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

第二節 令詞與短歌比較的再延伸

齋藤孝(1960-)曾言:「古典可創造出古典……依循古典蹤跡『追溯出處』

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人類的精神內涵會因代代傳承而豐富。」393身為中日兩國古 典文學一環的令詞與短歌,其中所抒發的人心與人情,在歷經了無數個世紀後的 現今,仍然蘊含著動人的力量,與人們產生共鳴。這些來自於真實情心的感受,

是人類本有的情感天賦,經由各種文學形式為表徵,或比喻,或象徵,或寄託,

將自然世界與內在情心相互連結,這不僅是生命經驗的體會,更是美感經驗的再 現,詩人所擁有的敏銳感觸,從最初的那聲感嘆開始,便將人類的精神予以具象 化而傳承至今。無論是作者或讀者,皆能透過「意象」完成創作與鑑賞,這些「意 象」的形成,是一個民族內涵的思維與文化,成就著世界多姿的文學樣貌。比較 文學由對比的方式,探知著不同國家、語言的文學裡存在的異同,而這些同與異 可能因民族的思維精神、文化發展、審美情趣展現出彼此的影響與變容。令詞與 短歌,同屬於東方文學的領域,在抒情的創作與審美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對東 方有情世界而言,抒情文學無非探究著「情」與「景」相互作用的關係,由抒情 面向來看,詞體的「情景交融」與歌體的「物哀」,於「情」的議題處理上,不 僅皆為脫政治性的私人小品,更是呈現真實人心的表徵。令詞與短歌,於短小的 形式中,精巧的展現著個人的生命世界,又為一個民族與時代見證情感的底蘊,

或許詩體對短歌於形式上有著不小的影響,然其內容上不受世俗倫常約束的特性,

更適合與令詞有所呼應,因而詞體與歌體於抒情意識的共感,使其能夠藉由對比 的方式,進入中日比較文學的領域。中日比較文學裡,無論中文文獻或日文文獻,

對於詞體與歌體的兩相對照是較少著墨的,大陸的中文學界已有些學者看出了兩 者的可比性,而日本學界卻寥寥無幾,其漢學研究更是較少看見對詞體的爬梳。

本文根據中日抒情美學的觀點去對照令詞與短歌,從中為兩者建立可比性的新認 知,讓中日比較文學於抒情文學的領域裡,不再只能選擇與詩體作比較,詞體更 是另一處等待著大量開發的新視界。研究方面,不只能從美學的觀點切入,也能 由文學評論的視角,反推詞體與歌體的內在作用;或是就形式的創制,了解詞體 與歌體於演進過程中,因時代、文化等外力因素而衍生出不同的風格;也可以單 從修辭技法層面,看詞體與歌體於內容上是如何呈現意境的奧妙;或從體式上篇 幅的長短,探究不同長度的篇幅可能隱含的創作動機,並以此對比詞體與歌體在 不同篇幅的處理上有何巧妙的安排與特質;也能就地域與生活型態的差異,作為 詞體與歌體在創作上可能擁有的潛在影響,進而促成作品最後的呈現。

然而,本文雖就美學的角度作為比較的切入點,最後以「情」、「景」交織出 的「意象」,為令詞與短歌探究美學境界的呈現,較偏向於鑑賞的審美取向,應 能再就作者心理層面分析其中美學的應用。另外,令詞與短歌的選材方面,前者 無明顯特定的選集作為唯一依據,後者則能以一部總集的形式來探求其中的體式、

風格與審美趨勢,這或許與中日兩國的民族性與時代背景有關。令詞作為中國的

393 齋藤孝,莊雅琇譯,《古典力》,(臺北:天下雜誌,2013),頁 53。

168

抒情文學,對於朝政所需嚴謹的政教功能,較無書寫的空間,且中國處於大陸型 地域,不同族群來回於此,不僅使民族特性是兼容的多樣風情,於政治方面,外 交的重要性使詞體更不可能成為官方極力編纂的對象,因而中國詞體的總集微乎 其微,多數是以個人為單位的各家詞集,即使到了近代有了《全宋詞》的總集,

卻也不是由官方所發起的編纂工程,而是由文人雅士為文學而文學的結果。而短 歌的境遇則完全不同,因時逢平安時代國風文化的推行,日本處於極力走出自我 的氛圍下,短歌作為抗衡漢詩的日本文學代表,成為官方重視的目標,因而有了 敕撰的《古今和歌集》問世,奠定了短歌於日本文學史的極高地位,且日本島國 型地域,對於外來文化的衝擊因海洋的阻隔而有定量的現象,不像大陸型四通八 達的中國,必須時常與他族有所接觸,因此日本對於外來文化的態度,因有長時 間的吸收期,而能於去蕪存菁之後,融入舊有文化,進而發展出似曾相識卻涵有 一絲差異的獨特風情。

中日比較文學是東方文學裡值得繼續發展的區塊,比起差異甚大的西方而言,

地域的鄰近所產生的影響與變容,無論中國或日本,皆使文學的創作觀產生蝴蝶 效應。若是沒有外來文化的交流,詞體會因沒有樂曲的介入,而無法成形;短歌 則因沒有漢文化的激勵,而無法成就自身。正因有了外來的衝擊,「情景交融」

與「物哀」才能形成富有意境的文學山水世界,豐富著世世代代人們所傳承下來 的幽深情思。

169

參考文獻

壹、專書 [日文]

久松潛一,《日本文學評論史》,東京:至文堂,1936 年。

小沢正夫、松田成穗校注‧訳者,《古今和歌集》,東京:小学館,1994 年。

中島友文,《校正萬葉集通解》,中島友文,1885 年。

仁平道明,《和漢比較文学論考》,東京:武藏野書院,2000 年。

太田青丘,《日本歌学と中国詩学》,東京:桜楓社,1988 年。

石川一、広島和歌文学研究会編,《後京極殿御自歌合・慈鎮和尚自歌合全 注釈》,勉誠出版,2011 年。

伊達宗弘,《みちのくの和歌、遥かなり》,東京:踏青社,1998 年。

尾藤正英編,《日本文化と中国》,東京:大修館書店,1968 年。

志賀華仙,《和歌作法》,新潟:東亜堂,1908 年。

李均洋、佐藤利行主編,《中日比較文學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2014 年。

谷知子,《和歌文学の基礎知識》,東京:角川学芸出版,2006 年。

谷知子編,《百人一首》,東京:角川株式會社,2010 年。

武田祐吉,《国文学研究‧歌道篇》,東京:大岡山書店,1937 年。

桑原博史監修,《万葉集‧古今集‧新古今集》,東京:三省堂,2009 年。

高須芳次郎,《古代中世日本文学十二講》,東京:新潮社,1937 年。

高鵬飛、平山崇,《日本文学史》,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1 年。

鈴木修次,《中国文学と日本文学》,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78 年。

[中文]

小川環樹,譚汝謙等譯,《論中國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 年。

小西甚一,鄭清茂譯,《日本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年。

王向遠,《日本之文與日本之美》,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年。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年。

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5 年。

王易,洪北江編,《中國詞曲史》,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 年。

王國維,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1994 年。

王弼、康伯、孔穎達注,《十三經注疏》,臺北:東昇出版社,1972 年。

王逸注,《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年。

本居宣長,王向遠譯,《日本物哀》,北京:吉林出版集團,2010 年。

吉川幸次郎,章培恆、駱玉明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 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南:大夏出版社,2001 年。

170

吳戰壘,《中國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 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年。

李珺平,《中國古代抒情理論的文化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

李達三、劉介民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第一冊(上)、(下),臺北:學 生書局,1990 年。

李慕如主編,王貞麗等編著,《實用詞曲選──賞析與創作》,臺北:五南圖 書出版公司,2006 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 年。

汪中注譯,《新譯宋詞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2007 年。

沈括,王雲五主編,《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年。

叔本華,陳小南、金玲譯,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 年。

周汝昌,《別人沒教,但你必須知道的 60 首唐詩宋詞》,臺北:聯經出版公 司,2015 年。

松浦友久,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3 年。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年。

況周頤、王國維,王幼安校訂,《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 版社,2006 年。

姜文清,《東方古典美:中日傳統審美意識比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2 年。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 年。

迪志文化出版,《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1999 年。

郁沅,《二十四詩品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

郁沅,《心物感應與情景交融(上‧下卷)》,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 年。

唐文德,《詩詞中的美學與意境》,臺中:國彰出版社,1994 年。

唐月梅,《日本詩歌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0 年。

夏傳才,《詩詞入門》,臺北:知書房,2004 年。

孫立,《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孫康宜,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公 司,1994 年。

徐承,《中國抒情傳統學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年。

171

徐師曾,《文體明辨‧詩餘》,陳慷玲校對,《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 版社,1998 年。

班固,顏師古注,王雲五主編,《前漢書藝文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上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 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8 年。

國立編譯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毛詩正義(上)》,臺北:新文豐出 版公司,2001 年。

張少康編,《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7 年。

張少康編,《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