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六朝仙道的思想背景

第一節 天道論

天道虛無縹渺,其中實情難測難知,可是人仍須盡力理解天道,方可在世 上安身立命。天道最基礎的表現在於事物現象,雖然看似品類萬殊、變化萬端,

其中仍當有規律可循,使世界井然有序。因此,古人試圖歸納諸多事例,從具 體中擷取共通的抽象觀念,並建立運作之原則,然後便可以利用此套原則理解 現象,將紛然雜亂的事態都納入有條不紊的系統中。中國傳統觀念中用來理解 事物現象的理路雖多,基本上都衍自陰陽與五行,故本節談陰陽、五行,作為 天道原則之代表。

一、陰陽

陰、陽大約乃是中國古代觀念中最為世人所熟知者,其外延幾可涵括諸般 對立且相互關連的二元事物、屬性、態勢。劉長林在談及「中國系統思維」裡 的陰陽概念時,使用兩組相反趨向的性質樣態總結陰陽兩類之屬性:「一類趨向 為明亮、活躍、向前、向上、溫熱、充實、外露、伸張、擴展、開放等;另一 類趨向為暗晦、沉靜、向後、向下、寒涼、虛空、內藏、壓縮、凝聚、閉闔等。」5 前一類屬性所指是「陽」,後一類屬性所指是「陰」,以此特質可以區分各種事 物。

早在周代,陰陽便已經用來解釋自然現象,儘管陰陽之內涵細節不算清楚。

如《左傳》中,醫和以「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 疾」(〈昭公元年〉)和「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

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于 六氣」(〈昭公二十五年〉)說六氣與疾病、情志的關係,表示天地中本有陰陽風 雨晦明之六氣為基礎,可用來解釋諸多事物乃至人的心理現象為何出現。又如

5 參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P.283。

24

魯僖公十六年春,發生五顆隕石墜於宋,以及六鷁退飛過宋都,叔興以為:「是 陰陽之事,非吉凶所在也。吉凶由人。」(〈僖公十六年〉)6以「陰陽之事」解 釋隕星掉落、六鷁退飛等罕見現象,認為這仍是天地自然現象,無關吉凶。《國 語‧周語上》記虢文公以陰陽兩氣的分布論時令:「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 憤盈,土氣震發,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先時九日,太史告稷 曰:『自今至于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穀乃不殖。』

稷以告王曰:『史帥陽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動,王其祗祓,監 農不易。」』」將整個宇宙視為交相融貫的有機體,因此陽氣蒸動會帶來土氣震 發,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人也要相應有所作為。還有,記伯陽父以陰陽 之理來論天地之序、三川皆地震之原因,甚至關涉到國家興亡的預言:「周將亡 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 能烝,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 塞;源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7 因為陽伏而迫陰,終使陰陽失衡而導致水土問題,將令民生大亂。《左傳》和《國 語》共同呈現傳統中國早已用陰陽論理的方式來解釋自然,大略可見到陰、陽 表現為自然界中兩股對立交流的勢力。

不過,陰陽不是只用來描述事物性質,所謂屬陰、屬陽也不是固定不變。

對陰陽二字來歷的討論,前賢已多論之,8從字形涵義來理解,「陰陽」與光影 明暗或地形向陽背陽有關。可知陰與陽乃相對而立,不存在無陰之陽或無陽之 陰:

(陰陽)「一分為二」不當解釋成一個實體切割成兩個不相干涉的部分,

而應理解為存有或存有物裡「內在」的兩個「相對的」、或曰「相偶」的

6 以上,《春秋左傳注》,P.1222、1457-1458。

7 以上,《國語‧周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卷 1,P.16-17、25-26。

8 例如梁啟超:〈陰陽五行之來歷〉,收於《古史辨》冊 5(台北:藍燈文化,1987);鄺芷人: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25

原理。9

再者,根據日光照射的有無來分陰、陽,這一來源說法成立的話,陰陽二字本 身還包括「時」與「位」的考量,亦即用陰陽二分事物不是絕對的、靜態的截 然分立,隨著外在的時之變遷,或主、客體的位之移轉,就會有陰陽的交替、

轉換。兩種相反的事物屬性,相互對立而互相依存,在運動中消長轉移,如此 考慮陰陽的話,便進入了辯證思想的範疇。

《周易》之卦爻便是由陰陽所組成,藉卦象談萬物在時空中的變化。〈說卦 傳〉解釋《易》之由來:「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 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是古人以大量的卜筮經驗歸納萬物變化的現 象,貫以變化之理並加以掌握。〈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的確 是以陰陽概念來演繹宇宙與人事,用象數結構描述現象的起滅、發展和變化。

其中原則或可簡述如下:首先,六十四卦每一卦、每一爻都是表現陰陽,隨著 初爻乃至上爻,就是陰陽隨著時間不斷消長,象徵事物現象的陰陽屬性更易。

沒有永恆不變的陰陽、也沒有必然強勢或弱勢的陰陽。其次,陰、陽隱含的時、

位考量,在《周易》中發揮極致,例如得不得位指的是陰爻或陽爻是否在適當 的爻位上,是否與上下之爻有所承應,故得位者爻辭多稱為「中」、「中正」,顯 示此時的陰陽態勢恰好平衡適當。復次,〈繫辭下〉云:「乾坤其易之門邪?乾,

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10即知陰陽不只作為區分萬物的基本性質,也是人類用以體 察天地法則的方式,人類看到陰陽合德的相反相成、配合無間,才知道天地乃 是具有規律的有機整體。「一陰一陽之謂道」便含有體性相對待的陰與陽相互的 一來一往,在相互作用的交感中又相互攝受的意義;「道」在此指謂陰陽之間交

9 陳德興撰:《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第三章》(台北:

五南,2009),P.97。

10 以上,《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周易兼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卷 9,P.182-1 至182-2;卷 7,P. 148-1;卷 8,P.172-1。

26

互作用與相互攝受所依循的形上律則。11又,〈繫辭上〉以陰陽詮釋形物之「變 化」尚與人的主動性有關:

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 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12

「闢」或象雙手推門而開,「闔」則象兩戶閂以重鎖。推開門戶,使光線射入,

物因而可見、可形象而形容之,此即「陽」之象,亦即「乾」之象。門戶緊閉,

門內之不可見即「陰」之象,亦即「坤」之象。13陰陽在此已經具有無窮變化,

而且還能影響事物的隱顯──隱或顯不是事物性質的轉變,乃是外在的觀察或 運用方式造成的現象轉變。此即表示,陰陽的態勢不只是自然現象的屬性或變 動原則,還可因為觀察者身處角度的不同、操作的不同而改變。「制而用之」、「利 用出入」點出人如果掌握了陰陽法則便可以利用陰陽。

由於《周易》中陰陽的變化性質,仙道常利用易理以解釋修煉變化或操作 藥物之陰陽以合於道。《周易參同契》已可清楚看到將易理應用於煉丹,略述數 例說明,如〈火記金丹章〉:「火記不虛作,演易以明之。」視「易」為煉丹變 化的中心規範;〈天地設位章〉云: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設位者,列陰陽配 合之位也。易謂坎離,坎離者,乾坤二用。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

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幽潛淪匿,變化于中,包囊萬物,為道紀綱。

以無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乾坤為先天之體,《參同契》中以坎水、離火為乾坤或陰陽二氣具體的運用、展 現,故云「易謂坎離」。「周流行六虚,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幽潜淪匿,

變化於中」描述坎離、水火或陰陽彼長此消、相續不絕,周旋流行於時空之中。

「易」之能包囊萬物,乃因為易就是不同能量的勢力消長規律,「以無治有、器

11 李霖生:《辭與物:《易傳》釋物的秩序》,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P.294。

12 《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周易兼義》卷 8,P.156-2。

13 參李霖生:《辭與物:《易傳》釋物的秩序》,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P.30-31。

27

用者空」則點出變中不變的綱紀或場域。又如〈二氣感化章〉:「陽燧以取火,

非日不生光。方諸非星月,安能得水漿?二氣玄且遠,感化尚相通,何況近存 身?切在于心胸。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徵。」14則把日月看成陰陽的代表,

泛指陰陽、水火等等諸能量形態。藉陽燧點火、方諸凝水來談到陰陽二氣的感 通,不拘於距離,同類即相感,身中或爐鼎中的水火也會相應於天地日月的陰 陽二氣。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陰陽」是中國對宇宙中一切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的兩 類事物之總概括,以陰陽指稱事物性質便已含有辯證發展的意涵。先秦以來,

陰陽不止是宇宙本體論上的基本觀念,也成為天文、曆算、醫學等學門共用乃 至共通的闡釋語言,深入各門學科理論的根柢。如《黃帝內經》即是繼承此一 陰陽觀念的脈絡發展而來,作為醫家理論的奠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15是以抽 象的象徵符號歸納化約所觀察到的複雜生命樣貌,呈現出如何用陰陽觀念來掌 握生命與醫療的法則。

醫家視陰陽為宇宙最初的兩種型態,萬物生成的根本與開端,天地現象變 化的兩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能始,即本始 也。陰陽觀念之所以能用於人身,是因為一切生命都本於天地,人也不例外,《素

醫家視陰陽為宇宙最初的兩種型態,萬物生成的根本與開端,天地現象變 化的兩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能始,即本始 也。陰陽觀念之所以能用於人身,是因為一切生命都本於天地,人也不例外,《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