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有句廣告詞如此寫到:「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即使外在物質多麼容 易以金錢來衡量,卻單單只有「情」的價值不僅估不了,更是人一生中難能可貴 的「無價之寶」。「情」究竟有何魅力,讓許多人窮盡一切尋求,卻無怨無悔?而 在以「情」作為生命燃料的東方「有情世界」,孕育著無數「有情人」,於生命中 解「情」、譜「情」,繪「情」、書「情」。大大小小的喜怒哀樂組成生命之源,而 對喜怒哀樂有所體會即是生命之義,音樂家將之譜曲化為音符,而文學家則以「語 言」綻放文字之花。這盆文字之花以「語言」為土壤,「情」為種子,再灌溉「生 命」之水,盛開於心中。這顆「情種」植根於所有人,當「外在」觸發心中這顆 種子,也就有了「感動」的萌芽。看見美麗的事物,心跳頻率加快,這種「心動」

的節奏,讓身體不自禁的想對這份「美麗」有所回應,或為一段舞蹈、一曲樂音、

一幅圖畫,或是一段文字,「抒情」油然而生。「抒情」為有生之物最為自然的舉 動,不只動物因「情」而作婉轉的鶯啼、絢爛的雀屏、哀戚的猿嘯,身為萬物之 靈的人,自呱呱墜地起,就懂得如何抒發情感。然而,人雖生而懂情,但「感受 力」卻不為所有人所具備,即是能發掘細膩感受的「藝術細胞」。詩人的文字之 所以能打動人,除卻讀者的感同身受外,最重要的即是詩人們敏銳的情感收發雷 達,如同《毛詩序》所言:「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外在景物與內在情心相互調 和,觸動情種發芽,並揀選最吻合「當下」的字詞,組成句句肺腑的詩人話語,

因而讀詩賞詞最能走進人心深處,挑撥心弦。

人們總是尚美的,然而怎樣的美才足夠打進人心?一片盛開的漂亮花海,人 們或許會駐足欣賞,卻不會永存於記憶中。但若在花海中有了份值得回憶之「情」, 這片美麗即有了收藏的價值,或許為作家書成一段浪漫的小說情節,也或許為詩 人吟誦成一首動人的詩篇。沈從文(1902-1988)曾說:「生命在發展中,變化是 常態,矛盾是常態,毀滅是常態。」12正因生命本身具有的「無常性」,唯有將生 命中值得記憶的部分,以外在形式留存下來,生命才得以延續。這份延續的使命,

在東方以「情」為主的「抒情傳統」中,便以詩詞的方式呈現。詩人們試圖於有 限的生命中,找尋出屬於自身的「情」,並將之轉化為文字,成為自身生命的延 展。而能否尋獲的未知感,使得文字中含有極大成分的「愁」存在,情有多濃,

相對的愁就有多重,正如李清照所比擬:「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如此大份量的愁思,由「情」轉化而來,充斥於詩詞中。崇尚「有情」的東方世 界,給予「情」的傳遞多樣的面貌,傷春悲秋、懷戀悱惻、羈旅思鄉,無一不「抒 情」。詩詞也於此發展出「主題類型」的抒情系統,千變萬化的外在世界所引發 的內心情感,以詩詞呈現而出的「真摯」,於「個人」中而顯得獨一無二。然而 詩人們總能有某些默契,描摹出具有「象徵」意味的景物,或風花雪月,或柳岸 江山。古往今來,讀者們透過這些「象徵」來品味詩人們所處的「當下」,跨越

12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 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頁 240。

6

時間與空間,賞詩人之心。

同為東方有情世界的中國與日本,擁有著幽美的抒情底蘊,造就了含蓄的美 學海洋。無論是古典詞作中的情景交融,或是和歌中的知曉物哀,皆奠基於「抒 情」二字之上,有了抒情美學的萌發,帶動了詩學與歌學的啟蒙,進而在品賞詩 人之作時,更能深入理解詩人的「心」與「情」。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將分為三 部分進行:中日比較文學、美學方法與中國詩學理論和日本歌學理論。首先將比 較文學的定義作出基礎的整理與論述,進而將範圍縮小至中日比較文學中探討,

接著,再將美學方法中的「抒情美學」為概要,並將之延伸至中日的「詩學」與

「歌學」所體現的言志抒情成分作出整理歸納,將本文的研究方法以較為系統性 的方式呈現。另外,研究範圍的部分,將從唐宋小令詞與平安和歌擇出欲進行比 較的作品,並對所有作品整理成表,更清楚展現所欲探討比較的作品範圍。最後 簡單敘述本文的各章內容,並以架構圖呈現論文脈絡。

壹、研究方法

皆為漢字文化圈的中國與日本,語言文字部分的相似性,已為文學創作與思 維提供了「比較」的基底,而兩國在風俗民情中對「情」與「美」的體悟,更是 東方文學裡不可忽視的亮點。本文所欲探討的對象:唐宋小令詞與平安短歌,正 是由「情」「美」滋養而成的詩與和歌。以下將本文的研究方法共分為三個部分 論述:其一為中日比較文學,其二為中日美學方法,其三為中國詩學理論與日本 歌學理論。

一、中日比較文學:令詞與短歌的平行研究

文學如何比較?比較的意義何在?兩首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詩篇,能以 什麼方式來比較?既來自相異的文化與地域,所創作出的文學作品,如何拿來比 較?現今世界儼然已是一個「地球村」,西方與東方異文化間的較量,使得文學 世界更為繽紛多姿。而在各異的文化中,某些意識竟不約而同的於文學中現出端 倪,如此異中同,同中異的現象,引起了學者們將兩種文化的文學作品進行「比 較」的興趣,使其成為一門文學研究: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概括而言,即是「超越國界和語言界線的文學研究,是研究二種或 二種以上民族文學彼此相互關係的一門文藝學學科。」13在比較文學研究中,最 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討文學現象的殊同,從中得知各民族文學的獨特處。文學是人 類情感的產物,情感上的公與私相互交錯,於不同時期中,文學皆有某個「主流」

現象發生,因此,文學亦是社會現象的表徵。不同語言與文化,將產生無數具有

「民族」特色的文學誕出,相對而言,也是各式各樣的社會現象的蓬勃發展。歐 洲文學是一個整體,世界文學也是一個整體。就人類精神現象而言,畢竟還是共 性大於個性的。14基於人類情感中的共通性,這些富有特色的文學所顯現的文學

13 羅世名,《比較文學概論》,(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7),頁 9。

14 張思齊,〈在比較中看日本詩歌的六個特徵〉,《東方叢刊》,第 2 期,2008,頁 35。

7

現象,便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處,其中的共通點,正是比較文學最為吸引人的入 口。經由比較的進行,文學與文學間,將可清楚地尋找出規律之同與特質之異,

進而放寬視野於世界所有的文學中,即使生活環境是多麼的極度差異,所呈現出 的文學依然有跡可循,如同韋勒克(Ren Wellek, 1903-1995)所言:「比較文學就 是意識到一切文學創作與經驗的統一性,以國際的眼光去研究一切文學。」15A.O.

Aldridge 也曾云:「比較文學並不是把兩個國家以上的文學,在對立的意義上予 以比較。相反地,它提供一種方法,可以拓展一個人在接近單一文學作品時的視 野,並使人能超越狹隘的國家界線,去觀察各種民族文化中的潮流與運動,並發 現文學與其他人類活動領域的種種關係。」16比較文學不僅為跨語種跨文化的文 學研究,也能透過比較的眼光,看不同民族與文學之間的連結與發展,培養更廣 遠的文學視界。

一水之隔的中國與日本,觀其歷史便可發現兩者來往密切,尤以隋唐時期為 盛,日本派遣多次使者出使中國,兩國文化因而有了相互切磋的渠道。在遠古時 代的日本,並沒有屬於自身的文字,於是借助中國漢字作為表音符號使用,也正 是這般用法,使得文學領域中,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更顯相似又帶有自身國風的迷 離色彩。在此基礎上,日本的文學在中國式渲染下,產生許多文學上的「變容」, 在深受影響下,透過與自身文化的衝擊、篩選後的融洽,轉化成不違背原有文化 的新意特質。其間的「變容」,最是值得以「比較」的視角,將兩國文化特質抽 絲剝繭。大谷雅夫(1951-)談及日中比較文學的可能性時言:「日本文學雖然深 受中國文學影響,但在接受中國文學的過程,理所當然也伴隨著選擇與變容。如 果我們調查選擇了什麼的中國文學?其間產生了何種變化?思考其選擇與變容 的意義,就能釐清日本文學和中國文學各自的特色與性質吧!」17文化之間的相 互影響,使中日兩國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差距,似同似異的曖昧氣氛籠罩於文學中,

於字裡行間尋找引用與轉化的蹤跡,讓「比較」穿梭兩國文學的灰色地帶,最終 理出由各自文化所誕之文學,其擁有的獨特性質。曹景惠對中日兩國文學的比較 也持有相同看法:

日本文學作品經常援引、借用了許多中國文學的詞句、敘事方法乃至典故,但日本文人所 理解的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學原有的思想、精神,卻常常大相逕庭。措詞上的片面引用並不 代表文本整體內容與思想精神上的一致,現今我們更需要透過探討和漢文學之間的相似處 與差異點,找出屬於日本文學的特質與日本文化的特色。18

15 李達三、劉介民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第一冊(上)、(下),(臺北:學生書局,1990),

頁 7。

16 Owen, A. Aldridge,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atter and Method, Urbana &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9, p.1。中文譯文引自胡耀恆譯,〈比較文學的目的與遠景〉,《中外 文學》,第 2 卷第 9 期,1974,頁 71。

17 大古雅夫,〈日中比較文學的可能性〉,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

17 大古雅夫,〈日中比較文學的可能性〉,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