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修仙的動機:傳統神仙信仰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修仙的動機:傳統神仙信仰

仙道以修煉成仙為最終目標,神仙之說是仙道修煉的主要誘因:相信實有 神仙,對神仙之逍遙充滿嚮往,認為此乃生命之圓滿狀態,方會致力於求仙。

本節先略述中國傳統至六朝的不死及神仙信仰,以摹畫仙人長生不死的性質與 逍遙自在的美好狀態,形成神仙信仰,對照凡人於時空方面的限制與生活的痛 苦、煩惱,如此可明瞭道徒修煉神仙的動機。

存活、求生是生物的本能,當世界各地民族文明初起之際,必然意識到生 死,產生對死亡的恐懼。其次,先民智慧逐漸開展之際,已察覺生活中有諸多 苦難、人之一身有種種限制,而生命必然邁向死亡。源於這些困惑,上古神話 中乃有「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衞,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 干戚以舞」等以一己之意志或心願,竟能轉變生命、變形再生;或「開明東有 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

憑靠外力幫助來抵抗死亡的記載;再如「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6 之追日神話,象徵對時間的焦慮與希冀生命的延續。

希求生命延續的極致,便是想像生命可以不死,《左傳•昭公二十年》已有

「古而無死,其樂若何」7之討論。這種想像之發展,導致更多民俗神話傳說之 產生,像《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海外有不死之民族:「不死民在其東,其為 人黑色,壽,不死。」8或不死之國度,《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南至交 阯、孫樸、續樠之國,丹粟、漆樹、沸水、漂漂、九陽之山,羽人、裸民之處,

不死之鄉;西至三危之國,巫山之下,飲露、吸氣之民,積金之山,共肱、一

6 以上,分見〈北山經〉、〈海外西經〉、〈海內西經〉、〈大荒北經〉,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P.92、214、301、427。

7 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昭公二十年》(北京:中華書局,2000),P.1420。

8 《山海經校注‧海外南經》卷 1,P.196。

12

臂、三面之鄉。」9或讓人不死之藥,如《淮南子‧覽冥訓》的神話:「羿請不 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 所由生也。」10總之,求生懼死可以說是宗教與醫術發展的原始動機,上古時 巫醫不分,皆同樣在處理生命與死亡的問題,亦同樣希望掌控自然之力、操縱 生死。治癒傷病、延長壽命等願望的推擴延伸,即進而追求長生不死,這樣的 想法先民應當早已有之。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於不死的期求還止於信仰的層面,到了秦漢時期,神 仙似乎已成為可追求的現實。陸賈《新語‧慎微》描述:「苦身勞形,入深山,

求神仙,棄二親,捐骨肉,絕五穀,廢詩、書,背天地之寶,求不死之道。」11 後世民間流傳的仙話骨幹大抵如是。不死之道為何?若以醫者治病延命的思 惟,設想不死之藥的存在其實頗為自然,戰國齊威王、宣王及燕昭王,以至秦 始皇、漢武帝幾次大規模地遣使往渤海中尋覓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求取 不死之藥,可知這類說法之流行。海外求索不得,轉而自己研發,此為煉丹之 起源。估計戰國末年已有煉丹術,至漢初尊黃老,則煉丹亦盛行於王家。12且 看《史記‧孝武本紀》有名的記載:「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竈、穀道、卻老方見 上,上尊之。」13「穀道」可能指服食、導引,抑或指辟穀之道;「祠竈」據胡 三省注《資治通鑑》云:「祠竈者,祭竈以致鬼物,化丹砂以為黃金,以為飲食 器,可以延年。」14即是一種煉丹術。假使偏於巫者的思維,則「祠竈」可能 是透過向神靈禱祀來求得不死,故「祠竈」也帶有祭祀神靈的部分。一言以蔽 之,恐懼死亡、希冀長生,實為宗教或信仰的主要起源動機之一。馬里諾夫斯 基說:

9 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慎行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卷 22, P.1514。

10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覽冥訓》(北京:中華書局,1989)卷 6,P.217。

11 王利器撰:《新語校注‧慎微》(北京:中華書局,1996)卷上,P.93。

12 關於秦及西漢求仙情況的演進詳述,可參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第三章》

(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P.232-253。

13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

孝武本紀》(台北:鼎文書局,1981)卷 12,P.453。

14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元光二年》(北京:

古籍出版社,1956)卷 18,P.579。

13

人類對於生命繼續的堅確信念,乃是宗教底無上賜與之一,因為有了這 種信念,遇到生命繼續底希望和生命消滅的恐懼彼此衝突的時候,自存 自保的使命選擇了較好的一端,才選擇了生命的繼續。相信生命的繼續,

相信不死,結果便相信了靈底存在。構成靈的實質的,乃正是生的欲求 的所有的豐富熱情,而不是渺渺茫茫在夢中或錯覺中所見到的東西。宗 教解放了人類,使人類不投降於死亡與毀滅。15

世界各民族莫不如是。中國也是從不死的神話逐漸形成神仙信仰,將長生不死 者稱為仙(僊),如《說文解字‧人部》卷8:「僊,長生僊去。」《釋名‧釋長 幼》亦言:「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16 而道教正是直接回應人對死亡的恐懼而形成的應對體系,17融合諸般信仰傳統 而發展崇獻長生不死、追求神仙逍遙為理想的中國宗教。

至於中國神仙信仰的內容,先秦至兩漢都相信仙人生有羽翼,如《楚辭‧

遠遊》:「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18今傳世漢石刻,若大將軍竇武 墓門畫像,或武梁祠石刻伏羲與女媧交尾圖象中,遊戲雲中之人皆生有翅翼。《意 林》引仲長統《昌言》云:「得道者生六翮于臂,長毛羽于腹,飛無階之蒼天,

度無窮之世俗。」19王充《論衡‧無形篇》亦云:「圖仙人之形,體生毛,臂變 為翼,行於雲,則年增矣,千歲不死。」20可見漢人從鳥類自由飛行之狀來想 像仙人,翅翼不僅飛度了空間,也象徵跨越時間。從〈遠遊〉所謂「不死」與

「羽人」來看,對仙人的想像至少含有兩種層次:長生不死固為仙人信仰之特 色,但長生不死之外,還可以身生毛羽而遐舉飛仙。漢代神仙信仰中的仙人生 有羽翼來去自如,正表徵仙人快樂的心境,故殷芸《小說》云:「漢王瑗遇鬼物,

15 馬里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李安宅編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第三章》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P.47。

16 以上,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P.167 下。東漢‧劉熙撰;清‧

王謨輯:《釋名‧釋長幼》(台北:大化書局,1979)卷 2,P.854-2

17 姜生、湯偉俠主編:《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0),P.24。

18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遠遊》(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卷5,P.167。

19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 89,P.955-2。

20 黃暉撰:《論衡校釋‧無形》(北京:中華書局,1990)卷 2,P.66。

14

言蔡邕作仙人,飛去飛來,甚快樂也。」21生有羽翼只是神仙之表象,仙人的 快樂逍遙才是歷代神仙信仰不衰的中心意涵。

言神仙之快樂,其中自然以道家的說法最為引人。道家主張與道相合、順 道自然,對於修道的境界多有描繪,尤其《莊子》書中關於神人、至人、真人 的描述,可謂多矣!〈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 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齊物 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 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已,而況利 害之端乎!」〈大宗師〉:「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 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 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22「神人」肌膚若冰 雪、不食人間食物,表示超脫一般生物的形態;「至人」身處天地變動而不受影 響,是跳出生命的限制;「真人」對生死無縈於懷、對終始無所在意,其境界越 出了世間存在的範疇。這些《莊子》書中描繪的得道者,與其說是肉身不死,

毋寧更近於「道」的人格呈現。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所定義的神仙家則是:「神僊者,所以保性命之 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23「游 求於其外者」表現神仙家求取仙方的一面。盪意平心,使心中無怵惕於生死,

未必就是要長生不死,但道家思想中對於合道之人延年益壽的想像又確實可以 往長生成仙發揮引申,如《莊子‧在宥》廣成子自言:「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 雲,至於帝鄉。」24確實都描繪了長生延命、生活自在的仙人型態。後來道教 有關仙人「不死」、「長生」、「逍遙」的觀念,可以説主要繼承自此,也成為道

21 南朝齊‧殷芸:《小說》,收於魯迅輯:《古小說鉤沉》(香港:新藝出版社,1967),P.107。

22 以上,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卷 1,P.5、23;卷 2,P.56。

23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藝文志‧方技略》(台北:鼎文書局,1986)

卷30,P. 1780。

24 以上,《莊子集解》卷 3,P.94、103。

15

教教義之特色。至於神仙思想中修道「保性命之真」的精神工夫,則會在六朝 仙道至唐宋內丹學的發展中逐漸醞釀、發酵,終至形成後世道教性命雙修的主 要修仙理論。

不同階層的人們對於生命境界的理解不同,想像中的神仙面貌也有不同。

例如早期道教繼承了方士、神仙家的傳統,在《太平經》中多論神仙,然而這 些出自民間的關於「仙」的說法,與史料文獻中對「仙」的描繪,又略見差異,

可見神仙信仰的多元。《太平經‧九天消先王災法》中的神仙就是不同層次的生 命型態。宇宙間共有九種人,即無形委氣之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

可見神仙信仰的多元。《太平經‧九天消先王災法》中的神仙就是不同層次的生 命型態。宇宙間共有九種人,即無形委氣之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