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第三節 建議

茲依據相關文獻探討與本研究結果,對教育實務工作及後續研究者提出下列 幾項建議,以供參考:

壹、對教育實務工作之建議

一、提供教師人際溝通訓練課程,並鼓勵教師進行自主學習

從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教學效能有高度相關存在,基於 提升教師教學效能為教師一職之本務,更為厚實國家發展基礎其為神聖使命,

因此教師應積極增進其人際溝通能力,建議教育主管機關或學校方面應持續促 進教師的人際溝通能力,針對全體教師辦理人際溝通訓練之專業課程,藉此增 進教師人我互動與自我省思的能力。至於師資培育機構之教育課程亦可將人際 溝通之相關知能或技巧列為必修項目,以協助準教師進入職場服務時能及早融 入教師人際網絡。人際溝通訓練課程中可邀請人際溝通學者或實務溝通專家,

設計以學校情境為主的專業課程,搭配社會、家庭等情境的教學內容,以分享 人際互動知能與實際演練人際溝通技巧,藉以提升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個人方 面若礙於上班時間忙於教學與行政,無法參加此類訓練課程或研習時,則可利 用下班或假期間參加人際溝通成長團體或相仿性質之工作坊,亦是提升人際溝 通能力的選擇。一般而言,在不影響教學、行政的時間下進行的自然、無壓力 學習,其效果甚佳。在學習工作坊中,構思各種自我情緒調適及人際互動課程,

藉著彼此實際互動的演練,抒發情緒、分享觀念,參加該類活動,不但有助於 平日工作壓力的抒解,有益心理健康,在個人面臨各種問題時,更有機會採取 他人寶貴的互動經驗與作法尋求解決之道。

二、建構有利人際互動的情境,營造校園良性的人際溝通氣氛

除了辦理有形的人際溝通能力訓練課程外,學校行政單位更應營造有利於 人際溝通的環境、氣氛,以發揮環境感染的影響力。校方平日對於課程和行政

事務的分配,應該秉持主動、開放、協調的態度適才適所地安排,以求人事和 諧下共同追求卓越學校教育。另外,可鼓勵教師多擔任行政工作或參與行政協 調工作,藉此,從中增加校園裡教師間更多人際互動的機會,學習、琢磨人際 溝通能力。學校行政單位應給予擔任或參與協調工作之教師更多關懷與鼓勵,

他們是校園人際的潤滑劑、活水,更是學校業務成功推展的幕後推手、靈魂人 物。

三、建立教師職務輪調機制,增進教師對人際互動的認知

本研究發現,不同職務之教師其人際溝通能力及教學效能表現有差異,尤 以兼任主任者為最高。針對此況,學校安排教師行政或教學工作時應顧及此,

除本知人善任之原則擇其適者而任之外,亦須適時調整教師的職務,使不同職 務之教師有機會歷練不同性質之工作,培養其工作同理心,增進不同職務間教 師的溝通理解機會、豐富工作內容,增加彼此合作的默契。本研究中顯示,擔 任主任一職者在人際溝通能力及教學效能均高於其他職務之教師,故知擔任主 任職務者確實在以上兩方面表現有過人之處,也因為職務上的歷練而更加增長 其能力,因此,建議校方應多鼓勵教師多向擔任主任一職者請益,讓人際互動 及教學表現更上層樓。

四、鼓勵教師主動與人溝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本研究中發現,教學年資較淺及非兼任主任之教師其人際溝通能力較低,

針對此狀況,建議前述之教師除了多與校內同仁外互動外,更需勇於面對與學 生家長、社區人士的溝通。學校教學工作進行的順利與否,有賴於教師能否互

助合作、溝通與協調,因此,與其被動等待他人上門溝通,不如主動出擊,彼 此協助、相互扶持,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由於當代民情風氣的變革及學校 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動,教師比以往更需走出學校與社區互動,參與社區活動並 與家長共同合作來促進學生學習,並借助社區教學資源以協助學校發展,當雙 方有溝通,無形中便可化解不必要的紛爭。若教師能與學校及社區之成員發展 夥伴關係,形成互信合作的共同體,透過會談、討論,分享、溝通不同的觀點,

彼此支援、回饋,相信教師教學效能在無形中必與人際溝通能力同步提升的。

五、鼓勵教師參加進修與研習,提升教學專業知能

本研究結果指出,目前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教學 策略的運用表現較弱。觀諸教師在面對如此多變且富挑戰的年代,唯有積極充 實自我,擁有與時並進的專業知識,才有能力引領學生邁向新世代、接受新挑 戰。因此,教師當持續精進其教學效能,而參加進修、研習、觀摩、專業對話 正為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因為在專業的進修或研習中,最能引發教師自省求 進的心;在互動觀摩、學習的情境中,最易分享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在專業 對話與教學省思中,最快釐清自己教學盲點。因此,學校應該針對不同教學生 涯的教師,安排並鼓勵其參與教學相關的進修研習活動,以符合教師成長需 求,增進其專業知能。

六、建立「教學導師」制度,借重資深教師寶貴經歷,發揮經驗傳承功 能

針對本研究中發現,男性、教學年資淺、未兼任主任職務的國民小學教師 在教學效能表現上較弱,猶待進一步提升。吾人皆知,擔任不同學科領域的教

師,其教育專業背景不盡相同;擔任不同職務的教師,其教學、行政歷練更是 有所差異,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而累積不同的教學經驗,值得吸取與學 習,尤其各科資深教師在歲月的洗滌萃鍊下,能刨出更圓滑、通達的人生智慧 與教學妙法更是值得年輕一輩的教師效法,因此,建議學校可考慮施行「教學 導師」制度,協請教學經驗豐富且樂於分享之資深教師擔任前述教師之教學指 導者或顧問,以協助經驗較不足之教師解決教學問題,以增進教學效能。當然,

自覺教學效能較缺乏之教師更應主動求教於各科資深教師,讓資深教師的教學 經驗得以藉此傳承,以快速提昇自我教學能力。另者,退休之資深教師亦可鼓 勵、延攬其回校擔任教學之顧問,讓其經驗寶藏在退休後持續發光發亮,透過 經驗分享共同切磋,持續成長。

七、鼓勵教師終身學習、隨時自省,昇華心靈修養

本研究結果指出,教師人際溝通能力明顯影響著教學效能的表現。諸多研 究結果顯示,人際溝通知能和教學知能均為當今教師必備的專業,教師需賴有 效的溝通來輔助教學,才能將所知所想清楚地傳達給學生,並能積極引導家長 配合並和校內同仁切磋、討論及建立公私情誼,多方相互配合下才能更產生相 輔相成的效果,以得到專業與個人情感上的同時滿足。當為師者從事教學工作 愈久,當更能體會人際溝通在教學上的重大影響力,做人和做事是同等重要的 兩件事。教師平日除了參加校內外的在職研習進修以主動充實自身專業知能 外,在終身學習時代來臨的當刻,不但學校要成為學習型組織,個人更需成為 學習型有機體,一日不學習就可能被淹沒於日行千里的知識洪流下。時代日新 月異、知識更新神速,身為知識工作者,不可一日遠離新知,教師要力行終身 學習哲學、經常自省,在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從教學中改善

教學表現、提升人際溝通互動能力,力求人際溝通盡如人意,個人教學成效日 起有功,行之久遠,教師將更深刻體驗教學生涯中的人際溝通能力與教學效能 兩大指標是良性互動的循環圈,在提升人際溝通能力同時,也正是在增益自我 的教學效能,二者皆為當今教師所當戮力精進的兩大基本能力。

貳、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係以以中部地區四縣市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對象,因此研究 推論範圍有所限制,故建議後續研究可考慮不同教育階段別之教師或增加其他 學校組織成員為對象,或進行其他區域、全省性大範圍的調查,以增加研究資 料的可推論性及內容完整性。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蒐集研究資料,並進行量化統計分析以獲致結果,對 於研究結果僅就資料分析所得來推論可能原因,較難以深入瞭解其深層意義,

及其與研究變項間的真實關係,故未來研究可採實地觀察、訪談法、個案研究 等方法,以補其不足之處。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以編修之問卷為調查工具,填答採自陳的方式,此資料為填答者根 據其知覺或經驗來填答,研究結果易受個人主觀因素、社會期望、題目設計不

當等因素影響,故建議可以先採開放式問卷或訪問來搜集資料,彙整開放性意 見以瞭解學校教師對該主題的認知與覺察程度,裨助編製問卷時能更符合校園 實況。如此,亦有助於歸納出更詳盡的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及教師教學 效能的層面。

四、研究變項方面

由研究結果得知,影響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及教師教學效能的因素眾多,除 了本研究所列之背景變項外,尚有其他可能的因素。因此,建議後續研究可增 加其他的變項,如教師人格傾向、校長領導型態、組織氣氛、校園進修風氣(如 參加人際溝通課程或教學觀摩次數)等變項,以不同的角度探討其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秀、陸洛(譯)(1995)。M. Argyle 著。人際行為心理學。台北市:巨流。

王泳貴(2002)。國小教師人際依附風格、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溝通滿意度之關係 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政彥(1989)。溝通恐懼與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自我袒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政彥(1989)。溝通恐懼與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自我袒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