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碩士生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碩士生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相關研究"

Copied!
1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 博士. 碩士生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 生涯調適力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吳欣倫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2) 致謝詞. 感謝以下出現的每個人,因為有你們,這份研究才得以完成、產出!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田秀蘭老師,無論是在跟研究團隊的合作與學習,或 現在自己獨力完成一份碩士論文,您提供我許多學習的機會,給我許多在其中發 揮和摸索的空間,這些經驗的累積,讓我更有能力完成現在的論文。也謝謝您總 是相當精準的點出撰寫論文段落時要注意的原則,讓我看見自己需要再努力的地 方,並且相當鼓勵我、包容我的慢步調。在您的指導和支持下,我的論文才得以 開花結果。很慶幸碩一時跑去敲了您研究室的門,這個動作敲開的不只是一扇門, 是開啟我和老師的緣份,也開啟我對學術研究的興趣! 此外,也相當感謝陳金定老師和謝茉莉老師撥冗擔任我的口試委員。用到你 們放假休息的時間著實感到不好意思,無論是口試前的加油打氣,或是口試當天 給我的肯定和回饋,都是我在學術研究領域上很棒的成長養分!口試過程中,你 們幫助我跳脫出來看到自己撰寫論文時沒看到的盲點,也讓我後續這修改這篇論 文時能更臻於完善。 謝謝玉珍、淑涵、惠瓊三位學姊,提供我許多論文完成的重要資訊和資源, 無論是撰寫方式或統計方法方面,還有曉芬學姊在研究團隊時的細心教導。在研 究這條路,我從你們身上學習很多。謝謝睫毛、歐文、萱妹、螞蟻、如雅、謝孟、 利導、思婷、廖子、芙瑋、阿耕、買色、子倫、鮪魚、楚翔、菲比、卉芝、淨惠、 阿丹、佩璇、阿碰、翠紋、小朋友提供我問卷發放的協助;也謝謝宜潔、雅華、 育君、芳廷、開國、宇凡、怡蓓等幾位同學,以及顏教授、汪教授、周教授、李 教授等幾位教授,和瓊玟、淑敏、美智、梁助教、懷慈、育惠、洪先生、馨方、 邱助教、陳助教、馨文幾位助教或秘書,謝謝你們提供問卷發放或行政上的協助, 使得我這份論文的進行程序更加順利!也謝謝本論文所有的研究參與者,有你們 i.

(3) 提供寶貴的意見,才使得這篇論文的產出更加有意義。 謝謝素芬老師在督導之餘也持續關心我的論文進況,您的溫暖關懷是我在兼 顧接案和寫論文的日子穩住自己很大的力量!也謝謝口試當天到場幫忙的詹詹、 端端、愛蜜麗,有你們的幫忙讓這場論文口試可以流暢的進行,你們的加油打氣 我也感動在心。還有到現場情義相挺的大叔,不用舉例子我就有感受到你很夠義 氣了啦!也感謝口試前寫信為我加油的琇雅、傳訊息給我的愛比,還有曾經在 FB 上跟隨我的進度不斷為我加油打氣過的朋友們,你們窩心的祝福我收到了! 還有謙謙,我的同窗同門好夥伴,在撰寫論文的漫長道路上,有你一路陪伴 真好!我們一起焦慮、一起發抖、也互相鼓勵、互相提醒,你的幽默不時化解我 的焦慮和恐懼,有個人共同準備口試也讓人特別安心。我們一起走過,也一起走 完了!很感激有這段與你一起的論文之旅。謝謝我的好鄰居包子,有你的英文校 稿,讓我對自己寫的這篇論文更有信心。也謝謝瑱霖,在論文撰寫格式上幫了我 不少忙,你高八度的加油打氣總是特別振奮人心。 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從一開始決定考心輔所就無條件的支持我完成這個夢 想,在論文撰寫過程中也給我很多自己的空間,並且相信我有自己完成的方式。 口試前陪我一起討論、幫忙我籌備的兩位姊姊,還有口試當天對我說「加油」的 爸爸、媽媽,和平日用問進度的方式來表達關心的阿嬤,謝謝你們的支持,這比 什麼力量都大! 最後,我也想謝謝我自己,無論在圓心輔所這個夢,或是在完成論文這份挑 戰,能堅持自己的步調穩穩的往前走著。帶著耐心、相信、和行動力這三股力量, 我用自己的風格走完這段旅程,心中滿懷感激!. 吳欣倫 一百零一年七月于台北. ii.

(4) 碩士生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碩士生在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 生涯調適力間之差異與相關情形,並建構碩士生生涯調適力之因果模式,驗證模 式與研究資料的適配性。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 28 所大專院校、76 個研究所 碩士班學生,進行「人格特質量表」、「自我效能分量表」與「生涯調適力分量表」 三份測量工具的實施。填答有效問卷的研究參與者共 644 人,其中男性 245 人, 女性 419 人,年齡介於 21 至 50 歲(平均年齡為 25.2 歲) 。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 述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進行處理。研 究結果如下: 一、碩士生整體人格特質在性別、年級、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 等背景變項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二、碩士生整體生涯自我效能在性別、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等 背景變項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三、碩士生整體生涯調適力在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 之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四、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間有三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 的顯著意義。 五、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間有三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上的 顯著意義。 六、碩士生的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間有二組典型相關因素存在,且達統計 上的顯著意義。 七、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修正因果模式從本研究資料獲得部 分支持。其中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生涯調適力與生涯自我效能、人格特質 iii.

(5) 與生涯自我效能皆有直接因果關係存在。此外人格特質亦透過生涯調適力間接 影響生涯自我效能。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針對碩士生生涯輔導與諮商工 作以及未來研究等相關具體建議。. 關鍵字: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調適力. iv.

(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in Master Students of Taiwan. Hsin-Lun W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among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of master students under different demographic backgrounds. In addition, the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a career adaptability model and to validat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model applying to master students in Taiwan. The study adopted survey research design. Participants were 664 master students (Male=245; Female=419) from 28 universities in Taiwan, aged between 21 and 50 years old (M=25.2). They completed the NEO-FII, Self-efficacy Subscale,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Subscale. Data collected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SEM.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ster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under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ages, majors, work experiences, and marital statuse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ster students’ career self-efficacy under different genders, ages, majors, work experiences, and marital statuses,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v.

(7) differences in master students’ career adaptability under different ages, majors, work experiences, and marital statuses, (4)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were significant, (5) the modified model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data in this study. Findings in this study were discu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were also provided.. Keywords: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career self-efficacy, career adaptability. vi.

(8) 目錄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v 目錄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研究問題與假設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第二節. 人格特質理論與相關研究 ..................................................................... 11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生涯調適理論與相關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5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研究實施程序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5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碩士生在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 力之差異分析 .........................................................................................65. 第二節 第三節. 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之典型相關分析 .........................................91 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分析 .............................................94. 第四節 第五節. 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分析 .....................................98 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調適力之因果模式驗證 ...............101. 第五章. 討論 ............................................................................................................... 111.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碩士生在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 力之差異情形討論 ............................................................................... 111. 第二節 第三節. 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結果討論 .......124 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調適力之因果模式驗證結果討. 第六章. 論 ...........................................................................................................133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結論 .......................................................................................................135 vii.

(9) 第二節 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7 中文部分 ...............................................................................................................147 英文部分 ...............................................................................................................151 附錄 ...............................................................................................................................161 附錄一 ...................................................................................................................161 附錄二 ...................................................................................................................162. viii.

(10) 表次 表 1-1 94 學年度碩士班畢業生就學滿意程度表 ........................................................4 表 2-1 五大因素特質與各量尺說明 .............................................................................16 表 2-2 生涯調適力與生涯態度、信念、行為關係表 .................................................39 表 3-1 有效研究對象就讀學校、科系、性別分佈表 .................................................47 表 3-2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51 表 3-3 教育程度分類表 .................................................................................................55 表 3-4 職業類別分類表 .................................................................................................55 表 3-5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換算表 .................................................................................56 表 3-6 人格特質量表各構念之題項與反向計分題分佈表 .........................................57 表 4-1 有效樣本各重要變項之相關矩陣、平均數及標準差 .....................................66 表 4-2 不同性別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67 表 4-3 不同年級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68 表 4-4 不同年齡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0 表 4-5 不同科系類別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1 表 4-6 不同工作經驗之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3 表 4-7 不同婚姻狀況之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4 表 4-8 不同性別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5 表 4-9 不同年級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6 表 4-10 不同年齡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7 表 4-11 不同科系類別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79 表 4-12 不同工作經驗之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0 表 4-13 不同婚姻狀況之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0 表 4-14 不同性別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2 表 4-15 不同年級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3 表 4-16 不同年齡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4 表 4-17 不同科系類別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5 表 4-18 不同工作經驗之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7 表 4-19 不同婚姻狀況之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之差異分析結果摘要表 ...................88 表 4-20 不同背景變項之碩士生在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差 異分析摘要表 ...................................................................................................90 表 4-21 碩士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91 表 4-22 碩士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95 表 4-23 碩士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99 表 4-24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假設初始模式之參數估計表 .........................................102 表 4-25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假設初始模式之誤差變異量摘要表 .............................103 ix.

(11) 表 4-26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假設初始模式之適配度檢驗摘要表 .............................104 表 4-27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修正模式之參數估計表 .................................................106 表 4-28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修正模式之誤差變異量摘要表 ......................................107 表 4-29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修正模式之適配度檢驗摘要表 .....................................108 表 4-30 初始模式與修正模式之比較表 .....................................................................109. x.

(12) 圖次 圖 2-1 生涯自我效能模式圖 .........................................................................................22 圖 2-2 生涯調適理論模式圖 .........................................................................................35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5 圖 4-1 碩士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之典型相關結構圖 .....................................94 圖 4-2 碩士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結構圖 .........................................97 圖 4-3 碩士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典型相關結構圖 ...............................100 圖 4-4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假設初始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圖 ...................................103 圖 4-5 碩士生生涯調適力修正模式圖 .......................................................................107. xi.

(13)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主要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並界定本研究的相關名詞。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生涯發展是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過程。在生涯發展的歷程中,人不斷面臨抉 擇與適應等階段性任務。孩童時期,人們開始累積對各個生涯選項的初步印象, 也開始形成一些對未來的願景;中學階段,人們不只要因應課業壓力,同時也開 始思考和比較不同學制、校系和個人的適配性,並做出選擇;大學時期,除了要 適應大學自由的學風,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主,面對未來的生涯選項的複雜與 多元,更增加大學生做決定的困難以及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碩士班階段除了包 含大學畢業後繼續升學的族群,亦囊括了在職人士、已婚人士等族群。因著族群 的多元性,碩士生在適應學術環境,以及畢業後個人的生涯定向等議題上,衍生 出更多元和複雜的生涯議題。 從生涯發展的角度看,碩士生涵蓋的年齡範圍較廣,應介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從 Ginzberg 等人的觀點來看,碩士生位於「實際期」階段,面臨能力與興趣的整 合、職業選擇的特定化、以及專職訓練的投入等發展性任務;根據 Super 的發展理 論,碩士生因著年齡的不同,則分別處在職業偏好特定化的「探索期」 、尋求職業 穩固的「建立期」、以及發展新技巧和維持現有成就的「維持期」 ;依據 Erikson 的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碩士生則介於青年期至中年期的發展階段,並分別面臨「自 我認同與角色混淆」、「關係親密與疏離」、以及「多產與停滯」等發展任務。從上 述理論可發現,無論介於相同或不同的發展階段,碩士班階段的學生在生涯發展 上有著不同的目標,包括:(1)生涯選擇定向;(2)建立穩固的職業地位;(3)兼顧與 1.

(15) 維持現有的職業成就;(4)兼顧伴侶或家庭角色,維繫親密關係。這也意味著,碩 士班階段的學生遭遇生涯困境時,大專院校應提供更多元的生涯輔導服務,以符 合此族群多樣化的需求。 在不同的生涯發展階段,每個人都有其需扮演的生涯角色。從 Super 的觀點來 看,人一生當中需扮演的主要生涯角色有: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 家庭照顧者等。碩士班階段,許多學生會較大學期間擔負更多來自於家庭或經濟 方面的責任(Hyun, Quinn, Madon, & Lustig, 2006)。除此之外,亦有部分在職工作者 則因所學不足以因應社會或工作上的需求,採以在職進修或帶職帶薪的方式返回 學校就讀來精進或穩固現有的工作地位(Schein, 1978;Super & Hall, 1978;Gianakos, 1996),因此需同時扮演學生和工作者的角色。其中有些也已結婚生子、建立起家 庭,而需同時扮演家庭照顧者的角色。部分人則是在工作趨於穩定、或在子女離 巢後,透過研究所進修的方式開創生涯的第二春。因此,許多碩士生在就讀研究 所期間,兼具了學生、家庭照顧者、或工作者等多重角色(吳芝儀,2000) 。如何 適應研究所生活,同時也兼顧其他重要的生涯角色,實屬研究生需因應之重要課 題。 若就生涯發展階段的小循環來看,人們在每個生涯發展階段皆經歷了成長、 探索、建立、維持、穩定、消退的過程。此歷程描述了一個人在經歷不同的生涯 發展階段時,如何主動因應該階段所面臨已知或未知的任務與挑戰。碩士班學生 處在不同的生涯發展階段,除了各自的發展任務,以及所需扮演和兼顧的生涯角 色,亦在學術環境中經歷共通的調適歷程,包括:碩士生角色的生成、摸索碩士 生角色的本質與期待、建立並持續維持碩士生的角色、畢業後進入下一個人生階 段。碩士生如何有效因應與調適研究所生活,同時並兼顧個人所擔負的多重生涯 角色,以及自身的發展任務,實屬重要之課題。 筆者根據自己碩士班就讀期間聽聞同學們的分享,以及在大專院校諮商實習 服務研究所學生的經驗中發現,研究生在此生涯階段仍面臨不少的困難與挑戰, 2.

(16) 包括:不確定所學是否與個人興趣相符、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念研究所、學術生 活與壓力的適應、研究生的角色定位、工作與學習的兼顧、家庭與學業的平衡、 是否轉換跑道、不確定未來能否找到工作、畢業後的生涯抉擇與規劃等。碩士生 所面臨的生涯困境,似又較先前其他求學階段更複雜。彭森明(2007)對94學年 度碩士班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碩士班畢業生對其就讀學校、科系、師 資及課程的滿意程度之評價,評為「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人數比例介於 10.02%~22.0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碩士班畢業生對於原就讀學校就業輔導服務 的滿意度之評價,評為「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人數比率共佔35.98%。各 項目詳細的滿意度比率,研究者整理如表1-1。由上述資訊可知,碩士生在就讀研 究所期間有其適應與抉擇等生涯困境,在生涯輔導與諮商的服務上有多樣的需 求,但當前大專院校普遍能提供符合碩士生生涯發展階段需求的輔導與諮商服務 則相當有限。研究者翻閱國內文獻以及生涯輔導與諮商的專書,以碩士班學生為 對象,探討其生涯發展任務、生涯能力指標以及相關的生涯輔導策略和方案等議 題者,則較為缺乏。國內碩士生生涯研究方面,以研究族群而言,探討的多是獨 立科系的碩士生(王靜宜,1994;林東河,1996)或是女性碩士生(林旖旎、陳 凱婷,1999);以研究生全體為探討對象的研究,探討的則是碩士生的生涯發展歷 程(甯靜瑩,2000),以及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阻礙對職業選擇適配性的研究 (任惠玲,2005)。由此可知,目前國內以碩士生生涯研究為主題者數量較少,且 所探討的方向較為分散。研究者認為進一步探討碩士生的生涯發展研究有其必要 性。 隨著教育普及,大專院校與研究所的數量增加,國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也 逐年攀升。教育部於民國99年的大專院校概況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大專院校中 碩士班學生的人數從80學年度的21,306人,增加至99學年度的185,000人,共增加 了163,694人,而研究所的碩士班班級數也從80學年度的940班,增加至99學年度的 7,696所。由此可見,無論是碩士生人數或是系所班級數,皆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3.

(17) 表1-1 94學年度碩士班畢業生就學滿意程度表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總和(%). 對就讀學校的評價. 2.26. 9.30. 11.56. 對就讀科系的評價. 2.52. 7.50. 10.02. 對就讀科系師資的評價. 3.13. 11.24. 14.37. 對就讀科系課程的評價. 3.70. 18.39. 22.09. 8.88. 27.10. 35.98. 對就讀學校就業輔導服 務之評價 資料來源:九十四學年度碩士應屆畢業生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頁 117-121),彭森明,2007。大專校院畢業生流向資訊平台期末報告。. 國內碩士生族群的人數漸增的同時,碩士班退學的人數比率似也有增加之趨 勢。根據教育部(2009)針對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況的統計資料顯示,研究 生退學人數比率從93學年度的4.30%增加至96學年度的5.27%。其中,其中95學年 度的碩士生的退學率為3.48%,96學年度為3.74%,而退學的原因則以「志趣不合」 的人數佔大多數。Jones指出,有些生涯已定向的人可能比未定向、但滿意自己所 處之決定狀態者,需要更多的協助。亦即,有些人雖然做了生涯決定,也成功的 達成目標了,但是在所選擇的生涯情境中,不一定感到適應或有高的滿意度。香 港的研究即發現,許多學生到進入研究所才開始參與有助於個人做生涯決定的活 動,且不少研究生面臨生涯探索與規劃的困難,並對於畢業後能否尋得第一份工 作較沒有信心(Jin, Watkins, & Yuen, 2009;何海兵、周凱,2006)。而從教育部的 調查資料看來,儘管進入研究所就讀對許多碩士生而言,是一種生涯目標的達成, 但似乎仍有不少學生對於自己處在碩士班就讀的狀態感到不滿意或不適應。 由於每個人在生涯發展歷程中皆需有效處理其生涯發展階段之任務,以及所 4.

(18) 需經歷的調適歷程,生涯調適力在個人的生涯發展歷程中,實屬重要之概念。生 涯調適力意指個人因應預期工作角色任務的準備程度,此一心理準備也包括個人 對工作情境中任何改變的非預期性調整。若個人能有效調適其所處生涯發展階段 需面臨的已知和未知之任務,不只在扮演各個主要生涯角色時能更有效的發揮功 能,亦使得個人在未來生涯發展階段能更熟練的處理和因應所面臨的變動與挑戰 (Savickas,2005)。碩士生在就讀研究所期間,不只需適應學術環境、扮演好碩士 生的角色,尚需兼具其他重要的生涯角色,以及因應個人生涯發展階段之任務。 若能有效調適碩士班階段需面臨的任務與挑戰,不僅能更適應碩士班的學術生 涯,在學習者角色與其他生涯角色間取得平衡,也有助於個人在畢業後進入下一 個人生階段時,能更安然的面對所遭遇的任務與挑戰,並有效的處理之。故研究 者以為,探討碩士生的生涯調適力實為一重要議題。 Savickas(2005)認為,人的生涯發展進程是受到其內在調適力量所驅使。藉由 調適力,個體在生涯發展歷程中得以展現個人的內在潛能,並透過對自身潛能的 「看見」,而增進面對阻礙的信心與行動力。也因此,在實務工作中若能協助個案 覺察自我在面對變動與挑戰時的潛能,將有助於以正向的態度來看待與處理其生 涯路程中可預期的挑戰,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尤其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無論在 環境、生活型態、職務需求等方面,人們不時在面臨變動。倘若從「結果」的角 度切入,協助案主克服眼前的生涯困境,使其更能融入、服膺當前社會的期待, 個案只能獲得暫時性的身心安住。一旦環境產生變動,個案不免也會受到牽連, 再次落入不適應的苦惱之中。而若是從「歷程」的觀點,協助個案發掘自己在因 應生涯任務、變動與挑戰時所擁有的資源與力量,不只能促使個案主動運用自身 資源來處理當前的生涯困境,亦能使得個案知道可以如何為往後自己所處的變動 與困境中解套。因此,將生涯調適力的概念應用於生涯實務工作上,應是更能因 應當前多變的社會以及每個人生涯主題的特殊性。 Austin(2002)認為,研究生的生涯階段處在一個社會化的歷程,透過自身和研 5.

(19) 究所學術環境間的相互影響,研究生的社會化歷程普遍面臨四個任務:(1)思索自 己能否勝任學術生活;(2)探索自己是否想要成為研究生;(3)探索個人未來繼續從 事學術工作的意願;(4)尋找自身在此環境的歸屬感。因此研究生皆共同關注以及 所面臨的挑戰有:(1)理解學術的意義與價值;(2)摸索學術環境對研究生的角色期 許;(3)思索成功的定義;(4)了解專業與個人生活型態。而在這些共同的任務與挑 戰下,因著各自背景的差異,影響研究生在研究所階段有不同的生涯發展。其中 背景因素包含了年齡、教育背景、家庭狀況、工作經驗等。 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也是影響研究生生涯發展的重要因素。與個人生涯發展 有關的重要心理因素包含制控信念、自我效能、以及自我統整等(Austin, 2002; 田秀蘭,2000)。其中生涯自我效能為研究上探討各階段生涯發展的重要變項,與 個人求學時期的職業探索行為、學業成就、以及對所選擇科系的滿意程度、生涯 探索行為(Blustein, 1989)、生涯態度(Luzzo, 1993)與生涯承諾(NiIes & Sowa, 1992) 等皆有相當的關係。在各個生涯發展階段,生涯自我效能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任何生涯發展階段,人們皆須整合先前各發展階段的經驗來形成自我概 念,進而導向個人適應現況、規劃未來的依據。而這些個人所整合經驗,不只提 供了解自我的基礎,亦形成個體評估自我的依據。生涯自我效能係個體從後設認 知的角度,評估個人過去完成任一任務以及現階段的挑戰。高生涯自我效能者, 會以較正向積極的態度看待並處理所面臨之生涯困境,克服困境的容忍度與持續 力皆較高;反之,低生涯自我效能者,則較易將挑戰視為威脅(Niles & Sowa, 1992), 並將焦點放在自己不足之處,因此較容易窄化個人生涯選擇的範圍,甚至出現逃 避行為。由此可見,生涯自我效能與個人職業行為息息相關(Hackett & Betz, 1981; 楊錦登,2007)。 在生涯調適的歷程中,認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etz 與 Hackett(1986)認為, 個體對自我狀態的覺知能力是催化自己成長並締造成功生涯的原動力。換言之, 若對個人在調適自身生涯歷程中所擁有的資源有較多覺知,並能給予較高之評 6.

(20) 價,那麼將有助於催化個體內在潛能之發揮,進而有效因應個人生涯發展階段中 已知或未知的任務與挑戰。而生涯自我效能即反映個體如何從後設認知的角度評 估自身能力,並預期未來結果成功與否。故研究者以為,生涯自我效能在生涯調 適歷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二變項之間的關聯性有討論之必要。 在探討個人生涯發展相關議題時,人格特質常常是被納入討論的重要變項。 事實上,早在 1990 年代,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 Goldberg(1993)即指出人格結構與 個人生涯發展的關聯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在人格心理學領域的研究,除了從個體 的驅力、人生任務、防衛機轉、因應策略等面向去探究一個人的人格,亦透過個 體整合自身過去與現在的生命經驗,以及未來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感,形成對個體 性格特徵的瞭解(McAdams, 1995)。足以見得,人格和一個人的整體生命發展有密 切的關聯。 McAdams(1995)指出,人格特質呈現長期的穩定性,可用來有效預測個體的行 為。且和情境因素相較之下,人格特質因素對個體行為的影響程度更大。過去許 多生涯領域的研究亦發現人格特質對職業行為的預測力,例如:工作表現、工作 滿意度(Seibert & Kraimer, 2001;Boudreau, Boswell, & Judge, 2001)、生涯規劃與探 索行為(Rogers, Creed, & Glendons, 2008)、生涯承諾、生涯選擇態度(Jin, Watkins, & Yuen, 2009)等。Raskin(1998)認為,無論在進行生涯發展研究或個案實務工作,都 應將人格特質納入考量,方能對個人的生涯發展情形有更整合性的描述。且越來 越多研究開始探討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行為的關聯,以及生涯自我效能在其中扮 演的角色(Rogers, Creed, & Glendons, 2008)。故研究者以為,將人格特質納入本研 究,探討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調適力之間的關聯性實有其必 要性。 在許多人格理論模式中,五大人格因素模式(Costa & McCrae, 1992)在研究上 被廣泛的使用來描述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也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此理論模式為 向度取向的人格理論模式,對人格組織有較全面性的闡述,且對人格結構有清楚 7.

(21) 明瞭的架構(Savickas, Briddick, & Watkins, 2002)。故本研究擬採用五大人格因素模 式為基礎,描述國內碩士生的人格特質。.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者將本研究之目的陳述如下: 1. 分析不同背景的碩士生在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調適力之差異情形。 2. 探討國內碩士生的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之關聯。 3. 探討影響生涯調適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相關之因果模式。.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依據前面所述之動機與目的,研究者將本研究所以探討之研究問題與研究假 設分述如下。 一、研究問題 (一)不同背景的碩士生在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調適上是否有差異? (二)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是否有顯著相關? (三)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之間是否有顯著相關? (四)碩士生的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之間是否有顯著相關? (五)碩士生的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有無因果關係存在? 二、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的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的碩士生在人格特質上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1. 不同性別的碩士生,其人格特質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2. 不同年級的碩士生,其人格特質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3. 不同年齡的碩士生,其人格特質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4. 不同主修科系的碩士生,其人格特質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5. 不同工作經驗的碩士生,其人格特質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8.

(22) 1-6. 不同婚姻狀況的碩士生,其人格特質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假設二:不同背景的碩士生在生涯自我效能上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1. 不同性別的碩士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2. 不同年級的碩士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3. 不同年齡的碩士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4. 不同主修科系的碩士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5. 不同工作經驗的碩士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1-6. 不同婚姻狀況的碩士生,其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假設三:不同背景的碩士生在生涯調適力上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2-1. 不同性別的碩士生,其生涯調適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2-2. 不同年級的碩士生,其生涯調適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2-3. 不同年齡的碩士生,其生涯調適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2-4. 不同主修科系的碩士生,其生涯調適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2-5. 不同工作經驗的碩士生,其生涯調適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2-6. 不同婚姻狀況的碩士生,其生涯調適之差異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假設四: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的相關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假設五:碩士生的人格特質與生涯調適力的相關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假設六:碩士生的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的相關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假設七:碩士生的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間有因果關係。. 9.

(2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便於本研究內文針對重要變項之討論,研究者將本研究中會探討的重要名 詞界定如下。 一、五大人格特質 Costa 與McCrae(1992)認為人格特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個體的行為反映其獨 特的人格特徵,若此特徵在不同的情境狀況下,仍持續出現以反應環境,則可稱 之為人格特質。本研究所稱的人格特質,係指本研究對象在韓繼成(2002)參考 國內外學者研究所修訂的「人格特質量表」之得分。量表所測得為Costa 與McCrae 理論架構中,人格特質的五個向度: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性與神經質。 二、生涯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 生涯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於從事生涯選擇或生涯適應相關行為的個人效能評 估(Lent & Hackett, 1987),亦即個人對其生涯相關行為的信心程度,生涯相關行為 包括與生涯相關的作業、行為決定與適應等(楊錦登,2007) 。本研究所謂的生涯 自我效能,係指本研究對象在田秀蘭與郭乃文(2005)所編製的「成人生涯認知 量表」中「自我效能」分量表之得分。此分量表以Bandura(1977b)自我效能的理論 為基礎,測量研究對象對其生涯任務的難度知覺、信心強度、以及推論性。得分 越高,表示其生涯自我效能越高;反之,則代表其生涯自我效能越低。 三、生涯調適力(career adaptability) 生涯調適意指個人對於因應預期中之工作角色與任務的準備程度,而此一心 理準備也包括在面對工作情境中任何非預期性的改變時之個人調整(Savickas, 2005)。而本研究的生涯調適,係指本研究對象在田秀蘭所編製的(2010)的「華 人生涯調適量表」中「生涯調適程度」分量表之得分,此份量表的編製以 Savickas(2005)生涯調適的理論架構為依據,所測量的為研究對象的生涯調適功能 與其本身擁有的資源和策略。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涯調適力越佳;得分越低,則 表示生涯調適力越低。 10.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內碩士班在學生之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 力之差異情形與關聯程度。本章綜合整理相關概念之文獻進行深入了解與探討, 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人格特質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生涯自我效能理 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生涯調適力理論與相關研究。各節次內含分述如下。. 第一節 人格特質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人格的定義與理論 (一)人格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一詞源自於拉丁文 persona,原意是代表演員們在舞台上演出 時所戴的面具,藉由不同面具的替換,演員可在舞台上呈現不同的角色。Persona 亦可指一個人真實的自我,此處所指的自我為個人動機、情感、習性、思想等的 集合體。在心理學上,各學者對於「人格」有不同的看法和定義。其中 Allport(1937) 最早對於人格一詞下較具體的定義,他認為所謂的人格,係指一個人內在心理生 理系統的動態組織,它決定了一個人對其環境的獨特適應。為了強調人的行為並 非全然被動地適應環境,Allport 於 1961 年將人格的定義修改為:「人格是一個人 內在心理生理系統的動態組織,它決定了一個人所特有的思想和行為。」(Allport, 1961)此針對人格的定義較廣受心理學者歡迎,可說是一集大成的定義。 除此之外,不同學者針對人格此一概念亦各有其定義。Libert 和 Libert(1998) 認為,人格是一個人生理、心理品質的獨特、動態組織,影響其對物理及社會環 境的行為和反應。在這些品質中,有一些是此人所特有的(如記憶、習慣、姿態), 另一些則是和少數人、許多人、或所有人共有的。Pervin 和 John(1997)主張,人格 是形成一個人經常型式的情感、思想及行為之特性。Phares 和 Chaplin(1997)則將 人格定義為: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它和另一個人的型式不相同, 11.

(25) 並且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維持一致。Burger(1993)則認為,人格是由一個人內部所 產生的穩定行為範型。儘管各家說法有些出入,從上述這些定義仍可看出人格此 一概念的共通特性:人格有其時空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且具有區別人我差異的獨 特性。在心理學上,人格此一概念應用於說明人類行為的整體性、一致性以及特 殊性(黃堅厚,1999)。故人格在心理學研究上,可說是預測一個人行為的重要變 項。 張春興(1991)綜合各家學者理念,將人格一詞界定為:人格是個體在對人 對己及一切環境中事物適應時所顯示的異於別人的性格;個體的性格,係在遺傳 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漸發展的心理特徵所構成;而其心理特徵表現於行為時, 則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他並針對人格定義中的性格與心理特徵之關係, 進一步說明如下: 1. 個人性格係由其多種心理特徵所構成。 個人的性格絕非只有一個特徵,而是由多個特徵所構成,此種由個體行為與 心理歷程所顯示的心理特徵,廣義而言包含心理學研究主題之全部,狹義言之, 則僅包含各人的動機、情緒、態度、價值觀、自我觀念等主題。現今多用人格特 質(personality trait)代替心理特徵一詞。 2. 個人性格表現在對人對己對環境的適應。 個人性格只能由其對人對己對事物的適應而顯現。 3. 個人的性格表現具有統合性與持久性。 構成個人性格的各種心理特徵,不但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而且具有相當的持 久性。儘管有可能因年齡或情境的改變而有改變,但改變也是輕微、漸進的。 綜言之,人格為多種特質所構成之內在組織,藉由對環境中人事物的反應, 呈現出獨特的行為或內在心理歷程。人格有其一致性與持久性,鮮少因時間的發 展或情境的轉換出現變化。而由人格而展現的個人動機、情感、思想、行為等, 則會形成一穩定的反應模式。因此人們得以從人格特性,去推斷和預測一個人在 12.

(26) 特定情境下可能有的情緒、想法和行為反應。 (二)人格的理論 依據對人格的定義,許多心理學家發展出不同的人格理論,將人格此一概念 做出系統性的陳述。常見的人格理論包括心理分析論、人格心理學、人格類型論、 認知行為取向、氣質理論、特質論等,本段落將就幾個常見的人格理論取向加以 闡述。 以 Freud 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分析論,從人格結構、人格動力與人格發展三 個面向探討人格。他認為人格此一整體包含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其中自 我和超我包含在個體的意識境界,而本我則居於潛意識境界。此三者彼此交互影 響,在不同時間內,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支配作用。由於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 和目的,彼此互動的結果就產生一些內在動力,並進而引發形成外顯行為。Freud 主張人格發展經歷五個時期: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其中 又以前三期為一生人格發展的基礎。若個人在各人格發展時期能適度滿足需求,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彼此能和諧運作、交互調節,便能發展正常、適應良好。 反之,個人在某一時期行為過份受限、需求未獲適度滿足,日後可能影響個體內 在三我間失去平衡,產生發展遲滯、適應困難的現象。從 Freud 的人格理論可見其 極為強調早年經驗對個體人格發展的影響。 人本心理學的人格理論以 Maslow 和 Rogers 為重要代表人物,兩人皆主張自 我實現為人性的本質。個體本身有與生俱來的潛質,在成長過程中,身心各方面 潛力得以在現實生活環境中充分發揮。Maslow 並提出需求層次論,認為個體成長 發展的內在力量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透過不同層次需求的滿足,將 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與程度。以 Jung 為主要代表的人格類型論,根據人的內、 外向兩種態度以及感覺、思考、情感、直覺四種思考功能,將人格分為八種不同 的類型。其後 Myers 和 Briggs 將榮格的理論架構加以擴充,依據人的不同傾向形 成十六種不同的人格類型。 13.

(27)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主張個體的人格係由其表現於行為上的心理特徵所 認定,並認為個體的任何人格特質,都是在生活的社會環境中,經過模仿學習而 形成的。行為主義則強調外在環境刺激對個人行為的影響,認為人格是一些反應 組合成的行為組型。而這些行為反應皆是由環境刺激所引起,並經增強作用得以 維持和重覆出現。氣質取向的人格理論主張人格差異和其先天氣質有關,受遺傳 的生理影響,個體在兒童期即出現情緒或行為品質的差異,且具有適度的穩定性。 人格特質論則認為人格為固定不變的特質所組成,而這些特質不因情境不同而有 所改變。藉由對人格特質的了解,我們得以預測一個人在某一個情境中將表現的 行為。主要代表人物 Allport、Cattell 等人並提出不同人格特質的分類。 由上述理論回顧可知,不同心理學家對人格理論的闡述,有其各自著重的焦 點。有些理論關注在人格的發展與形成;有些著重在人格結構的描述;有些則關 注於人格的改變。本研究目的之一即是在探討不同人格特質的碩士班學生,與其 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調適力之關聯性。故描述不同碩士班學生的人格結構為本研 究所關注的。人格特質論為當前研究廣為應用之理論取向,並著重於人格結構的 描述。而其中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模式對人格特質之向度有清楚的描述,且在多 國研究結果顯示理論描述人格的五大因素具有跨文化性,Costa 與 McCrae(1992) 以五大人格理論為基礎所發展之 Neo-FII 量表亦受到廣泛應用。故本研究採用特質 論中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做為描述國內碩士班在學生人格特質之基礎。 二、五大人格特質的意義與內涵 許多特質論的學者皆認為人格特質是組成人格的基本單位,代表個人會以某 種特定方式反應的內在傾向。長久以來,Allport、Eysenck、Cattell等特質論學者, 對於人格特質分類向度之數目,一直未能獲得共識。而目前許多學者皆同意Costa 與McCrae 的五個人格向度(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為最廣泛使用,且具有 跨文化一致性的。在許多探討人格與個人生涯發展關聯的研究,多以五大因素模 式(Big Five Model)做為衡量個人人格特質之依據。 14.

(28) 五大人格特質的發展,最早追溯自Galton所提出的詞彙假說(lexical hypothesis)。即一種從字典中選出眾多用來描述人格特徵的字詞,並分類為若干群 組,經分析得出人格因素的方法。Allport與Odbert(1936)的研究以及Cattell發展的 十六人格因素,皆為後來五大人格因素奠下基礎。日後許多研究相繼發現人格有 五大因素可涵蓋人們評定他人的主要特質(Norman, 1963;Goldberg, 1990;McCrae & Costa, 1987),現今皆認為五大因素模式包含了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 性與神經質等五個人格向度,五大人格因素所涵蓋之人格特質與以及測量工具中 各量尺之說明摘要如表2-1,以下並針對各向度的內涵加以介紹: 1.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O): 衡量一個人對新奇事物接受程度之多寡與深淺。開放性高分者之特徵為好奇 心強且富有想像力的,他們大多具有開闊的心胸、好思考且求新求變,興趣較多 樣化,但相對地深度較淺。 2. 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C): 意指一個人對其所追求的目標之專心與集中的程度。若一個人目標越少、越 專心致力於其中,則其嚴謹性程度越高。其特徵為自我要求、努力、專心、井然 有序、成就導向、堅持的,此外也意含負責守紀律、循規蹈矩、謹慎、有責任感。 3. 外向性(Extraversion;E): 主要在衡量一個人喜愛與他人接觸及參與社交活動之強度。若一個人愈喜歡 與人接觸、參與社交活動,則其外向性愈高。其特徵除了自信、主動、活潑外向、 健談、好表現之外,也喜歡交朋友、參與熱鬧場合,以及喜好刺激及興奮。 4. 親和性(Agreeableness;A): 此向度主要是在衡量一個人之人際互動模式傾向於親和性或是攻擊性。若一 個人願意與他人合作、聽從指示,則其親和性強,容易與其溝通。其特徵為待人 友善、有禮貌、易相處、寬容且隨和的。. 15.

(29) 表2-1 五大因素特質與各量尺說明 低分者特性. 特質量尺. 高分者特性. 神經質(N) 鎮靜、放鬆、安定、不 衡鑑適應性─情緒不穩定性;找 多慮、緊張、不安、 情緒化、自我滿足、堅 出容易心理抑鬱、有不實理 強. 慮病、情緒化、自卑. 念、過度渴求或衝動,且因應 方式不良者。 外向性(E). 保守、清醒、冷漠、工 衡鑑人際互動量與其強度;活. 社會性、主動、多話、. 作取向、靜默、缺少活 動水平、尋求刺激、歡樂。. 人際取向、愛好玩. 力. 樂、樂觀、熱情 開放性(O). 從俗性、實際、興趣狹 衡鑑願意主動尋求且體會經驗. 好奇、興趣廣泛、創. 隘、非藝術性、非分析 的程度;對陌生事物的容忍與. 造性、獨創性、想像. 性. 力、非傳統性. 探索性。 友善性(A). 好批評、粗魯、多疑、 衡鑑個人在思想、情緒、行動. 心地溫和、好心腸、. 不合作、有仇必報、殘 上從同情到反對的連續向度之. 寬諒、助人、正直、. 忍易怒、好支使人. 易受騙、可信賴. 人際取向。 嚴謹性(C). 漫無目的、不可信賴、 衡鑑個人組織性、持續性及目. 有組織、負責、努力、. 懶惰、粗心、散漫、不 標取向行為之動機。可信賴. 自我要求、守時、細. 拘形式、意志薄弱、享 者、好挑剔者相對於愁悶、懶. 心、整潔、有企圖心、. 樂主義. 堅忍. 散者。. 資料來源:性格心理學(頁 312),葉光輝譯,2007。台北市:雙葉。 16.

(30) 5. 神經質(Neuroticism;N): 神經質傾向與情緒穩定性正好相反,係指一個人能承受負面情感刺激之程 度。當一個人所能接受的刺激越少,則其神經質越高,情緒穩定性低。高神經質 表示易緊張、沮喪、情緒化、及缺乏安全感。而神經質傾向低者,其特徵為不易 緊張、心情輕鬆、感到安全及能夠妥善控制自己的脾氣,較不會過度興奮。 三、五大人格特質的評量方法 Costa與McCrae分別於1985年及1989年提出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 NEO-PI)及簡式的NEO-FFI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兩套專門用來測量人格五 大因素的五因素性格問卷。其後又修正NEO-PI,發表NEO-PI-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Costa & McCrae, 1992)。 Goldberg(1992)利用形容詞來衡量五大人格特質,發展出Big Five Markers。其 後Saucie(1994)修正Goldberg的單極人格量表,提出信效度皆在合理範圍內,總題 項共40題的Mini-Marker。Mooradian與Nezlek(1996)比較人格五因素的NEO-FFI與 Saucier(1994)提出的Mini-Marker,認為兩者的研究結果是類似的;Dwifht, Cumming 與Glenar(1998)與Saucier(1994)亦認為Mini-Marker 雖然較簡短,卻相對可靠且易 懂,提供人格特質研究更完善的評估工具。 國內亦有不少研究依Costa與McCrae(1992)之理論發展出測量人格特質的工 具。江錦樺(2001)依McCrae與Costa之五因素分類架構所編製的人格特質量表, 共計60題。此量表分別以醫院行政人員及保全人員等不同對象進行研究,顯示此 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與穩定性(黃彩霖,2003;蔣美惠,2004)。黃可欣(2006) 以大學生為編製對象,根據McCrae 與Costa(1992)之人格五因素模式架構為理論基 礎,並參考Saucier(1994)的Mini-Marker以及國內幾位學者的研究(許雅婷,2002; 張翊祥,2004),編製「人格特質量表」,共計37題。韓繼成(2002)所編修之 「人格特質量表」係以McCrae 與Costa(1992)之人格五因素模式架構為理論基礎, 並參考與修改周惠英(1999)所編製之五大人格特質量表編修而成。量表包含情 17.

(31) 緒穩定、外向性、開放經驗性、信任合作性與謹慎負責性五個分構念。 四、五大人格特質在生涯領域之相關研究 Reed、Bruch與Haase(2004)研究指出,個人在嚴謹性與外向性的人格傾向愈 高,以及在神經質的傾向愈低,其生涯探索活動愈高,在做生涯決定時,也感到 較自在滿意。部份研究探討業界人士其人格特質和生涯成功的關係,顯示外向性 人格傾向高者,和其薪資、升遷與工作滿意度具有正相關,而神經質與工作滿意 度成負相關,顯示個人的生涯成功和其人格特質有關(Seibert & Kraimer, 2001; Boudreau, Boswell, & Judge, 2001)。Lounsbury、Park、Sundstrom、Williamson與 Pemberton(2004)探討人格特質與個人生涯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間的關係,結果發 現外向性、開放性、與神經質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涯滿意,但並不影響其生活滿意。 國內劉錦勳(2002)的研究發現,人格特質中的五大因素皆與台商之生涯發 展傾向有關;而簡維君(2006)以高中資優班女性畢業生為對象,也發現其生涯 成功可由人格特質中的嚴謹性、神經性、外向性與親和性加以預測。但在林秀珍 (2004)的研究中,只發現親和性與生涯表現有顯著影響。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只和其生涯發展、生涯決定與探 索活動息息相關,也進一步影響個人在環境中的生涯表現與滿意情形。生涯調適 的主要內涵之一即是個人在做生涯決定與面臨生涯阻礙時之因應能力與行為,由 此可見人格特質與個人的生涯調適應有相當的關係,然而相關的研究仍屬少數, 故人格特質與個人生涯調適的關聯性,為本研究的重點之一。.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自我效能的意義與內涵 (一)自我效能的意義 自我效能的概念最早出現於 Bandura(1977a)社會學習論一書,主張環境因素並 非決定個人行為的單一因素,強調個人認知對行為之影響性。Badura 並提出交互 18.

(32) 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認為個體行為的產生,是受到環境因素、個人對環 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彼此交互影響所促成。他認為人們在形成與維持一 新的行為模式時,認知歷程往往在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Bandura, 1977b)。其 中自我效能即在認知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Bandura(1977a)假設,各種心理學方法,不論其形式如何,都改變著個人的效 能預期。並依據此假設發展出自我效能之理論架構。所謂的自我效能,是指在不 同情境下的遭遇,個人對自己能做何處理的信念。亦即對於情境中欲達成的結果, 個人對其需成功地執行特定行為的信念。由此可知,自我效能為個體內在多組不 同自我信念,而這些信念不只和個人行動的控制與執行有關,亦和思考歷程、動 機、情感與心理狀態的調節有關(Bandura, 1997)。Bandura(1977a)指出,人的信念 強度,決定他們在面對困難情境時是否會付出努力設法因應。當人們判定自己能 夠成功的處理對他們威脅不大的情境時,他們的行為就會十分果斷。簡言之,當 一個人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行為就會越主動積極。由此可見,自我效能對個體行 為之產生與改變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二)自我效能的內涵 Bandura(1977b)指出,個體自我效能的差異反映在難度(magnitude)、強度 (strength)、推論性(generality)三個向度上。難度係指個體在面對一工作任務時,其 主觀感受的困難程度。依著不同人在自我效能上的高低差異,有些人會選擇做較 容易的任務,而有些人則傾向選擇較艱難的任務來執行。而所謂的強度,意指個 體在面對威脅情境時,對自己因應挑戰的信心程度。有些人在面臨威脅情境時較 容易放棄,有些人儘管面臨挫折,仍相當堅持努力且主動因應。所謂的推論性, 則是指個體將某一情境中的成功信念,推論至其他類似情境之程度。有些經驗中 衍生的成功信念僅限於特定情境,有些經驗所產生的信念則能較廣泛的應用至其 他情境之中。 因此,當個體面臨一任務時,若其主觀評估該任務的困難程度越低,對自己 19.

(33) 能成功完成任務的信心程度越高,並且能將過去成功經驗中獲得之自我信念推論 至該任務中,個體的自我效能就越高,投入於該任務的行為也就越積極、努力、 堅持。由此可見,自我效能影響個體之行為選擇與改變甚深。自我效能的主要特 性有(Lent, Brown, & Hackett, 1994): 1. 自我效能是認知機制,是影響行為改變的要素。 2. 自我效能具有特殊性,不同情境有不同的效能。 3. 自我效能具有個別性,不同人有不同的效能,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裡,也可 能有不同的效能。 4. 自我效能具有發展性,不同階段具有不同效能,其作用亦有差異。 5. 自我效能是多向度的,而非單一整體的概念。 6. 自我效能是動態的自我信念,並非靜態或被動消極的。 7. 自我效能是一種衍生性的能力,具有統整行為的力量。 8. 自我效能可透過訓練或訊息提供,而增加個人的自我效能。 綜上所述,自我效能包含多組自我信念,對個體之行為改變具有重要影響力。 此為一動態、多向度的概念,具有個別性和發展階段之差異,在不同情境下亦有 其特殊性。並可透過外在訓練或訊息提供等方式增進。 二、生涯自我效能的意義與形成 (一)生涯自我效能的意義 Hackett 與 Betz(1981)最早將自我效能的概念應用至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上。 他們認同 Krumboltz 等人的看法,認為認知媒介因素在個體的職業相關行為上扮演 重要的角色。自我效能應為生涯發展理論模式中之一重要變項,而此變項影響著 人們的成就表現、學業與生涯選擇、以及生涯適應行為。自我效能感低者在面臨 生涯選擇、規劃或表現時,較難展現出有效或令人滿意的行為,且在面臨困境時 堅持下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將事情做好。 其後,在生涯領域的研究上,Betz 和 Hackett(1986)以及 Lent 與 Hackett(1987) 20.

(34) 皆開始使用「生涯自我效能」一詞,並將生涯自我效能定義為「個體對於自身從 事生涯選擇和生涯適應相關行為的效能評估與判斷。」亦即當人們面臨一生涯任 務時,需透過特定行為與能力的展現方能達成預期的目標,而個人主觀如何覺知 自己的生涯能力,對自己生涯能力的評估為何,將影響其後續的生涯行為選擇與 態度。 國內研究方面,陳金定(1987)指出,生涯自我效能係指學生對自己在面對 生涯議題時需應對的能力的信心程度。李詠秋(2001)的研究則以謝宏惠(1990)、 Bandura(1986)的研究為基礎,認為生涯自我效能為個體在面對生涯決策問題時, 對於自己能否成功表現該解決行為的預期作用與信心程度。張佳晏(2004)的研 究中,提出生涯自我效能意指大學女生在面對生涯決策問題時,對自己本身表現 解決該問題行為的預期狀況和信心程度。 從上述整理可知,凡是將自我效能的概念應用於生涯領域者,皆統稱為生涯 自我效能。此概念代表著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中,對自己能成功完成一件任務的 看法與信念(Betz & Hackett, 1981)。 (二)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發展的重要性 生涯自我效能為個人在生涯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一重要信念,高自我效能者, 有較低的生涯猶豫(金樹人,2007) 。Betz 與 Hackett(1981)的研究發現,生涯自我 效能對個人生涯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高生涯自我效能者,當面對生涯困境或 阻礙時,會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解決所面臨之困境,克服困難的容忍度較高。反 之,生涯自我效能較低者,會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容易窄化了生涯選擇的 範圍,甚至出現逃避行為。故生涯自我效能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涯選擇範圍以及面 對問題的態度。Hackett 和 Betz(1981)更指出,個人在面臨生涯抉擇時,生涯自我 效能所扮演的角色,其重要性大過於興趣、價值觀、和能力。此外,Borgen(1984) 亦認為,生涯自我效能是探討個人生涯決策與生涯選擇的重要變項,也是了解個 人生涯發展的重要指標。透過對生涯自我效能的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個人對自我 21.

(35) 生涯能力的主觀評估,面對生涯困境或阻礙時的態度,以及其他生涯相關行為的 選擇與持續力。由此可見,生涯自我效能為預測個人生涯相關行為的重要變項, 透過對此變項的研究,將會為個人生涯發展提供更豐富的訊息。 (三)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 由於自我效能對於個體行為的選擇與改變有重要的影響力,在實務工作上更 進一步關切,設計何種心理治療的介入方式以增進個人的自我效能,進而促成行 為改變。事實上,Bandura(1977a)主張任何形式的心理學策略,皆是在藉由改變個 人自我效能的難度知覺與信心強度,以影響行為的改變。他指出影響自我效能預 期的形成與改變,有成就表現、替代經驗、言語說服、情緒喚起等四種訊息來源。 同樣的,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與改變亦受到此四類訊息影響。而生涯自我效能的 高低,對個人生涯選擇、表現、持續等行為方面產生影響。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 與影響,呈現如圖 2-1 所示。以下針對四種效能訊息來源的內涵分述之(Bandura, 1977a, 1977b;郭蓓蓉,2008): 成就表現 生涯選擇 替代經驗. 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表現. 言語說服 生涯持續 情緒喚起 圖 2-1 生涯自我效能模式圖. 1. 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 nt) 成就表現此一訊息即是以個人自身的成功經驗為基礎,個人過去的成功經驗 或表現有助於提高自我效能與成功能力的預期。成就表現是人們最直接的經驗, 為個人提供最有影響力的效能訊息來源(Bandura, 1977a)。個人在生涯發展歷程 22.

(36) 中,經多次成功經驗影響下形成強烈的自我效能後,往後失敗經驗所帶來的負面 影響力將會被減弱。反之,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中若反覆經歷失敗經驗,尤其事 件的發展來自於早期,那麼將會降低個人的自我效能預期。然而,在偶爾經歷失 敗經驗後,若透過堅定的努力克服生涯困境或阻礙,人們在困境中繼續堅持的動 機反而會獲得增強。因此,藉由增加個人生涯成就表現的成功經驗,以促進個人 對自我生涯能力的正向評估,此為提升個人生涯自我效能最直接也最有效用的方 法。 2.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並非全然仰賴自身經驗影響,透過觀察或聽取他人的經 驗,亦是修正和調整個人生涯自我效能的重要訊息來源。若實際目睹或聽聞他人 從事困難或威脅性的任務而沒有獲得負向結果,將有助於增加個人的生涯自我效 能預期,相信若自己繼續堅持努力,最終將會成功。或是藉以自我激勵,若他人 能做到,自己至少也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一些進步和成長。故成功楷模的提供, 可做為個人解決生涯困境的參考,亦可用以激勵自己完成生涯發展階段的任務與 挑戰。 3. 言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 透過重要他人或有影響力的同儕給予口頭鼓勵,或是用言語說服個人相信自 己能成功克服生涯困境或阻礙。此為增進個人生涯自我效能的訊息來源之一。然 而,Bandura(1977a)亦指出,透過言語說服所形成的自我效能預期,其影響力往往 是微弱且短期的。尤其若一個人長期因應生涯困境的結果皆是失敗的,當再次面 臨生涯發展階段的任務或挑戰時,透過他人口語說服所形成的成功期待,容易被 過去負向經驗消除。因此,口語說服儘管有助於個人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但卻 不能提供可靠的經驗基礎。 4. 情緒喚起(emotional arousal) 人們會依據自己生理喚起的狀態,來判斷自己對壓力情境的焦慮和無助感。 23.

(37) 由於高度情緒喚起狀態(如:焦慮、恐懼)往往會影響個人的行為表現與自我效 能,因此,當面臨一生涯任務或困境時,個人若未受到高度情緒喚起的狀態所干 擾,將有助於提高人們的成功預期。亦即,人們會更加相信自己能成功完成該生 涯任務或克服生涯困境。值得注意的是,焦慮、恐懼的情緒本身並非導致低自我 效能的因素,Bandura(1977a)將情緒視為自我效能預期的連帶反應,也就是當個人 面對特定情境或行為時缺乏自我效能,引發了焦慮感受。而焦慮感受被引發的結 果,也更進一步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若要提升個人生涯自我效能,可透過焦 慮情緒的管理,減低情緒激發帶來的影響,以增加自我效能。 當人們在面臨一生涯任務或挑戰時,即便知道特定行為的展現會導致預期的 結果,但因對自己能否表現特定行為缺乏信心,而避免讓自己從事該生涯任務, 或放棄在挑戰中繼續努力下去。由此可見,個人對自己生涯行為表現的信念,也 就是生涯自我效能,對個人生涯相關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Hackett 與 Betz(1981) 指出,自我效能影響了個人的行為選擇、花費多少努力、以及在面臨阻礙或困境 時會持續多久。應用至生涯領域,生涯自我效能對行為影響之機制與自我效能期 待一致,對個人生涯選擇、生涯表現與生涯持續等三方面行為有主要的影響。以 下分述之(李詠秋,2001;郭蓓蓉,2008): 1. 生涯選擇 一般而言,人們會選擇自己能夠勝任之任務,並避開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之任 務。故在進行選擇前,人們會先自我評估。若個人認為自己在某些生涯領域表現 或能力足以勝任,將有可能納入其生涯選擇的範圍。反之,當個人意識自己在某 生涯領域表現不佳或能力不足時,可能會選擇避開該領域。故個人生涯自我效能 評估之結果,將有可能影響其生涯選擇之傾向與範圍,進而影響其生涯發展方向。 2. 生涯表現 個人若對於自身所在之領域有較高的生涯自我效能預期,當面臨新的任務或 挑戰時,會產生較低的焦慮感受,行為表現也會較為堅定和積極。反之,當個人 24.

(38) 對自己所在之領域有較低的生涯自我效能預期,對於自己能否勝任該任務或挑戰 的態度較容易懷疑,行為表現也相對的較為猶豫。故生涯自我效能預期會影響個 人在某領域的態度與行為表現,進而影響最終的結果。 3. 生涯持續 生涯持續係指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中面臨挑戰或遭遇阻礙時,能否堅持下 去。高生涯自我效能者,即使面臨生涯困境或阻礙,也會因著相信自己最終能夠 克服而願意繼續面對困難並努力克服之。反之,低生涯自我效能者在面臨困境或 阻礙時,態度則較容易猶豫和自我懷疑,進而放棄努力。故個人生涯自我效能之 信念亦影響人們面臨生涯困境的態度與行為反應。 綜上所述,將自我效能的概念應用至生涯領域,為理解人們生涯發展及生涯 相關行為之改變提供更豐富的資訊與方法。個人生涯自我效能的形成,受到成就 表現、替代經驗、言語說服、情緒喚起等四種訊息來源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 的生涯自我效能預期。而個人對自己生涯行為表現或能力的信念與評估結果,更 進一步影響其生涯選擇、生涯表現與生涯持續等三方面行為。 三、生涯自我效能的評量方法 早期測量生涯自我效能的方式,係請職場工作者針對各訪問題項評量自己的 信心程度。此乃 Bandura(1977b)所發展的評量方式,訪問項目分為兩類:一是評定 個人對於進入該職業場域前須完成的各項教育訓練之信心程度;二是評定個人對 於所在職位應盡的責任之信心程度。Betz 與 Hackett(1981)根據此評量方法發展出 職業自我效能量表(OSES;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 Scale),並將職業類別分為 20 類,其中 10 類為女性主導的職業,另 10 類為男性主導的職業。研究對象則根據 自己所屬職業需完成的教育訓練與工作責任,評量個人的信心程度。此評量方法 多半用在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生涯研究上(Betz & Hackett, 1981;Betz & Schifano, 2000)。 Taylor 與 Betz(1983)編製的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表(CDMSE;Career 25.

(39)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為首先發展之標準化測驗,用以測量人們對自 己做生涯選擇時能成功完成相關任務的信念。此份量表以 Crites(1978)的生涯成熟 模式為基礎,認為個人做生涯選擇需以正確的自我評價、收集職業相關資訊、目 標選擇、規劃未來與問題解決等五項行為為基礎。Betz、Klein 與 Taylor(1996)並從 中挑選重要題項,編修成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表簡版(CDMSE-SF;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Short Form)。此份量表在許多生涯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中受到 廣泛的應用(Betz & Voyten, 1997;O’Brien, Bikos, Epstein, Flores, Dukstein & Kamatuka, 2000)。國內參考 CDMSE 所修訂的量表亦相當普遍,包括林香君 (1992)、陳金定(1987)、陳貞夙(1998)等以中學生為編製對象之研究,以及 許淑穗(1998) 、郭玟嬨(2003) 、厲瑞珍(2002) 、黎麗貞(1997) 、謝宏惠(1990) 等以大專院校學生為編製對象之研究。 田秀蘭與郭乃文(2005)編製成人生涯認知量表中的自我效能分量表係以 Bandura(1977b)自我效能理論為基礎,將生涯自我效能的測量內涵分為難度知覺、 信心強度與推論性三者。此份量表亦受到國內部分研究的採用(過修齊,2003; 洪季庭,2004)。另田秀蘭(2003)針對國內高中生面臨選組決定的自我效能之研 究,則參考 Lent 等人(1994)的興趣模式,編製生涯自我效能評量表,並將測量向 度分為職業興趣、難度知覺、信心程度、職業選擇、結果預期、職業性別刻板印 象、生涯阻礙等七個分量表。 O’Brien(2003)指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其在特定活動領域的能力評估,因此 在測量上建議以特定領域的自我效能為範圍,而這些領域可能是包含多項任務, 或是在不同情境下的。Bandura(1977b)主張,自我效能的測量應包含難度、強度、 推論性三內涵。在測量自我效能以及選擇相關工具時,亦有四項原則須要注 (Bandura, 1997): 1. 自我效能係根據個人對特定領域之能力評估,且必須考慮情境脈絡。 2. 自我效能的測量勿流於對個人某種技能的測量,應測量的是在特定領域下面臨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7.工作能力 4.希望做什麼職類的工作? 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6.工作興趣/期待 5.希望在哪裡工作?

 Students are introduced to the writing task - a short story which includes the sentence “I feel rich.” They are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品德培育、知 識增潤及體藝 培訓 5個培育 範疇編制,以 檢視學生自我 效能感及全校 生涯規劃教育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成長歷程 生涯輔導課 多元學習經歷 自閉症輔導

香港生涯規劃協會 及 浩洋青年商會 2017問卷調查 2021-5-13 本港1,013 名本港中二至中六級學生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