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六朝仙道的思想背景

第三節 天人論

「天人相應」的思維之一是為「天人合一」。先秦以下,中國思想莫不認為

「天道」和「人道」合一──創造宇宙的法則與條件必然也創造了萬物生命,

包括人類;因而引導宇宙運轉、萬物生息的規律必然也引導人類的生命活動;

故能夠解讀、掌握宇宙奧祕的智慧必然也能理解與應用在人類身上。湯淺泰雄 的一段話正好適切地表達了天人合一的意義:

宇宙中人類的位置及其特質,便可以藉由此種預先調整好的秩序來體認 辨識。整個宇宙現象,非但不能視為是和人類分離的客觀現象,而且還 要經常把人類放進去來觀察。人類站在「自我」這一點上,就可以把內 與外兩個廣大的宇宙(outer and inner cosmos)結合起來。79

這樣天人合一的信念顯然來源古老,自上古先民一代代傳承至信史年代,彼時 先民自我意識未顯,群體的存在感大於個體,而人在天地中渺小如滄海一粟卻 與萬物平起平坐、共享天地之庇護,正像《莊子‧齊物論》所說的「天地與我 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因此原始思維中「生命一體化」(solidarity of life)80的 信仰油然而生。

當智識發展突破了限制,自我與他者的界線清晰起來,人的思維開始具有 強烈的懷疑態度與主體操控欲,文化發展出明確的政治與宗教體系,人與天地 就愈加隔閡。自此之後,「天人合一」這樣的信念便顯得太過素樸,人需要為自 己和天地的連結找尋更多的解釋、更可靠的契應,因此便有了各種「天人相應」

的說法,用來具體說明獨立於人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天」與具有意識主體 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比如卜筮,卜筮的原理便是在

79 湯淺泰雄云:「宇宙中人類的位置及其特質,便可以藉由此種預先調整好的秩序來體認辨識。

整個宇宙現象,非但不能視為是和人類分離的客觀現象,而且還要經常把人類放進去來觀察。

人類站在『自我』這一點上,就可以把內與外兩個廣大的宇宙(outer and inner cosmos)結合 起來。」見氏著;盧瑞容譯:〈「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及其與西洋的比 較考察〉,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P.98。

80 「生命一體化」可見 Ernst Cassirer 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圖書,1990),P.122。

49

人與自然之間設定相應的關係,以此關係作為卜筮的根據,因此人為設定推衍 的易數可以描述自然現象,而且是現象變化中穩定的秩序;反過來說,易數中 的宇宙秩序觀也可以用來解釋人事、指引人事的方向。先秦子家承繼傳統信念 與思維,故思想中常蘊含並反思天人之關係,錢穆先生言:「雖孔、孟、莊、老,

尋其底蘊,蓋莫不有一種天人相應之觀念默存於其胸臆間,特所從言之有異耳,

非自陰陽家乃始有此意見也。」81「天人合一」在原始思維中,是主客未分、

道術尚未為天下裂的素樸信仰,不過,在人的主體性彰顯之後,也可以說為生 命的理想境界,是哲人與求道者終生希冀追尋的失落樂園。

一、天人相應的邏輯

《莊子.漁父》:「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82《周易‧乾卦‧

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 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83秦漢諸子典籍類 似的說法頗多,是古人觀察自然後作出的重大思考結論。藉由觀察事物之間類 同或相從的現象,歸納出事物若有相似的共相或性質,便有呼應與聚合的趨向。

此中最具說服力的論據是聲音的共鳴,「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頻率越相 近、共鳴便越強,古人雖然不知道是什麼造成兩者之間的聯繫,但顯然兩者遵 循同一理則而有了交流感應。

同類相從、同氣相求、同聲相應,是「天人相應」得以成立的普遍邏輯,

例如解釋《呂氏春秋‧有始覽‧應同》的五德終始:聖王何以受命於天?因為 黃帝、禹、湯、文王等見禎祥而知五行中之勝氣,故起而相應。那麼為何不是 他人,獨獨是該位聖王見禎祥而起事?此皆因同具五行之一德性的聖人與當時 天之勝氣恰得相應,乃能成事:「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鼓宮而宮動,

81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與繆彥威書論戰國秦漢間新儒家》,《錢賓四先生全 集》(台北:聯經,1995),P.80。

82 《莊子集解.漁父》卷 8,P.274。

83 《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周易兼義》P.15-1。

50

鼓角而角動。平地注水,水流溼。均薪施火,火就燥。」84天命因而具有了客 觀的根據。同類相從、同氣相求的邏輯恰好也為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找到操作的 方式:

百物去其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然也。

試調琴瑟而錯之,鼓其宮,則他宮應之,鼓其商,而他商應之,五音比 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美事召美類,惡事召惡類,類之相應而起 也,如馬鳴則馬應之,牛鳴則牛應之。85

然則相應的共相在哪?董仲舒竭力找出天人之間的相似性,作為天人感應論的 論據。而最好的相應莫過於數:

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獨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節,偶天之數也;

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

川谷之象也;心有哀樂喜怒,神氣之類也;觀人之體,一何高物之甚,

而類於天也。…是故人之身,首妢而員,象天容也;髮,象星辰也;耳 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風氣也;胸中達知,象神明也;腹胞 實虛,象百物也。…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 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

副四時數也;乍視乍瞑,副晝夜也;乍剛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樂,

副陰陽也;心有計慮,副度數也;行有倫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膚著身,

與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於其可數也,副數;不可數者,副類,皆當 同而副天,一也。86

可數的部分則與天地之數一一對應。至於不可數的部分,如人的樣貌、品性、

84 《呂氏春秋新校釋‧有始覽‧應同》卷 13,P.678。

85 《春秋繁露新注.同類相動》,P.269。

86 《春秋繁露新注.人副天數》卷 13,P.265-267。如果《文子》的年代確出於先秦,則董仲 舒言人副天數或可能取自道家觀點,見《文子‧九守》:「頭圓法天,足方象地。天有四時、

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天有風雨寒暑,人有取與 喜怒。膽為雲,肺為氣,脾為風,腎為雨,肝為雷。人與天地相類而心為之主。耳目者,日 月也。血氣者,風雨也。」(《文子‧九守》,P.15-16。收於《鄧析子、鬼谷子、文子》合訂本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

51

No.1916,P.532)

88 《老子校釋》,見《老子釋譯》,P.306。

89 《春秋左傳注‧僖公五年》,P.309。

90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P.20-2。

52

也。明於此者,欲致雨,則動陰以起陰;欲止雨,則動陽以起陽。故致 雨,非神也,而疑於神者,其理微妙也。91

董仲舒所舉之例證在今天看來,可能覺得過於粗糙,犯了將不同範疇扯在一起 的謬誤,不過依其理路看,用陰陽相應就可解釋現象,正是他表現出以簡御繁 的神妙之道,蓋陰陽二氣瀰漫於天地,現象之因果皆可化歸為陰陽二氣的感應。

天地的氣變造成人身生理、心理與行為的反應;反之,人也能靠著自身的行為 影響天地,所以「欲致雨,則動陰以起陰;欲止雨,則動陽以起陽」。這其實是 以氣論、天人感應論包裝的政治神學,不像西方宗教宣揚神的全能與人的無力,

而是在類似巫術的神學中彰顯出人文化成的積極精神。相類似的「人能感天」

想法,也見於《淮南子.本經訓》:

天地之合和,陰陽之陶化萬物,皆乘人氣者也。…天地宇宙,一人之身 也;六合之內,一人之制也。是故明於性者,天地不能脅也;審於符者,

怪物不能惑也。故聖人者,由近知遠,而萬殊為一。92

天地宇宙如一人之身,人類若能和睦太平,天地乘此和氣便風調雨順;故治天 下即從治身做起,著重在人對於世界盛衰具有掌控的力量。這裡天人相應的中 介是氣,由氣的溝通與對氣性之了解可令萬殊為一。如此以人為主、能參天地 造化的思考模式,乃上承先秦諸子,可溯源至西周,而下啟如《抱朴子‧黃白》

引龜甲文云「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93的仙道思路,亦即人可以 透過了解、進而應用天道運行之理則,更易生命歷程、提昇生命素質。

董仲舒「天人感應論」與《淮南子‧本經訓》的論述目的是為了治理國家,

且置而不論;其思想背景均與巫術或道家有所關連,因而容易延伸到宗教層面。

先秦至兩漢所發揮的「天人相應」觀念,其證據常是簡單的類比思考,論證效 力有限,但卻可以讓此種觀念經由朝廷與學術而流行於世,加上中國素來具有

91 以上,分見〈人副天數〉、〈同類相動〉,《春秋繁露新注》,P.266、P.269-270。

92 《淮南鴻烈集解‧本經訓》卷 8,P.249。

93 《抱朴子內篇校釋‧黃白》卷 16,P.262。

53

「人文化成」之思想,為後世仙道提供了知天道以修煉、藉人力以改造化的修 行理論背景。

二、醫家的天人相應

「天人相應」的觀念是中國文化固有的底蘊,在醫家來說,此觀念更是根 深柢固。《黃帝內經》為漢代以前所有醫經的總結,94其通天人之說:

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 問‧五常致大論》)

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素問‧天元紀大論》)95

將氣、陰陽、五行的理路,放在以人身為中心的問題上,並以中國古代的天人 整體觀,形構一張天人合一、天人參贊的網路。醫家的理論體系不只是腦中架

將氣、陰陽、五行的理路,放在以人身為中心的問題上,並以中國古代的天人 整體觀,形構一張天人合一、天人參贊的網路。醫家的理論體系不只是腦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