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童年中的飲食記憶

第一節 童年中的餐食與文化

於本節筆者將探討 60-80 年童年書寫中的餐食記憶,對於「餐食」筆者研究 的範圍以主食及菜餚為主。從文本中,可以發現在食材烹煮的方式,於臺灣 50 年代大多使用灶炊的方式,不過自 1960 年臺灣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公司合作生 產第一代大同電鍋168開始,對於烹飪習慣開始有了改變,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因

167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 年 8 月),頁 124。

168 參見王美玉總編輯,〈陪伴台灣人走過半世紀的老朋友〉,《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玩樂一百年》(臺北市:天下遠見,2011 年 1 月),頁 46。1960 年出現的大同電鍋,開啟了「廚 房電器化」的第一步。第一台電鍋是與日本東芝技術合作開發的,當時臺灣電力才剛普及,很多 人仍用灶爐煮飯。大同四十年資深員工黃成康指出,剛開始十人份的大同電鍋售價約三百多元台 幣,價格類似現代家庭買一台電腦,屬於高貴家電,第一年才賣兩千多台,後來由於耐用及操作 簡單,到了 1967 年時,年銷售量即破了十萬台。

111

此於初期並不是很普遍,直到了人民的經濟好轉,反應在購買的能力上,加上電 鍋的好操作及耐用性,到了 60 年代後期銷量逐漸攀升。因此在 60 年代早期,許 多家庭仍以柴燒炊煮的方式料理,如陳素宜的文本中,仍保有傳統的烹煮習慣。

一、 環境與文化

從當代飲食文學發展出的懷舊題材,常可看出關於記憶與食物之間的主題。

對於飲食上的書寫,作家往往藉由童年時期所接觸的食材、觀看烹煮的過程、或 購買時的記憶、以及食用時的味覺亦或是附加的遊戲性,投射個人情感與感官記 憶書寫於文本中。依據吳佳玲的研究,表示「對於飲食所塑造地域性的群體記憶,

空間與互動的媒介往往是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169筆者於第三章曾探討作家生 長環境的不同,所處地域及族群文化的交互影響下,亦發展出不同的飲食文化。

因此本段將以作者書寫的場景、取得食材的過程、烹煮的方式端看各個作者 童年所處的時代性。六本童年散文中,提到餐食記憶的僅有陳素宜,其餘作家如 王淑芬、林玫伶著重於零食的記事。在主食的描述上,王淑芬僅以〈筍乾與蘿蔔 乾〉單篇描述因為遲到被糾察隊罰,在匆忙下送便當到蒸飯箱,後來因為拿錯別 的同學便當,發現經濟層面導致生活上的差。而筆者將以他為主要探討文本。1962 年出生的陳素宜,其童年散文《妮子家的事》,寫著國小時期的童年記憶,其中 從她對故鄉的描述,以及童年記事可以看出深受客家文化的影響。因此,筆者將 以她飲食記憶書寫探討,是否能反應客家文化,並且具有 60-70 年代的時代性。

《妮子家的事》主要描寫妮子在國小時期,姊姊為國中和父母、阿婆阿公一 起居住的童年生活,在文本的篇目中,直接以食材或料理為篇名,是本書的特色 之一。在可以展現客家文化的料理中,以〈包粄粽〉描寫五月端午節客家包粽子 的情形最為深刻。雖然字裡行間,作者沒有說教式的道出「粄粽」這些代表客家 文化的傳統美食,但是在菜名及烹調方式上,卻藉由妮子的兒童視角,著重在妮

169 吳佳玲,「品味中國菜:華語飲食電影的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國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2008 年 8 月),頁 31。

子的觀察生活及融入在家庭體驗尚。如此細膩及生動的描寫,除了可展現由妮子 代表後代,承接父母親的上代的客家文化傳承外,亦使不了解客家文化的讀者,

從篇章出觀想出菜色及觸及客家文化的人文風情。例如在〈包粄粽〉篇章開始即 以父親說「五月節,包粽子。包些鹼粽來拜神明,另外包些粄粽自己吃,你們兩 個去摘些竹葉回來吧。」170為開頭,可以看出成人教導孩子客家文化,是在生活 間傳遞。於是妮子跟著姊姊去竹林採葉。在採集竹葉的過程中,一如在其他的童 年記事中,可以發現對於成人指派的工作,在孩童眼裡,時常與遊戲交互發生,

從文本中妮子從採粽葉的過程裡,姊妹兩人拿著沾著蜘蛛絲的竹竿,一邊捕「媽 牿蟬」一面摘竹葉可以看出遊戲性的趣味。而在妮子與姐姐幫忙媽媽及阿婆烹煮 的過程中,讀者可以藉由文字的構成、拼湊筆下的世界,重現臺灣客家庄傳統美 食的滋味,亦可知道當時代,大部分料理從食材的取得開始,都是自家飼養、或 自己種植。另外,處理食材方面,作者運用細膩的描寫方式,藉由妮子的眼睛,

及參與生活,一一向讀者介紹:

姊姊在天井放了兩大盆水,我們就拿起豬鬃刷子,蹲在盆邊刷竹葉。剛才 抓蟬花了太多時間,現在想加緊工作。可是一急起來,刷得太快,竹葉就 裂開了。裂掉的竹葉不能包粽子,我們只好靜下心來慢慢刷。這時候廚房 傳來陣陣香味。那是爆香蔥炒蝦米、香菇、加上肉絲和蘿蔔乾的好味道。

我知道包粄粽的餡料要炒好了...這是我最痛苦的時候到了!媽媽負 責把粄皮捏成一份一份,再把它壓平。姊姊把圓圓的粄皮包上餡,再揉成 一個小球。我呢?每次都是我要把豬油抹在包了餡的小球上,再給阿婆用 粽葉包好綁在藺草串上。...抹油可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喔!不抹油,或 是抹得不夠,等粽子爭好要吃的時候就慘了。剝開粽葉,粄皮黏在葉子上,

餡也露出來了,哪還能算是粽子呢?171

170 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9。

171 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10-13。

113

上文陳素宜運用著兒童視角說明包粄粽的細節,還有講述自己雖然是「小孩 子」,但仍要幫忙外,讀者亦可發現當時建物的獨特空間結構。其中以「天井」

可以看出屋舍的格局,以及早期鄉間的建築樣態。而「天井」亦象徵著人與人情 感連結的場所。在文中提到採粽葉的竹林,其用處除了取食材外,也是孩子們玩 樂的場所。讀者可以看出孩童以參與的方式,與大人一起包粽,學習技能,這是 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另外,一般對於客家菜普遍的印象為「鹹、香、肥」這在

〈薑絲炒大腸〉及〈鹹菜剁豬肉〉可看出客家菜色的特色。而從上文可以看出粄 粽是客家粽的代表之一,藉由「米」的特點來製作較耐久藏而普遍受到客家族群 愛好與重視的「粄」,也是客家人特別的重視的食材。所謂「粄」也就是福佬人 所說的「粿仔」。

客家的米粉製品中,其中以「粸粑」最具有代表性且廣受歡迎,常用於婚喪 喜慶或廟會拜拜,而臺灣地區的客家人辦活動或聚會時,經常用粸粑來招待鄉親 父老,也是客家族群向非客家族群表示歡迎的重要食品之一。172所謂「粸粑」便 是把蒸熟的糯米樁成黏糊狀,做出來的一種類似麻糬的點心。在〈牛汶水〉中,

即是以「粸粑」做成的「牛汶水」,由二姑姑交由妮子帶回去給阿公吃。對於妮 子而言,牛汶水這道菜是沒聽過,充滿新奇的,因此她描繪著觀看著二姑製作的 過程,文中說道:

等二姑把蒸好的粄粹倒入木桶,攪拌出黏性後,我發現原來就是粸粑嘛!

家裡有喜慶的日子,阿婆和媽媽也會打粸粑。用竹筷剪成小團,沾花生粉 吃。軟軟甜甜、香香 QQ 的,滋味棒透了!可是,這和牛汶水又有什麼關 係呢?二姑姑把粸粑裝好,又裝了一小鍋滷肉的湯汁,仔細吩咐我們:「牛 汶水有甜鹹兩種。甜的湯就是老薑加黑糖水去熬成的,不過阿公愛吃鹹的,

就是把粸粑泡在滷肉湯汁裡。」欸!這一泡,倒真的很像今天來的時候,

172 參見〈筷子文化〉,《客家米食中心》,瀏覽日期 2014 年 8 月 14 日,網址:

〈http://hakkafood.myweb.hinet.net/chopstick.html〉。

看見那頭大水牛泡在池塘裡的樣子。173

從上文呈現出客家「粸粑」的料理方式,類似這種利用稠厚米粉糊製作食物 的出現,是早期農家在舂米的時候,不願意浪費殘留在臼底的碎米的一種物盡其 用的方法,這種方式特別可以表現出客家人的節儉、質樸的精神。除此之外,像

「鹹菜」,亦是客家常用入菜的食材之一,「鹹菜」的製作,也和延長保存期限 有關,這對於氣候不足以保存的狀態下及電器尚未普遍時,是一種延長食材使用 期限的方式。這和其他的發酵食物同樣是經過質變轉換方式,使得人民可以克服 保存上的困難。對於現在習慣工廠製作成品的讀者而言,在〈鹹菜剁豬肉〉中就 詳細地描寫小孩子一起幫忙踩踏芥菜,製作成鹹菜地情景,也可以充分的反映出 在早期臺灣兒童的童年,小孩幫忙家務,以人力自產的方式製作鹹菜的片段。對 於妮子而言,幫忙製作鹹菜的過程,是段辛苦回憶:

鹹菜是家裡自己做的,有時候我們也叫它覆菜。不管叫它什麼菜,想到做 菜的過程,我就頭痛。喔!是腳痛,不是頭痛。田裡的芥菜收成時,常常 一收就是一大堆,吃都吃不完。麻煩的是隔壁鄰居、親戚朋友的家裡,自 己也種了很多,誰也沒辦法幫誰吃。勤勞的媽媽們就把一大棵;一大棵的 芥菜,整顆放在稻埕上曬。曬倒脫水變軟,再把整顆、整棵的菜縱橫交錯,

一層疊上一層,每層芥菜都細密的撒上粗鹽。等到疊了五、六層,就該我 們小孩子上場啦!仔細的把腳洗乾淨,我和姊姊跳到芥菜堆上,開始「一、

二」,「一、二」的原地踏步,直到把菜踏出水來,整顆轉成晶瑩剔透的 碧綠色為止。這件工作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累死了。更嚴重的是,我們 常常打著赤腳四處跑,腳上難免有些擦傷、刮傷的小傷口,這些傷口碰到

二」,「一、二」的原地踏步,直到把菜踏出水來,整顆轉成晶瑩剔透的 碧綠色為止。這件工作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累死了。更嚴重的是,我們 常常打著赤腳四處跑,腳上難免有些擦傷、刮傷的小傷口,這些傷口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