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心靈淨化為內在提升

第三章 以培育三好人才為目標

第三節 以心靈淨化為內在提升

體育中所蘊含人間佛教三好的理念,本小節將以內在提升探究,進而如何培養 三好人才?所謂「內在提升」是指「心的淨化」。從三好運動而言,其中「存好心」

是與心有直接的相關性,若以存好心為三好運動的切入點,那麼自然就能做好事、

說好話,倘若心存惡念,即使做好事、說好話,口是心非也不真誠,可見得存好心 有其極重要性。

從運動方面來談,運動心理學是研究人們在從事體育活動時心裡活動的過程,

感覺、知覺、表現……等特點,在運動中的作用和意義,乃至運動中、運動後、比 賽前、比賽中、比賽後等的心理狀態。而佛教的心理學呢?如《華嚴經》云:「若人 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為心造。」125,又云:「了達三界依心有,

124吳倫閑,〈運動參與的宗教行為動機與因素探討:一級籃球選手為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 94 年 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2005,頁 16-26。

125《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 T10, no. 279, p. 102a29-b1。

45

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126。佛教既然說是談「心」

的教育,就必須對人類心理有充分的了解,針對心所發出的問題,能提供有效的對 治方法。佛教對「心」的詮釋,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譬喻來闡釋我 們的心,進而教導我們如何找心、安心、淨心127

從儒家人心本善的觀點和佛陀所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得相,只因妄想執著而 不能證得」,人的心本就雜然無垢,只因習氣使然,讓心產生汙濁,如何清理自己的 心,回歸本來面目,使心靈純淨,存好心也就瓜熟蒂落。本節將依次第從心的使用 開始,從唯識學的角度淺談,先簡單了解心如何運作,即是「找心」;接著以「治心 十法」淺析心的管理,即是「安心」,最後是本節的重點,以「治心八法」談心的淨 化,則是「淨心」,如圖 3-2。

圖 3-2 淨化心靈的次第 一、心的使用

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卻往往忽略如何正確使用,唯識學是認識自心的一面明 鏡,更是修正習氣的最好規矩,大師將「唯識學」譬喻為心的使用說明書,從「萬 法唯識」的理論基礎上,觀照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去對應現起的善惡心所,而自 我覺醒128。所謂「萬法唯識」簡單的說,意指所有的一切現象都是由識所變現,「識」

指心識。因此,可見得心識的影響力甚大。

126《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 T10, no. 279, p. 195, b17-19。

127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64—佛教叢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頁 53。

128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8—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阿含經與人間佛教》,高雄市:佛光出 版社,2017,頁 170-171。

心的使用

(八識運作)

心的管理

(治心十法)

心的淨化

(治心八法)

46

唯識學可以說是佛教的心理學,而八識可以說是唯識的基礎,唯識學則是建構 在八識的根基上做分析129。所謂的「八識」意指,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 識、身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八識」的運作,從大師所提的 一首偈語,略知如下:

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諸事各持分;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

眼觀耳聞鼻作探,舌味身觸心難安;末那執我作傳達,賴耶罪福怎能勘130

此偈語在說明八識的分工,兄弟八人意指八識,村是指「心」,「兄弟八人共一 村,村中諸事各持分」,指八識在心裡運作,而八個識各有不同的任務,彼此間分工 合作;「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五個指前五識,心識是第六意識,第 六意識根據前五識收取的資料後,第六意識之分別產生認識作用;「眼觀耳聞鼻作探,

舌味身觸心難安」,指眼、耳、鼻、舌、身處於忙碌當中;「末那執我作傳達,賴耶 罪福怎能勘」,在內心深處還有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執著於第八阿賴耶識 是我,將阿賴耶識本有的訊息,傳給第六意識,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收藏所有 一切的善、惡種子,供應給第七識,第七識提供給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行為又會 回薰到第八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雖然對生活沒有直接聯繫,卻是生命的主體131

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遇境現行,其它七個識也會回薰到第八阿賴耶識中。因 此,當惡的種子回薰,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會儲存惡的種子,反之善的種子回薰,

阿賴耶識所儲藏就是善的種子,當善種子不斷增加,那麼心存善念的力道也就會增 強,如圖 3-3 所示:

129同註 128,頁 45。

130同註 128,頁 93。

131同註 128,頁 93-95。

47

圖 3-3 八識的運作

「八識」是心識的作用,指揮所有的造作行為,是「我」的主宰者,可藉以了 解認清內心的主人翁,可以清楚掌握心理的起心動念,歇止惡念,提起善念132。亦 從種子薰習和回薰的過程,讓善念一次又一次的增上。本研究試圖闡述透過薰習三 好理念,乃至於實踐三好運動,將善的種子不斷地起現行和回薰,漸漸培養成三好 的人才。

大師提及:「認識了八識,才能認識自己。」133。本研究只是簡單陳述,透過唯 識學習心如何使用?要先了解之後,才進一步知道怎麼運用,方能正確使用它,接 著以下就從如何管好自己的心來闡述。

二、心的管理

有管理好這顆心了嗎?管人、管事、管物,那心呢?在管理別人之前,是否先 管理好自己?《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134。在唯識學裡提到「萬法唯識」,《華嚴經》亦云「三界唯心」、「唯心所現」,又《楞 嚴經》云:「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135, 皆是在說明,一切現象都是心所變現。因此可以說,心善人則善,心惡人則惡,換

132同註 128,頁 40-41。

133同註 128,頁 95。

134《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 T10, no. 279, p. 102, a21-23。

135《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CBETA, T19, no. 945, p. 109, a2-4。

48

句話說,心管理了身、口、意的造作,由此可見管理心的重要。

大師曾提及〈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主要是針對心的管理而言,從認識自 心,一心二門為總說,其次則是用自覺對治無知、用知足對治貪婪、用慈悲對治瞋 恚、用律己對治慾望、用謙虛對治傲慢、用喜捨對治慳吝、用正念對治煩惱、用願 力對治習氣、用無我對治執著,一共十法136

四念處又名四念住,防止雜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種方法,即身念處、受 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即「觀身不淨」,以對治淨顛倒;受念處即「觀受是 苦」,以對治樂顛倒;心念處是「觀心無常」,以對治常顛倒;法念處是「觀法無我」, 以對治我顛倒。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 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137

四念處簡單而言,是安頓身心的方法,而管理心的目的,透過認識了解自己的 身心,對治身心煩惱的法門138,讓心安住。若將治心十法歸納至四念處中,圖 3-4 治心十法中之四念處。

圖 3-4 治心十法中之四念處

(一)觀身不淨:在我們的身體裡,充滿了髮、毛、齒、涕、唾、痰、便、塵 垢等不淨物,用以破除對於欲望的根本—「身體」的執著,了解色身的虛幻不實,

136詳見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20—佛教管理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頁 149-183。

137參見《佛光大辭典》,頁 2214;又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138同註 136,頁 183。

觀身不淨 用自覺對治無知 用律己對治慾望

觀受是苦

用慈悲對治瞋恚 用謙虛對治傲慢 用喜捨對治慳吝

觀心無常

認識自心,一心二門 用知足對治貪婪 用正念對治煩惱

觀法無我 用無我對治執著 用願力對治習氣

49

進而借假修真,認識心境的內涵更為重要,追求真實不滅的法身慧命139

「用自覺對治無知」,自覺意識自己,讓自己覺醒而不在無知中流連忘返,透過 自覺把自心管理好;「用律己對治慾望」,人的慾望是無邊無際,有就想要更多,好 想要更好,用律己來克服自己的慾望。從觀身不淨中破除對身體的執著,佛法不在 外相慾望上追求,而是往內心裡面修,透過自覺能力觀照身不淨,嚴以律己,進而 減少心裡的慾望。

(二)觀受是苦:「受」有很多,由接觸而「覺受」到一切的感受,苦多於樂,

即使有快樂,也不究竟、不長久,遷流不息的結果,歸根究柢,還是會因時空的變 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140

「用慈悲對治瞋恚」,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菩薩慈眼視眾生,以慈悲心代 替瞋恚,放下心中的瞋恨;「用謙虛對治傲慢」,傲慢者自視甚高、自以為是,聽聞 善法不著意,阻礙自己進步的機會,用謙虛來克服,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低頭;「用 喜捨對治慳吝」,慳吝者不懂與人分享,自貪圖自己的利益,亦是很辛苦了,用喜捨 來對治,如同歌詞裡「與你分享的快樂,甚過獨自擁有」,獨樂不如眾樂。瞋恚、傲 慢、慳吝,是一種苦的感受,用慈悲、謙虛、喜捨來取代,心胸開闊也就不會在苦 海中遊走。

(三)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好比江海波濤,一波將息,一波還起,變化無窮。

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141

「認識自心,一心二門」,根據《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指真如門和生滅門,

簡單說明,真如門是與生所俱來的清淨心,是正的、善的、好的、淨的;而生滅門 則是邪的、惡的、壞的、染的,心可善可惡,可正可邪,觀自己的心,面對自己醜 陋的一面是痛苦的,透過面對它才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用知足對治貪婪」,《八大 人覺經》云:「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139詳見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 162—星雲法語》,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頁 10。

140同註 139,頁 10-11。

141同註 139,頁 11-12。

50

惟慧是業。」142,不貪求一時,容易無窮無盡想要更多,知足常樂擺脫貪婪;「用正 念對治煩惱」,煩惱讓人受苦,煩惱又無窮無盡,但也只是一時的,用正念來趕走煩 惱。舉凡有所思想、感受的,都會隨著心念轉變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執著於一時

惟慧是業。」142,不貪求一時,容易無窮無盡想要更多,知足常樂擺脫貪婪;「用正 念對治煩惱」,煩惱讓人受苦,煩惱又無窮無盡,但也只是一時的,用正念來趕走煩 惱。舉凡有所思想、感受的,都會隨著心念轉變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執著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