心,也讓他們對自己在因應未來生涯挑戰可使用的資源能有清楚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