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際溝通能力概念意涵

人際關係熱絡之程度需藉由溝通行為來達成,在談人際溝通能力前,需先瞭 解人際溝通的基本概念及其相關能力之要素,因此,在調查國內情況前,本文分 別針對人際溝通及人際溝通能力的意義與內涵加以討論,以作為本研究理論的基 礎。

壹、人際溝通之探討

本節探討人際溝通的意義、因素、動機、原則、目的、功能、模式,說明如 下。

一、人際溝通的意義

溝通(communication)一詞源自拉丁文”commmunis”,含有「共同」之意義,

它是一種分享期望、交會心靈的過程。Barnard(1968)認為溝通是利用符號以傳 達意義、訊息,亦即藉著符號進行交互作用的歷程。Beach(1980)則認為溝通 乃是一個人將某種資訊與意義傳遞給他人的程式。張春興(1989)指出溝通乃是

經由語言或其他符號將一方之訊息、意見、態度、知識、觀念以至情感等傳至 對方的歷程。舒緒緯(1990)也認同溝通係指送訊者將語言、符號等訊息,經由 適當的表達方式,使收訊者表現出預期反應的一種歷程。至於溝通行為上的要 求,Habermas指出在進行溝通行動時,必須力求言辭能被理解、內容具真實 性、溝通行動正當得體、溝通雙方的態度真誠,在這四項前提下,溝通互動才 能順暢無阻,彼此相互了解達成共識(引自黃瑞琪,1996)。由以上學者之言可 知,溝通是一種單向性、含有目的的訊息傳遞歷程,其目的就是希望對方能瞭 解與接受。

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詞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相互進行溝 通的活動與歷程。研究者根據諸位研究人際溝通之學者依其不同關注重點所下 的定義歸類如下:

(一)著重人際溝通時訊息傳遞之歷程、路徑:

鄭發育(1970)認為,廣義的人際溝通是指個體間交互作用而產生一共 有屬性的作用歷程;狹義而言,是指以記號為媒介的交互作用,即將一個 消息經過一路徑傳到另一方的歷程。

許惠珠(1996)提到,人際溝通可界定為個體經由語文或非語文方式,

將訊息傳遞給對方,彼此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識的過程。

陳皎眉(1997)主張,人際溝通是人與人之間,訊息傳送和接收的互動 過程,包含四個要素:溝通的情境、參與者(訊息傳送者和接收者)、訊息 和管道、各種干擾溝通進行的噪音。

Koontz 和 O’Donell(1976)認為,人際溝通為是個人將訊息傳送給他人 的舉動,不論其結果是否能促成信任或成為訊息之互換皆屬此。

(二)著重人際溝通的目的性、功能性:

張金鑑(1985)認為,人際溝通就是使組織成員對組織任務有共同的瞭

解,使思想一致、精神團結的方法與程式。

康素慎(1996)認為,人際溝通是指可幫助個人成長,讓個人學習到社 會所認可的行為模式,並且能發展自尊、自我認同,同時幫助個人改變來 適應外在環境變遷、實現社會期望。

王淑俐(2000)指出,人際溝通即是人際之間透過訊息交流,期望能彼 此瞭解,建立起較一致、和諧的觀念及行動。使發訊者(傳遞訊息者)與收 訊者(訊息接收者)在特定訊息上得到「調和」。人際溝通的「來源」是發 訊者,「訊息」主要為語言符號(大多為口語的方式,少部分為文字的方式),

「目的」則依發訊者說話的動機而定(如:談心、安慰、說服、鼓勵、描述、

領導、解答、解決衝突等)。

(三)著重人際溝通的過程、管道、目的:

王政彥(1989)主張,人際溝通中從事溝通的人可以二人,也可以二人 以上,所傳達的訊息具有意義,經由多種管道的傳送,使溝通的雙方得到 分享,關係得以發展等目的的過程。

謝佩芬(2002)指出,人際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訊息傳送和被人接收、

瞭解的過程。溝通訊息的交換與互動,可能是發生在一對一的兩個人之間,

經由不同的訊息管道,也許是談話、書信,或是臉部表情、手勢等,皆可 稱為人際溝通。

Ellenson(1982)指出,人際之間傳遞情感、態度、事實、信念及觀念的 過程,其訊息傳遞的管道非常多元,藉此管道,互動的雙方彼此互相影響 與瞭解。

Bochner(1989)認為,人際溝通指至少兩個以上的傳達者,彼此之間就 溝通的主題、目標讓對方瞭解。相互溝通、訊息交流這些行為有助於自己 和他人的配合更具體化。

Daniel 和 Michael(1994)兩位學者對人際溝通的定義為:1.需兩人間的 互動;2.主動與他人對談的過程;3.包含口語和非口語方式;4.達成相關目 標的溝通行為;5.可達成自我表達、人際關係及工具性目標。

Wood(2002)指出,人際溝通是人們之間,反映與建立彼此對個人的暸 解,並創造共有意義的一種選擇性、系統化、獨特與持續的互動過程。

(四)著重人際溝通的社會性概念:

Sanders(1991)認為人際溝通是一種社會行為,所說所為皆從屬於溝通 目標。

Rudolph 和 Kathleen(1995)認為人際溝通是一種有意義的互動過程,

它是在一段時間中,有目的地進行一系列行為,而且彼此對於溝通的當時 及溝通之後形成的意義需負有責任。

綜合以上諸位研究者對人際溝通定義時不同的著重點:訊息傳遞之歷程、

路徑、目的性、功能性、歷程、管道、社會性等概念,更明顯可體會出人際溝 通行為的多元性和複雜性,這是人類獨特而高超的互動藝術。本研究參考眾研 究者的說法,對人際溝通所下定義如下:人際溝通是兩人或兩人以上的當事 者,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訊息傳遞歷程,藉此過程期 能瞭解彼此間溝通的主題及目標,以增進雙方情感、思想和知識的交流,求得 和諧而穩定的關係,是一種極富主動、正向、積極意涵的社會互動行為。

二、人際溝通的因素

人際溝通是一種歷程,在一個溝通情境下,個人將自己的意圖(intention) 轉換為對方可瞭解的符碼(code),再透過管道傳遞給訊息接收者,同時,接收

者會給予發送者回饋(feedback),這過程中可能多多少少出現了干擾現象。

Verderber 提出,人際溝通歷程中影響的因素包含溝通情境、參與者(訊息發送 者、訊息接收者)、訊息、管道、干擾、回饋等(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茲 分述如下。

(一)溝通情境

溝通情境通常指溝通進行的時空,溝通的情境大略可分為以下幾類:

1.物理情境:通常是指一個比較具體的環境,包括溝通時位置所在的 環境因素,如溫度、亮度和噪音、溝通者之間的身體距離、座位的 安排以及溝通時的時間。

2.社會情境:指溝通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朋友之間、熟識者之間、

同事之間或陌生人之間。

3.歷史情境:指過去的事件和特定參與者之間前次溝通所達成的共識。

4.心理情境:指每個人帶到溝通之中的心情和感覺。

5.文化情境:由影響多數人行為的共同信仰、價值觀以及生活規範等。

一般說來,溝通情境隨時都會出現在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這 些情境不會單獨存在,而會不斷交互作用呈現不同的場景風貌。

(二)參與者

就參與者而言,參與溝通歷程者是溝通中最重要的主體,個人的差 異影響到溝通的結果,這些差異包含以下幾類:

1.生理差異:包含種族、性別、年齡、體能等。

2.心理差異:包含個性、自信、特質、價值觀等。

3.社會經驗差異:包含家庭背景、友誼、工作經驗等。

4.知識技能差異:包含受教育、學習經驗的多寡。

5.文化差異:包含不同地區、國家、種族的文化差異等。

溝通的主體是個人,不論外在客觀影響力多寡,個人的自我概念和 知覺將是影響溝通的首要因素。

(三)訊息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經由傳遞與接受訊息而產生意義。訊息包括意 義(meanings)和符號(symbols)、編碼(encoding)和譯碼(decoding),以及形 式(form)或組織(organization)。

1.意義和符號:存在於腦中的思想和情感均有其意義,為了要分享這 些想法和情感,而必須透過由語言和非語言符號所組成的訊息。符 號是代表特別意義的文字、聲音和動作,正當傾聽時,也是根據語 言符號和非語言線索來瞭解其意義。

2.編碼和譯碼:個人把想法和情感轉換成符號以及將它們組織成訊息 的認知思考過程為編碼;將他人的訊息轉換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為 譯碼。

3.形式或組織:當意義較複雜的時候,需要分段或以一定的順序來溝 通,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決定如何組織訊息。

其中以編碼和譯碼之過程為人際溝通中最重要的部分,成了影響溝 通成敗的關鍵。

(四)管道

訊息形成後,必須透過知覺管道加以傳遞,這種知覺管道包含口語 訊息和非口語訊息兩個部分:

1.口語訊息:口語訊息包含文字和口語。人們使用語言使思想、情感 具有意義,並使人和人之間有系統的溝通。

2.非口語訊息:非口語訊息包含說話的聲調、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

非口語的訊息也常常因為不同背景文化而被賦予特殊的意義。

口語訊息故然較為具體、明確、可理解,但其真實度卻可能待考,

而非口語訊息雖較抽象、不易瞭解,但常為內心思考的真實反應行為。

(五)干擾

干擾是對參與者的內在或外在的刺激,是由阻撓意義分享的訊息符 號所引起的,分為外在的干擾(external noise)、內在的干擾(internal noise)、

語意的干擾(semantic noise)。

1.外在的干擾:存在於環境中的景物、聲音或其他的剌激物,干擾了 人們的傾聽或做事。

2.內在的干擾:阻撓溝通過程的思想和情感。

3.語意的干擾:妨礙正確譯碼而導致會錯意義。

干擾會降低意義分享的有效性與正確性,增加訊息流通的阻礙,易 造成溝通雙方的誤解。

(六)回饋

回饋是對訊息的反應,此反應顯示出對原訊息意義的瞭解。回饋讓 發訊息者知道其訊息是否被聽到、看到或瞭解,或者它正以何種方式被 聽到、看到或瞭解。有了回饋才有助溝通的持續進行,否則溝通常止於 未回饋的一方。

由上觀之,人際溝通不分地域時刻地發生中,人際溝通管道、方式反映出 個人和情境的獨特性,在不同溝通的情境中每個人有著有不同目的,以不同的

由上觀之,人際溝通不分地域時刻地發生中,人際溝通管道、方式反映出 個人和情境的獨特性,在不同溝通的情境中每個人有著有不同目的,以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