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自詩學中蛻變而成的新文體:華夏樂詞的要眇真色

第一節 令詞體與短歌體

壹、興於微言的令詞體

詞,承接了詩之地位,再現了樂府的風情,獨特的抒情音樂性,使其於中國 韻文學中成為獨樹一格的文體。對於詞,根據不同的面相,產生了許多的別稱:

文學發展上,稱其為「詩餘」;文體形式上,稱其為「長短句」;倚聲填詞上,則 稱其為「曲子詞」。而於晚唐五代至北宋期間盛行的「令詞」,更是為詞體演進打 下了深厚的基礎,成就了許多詞人大家。

37

一、詞的起源與詞體發展

詞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些學者認為詞承襲了六朝樂府的遺風,宋代學者王灼

(1080-1160)於《碧雞漫志》中如此明言:「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今曲 子,其本一也。」124明代學者楊慎(1488-1559)《詞品‧序》中也提及:「詩詞 同工而異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陸瓊 之飲酒樂,隋煬帝之望江南,填詞之體已具矣。」125然而,依照文學史觀來看,

一個新文體的出現,必然會有許多因素相互影響繼而誕生,此說單就風格相似,

便將兩者聯繫為因果是明顯的過於輕率,能肯定的只是六朝樂府與詞同時擁有

「依聲填詞」的特性,卻不能將之直接視為詞的實際來源。另有些學者則認為詞 由近體詩變形而來,宋代朱熹(1130-1200)即道:「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 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聲添箇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

126對此,臺灣學者汪中也談到:

……在當時也將一些歌辭,被之管弦,歌辭雋永,音節諧和,自然流播久長,由民間而達 天聽,因一首詩而得朝廷恩遇、美女青睞的,史不絕書,真可說是文士風流,躊躇得意了。

可是文學因時代而不得不轉移演化,因唐詩的歌唱,而慢慢增損字句,再把整齊的句法攤 破,詞的產生,溯流已在盛唐中唐之間。顧起綸曰:「唐人作長短句乃古樂府之濫觴也,李 白首倡憶秦娥淒婉流麗,頗臻其妙,世傳太白所作,尚有桂殿秋、清平樂等,亦有以太白 時,尚無詞體,是後人依託者,或以菩薩蠻為溫飛卿作,然湘山野錄謂魏泰輔得古風集於 曾子宣家,正以菩薩蠻是太白作,則流傳亦已久矣。」127

綜上所述,詞無論如何與音樂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因此以「入樂」此強烈特 色為興起的看法為多數學者肯定。詞最早能追朔至隋唐時代,當時因絲路貿易的 蓬勃發展,使得中原與外邦有了聯繫的橋樑,由西域傳入的胡樂,與傳統的清樂、

法曲相結合,形成新興的音樂類型──「燕樂」,而此樂曲形式更是王朝宮廷宴 會中不可或缺的娛樂。王公貴族因而培養了大量的樂工歌伶,專為宴饗而生。此 後因動亂之故,使得這些養在宮中的「音樂家」們,為了活命而流散於民間巷弄 中,為生活重操舊業,就此將「詞」帶到了方圓各地。而這時的樂曲,以現代話 語來說,即是所謂的「流行歌曲」,它們不再只是王公貴族的雅興,平民百姓也 得以享受到詞所給予的歡愉,正是北美學者孫康宜所說:「新樂、歌伎與伎館結 為三位一體,攸關詞史匪淺。」。128

詞的發展軌跡,清代學者劉毓盤(1867-1927)以木之生長為喻:「詞者詩之 餘,勾萌於隋,發育於唐,敷舒於五代,茂盛於北宋,煊燦於南宋,翦伐於金,

124 王灼,《碧雞漫志》,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0),頁 20。

125 楊慎,《詞品》,唐圭璋編,《詞話叢編》,頁 353。

126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頁 3333。

127 汪中注譯,《新譯宋詞三百首》,頁 1-2。

128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頁 22。

38

散漫於元,搖落於明,灌溉於清初,收穫於乾嘉之際。」129學界中,對詞的起源 時代各執一說,一派認為詞於隋代便已有了發跡,另一派則認為應始於中唐,然 而隨著大量敦煌曲的發現,對於起源時代的考究起了確切的作用。林玫儀將唐人 崔令欽(生卒年不詳)《教坊記》一書所錄之曲調與現存敦煌曲作品相互對照,

發現兩者不僅能夠證實彼此曲調與詞作的可靠性,同時也印證了《教坊記》中的 曲調正是盛唐時教坊的現況,因此林玫儀認為:「詞在盛唐已經極為發達了,不 必要等到中葉才開始發展,劉白等人的憶江南、楊柳枝諸作,也必不能稱為詞之 開山祖,只是早期的作品大都沒有流傳下來罷了。」130因此詞於盛唐已有了一定 程度的流行與發展,只是處於起步期的詞體,比起相對成熟的詩體而言,還有極 大的空間等待後世詞人的開拓,於是自晚唐溫庭筠等花間詞派詞人們的小詞開始,

詞體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因而可將詞的演化史分為四個時期:一、茁壯的晚唐 五代時期;二、巔峰的兩宋(北宋、南宋)時期;三、式微的元明時期;四、再 現的清時期。

詞體於晚唐至兩宋這段時間依序由小令、中調、長調的形式發展,依據不同 的詞調,展現出不同的詞作風貌。施蟄存(1905-2003)於《詞學名詞釋義》中 如此談到:「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詞的字句不多,稱為令詞。北宋後期,出現了 篇幅較長,字句較繁的詞,稱為慢詞。令、慢是詞的二大類別。令詞發展到慢詞,

還經過一個不長不短的形式,稱為『引』或『近』。明朝人開始把令詞稱為小令,

引、近列為中調,慢詞列入長調。」131而清代學者毛先舒則以字數作為分界的定 點:「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

132由於詞的興起是為歌樓娛樂之用,因此在晚唐五代至北宋中葉期間,多以輕巧 為特色的小令進行創作,中調則夾於小令與長調之間,長調的濫觴則歸功於北宋 中葉時的柳永、蘇軾等詞作大家,而後至南宋將詞體體式趨於完美。詞體發展之 初,並不全由令詞開始,而是長短兼具。林玫儀根據敦煌曲資料作出以下考證:

敦煌曲中,絕大部分都是唐代人的作品,其時代有早至盛唐者,可說是現在所見最早的詞 了。其中有小令,有長調,有隻曲,有大曲,有歌譜,有舞譜,有零星篇章,也有結集─

─《雲謠集》,不但補足了文學史上一段空白,直接的對了解唐代音樂文藝的實貌有莫大的 裨益,間接的也解決了很多文學史上的疑難。133

敦煌曲的出土,為詞體的萌芽給予強力的證據,如〈破陣子〉一闋:「年少 征夫軍帖,書名年復年。為覓封侯酬壯志,攜劍彎弓沙磧邊,拋人如斷絃。 迢 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春去春來庭樹老,早晚王師歸卻還,免教心怨天。」

由此可知,盛唐時便有長調的形式出現,因而這般「令詞──中調──長調」的

129 劉毓盤,《詞史》,(臺北:學生書局,1972),頁 169。

130 林玫儀,〈由敦煌曲看詞的起原〉,《書目季刊》,第 8 卷第 4 期,1975,頁 67。

131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中華書局,1988),頁 36。

132 劉兆祐等編著,《國學導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頁 802。

133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頁 45。

39

發展軌跡,只適用於晚唐至宋代期間。

詞以詞牌為題,格律須以詞牌為準。詞牌即是詞調,這些詞調的來源,約有 四種情形:一、由民歌加工和民間歌者創作;二、文人自作者;三、音樂機構所 制;四、由大曲法曲所製成;五、來自邊境各族。134所謂的「倚聲填詞」,即是 依曲調來創作歌詞,每個曲調皆有其代表的意義,起初的填詞,選定了詞調,再 根據詞調所賦予的情感來填寫內容,因此詞在萌芽之初是依傍曲而生的。但隨著 樂譜亡佚,詞人填詞雖仍依詞調格律來創作,然其內容已與詞調本身無關,對於 後來詞作的表現,詞調只是提供格律的基準,已不再需要考慮旋律是否吻合內容,

進而題材的發揮也相對擴大。

二、令詞概說

(一)令詞的起源

《說文解字》:「令:發號也。」令本身即是命令的意味,而當其運用於宴饗 時,動詞化作名詞,成了為助興而起的「行令」活動,此時的「令」搖身一變,

成為具有文藝氣息的代名詞。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一書中,談及詞作為音樂 文學體裁之一,與同為音樂文學的「曲子辭」與「著辭」有著間接影響的關係:

曲子辭指配合隋唐藝術歌曲的文學作品,它主要是一個關於音樂的概念,……;著辭指用 於酒筵令歌的文學作品,它主要是一個關於技藝的概念,……;詞則是指按照一定譜式寫 作的文學作品,它主要是一個關於文學的概念,與它直接對待的概念是「詩」。詞是曲子辭 的流變,在這一流變過程中經過了著辭階段。因此,詞所具備的各種形式特徵,有一些來 自曲子辭(音樂),有一些來自詩(文學),另有一些則來自酒令(技藝)。135

詞於晚唐盛行以「小令」的形式呈現,此現象的鑄成,與宴飲風氣發展出的 酒令藝術有關。唐代所流行的燕樂,結合了歌舞成為筵席上不可或缺的餘興節目,

而此風更是延續至宋初,造就了令詞的天下。宋代史學家劉攽於《中山詩話》描 述了唐代酒令的盛行:「唐人飲酒,以令為罰,韓吏部詩云:『令征前事為。』白 傅詩云:『醉翻襴衫拋小令。』今人以絲管歌謳為令者,即白傅所謂。」此處的

「拋小令」即是酒令中的極富歌舞特色的「拋打令」,依同一曲調與令格,只更 換辭句,接二連三的轉換於多人之間,花蕊夫人《宮詞》:「新翻酒令著詞章」這 樣的創作形式提供了後世令詞發展的借鏡。酒令在不斷翻新過程中,常常設計出 種種令格,這些令格,有的被繼承下來,成了詞的某些體式或修辭特點。136夏承 燾(1900-1986)於 1936 年所發表的〈令詞出於酒令考〉一文中以《雲溪友議》

記載裴誠與溫庭筠兩人作《新添聲楊柳枝》時:「飲筵競唱其詞而打令也」,來判 斷令詞的起源一部份是來自於酒令:「此等倚聲曲,而兼可充飲筵打令,足知二

記載裴誠與溫庭筠兩人作《新添聲楊柳枝》時:「飲筵競唱其詞而打令也」,來判 斷令詞的起源一部份是來自於酒令:「此等倚聲曲,而兼可充飲筵打令,足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