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體的重要構成

第四章 六朝仙道身體觀

第四節 身體的重要構成

由前述章節可以得知,醫家看待身體中的器官乃是以功能、經脈加以連屬 的系統,其中六朝醫家最為重視者,當屬五臟,可以由五臟串連起大部分的生 命活動。六朝道教在五臟的觀點上多參考醫家,然而又根據修煉之需要而設置 了另外的五臟功能,對於五臟之重要性亦有所更易;還加入了原屬六腑之膽與 五臟並列。再者,六朝道教的身體觀發展出另一條脈絡,不是以五臟為中心,

而是以身體中軸為中心,在此中軸上的器官或部位均受到特別重視。六朝道教 身體觀的某些新見解,反而回過頭來影響了醫家之觀點。以下便逐一分述仙道 身體觀中的重要構成。

一、心

醫家言心主血脈,《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素問‧六節藏象論》: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充在血脈。」皆指心氣充於血脈,推動血液 在經脈內運行的功能,是維繫生命的根本,因為血液中包含交換、輸送的精氣 與濁氣。心臟輸送血液到達全身、掌控血液循環,故《素問.五藏生成篇》:「諸 血者皆屬於心。」120道教《黃庭內景經.心部章》亦云心的功能是「主適寒熱 榮衛和」、「調血理命身不枯」。121調節血液輸送全身之外,還點出血液運行提 供體溫的調節。但仙道所稱的「心」的功能,顯然特別強調「氣」,除了「調血」

外,「理命」之「命」與血對舉,應即指氣。122血為身體中有形之流動載體;

氣則為身體中無形之流動載體,細分則有「榮衛」之別。榮氣又稱營氣,乃消 化水穀所得的精微之氣,行於血分之中,輸布全身供給能量;衛氣亦消化水穀 所得,較為粗悍,行於血分之外,敷遍全身抵擋外來病邪。然則心可調節氣血

120 以上,《黃帝內經素問譯解》,P.337、89、95。

121 以上,《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冊 10,P.108-1、108-2。

122 傳為唐代女仙人曹文逸所作〈靈源大道歌〉:「神是性兮氣是命。」(《群仙要語纂集‧文 逸曹仙姑大道歌》卷下,《正統道藏‧正乙部》冊54,P.707-2)

176

運行,使全身各處都受到滋養,凡是營養能量,不論有形無形,都由心來掌控。

仙道清楚心臟輸送血液的功能,但在道教乃至中國傳統的身體觀中,人身不僅 是有形之軀,也包涵無形的部分,倘若心主血行,那麼理應也主氣行,蓋氣血 形質雖別,作為流動載體則一也。

其次,心關聯到神,前文已見《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六節藏象論〉亦云「神之變也」,「神」或「神明」在醫家來看,

當等於現今所稱的心理活動,包含意識、思惟、情志等,則「心」之範疇大於 臟器之心可知。123心主神或心藏神,出於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背景,略舉《孟 子‧告子上》為例:「心之官則思。」124《荀子‧解蔽》亦言:「心者,形之君 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125此心主神的觀念,為中國傳統廣為 接納,現代醫學也已認識到生理、心理會相互影響。何以醫家認為心主神?《素 問‧八正神明論》提供一個方向:「血氣者,人之神。」醫家所言廣義之「神」,

指人體的生命活動。這是說心推動氣血循行全身,維持了人的生命活動,當然 也會包括生命活動中層次較高的精神活動。第二章已論精氣作為可起作用的神 祕有效本原,因而能賦予人思想、情性,則氣血當中蘊含發生精神活動的因素 亦可理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談到「心主舌…在竅為舌」126,便與心主意 識、思維、情志有關,有舌能語是人類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黃庭內景經.心部 章》同樣說「外應口舌吐五華」127與醫家一致,但又更額外談到「玉華」──

乃五臟所生之津液。在醫家而言,心與津液較無干係,仙道此說乃是延伸心為 五臟之主,以及可用意識存思,生出津液。

《素問‧靈蘭秘典論》以心作為君主之官,最為重要,就是因為心之系統

123 後代醫家如明.李榳:《醫學入門.臟腑條分》言兩種心一有形一無形,不一不異。其云:

「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生之本 也,萬物由之盛長,不著色象,謂有何有,謂無復存,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然 形神亦恆相同。」(見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臟腑門》(北京:人民衛生 出版社,1988-1991)卷 98,P.134)

124 《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卷 11,P.204-1。

125 《荀子集釋‧解蔽篇》,P.488。

126 以上,《黃帝內經素問譯解》,P.226、50。

127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冊 10,P.108-2。

177

也代表了自主意識。醫家藏象學說認為,神、魂、魄、意、志等神志活動雖分 屬五臟,但心所主的神(意識)能主宰一身之言行,具主導功能,其餘四臓的 魂、魄、意、志活動都受心意識之影響,故曰心為君主。此可見《靈樞‧邪客》: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 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128若不能明白臟腑之間的功能與聯繫,胡 亂生活,則各器官系統相互聯繫的通道閉塞不通,整體的生命就危殆了。佛家 智顗的看法與〈靈蘭秘典論〉相同,以心為大王,為諸臟腑所護衛,主宰一身 行止;「若心行非法,則群僚作亂,互相殘害故,四大不調,諸根暗塞」,因此 人如抱患致終,都是因為心行惡法之故。

由於存思或行氣需靠意識,心主神可謂道教中存思修煉之關鍵,《黃庭經》

對於心的功能承繼傳統的「心主神明」、「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觀念,並 未更易太多,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主張用心來修煉存思。《黃庭經》特別 云:

心為國主五臟主,意中動靜氣得行,道自持我神明光。(《黃庭外景經‧

試說章》)

心典一體五藏王,動靜念之道德行,清潔善氣自明光。(《黃庭內景經‧

心典章》)129

二處經文均指意念動靜會影響精氣之運行,故以心意識存想,乃可操控身中之 氣,令精氣(《內景經》云「道德」)運行,倘若身中無有雜穢,達到心意識清 明的生命境界,便可內觀到身內明光。

《老子中經》的系統則與《黃庭經》大異,不以心為君主,但言心為太始 南極老人。〈第九神仙〉解釋:

南極者,一也,仙人之首出也,上上太一也,天之侯王太尉公也。主諸

128 《黃帝內經靈樞譯解‧邪客》,P.494。

129 《太上黃庭外景玉經》,《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冊 10,P.115-2;《太上黃庭內景玉 經》,《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冊10,P.111-2。

178

災變國祚吉凶之期,上為熒惑星,下治霍山。人亦有之,在長吳鄉,絳 宮,中元里,姓李名尚,字曾子。130

心屬火,色赤,故對應熒惑(火星)。中元者,標示心是身體中部,非左側胸腔 跳動之心臟。作為臟腑中最上層的器官,稱為仙人之首出,但從敘述中看不出 特別重視。經文中心神對應南極老人,還對應熒惑,兩者唯一的共通處是配於 南方──仙道視人身上部為南、下部為北,和傳統輿圖的習慣相同──不過熒 惑與南極在天象中層級與職掌差異極大,混淆之並無道理。《老子中經》中,南 極老人同時也是腦神泥丸君的名號,一名二用,含有將心與腦之功能相通的企 圖,詳見下文談腦部分。經文中不曾強調心的決策與神明,推測這是表面上襲 用傳統藏象與存思之說,而更易體系架構的內涵,心的權限遭到架空而餘名銜。

二、肺與臍

醫家認為肺主氣,《素問‧六節藏象論》:「肺者,氣之本。」指肺有主持、

調節各臟腑經絡之氣的功能。其中一方面是主呼吸之氣,《素問‧陰陽應象大 論》:「天氣通於肺。」指天上之清氣和肺的功能相應。第二方面,肺主一身之 氣,《素問‧五藏生成》云:「諸氣者皆屬於肺。」131肺的呼吸如何主氣?《靈 樞‧邪客》:「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肺吸入清氣,清氣又同飲食消化後產生 的水穀精氣相結合,在胸中形成宗氣。呼吸會產生一股動力,使宗氣上出喉助 肺之呼吸,呼出體內濁氣;又將水穀精微與津液下送全身滋養,灌於心脈助心 行氣血,推動人身各處活動。如《靈樞‧營氣》所云:「營氣之道,內穀為寶。

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

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

130 《雲笈七籤‧三洞經教部‧老子中經》卷 18,《正統道藏‧太玄部》冊 37,P.301-1。

131 以上,《黃帝內經素問譯解》,P.90、57、95。

179

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脾注心中… 」132可見精氣周而復始流 行循環於經脈中,與自然界循環的現象一致。人體的各種運作都是氣的運行,

透過呼吸,肺升降宗氣、出入清濁,其實不只管呼吸空氣,而是主一身之氣。

現今醫學定義呼吸,包含肺部進行的氣體交換,與體內組織對血球進行的氣體 交換,換言之,其實全身都在呼吸。《素問‧靈蘭秘典論》故說「肺者,相傅之 官,治節出焉」。《黃庭內景經》亦認為,肺神所主不單肺臟而已,與醫家所稱 的肺是整個呼吸系統的觀念相合。《老子中經‧第三十七神仙》云「肺為尚 書」133,可能著眼於肺輔佐心對全身進行治理和調節的作用。

《黃庭內景經.肺部章》提到肺「七元之子主調氣,外應中嶽鼻齊位,」,134

《內經》亦云肺於五官中主鼻,135是《黃庭經》對於肺的功能多採納醫家之說。

鼻為氣之出入管道與肺相應,並無疑義。值得注意的是《黃庭經》提到「齊」,

即臍也,道教認為肺與臍也相應,此則是醫家未加以關注,而六朝仙道所獨特 發揮處。現今已知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成長,是靠著與母體胎盤聯繫的臍帶來 供給所需的氧氣和營養,胎盤和臍帶可說是胎兒的消化、呼吸、排泄器官;胎 兒時期的肺充滿液體,不能執行氣體交換,是以臍帶在胎兒時期負責呼吸,與 肺之系統相應相當合理。肚臍雖非器官,其位置卻與丹田、命門接近,所以仙

即臍也,道教認為肺與臍也相應,此則是醫家未加以關注,而六朝仙道所獨特 發揮處。現今已知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成長,是靠著與母體胎盤聯繫的臍帶來 供給所需的氧氣和營養,胎盤和臍帶可說是胎兒的消化、呼吸、排泄器官;胎 兒時期的肺充滿液體,不能執行氣體交換,是以臍帶在胎兒時期負責呼吸,與 肺之系統相應相當合理。肚臍雖非器官,其位置卻與丹田、命門接近,所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