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童年中的生活型態

第一節 懷鄉憶舊

學者朱自強曾於〈『童年』:一種思想的方法和資源〉中表示:

兒童是一個歷史概念,是成年社會對“童年”的普遍假設。每一種形態的“童 年”,都是某個歷史時代的制式在具體的兒童生命、生活上的映現。兒童 是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種,兒童的身上具有兒童獨自特有的心理、感覺和 情感,對此,成年人必須給以理解和尊重。104

從朱自強的觀點,可以看出兒童所建構出來的童年,是一個歷史概念。而童 年樣貌若跟隨著時代流轉變遷。因此筆者藉由六本童年記事,分述各文本提及童 年時期有關環境的記憶,並藉由作者視角的轉換,探討兒時在環境下的感受,以

104朱自強,〈『童年』:一種思想的方法和資源〉,《中國圖書評論》(2008 年 2 月 8 日),

網址:http://reading.cersp.com/Informative/Rambler/200802/4916.html。

及作者對於故鄉的情感。另外,童年的生活空間除了受大環境時代的影響外,還 有著地域上的差異性。

一、 管家琪《藍色記憶箱》

1960 年生的管家琪,童年時因為父親任職法官的緣故,常常因為父親調任 地不同而轉學,因此,曾經三年換兩間學校,對她而言「鄉情」這個主題在她的 篇章裡頭,並沒有太多描述。一如在〈我住過鬼屋〉、〈懷念騎腳踏車的歲月〉

中,講著自己搬家頻繁,居住過許多城市的經驗,她寫到:

1960 年,我出生於臺北市,但是兩歲多就離開了。由於父親職務上的關 係,平均每隔兩、三年,我們就隨著父親的陞遷而搬家,他陞得越快,我 們就搬得越頻繁!我一直覺得我是在中南部長大的,因為重回臺北市的時 候,我已經高二了。我們住過很多城市,像台南、嘉義、台中、台東、馬 公、宜蘭、屏東,有好幾個地方還住過不只一次。也許是天生適應力就很 強,從小,我倒是挺喜歡搬家的;每搬一次新家,就意謂著又可以玩新的 地方了。...我一直很喜歡這種「四海為家」的感覺。直到長大後,才突 然發覺,我好像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因為我在每一個地方落腳的時 間,平均都只有短短兩、三年。這實在有點兒遺憾。105

從上述可以看出管家琪在文本中,對成長地區所謂「故鄉」的描寫並無太多 著墨,篇章的描寫著重於記事,亦無寫景。推估其原因,是因為對於她而言,故 鄉和她之間所聯繫的情感,並無法因為時間而累積感情。因此,童年書寫呈現對 成長環境的部分,僅以一小段說明。「在我所住過的城市中,我對嘉義的感情最 深。最重要的是在嘉義住得比較久,居然住了四年。」由此可以看出,若「四年」

就得以「住得久」稱之的話,大多數因為搬遷而到的縣市都不滿四年。對於兒童

105管家琪,〈懷念騎腳踏車的歲月〉,《藍色記憶箱》,頁 118-119。

71

而言,難以培養對於地方的情感,由於幼童依附於成人的照顧,在尚未成年,無 法主動探索認識外,居住時間過短也是無法建立「鄉情」的其中一個原因。因此,

管家琪所描述的童年生活環境,大部分是著重於人物描寫,及童年事件對於自我 形象的影響,多和記事有關。如〈我住過鬼屋〉106這篇,描述國小二年級的時候 因為搬到澎湖的首長宿舍,日式的平房有著很大的院子,還有司機及傭人的房間。

她和哥哥弟弟都很喜歡在院子裡跑來跑去,到處「探險」。除此之外,則以敘述 事件為主,與其說描寫故鄉之情,不如說那是作者運用的場景說明。

二、 王淑芬《童年懺悔錄》

1961 年生的王淑芬,在《童年懺悔錄》中提到有關於故鄉的描寫不多,對 於家鄉的描繪,或者對於童年生長環境的情感都無法在文本中看出。大多數的敘 事著重在記人或記事上。因此,〈車中奇緣〉算是整本作者有提及家鄉片段的部 份,而描述僅以距離來形容。而整篇重點也是在記事較多,「媽媽一直認為家鄉 的小學比不上城市小學,所以從二年級起,便將我轉學到市區的博愛國小就讀...

到底學校離我家有多遠呢?我只知道每天得搭一小時的公車才會到學校。放學時,

再搭一小時,才能回到家。」107本段呈現出在台南左鎮是距離市區較不發達的偏 鄉,在父母經濟環境許可之下,選擇了通車就讀城鎮的博愛國小。

三、 陳素宜《妮子家的事》

1962 年生於新竹的陳素宜,北埔是她成長的環境。在許多篇章中就看得出,

作者對於故鄉北埔充滿情感的描繪。陳素宜筆下的妮子,從生活瑣事中去反映出 圍繞著這個充滿客家風情的北埔,藉由飲食、地貌及風土民情,展現著濃厚的客 家味。她常用菜名當做篇名,且多數都是頗具客家風味的料理。在童年記憶中,

106管家琪,〈我住過鬼屋〉,《藍色記憶箱》頁 98。

107王淑芬,〈車中奇緣〉,《童年懺悔錄》,頁 24。

大人處理食材或取得過程,對於自己而言那不只是道「菜」,而是故鄉的味道。

另外從文中可以看到,在陳素宜的童年時期,其家庭關係是緊密的,人與人互動 的方式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並且從許多童年記事中,都表現出自己參與其內,

參與成人生活的妮子亦可以表現出屬於自己的童年面貌,儘管年紀小,卻在每一 篇章中都依附著「大人」活動,無論跟著長輩或者是同儕的鄰居和親戚,在他們 的伴隨之下,使自己的童年活動空間也非常廣闊。

臺灣 60-80 年代經濟開始茁壯,而許多鄉村仍保留傳統的樣貌,在大自然尚 未被污染下,孩童常常在活動範圍與自然融為一體,再加上新竹北埔的地區性,

使文本中蘊含著自然的懷鄉氣息。其中包含〈包粄粽〉的竹林,〈牛汶水〉二姑 家的吊橋、秀巒山。家族的茶園,還有〈蚶子米醬湯〉所形容的雨後和媽媽一起 去田溝的情景:

哇!好一條田溝,雖然不寬,卻是很長。清澈見底的溝水,從前面流過來,

轉個小彎再流到後面去,兩邊都看不到盡頭。更棒的是,旁邊一排綠樹,

織出一片綠蔭,蓋住這段田溝上。...把溝底的土,連泥帶沙的挖進畚箕 裏。然後輕輕的在水中搖晃畚箕,一顆顆橄欖綠帶細咖啡條紋的蚶子,就 露出來啦!...媽媽一再叮嚀我:「小的放回去,比你的大拇指還大的才 帶回家。」108

從上述文中,可以看出居民因應季節去捕撈食材,在田溝中的蚶子也因為水 流清澈未污染,所以隨時可供取用,並在覓捕之時,母親也傳遞著有關生態永續 的智慧,告訴妮子大自然的取用有其「道理」。同樣的智慧也出現在夜晚鄰居阿 忠爸爸和妮子爸爸帶領著孩子去南埔橋下捉蝦場景中,除了寫出捉蝦的趣味性外,

妮子還從爸爸的口中,了解捉蝦的方法,這正和媽媽耳提面命的與自然相處之道 不謀而合:

108陳素宜,〈蚶子米醬湯〉,《妮子家的事》,頁 46。

73

月光在河水上面跳舞,還有淙淙的水聲伴奏。這個景象,跟白天我和媽媽 來這裡洗衣服的時候,真是差太多了!...爸爸把炒過的米糠撒在水裡,

然後要大家注意看。...「水裡的石頭邊,有兩個綠綠的小點,有沒有?

那就是蝦子的眼睛!現在我們可以下水去抓蝦了。記住,腳步要輕要慢,

別把蝦子嚇跑啦!還有抓蝦最重要的是,要在蝦子的後面下手。因為蝦子 一覺得不對,就會往後彈,剛好跳到我們的手上來。不過太小的就別抓了,

免得以後沒蝦子抓。」109

從陳素宜對故鄉的描述,可以知道妮子生長的地方依山傍水,從家族的茶園 便可以想見客家庄的傳統特色,對於陳素宜的童年而言,在對家鄉的書寫上,都 是以兒童視角去跟隨著大人的腳步去親近自己的土地,從大人的口中了解對於大 自然的敬畏。而在《妮子家的事》中,對於地名和地景的描寫,就清晰得多,彷 彿在讀者眼中可以勾勒出一幅地景圖跟著妮子的腳步去認識她的故鄉。而妮子的 客家文化,對於讀者而言或許陌生,但是對於其所處的環境,採茶、務農的文化,

也因此更有進一步的認識。

四、 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

1962 年生的張嘉驊,其《風島飛起來了》算是六本童年散文中,唯一以書 名「風島」就直指故鄉「澎湖」的作品。而以真正居住的時間估算,八歲到十一 歲僅三年光景,是張嘉驊住在澎湖的日子,和管家琪相似的原因則都是因為父親 的關係而搬遷。從書的一開始,便以「長久以來,我心裡藏著一座島」為開端,

來展開對澎湖的思念與童年的記憶,和其對故鄉的情感表現在文中對地景的描繪,

以及多年後重新踏上故地所重新牽起的情感看來,作者對於澎湖的情感不亞於長 期居住的其餘作者,這是在管家琪的童年散文中沒有看到的。因此,筆者認為居 住該地的長短,可以成為童年的橫向的感情連結,但是對於孩童情感的深度而言,

109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52-53。

仍要看在此居住地發生的人事物而定。在管家琪隨者父親頻繁搬家下,對於故鄉 的描寫僅以事件帶過,但是在張嘉驊的〈風島飛起來了〉、〈最愛一座風的島〉

卻展現了對地景的描寫與思念。

〈風島飛起來了〉和〈最愛一座風的島〉都是以成人視角作為起始,導引讀 者進入作者的童年時光。而這個故鄉之於作者為何記憶深刻,在文中可以看出,

對於兒童心中喜好的轉變。從一開始隨著迫不得已不甘願轉調的父親,來到這個 父親所謂「窮鄉僻壤」的澎湖。一下船,記憶中連嗅覺都可以間接指出自己的不 適應,文中提及:

其實,剛開始,風島還不屬於我。因為對我來說,它只是一個我們必須把 家搬過去的地方。我才八歲,跟著家人,搭著輪船,從高雄港抵達馬公。

其實,剛開始,風島還不屬於我。因為對我來說,它只是一個我們必須把 家搬過去的地方。我才八歲,跟著家人,搭著輪船,從高雄港抵達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