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童年中的生活型態

第三節 休閒娛樂

本節筆者將從六本童年散文中,探討及歸納各個作家童年所呈現的遊戲型態 與休閒的方式,藉此析探可否從童年的「休閒娛樂」等主題中,折射出臺灣的時

139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頁 52-55。

140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頁 56。

代性。在觀看六名作家童年時,亦旁引其他同年代作家童年散文補述,找尋因應 環境的不同,所表現不同玩樂的模式。本論文所擇選的作家中,以背景及地域性 來看,1960 年生的管家琪童年居住地不固定,家境生活優渥;1961 年生的王淑 芬家境小康,居住在台南近郊的左鎮;而 1962 年生於新竹北埔的陳素宜筆下的 妮子,和 1967 年與阿媽住在烏來山間的林芳萍都是住在鄉野之間;1965 年生的 林玫伶受到家庭的影響,戲院是伴隨她成長的撫育空間,也是兒時的遊戲場;張 嘉驊筆下的童年記事,主要以澎湖的三年國小的童年時光為背景。

60-80 年代正是臺灣社會轉變的時期,因此孩童玩伴群體的結構也改變,隨 著社會經濟的轉變,農業產業轉為工商業後,人口移向城鎮發展,孩童的玩樂空 間從早期的農地,到家門外的空地、巷弄,顯現著時代的變異性,而孩童的遊玩 對象,也從大團體的鄰里同儕,漸漸轉向為兄弟姊妹,人數越來越少。

在「遊戲」定義方面,張世宗在《昨日童年‧傳統童玩:趣說臺灣童年游藝 文化》當中,認為多數人經常將「玩遊戲」三者並稱,但也可以互相拆解分為「玩」、

「遊」、「戲」三種不同類型。其中定義為:1.「玩」:與「物」的互動,也就 是操作把弄各種實物。如:玩具、砂、水...。 2.「遊」:與「境」互動,到一 特定環境中體驗、感受新的經驗、刺激。如:遊覽、旅行、爬山...。3.「戲」:

與「人」互動,同儕間的社會性學習。141因此,筆者將以「玩」、「遊」、「戲」

來分述同期出生的作家,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如何書寫他們的童年遊戲,並探究所 展現出的童年遊戲空間、遊戲類別等休閒娛樂的方式。

一、 從「玩‧遊‧戲」看臺灣 60-80 年代

筆者於上段提及張世宗對於「遊」是指與「境」互動,認為兒童的遊玩型態 多數是交集連結的。因此,筆者將先以環境論「遊」後以媒材為「玩」之物,從 中再參酌「戲」的型態,來探討有關 60-80 年代童年的遊戲型態。從「境」來看,

141張世宗著,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彙編,《昨日童年‧傳統童玩:趣說臺灣童年游藝文化》

(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6 年 7 月),頁 22-26。

97

60 年代早期,孩童的玩樂空間多以所生存的周遭為主。生活於農村的就以田野 為樂,靠海的就在海邊嬉戲,居城鎮的就在巷弄玩耍。臺灣以農業培植工業,因 此,早期的生活環境,多數以農為主,作家對於田野的遊戲記憶描繪,並且配合 作物收成的時節,各有不同的遊戲方式。在王淑芬的〈罰跪〉中,表現出自己因 為覬覦家中雞蛋,想在家附近的溪旁烤雞蛋,最終被父親識破而使三個小孩受罰 的情形,以表現出當時住家附近的自然景緻即是童年的祕密基地。

作者在書寫休閒娛樂的情景時,常運用兒童視角描述遊戲,這使得讀者彷彿 看見活靈活現的小朋友,生動的玩樂及探索自然。在陳素宜的《妮子家的事》更 表現出「境」對於妮子而言,是個遊樂兼富學習的場所。在尚未污染下的溪流、

溝渠中,人們因應天候四季的不同而有其不同的遊玩及「取用」方式。在〈蝦公 煮酒〉142中,寫著晚餐過後大家在樹下乘涼,鄰居提議一起趁夜色清朗抓蝦,於 是隔壁阿忠和他爸爸邀妮子去橋下抓蝦。這不僅能看出當時臺灣的鄉間生活,人 與人的關係緊密外,在抓蝦的過程中更可看出群體的活動。妮子以自身觀察及被 成人引導的方式學習了如何抓蝦,而這個具有遊戲性的活動,令人回味無窮。對 於年幼的妮子而言是「玩樂」,從她前往的途中,隨著月光玩著踩影子的遊戲,

看著父親及阿忠爸爸使出絕招引誘蝦子,或許對於大人而言,這是一種捕食而非 玩樂的活動。而作者經由兒童視角表現在篇章當中,導引著讀者也從中了解 60-70 年代鄉野間,孩子們如何將自身融入自然的玩樂方式。

在〈埤塘放水〉中,呈現出早期農村對於埤塘的互存性。埤塘是早期農民為 了水利調節灌溉而鑿出的,除了灌溉的功能外,更具備了休憩、防災等功能。埤 塘更具備反映社會變遷的歷史意涵。143文中妮子跟著姊姊去自家菜園的埤塘旁釣 蝦,文中提及:

長長的細竹枝上,綁著一條麵粉袋上拆下來的粗棉繩;棉繩的另一端,綁

142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49-54。

143張翰璧,〈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 計畫,2004 年 12 月),頁 1-3。

著半截蚯蚓。姊姊說:「讓蚯蚓沉到水裡去,等蝦子來吃蚯蚓的時候,用 最快的速度把牠甩到岸上來。然後你再大聲叫我,我會過來把蝦子撿到水 桶裡面去。」...我發現小蝦子比較笨,兩、三下就被我釣了五、六隻 上來。剛開始還要姊姊來撿,後來我越來越厲害了,算好距離可以直接把 蝦子甩到水桶裡去。...接下來阿公說的卻更讓我心動:「後屋人家的 埤塘今天放水。我剛才來的時候繞過去看,水全放光了,一大堆人下去踩 蚶貝。熱鬧滾滾哪!」144

同樣在「境」的呈現,張嘉驊在〈風島飛起來了〉及〈沈睡在大海裡〉回想 兒時在海邊游泳,在潮間帶抓魚蝦也令他難以忘懷。林芳萍在阿媽家的烏來山間,

於〈山裡的湖〉中跟著阿隆哥去湖邊玩打水漂,看著哥哥們像魚一樣鑽進如果凍 似的湖。在〈芒花開〉中描寫著和弟弟追逐在滿山芒穗中玩捉迷藏,阿隆哥用芒 桿做出翹了一條毛絨絨大尾巴的鳥送給自己的欣喜。另外從〈看鳥〉中,可以看 出小時候跟著表妹到山谷的田埂間賞鳥,在田埂之間,穿越農田、經過一大片清 白的野薑花叢,拿著望遠鏡追逐著打捲尾鳥兒的身影。如此沐浴在林野中,任隨 草葉搖曳,享受著大自然的給予。

而遊樂場建築於田野之中,如何取材來「玩」,當時的孩童則多以就地取材 來進行遊戲。先從 1968 年生於台中縣大甲鎮的何元亨,其所著作《童年萬萬歲》

中〈爌土窯〉,可以看出休耕時,孩子們在農地群體遊戲玩樂的情形:

每年寒假,當田地裡的稻榖收成後,一望無際的田地成為我們另一個 遊戲場。爌土窯是每一個鄉下小孩幾乎都會玩的遊戲,除了玩,還可 以填飽肚子...土窯蓋成後,一群人必須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撿乾稻草 生火,有的到田埂邊的竹林撿枯掉的竹子,有的必須回家拿地瓜、芋 頭、雞蛋,如果找不到地瓜或芋頭,就要想辦法去「借」來...等待土

144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104-107。

99

窯內的食物悶熟,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利用等待的時間,我們喜 歡玩「丟泥塊大戰」,就好像打躲避球一樣,也好像漆彈戰爭,分成 兩隊,以田埂為界線,誰被泥塊丟中了,誰便陣亡。那一對先被剃光 頭,就得認輸。同樣的遊戲,沒有任何的獎品,沒有人會去計較輸贏,

只是為了等待土窯的食物悶熟。145

歸納 60-80 年代童年生活,因應時節或在就近的農地遊玩,其中「爌土窯」

是許多人共有的童年記憶。林芳萍在〈阿媽的菜園〉形容,每次阿媽燒草的時候,

就是自己和弟弟最喜歡的工作,因為有地瓜可以吃。許多遊戲不需成本,隨著自 然的四時更替,有著不同的玩法,不論在空地、操場奔跑嬉戲,或是群體結構的 團體遊戲,例如騎馬打仗等都是當時常見的情景。在大自然的環抱下,尚未都市 化的自然環境,是孩子們玩樂的探索空間,兒童常常去鄉間追逐蝴蝶、捉蟬、釣 青蛙等。

這種就地取材,體驗玩樂的純樸樣貌,亦可從陳素宜在〈包粄粽〉中找到。

文中與姊姊到家旁邊的竹林採摘竹葉時,途中姊姊用蜘蛛絲纏著竹竿抓蟬。另外 在〈筍蛄〉中,鄰居阿珠叫妮子出來看手上用縫線綁住的筍蛄,妮子很羨慕。當 時的形容到:

阿珠還真慷慨。我接過她手上的縫衣線,線的另一頭就綁著那隻寶貝筍蛄。

就在我接過來的時候,筍蛄突然飛起來了!牠那本來藏在硬殼裡的翅膀,

不斷的搧出細小的嗡嗡聲音;...「阿珠,筍蛄怎麼懶懶的,都不飛呢?」

阿珠一手抓住線頭,把筍蛄吊在空中。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縫衣線,

用力的搓起來。可憐的筍蛄跟著線身旋轉、旋轉、旋轉,轉到受不了時候,

牠就飛起來。可是沒飛多久,牠又停下來了。吊在線尾,一動也不動的。

阿珠伸出手,又要搓線。我急忙跟她說:「不要搓了!要是有人把你吊起

145何元亨,《童年萬萬歲》,頁 1-6。

來一直轉,你也會不舒服的。」阿珠聳聳肩膀說:「我又不是筍蛄。」146

值得觀察的是,當孩童年紀過小,對保育的概念尚未建立,一切都以「好玩」、

「試驗」的精神去接觸。而男生與女生玩的方式也有差別,男生玩的方式較女生 更有「試驗」的性質,使孩童有時不免玩得太過火。如何元亨在〈黏蟬〉這篇章 可以看到:

我們會到雜貨店買一種用來黏蟑螂的紙,找來長長的竹竿,竹竿前端,沾 上些許黏張紙上黑色濃稠的黏液,在田埂邊的大樹下尋覓,...此時,小 心翼翼的舉起沾上黏液的竹竿,瞄準夏蟬翅膀的位置...被捕的公蟬大概 因為驚嚇過度及蟬翼受損不能再飛了,連鳴叫聲都顯得無奈哀傷,我們喜 歡抓會叫的公蟬,如果抓到了母蟬,便隨手丟在地上,讓牠自生自滅。147

從上述可以觀察到作家依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有「境」的變化,以及其 不同的遊戲方式。而玩樂的媒材,多數是自我發明,自身可以取得的周遭之物。

從上述可以觀察到作家依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有「境」的變化,以及其 不同的遊戲方式。而玩樂的媒材,多數是自我發明,自身可以取得的周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