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童年散文中的時代印記-以 60 年代 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童年散文中的時代印記-以 60 年代 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例 "

Copied!
1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雅淳 博士

童年散文中的時代印記-以 60 年代 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例

研 究 生: 戚惠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十 一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童年散文中的時代印記-以 60 年代 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例

研 究 生: 戚惠婷 撰

指導教授: 黃雅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十 一 月

(3)
(4)
(5)

謝 誌

天呀!終於寫完了,真是不敢相信,打掉重練還可以如期完成。

卸下了心中的大石,那份對論文的焦慮,彷彿昨日。

心中滿是感謝,謝謝一路相持相伴的朋友,你們像天使一樣。

謝謝貴美對自己的督促,讓我克服了怠惰的本性。

謝謝孟真、菁華一直以來的協助,沒有你們,不會走到最後。

謝謝美幸,沒有你的推薦,不會有勇氣報名,也不知道兒文所這麼棒!

謝謝英俐主任,總是幫我排除萬難地可以往返台東,有你真好!

謝謝雅淳老師,您的言語,讓我感受到信心與溫暖,使我重新認識自己的可行。

謝謝游老師,您的溫柔提點,我銘記在心。您放的照片,總是讓我元氣滿滿。

謝謝兒文所的師長與同學們,讓我們在這裡相聚,

我們真的好開心地度過四個暑假,長了知識,也玩了好多個地方。

謝謝戚媽媽,這次你從頭到尾沒有搖頭嘆氣,總默默地支持我。

親愛的戚爸爸,這論文你有空看一下,就會發現女兒現在蛻變了。 

   

(6)

童年散文中的時代印記-

以 60 年代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例

作 者 : 戚 惠 婷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兒 童 文 學 研 究 所

摘 要

本研究以邱各容《台灣兒童文學史》一書所介紹之生於 1960 年代的兒童文 學得獎作家六本文本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包含管家琪《藍色記憶箱》,王淑芬

《童年懺悔錄》、陳素宜《妮子家的事》、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林玫伶《我 家開戲院》、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等。

研究者從臺灣 1960-1980 年社會背景出發,分別歸納作家成長背景,及其童 年散文「人際關係」、「生活型態」、「飲食記憶」等主題。於第三章從文本中探討 當時臺灣的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及師生關係,藉由文本敘述的人際互動,觀察其 教養方式是否能反映出時代的特殊性。第四章探討童年書寫中有關故鄉情感及環 境之影響,進而歸納其不同背景所描繪的童年記事及休閒遊戲型態。第五章筆者 探討童年時期的飲食記憶,藉文本中所提及的餐食、零食來歸結勾勒出臺灣在社 會及環境上的變遷,並試以族群文化觀點分析飲食上的時代性。

最後經由研究可觀察出,六本童年散文於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所呈現出多樣 貌的童年生活。藉由作家不同的成長背景,追尋臺灣童年時代印記。並且希望以 此研究,使閱讀者或指導閱讀之教師,能與時下的青少年分享臺灣經濟起飛時期 的童年生活樣貌及價值觀,以此聯結彼此童年的純粹與真摯。

關 鍵 詞 : 童 年 散 文 、 60-80 年 代 、 經 濟 型 態 、 生 活 樣 貌

(7)

The Imprint Of The Era In Childhood Essays A Study Of The Children Literature Writers Born In

1960s In Taiwan

Author: Hui-ting, Qi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six books whose authors were all awarded as children literature writers and born in 1960s in Taiwan. The books are all introduced by this work, Taiwan’s modern histo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ach author’s childhood background and their topics in the books, includ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lifestyles, and the habits of eating food, etc.

In third chapter, the researcher compares the parenting styles with the parenthood, friendship,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In fourth chapter, the researcher describes the effects of the attachment of home among the authors to analyze the descriptions of their leisure activities.

In fifth chapter, the researcher summaries the memories of childhood meals and snacks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economics and social surroundings between mainlanders and local residents in Taiwan.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six authors grow up in different

childhood backgrounds, their various writing narratives base on the same economic patterns and society in 1960s. The study can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teachers or students to connect the values of childhood and the blossom of the economy in Taiwan, and to observe the innocence and preciousness of childhood through these books.

Keywords: childhood essays, 1960-1980, economic patterns, lifestyles economics,childhood

ii

(8)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文獻探討... 5

第二章 出生於 60 年代的兒童文學作家介紹... 13

第一節 60-80 年代的臺灣社會概述 ... 13

第二節 作家的生平與創作經歷... 23

第三節 兒童散文作品題材探討... 30

第三章 童年中的人際關係... 33

第一節 兒童與家庭關係... 33

第二節 兒童與同儕關係... 58

第三節 兒童與師生關係... 65

第四章 童年中的生活型態... 70

第一節 懷鄉憶舊... 70

第二節 童年記事... 80

第三節 休閒娛樂... 96

第五章 童年中的飲食記憶... 111

第一節 童年中的餐食與文化... 111

第二節 童年的零食記憶... 119

第三節 童年的自然環境與飲食... 126

第六章 結論... 130

參考書目 ... 139

附錄:作家作品介紹... 145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猶記筆者於國中擔任閱讀教師時,曾介紹侯文詠的《淘氣故事集》1以及分 享王淑芬的《童年懺悔錄》2兩本書,其共通點為創作題材皆由自身童年出發,

用詼諧的語調述說過往。閱讀課堂的心得分享中,學生除了喜歡他們同樣曾經在 小時候經歷著調皮、搗蛋、還有對於交友的憂慮的問題之外,更對於他們童年時 期的臺灣,充滿了興趣與一絲絲的不解。學生們對雜貨店的抽抽樂竟然能將王淑 芬的紅包榨乾了感到好奇,對福利社居然有賣「紅絲絲」3、糖果餅乾感到羨慕;

也對侯文詠說方言要掛狗牌的過往感到訝異,認為現在的學校提倡母語,原來以 前方言是不能公開講的。由此可知學生對於早期的臺灣,並不是很熟悉。王淑芬

《童年懺悔錄》自序導讀中寫著:

民國五十幾年的小孩,所做、所想的是什麼,也許能激發「思古之幽情」, 對王阿姨這種「舊舊人類」油然生出「考古」的興趣,順便收集你爸爸、

媽媽童年時的參考。(頁 5)

於是筆者對於作家所述的童年生活感到極大的興趣,因為這個年代正是學生 們父母親的童年時期。而身為閱讀者的新生代學子,卻與他們的童年敘述隔著一 段距離,無法確實體會。畢竟臺灣在這五十年間的變化甚鉅,那個正值經濟起飛 的年代,人們生活日漸穩定轉好,相信靠努力就能賺錢,相較於現今學生畢業後 不見得找得到工作的焦慮而言,是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為了追尋臺灣早期童年印記,本論文參考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中提及

1侯文詠,《淘氣故事集》,全新版(台北:皇冠,2012 年 8 月),頁 70-79。

2王淑芬,《童年懺悔錄》(台北:民生報,1998 年,8 月),頁 60-65。

3同上註,頁 64。紅絲絲是指國小的王淑芬帶著弟妹去國中福利社買的辣蘿蔔乾絲。

1

(10)

的 90 年代新生代兒童文學獎作家,其出生年皆為 60 年代。於此,筆者以此六位 60 年代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以其童年散文為研究對象。在歸納其童年生活時,

再旁引相近年齡作家童年書寫互為補述,希望藉由作家們的童年書寫所呈現的時 代印記,勾勒出有關臺灣早期童年的生活樣貌。文本的選擇以作家出生年,分別 有 1960 年管家琪《藍色記憶箱》4、1961 年王淑芬《童年懺悔錄》、1962 年陳素 宜《妮子家的事》5、1963 年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6、1965 年林玫伶《我家 開戲院》7及 1967 年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8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 歸納 60 年代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童年散文中所呈現的時代印記。

二、 探討六本童年散文中作家運用敘述視角觀看童年的方式。

三、 文本呈現的「生活樣貌」、「人際關係」、「飲食記憶」等主題,與臺灣社會 的經濟、政治文化的關聯性。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希望藉由作家的童年書寫,再現臺灣早期童年生活樣貌,

讓我們除了歷史課本上、及教科書上制式化的介紹外,也從各個雖生長不同地域,

卻同處相近時代的作家書寫中,感受更具多元性也有其參考的價值的童年生活。

期待本研究從作品中再現早期臺灣的生活樣貌之餘,亦讓往後的閱讀推手在向學 生談起早期的臺灣時,不僅使學生對於文本中的孩童的生活型態感到有趣,更能 導引學生的體會與認識上一代的社會面貌,產生情感的連結。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論文以六名 1960 年代出生的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之童年散文為研究對象。

4管家琪,《藍色記憶箱》(臺北市:幼獅,2001 年 6 月)。

5陳素宜,《妮子家的事》,(臺北市:民生報,1999 年 4 月)。

6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臺北市:小魯,1999 年 10 月)。

7林玫伶,《我家開戲院》,(臺北市:民生報,2001 年,8 月)。

8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臺北市:民生報,1998 年,11 月)。

(11)

從作家童年書寫歸納童年生活各項主題,希望藉此重現其作品背後多樣的童年生 活樣貌。筆者基於探討各成長相近,卻背景不一的作家童年書寫,有以下問題提 出:

一、 60-80 年代臺灣社會、經濟變遷對兒童有哪些影響層面?

二、60 年代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成長歷程及作品呈現的敘述視角為何?

三、童年散文中從「人際關係」、「生活樣貌」、「飲食記憶」所呈現的臺灣生活樣 貌為何?

四、 從作家之童年散文,所呈現的臺灣時代特殊性為何?

筆者希冀透過上述問題,從六位生長背景皆為 1960 年代的兒童文學作家,

藉由不同的童年風景,歸納各個作家的童年書寫,呈現其童年的多重樣貌。並且 希望以此研究,使閱讀者或指導閱讀之教師更能與時下的青少年分享舊時代的童 年生活樣貌及價值觀,以此聯結彼此童年的純粹與真摯。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以文本分析法為主,藉由細讀文本,從文本的脈絡及主題,透過情節、

角色的描寫,探討早期臺灣呈現的童年生活型態。

(一) 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探討各作家之創作要素,諸如情節安排、人物刻劃、生活型態及 主題的映照後進行分析歸納。本論文主要採用文本為《藍色記憶箱》、《童年懺悔 錄》、《妮子家的事》、《風島飛起來了》、《我家開戲院》、《屋簷上的祕密》等六本 兒童散文作品。研究法除了閱讀、分析作家所呈現之童年生活形態等議題以外,

亦從各作家所相應之社會背景對於其寫作影響,討論其與時代連結性。

3

(12)

(二) 歷史研究法

本論文希望透過對 1960-1980 年代歷史社會背景及臺灣當時的現況耙梳對應 的作品和所談及的篇章。析探了解資料背後的社會文化背景的文本呈現方式,使 作家筆下的文字更能觸及 1960-1980 年代社會背景,藉此掌握時代的脈動。

二、 研究步驟

(一) 研究作者生平與創作歷程。

(二) 分析文本童年書寫的表現方式,歸納作品的主題。

(三) 蒐集關於臺灣 60-80 年代社會現況之文獻資料,將有關於作品提及的童 年議題歸納分析。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論文所探討的作家,是以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9所介紹的 60 年代出 生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含括出生於 1960 年管家琪的《藍色記 憶箱》,生於 1961 年王淑芬的《童年懺悔錄》、生於 1962 年陳素宜的《妮子家的 事》、生於 1963 年張嘉驊的《風島飛起來了》,生於 1965 年林玫伶的《我家開戲 院》、生於 1967 年林芳萍的《屋簷上的祕密》等六本童年散文為主。而 60 年代 出生的兒童文學作家,其童年生活筆者則著重於 15 歲前的成長期,以此從文本 中觀察童年生活樣貌為研究方向。另外,論文為了如實呈現臺灣兒童的童年生活,

文本揀選的主要研究範圍,以較能反應作家童年敘事的紀實類童年散文或生活故 事為主,因此小說雖亦有參考價值,但虛構成分較多,則不納入討論範圍。

9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台北:五南,2005 年 6 月),頁 266-269。

(13)

二、研究限制

國內有關童年散文的兒童文學相關論文較少,亦無專書提及兒童散文中的童 年散文論述。大部分的參考資料以論文或期刊發表為主,多以單篇形式於兒童文 學專門論述中,故在取材方面受到參考文獻的限制。並且,對於文本的揀選,筆 者以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所介紹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主,探討作家藉由童年 書寫,以各自記憶回溯其童年生活樣貌,故對於同樣具有 60 年代童年記憶的相 關作家無法蒐集完善,可能會產生無法窺知全貌的問題。

第五節 文獻探討

本節將分別探討六位兒童文學作家,以及其相近的成長年代為背景的童年書 寫作品。並蒐集關於本論文所提及的童年書寫相關論述,亦討論所指的「兒童」

年齡界定,以及兒童的心理特質等相關論述。

一、 作家作品分類

筆者從各個兒童文學作家的出生年排序,將其童年散文作品作簡單的介紹,

並且歸納作者們的出生地以及籍貫、成長地等。

表 1-1:作家背景與作品 ◎本表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書名 作者 出生年 出生地 / 成長地 出版年月

藍色記憶箱 管家琪 1960

臺北市,原籍江蘇。童年常 隨擔任法官的父親派任地不 同而搬家。曾住過臺南、嘉 義、台中、臺東、澎湖、宜 蘭、屏東。

2001 年 6 月

童年懺悔錄 王淑芬 1961 臺南縣左鎮。 1999 年 8 月 妮子家的事 陳素宜 1962 新竹縣。 1999 年 4 月 風島飛起來了 張嘉驊 1963 嘉義縣,原籍江西。八歲時

因任職警察的父親調職澎湖 1999 年 10 月

5

(14)

三年。

我家開戲院 林玫伶 1965 高雄美濃人。 2002 年 4 月 屋簷上的祕密 林芳萍 1967 臺北人。 1998 年 11 月

從上表得知,每位作家的成長背景皆不同,雖出生地都是臺灣,但在相異的 成長地域及族群下,所展現出童年樣貌亦屬多元。由於不同的出生地以及成長環 境,所發展出來的童年生活,對本研究有著不同的參考價值。所發展出的童年記 憶展現在人際相處、生活模式、遊戲型態、飲食記憶上有著多樣化的特殊性。因 此,筆者將於第二章起,分述童年的各項主題所呈現的樣貌,歸納分析文本的主 題內容的異同。

二、 童年書寫的相關研究

本論文所探討的六本文本皆為童年散文,而有關「童年散文」的論述較少,

在盧淑薇的研究中認為童年散文為兒童散文的一分支,故筆者將先擇選以兒童散 文為主的相關論述,從中歸納各篇章對於童年書寫的相關文獻資料。

(一) 兒童散文

早期的兒童文學專書中,並無「兒童散文」的類別,關於兒童散文有許多界 說。由馮輝岳主編的《有情樹─兒童文學散文選輯 1988-1998》其中於編者的話 介紹兒童散文,於定義與範疇上,即表示「兒童散文顧名思義,它是成人寫的適 合兒童欣賞的散文」10。其中馮輝岳的提及兒童散文作品有兩個普遍的特徵,分 別為:1、以敘事為主,2、從童年生活取材。而兒童散文與生活故事就如同兒歌 和童詩有相似的地帶,無法確切分類。馮輝岳表示童年散文寫作並不容易,因為 作者要回歸童年時期,心理視角的調整不易,容易造成跳接的問題。不過,還是 有其價值,馮輝岳表示:

10馮輝岳編,《有情樹─兒童文學散文選輯 1988-1998》(台北:幼獅,2000 年 2 月),頁 15。

(15)

對於童年的素材,相隔久遠令人懷念,每個人的童年時空相異,展現出來 的是一幅動人的童年景象,和一樁樁童年趣事。對現代孩童而言,有的曾 經看過、經歷過,有的全然陌生。兒童讀後,或覺溫馨引發共鳴,或覺新 奇心生嚮往,這大約是寫童年的兒童散文,帶給兒童的閱讀效果。11

對於童年書寫成為兒童散文的一種素材,以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而言,即可興 起現代兒童讀者對於以前生活的了解,以及認同,並產生與世代間的情感連結。

於現代散文的專書中,鄭明俐《現代散文類型論》12的分類方式,提出根據 內容功能之特質,以及其結構分別分類。以內容功能的特質形成類型,分成三類:

1.情趣小品 2.哲理小品 3.雜文。這三種類型,是客體與寫作的主題的不同,所產 生的不同文體。其中情趣小品包含「人情小品」及「物趣小品」,「人情小品」有:

1.親情 2.愛情 3.友情 4.鄉情 5.心情等分類。「物趣小品」則有三類,分別為:1.

景物 2.動物 3.事物,其中童年書寫的散文則歸類於「情趣小品」之下。

(二) 兒童散文的相關論文

本段,將先整理有關童年書寫有關的兒童散文相關論文,以表格歸納如下:

論文名稱 研究者 系所/日期 內容概述

鄭清文作品中的 童年敘事

邱子寧

臺東師範學院 兒童文學研究 所,2001 年

探討鄭清文作品「講述童年的 故事」與「兒童文學」之間的 關係。並觀察鄭清文作品群裡 敘述童年的形式結構,嘗試歸 納訴說童年或青少年的幾種 模式。藉助童年的概念化與理 論化,本文將進一步說明作者 須要再現「童年」的可能解 釋。並以三部兒童文學作品

《燕心果》、《新莊─失去龍穴 的城鎮》、《天燈─母親》探討 敘事方式。

11同上註,頁 18。

12鄭明俐,《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1987 年 6 月),頁 43。

7

(16)

臺灣童年散文研究13 盧淑薇

臺東師範學院 兒童文學研究 所,2002 年

研究兒童散文的發展歷程和 文類範圍,分析童年散文的敘 述結構及特性。

臺灣兒童散文研究─

以《有情樹》為例14 劉和旺

臺東師範學院 兒童文學研究 所,2003 年

分析臺灣地區兒童散文作品 所呈現的題材類型,其類型以 童年生活的兒童散文居多。

琦君兒童散文的傳記

15 陳瀅如

臺東師範學院 兒童文學研究 所,2003 年

以琦君童年散文中有關童年 回 憶 和 生 活 小 品 依 據 其 結 構、藝術價值、主題探討。

馮輝岳兒童散文研

16 葉瑞霞

臺東師範學院 兒童文學研究 所,2003 年

馮輝岳的兒童散文多以「童年 憶舊」題材,本研究以《阿公 的八角風箏》、《崗背的孩子》

及《發亮的小河》為主要研究 文本。其中分析馮輝岳兒童散 文對兒童文學的貢獻,並從作 品中歸納其散文觀,分析其作 品主題、表現形式及人物形 象。

《中華兒童叢書》兒

童散文類作品研究17 許展榮

臺東大學兒童 文學研究所,

2005 年

研究中華兒童叢書文學類中 的四十二冊兒童散文,探討兒 童散文類的於叢書的特徵,並 分析兒童散文作品的題材、內 容、形式。

13盧淑薇,「臺灣童年散文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 月)。

14劉和旺,「臺灣兒童散文研究─以《有情樹》為例」(臺東: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3 年 6 月)。

15陳瀅如,「琦君兒童散文的傳記性」(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6 月)。

16葉瑞霞,「馮輝岳兒童散文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9 月)。

17許展榮,「《中華兒童叢書》兒童散文類作品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5 年 7 月)。

(17)

陳國政兒童文學獎散

文組得獎作品研究18 徐嘉凌

臺東大學兒童 文學研究所,

2006 年

針對歷屆得獎作品形式及內 容分析。就內容而言以兒童為 主角「童年生活」的題材為 多。

謝武彰兒童散文研

19 鄭雀燕

新竹教育大學 語文學系碩士 班,2009 年

以 1985-2006 年創作的 133 篇 兒童散文為研究文本,討論其 題材類型、主題思想及結構特 色。

表 1-2:與童年書寫相關的兒童散文論文

由上表可略知,直接以「童年散文」為名的學術論文,僅有盧淑薇的《臺灣 童年散文研究》,對於有關童年散文的論述,則散落於其他兒童散文的論文中。

而上述的各篇研究,提及兒童散文的取材方式,以童年生活為出發的是兒童散文 常見的形式。筆者針對上述探討兒童散文的研究,對於上表所論及的鄭清文、琦 君、馮輝岳、謝武彰三位皆為 1960 年代前出生,其童年書寫亦對臺灣早期童年 生活樣貌,使筆者更了解社會發展的進程,有承接及參考的價值。而本論文相關 的六本文本,所提及的童年散文,有以下兩篇論文:

盧淑薇的《臺灣童年散文研究》,是以時間為軸,先界定兒童散文的定義,

討論其發展的脈絡,並歸納其文類的特質與分類。研究者將兒童散文中,其題材 涵蓋童年書寫的部份,以「童年散文」稱之,並加以區別及定義。對於童年散文,

研究者挑選九本文本分述,其中包含本論文研究的文本,如王淑芬《童年懺悔錄》、 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陳素宜《妮子家的事》、林玫伶《我家開戲院》、張嘉 驊《風島飛起來了》。試圖從敘述者的視角,分別由「敘述童年的童年散文」及

「童年敘述的童年散文」說明其主旨、結構及語言風格。研究者對於視角的性質 及時態的切換,將兩者區分。而筆者也將參考盧淑薇《臺灣童年散文研究》的童

18徐嘉凌,「陳國政兒童文學獎散文組得獎作品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年 11 月)。

19鄭雀燕,「謝武彰兒童散文研究」(新竹: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7 月)。

9

(18)

年主題分類,並以童年敘述視角的兒童視角,及敘述童年的成人視角來討論文本 中相關內容。

「敘述童年的童年散文」對於回憶性質,常於敘述中採用的成人自我和童年 經驗自我的雙重視角,互相交替敘述的方式描寫童年。例如《藍色記憶箱》、《風 島飛起來一書》。張嘉驊常用明顯的時間敘述來作視角的切換,諸如「二十多年 前」、「那時」、「那年我八歲」等。而「童年敘述的童年散文」意指以第一人稱,

以經驗自我的視角觀點來敘述往事,使得過去和現在的界線打破,彷彿正在眼前 發生般,此方法使敘述展開強烈直接的生動性,這是第一人稱敘述的獨有現象。

此表現在《童年懺悔錄》、《屋簷上的秘密》、以及《妮子家的事》可看見,較重 敘事而不強調議論的方式,只從語言描寫中去傳遞思想。以《屋簷上的祕密》來 說,由於描寫自然環境,藉由作者的兒童性書寫方式及運用視角的轉變,來呈現 散文中敘述者的兒童口吻與成人身分的位置,形成時空變換後,成人到兒童間理 解和認知今昔對照的相異性,來表現懷舊或看法。此種方式即為為了表現臨場的 真實,兒童聚焦的童年散文將過去的童年回憶,透過童年經驗視角的現在式敘述,

拉回眼前。

劉和旺《臺灣兒童散文研究─以《有情樹》為例》,則是從《有情樹》的入 選散文作分析歸納。以題材類型、主題思想、篇章結構以及敘述面向上分別探討,

其中以題材類型論及獲獎的選文中,以書寫童年生活的兒童散文居多。其中對於 本論文所討論的六本文本的八篇兒童散文亦有收錄,並討論結構及探討其敘述面 向。分別為林玫伶〈今夜,我聽了一場電影〉、〈戲院是我的大教室〉、〈從電視跑 出來的人〉,陳素宜〈妮子家的食譜〉,林芳萍〈夏天的第一天〉、〈毛茸茸的冬天〉、

〈春神的禮物〉、〈中秋的圓圓夜〉。

三、 兒童的界定與其心理特質

本論文所探討的六本兒童散文所呈現的童年書寫,多以 15 歲前為取材,因

(19)

此,本段將整理有關兒童發展的相關文獻,以對兒童的心理特質有初步的認知。

使筆者對兒童的心理層面,及發展中的交互關係,有進一步的了解。

依據《兒童發展》20一書指出有關於家庭成員關係的轉變,其中提及進入了兒童 期晚期,學校生活對於孩童智力和社交生活影響越來越大,父母監督隨著個體的 成熟而減少,兄弟姊妹關係的重要性提昇。其原因為兒童進入學校後,與兄弟姊 妹相處的時間會比父母相處的時間多的緣故。

依據《發展心理學》21界定 6-12 歲正在小學階段為兒童期中期,其語言能力 在本期發展迅速,兒童更能理解及解釋溝通,也能更確切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本 時期學校是孩子的生活中心,不過依據研究,教師並非唯一影響孩童在校表現的 成年人。父母雖然相處時間較少,但家人仍以間接或直接的方式影響了孩子在校 的行為及學習的態度。在同儕方面,同伴團體是發展自我概念、建立自尊的重要 場所。因此就正面而言,同伴團體平衡了父母的影響,為兒童打開新視野,使他 們得以作獨立判斷。在小學階段,同伴團體通常都以同性別為主,原因是由於同 性別的孩子,較容易發展出共同興趣。而成員的來源,通常以類似的社經階層,

或鄰近的成長空間為主。關於家庭關係,隨著孩童的成熟,更能自處,親子間也 產生變化,也連帶了影響管教與控制的方式,但根據研究,大多數的父母並沒有 意識到,而沒有隨著子女的成熟而改變其管教的基本方式。

另外《青少年發展與輔導》22一書中,談及教養的方式,艾爾德最早將父母 教養類型分為七種類型。雖然現今教養孩童的主要陪伴者並不全然或限於父母,

因此筆者認為主要照顧孩子成長的成人,亦有取代父母的角色的可能,而與艾爾 德教養類型類似,故仍具參考價值。這七種類型為:

(一) 獨斷:此類型的父母會告訴子女如何作為,但很少容許子女自發性表現

20Richard A. Fabes 著,幸曼玲譯,《兒童發展》(台北:雙葉,2006 年 3 月),頁 539。

21黛安娜‧巴巴利亞、莎莉‧歐茨合著,黃慧真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1998 年 7 月),

頁 491-493。

22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2000 年 11 月),頁 459-464。

11

(20)

或肯定自己。

(二) 權威:此類型父母會告訴子女如何做,但也會聆聽子女的看法。

(三) 民主:此類型的父母會提供子女充分的機會,使他們自我做決定,但仍 然保有最後的權威。

(四) 公平:父母對子女應有的行為,平等的作出決定。

(五) 寬容:父母允許子女為作自己的決定,而且父母喜歡聆聽子女的看法,

並提供建議。

(六) 放任:此類型的父母讓子女作決定,子女也不需要聽父母的意見。

(七) 忽視:子女可以做決定,而且父母也不關心子女的決定。

從教養方式與文本提及的教養類型相應下,可以得知管家琪的童年因其父親 為法官,母親常情緒化且教養嚴格看來,偏向「獨斷型」。而張嘉驊所敘述的父 親常對他們集體訓話,母親對他亦用責罵方式管教,則屬於「權威型」。至於王 淑芬的童年,提及父母的管教方式較少,但以事件篇章的敘述看來,他們會聆聽 孩子意見,但自己做了「蠢事」的時候也少不了責罰,則是屬於「民主型」。而 相關的文本書寫方式,提及家庭、同儕、師生的關係,筆者將於第四章再詳述兒 童對於人際關係中的記憶與相處模式。

(21)

第二章 出生於 60 年代的兒童文學作家介紹

本章目的在探討 60 年代兒童文學作家生平及作品的主題。為了使讀者對於 當時的社會面貌,有概略的了解,筆者將介紹六位兒童文學作家,其童年時期的 臺灣面貌。作家的出生年從管家琪的 1961 年至林芳萍 1967 年,所交匯的童年時 期若以 15 歲前推算,可涵括 60-80 年代的臺灣社會。筆者從可能影響兒童的層 面出發,分別探討「政治」、「經濟」及「文化」等主題。以此將本章分為三小節,

分別為:第一節介紹作家童年的臺灣社會概述,第二節整理各個作家生平及創作 歷程,第三節分別歸納作品中的主題及主角的形象。

第一節 60-80 年代的臺灣社會概述

本論文所研究的作家童年散文,其文本多描述作家國中以前的童年生活。而 作家的出生年自 1961 年的管家琪到 1967 年的林芳萍,他們文本所描繪的成長歷 程多在 1960-1980 年代。再者,作家於兒童時期主要是依附在家庭下成長,而個 體受制於大環境的不同,而展現出成長之間的差異性。故筆者於本節先歸納 1960-1980 年代的臺灣社會面相,先以大環境的脈動作概述,從經濟、政治、文 化層面分別探討可能會影響到童年生活的各項元素。

一、 經濟層面

洪文瓊曾針對經濟對於兒童文學的發展,提出「市場是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 展的最重要因素」23,由於兒童文學的刊物不是生活必需品,購買的決定者也常 非消費使用者,因此通常是成人經濟有餘力,才會有購買意願。兒童讀物就有如

23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傳文,1994 年 6 月),頁 2。

13

(22)

玩具一樣,具有同樣的特性。因此,臺灣的經濟成長,於 60 年代開始迅速發展,

這也代表著兒童的相關產物,開始受到重視的一個關鍵時期。

依據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提及 1961 年到 1973 年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黃 金時代。24一般人的物質生活明顯地普遍提高,國民所得也提昇,60 年代以後,

臺灣產業由農業轉向工業,1966 年高雄加工出口區啟用以後,許多農村剩餘人 口投入加工區參加生產,經濟發展從 50 年代的出口替代工業轉換成 60 年代加工 出口工業,使經濟高度的成長。不過,整體的經濟環境轉好,也間接的指出產業 轉型使得某些產業沒落,依據 1965 年生的林玫伶所寫的《我家開戲院》,即提及 戲院的經營不善,實際上是因應時代的變遷所致。林玫伶的妹妹林玫君曾經回憶,

當時產業的改變,以及人民的生活轉變,也影響了家中的營收:

受到政府在高雄成立前鎮、楠梓加工區的影響,工業區吸引了大部分的勞 工,使需要大量勞力的傳統農業漸漸在美濃平原上衰退,青年外移,留在 農村的人口老化,美濃以農為本的經濟隨之沒落,直接影響到第一大戲院 生存的空間。25

當時臺灣國民平均年所得從 1960 年的 143 美元到 1980 年的 2101 美元,二 十年間增加 13.7 倍,但是國民所得至 1976 年才突破一千美元。以民間消費結構 來看,「娛樂消遣、教育及文化服務」也一直到 1979 年才越過 10%,而當時的國 小有設立圖書館的不到全臺小學的 10%。26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整體臺灣的經濟 起飛是以 60 年代開始,數字上的高成長卻不見得代表人民生活立即改變。所謂 文化、教育、娛樂等消費,如兒童刊物、玩具等非民生必需品的購買意願,則要 視成人是否有額外開銷的餘力來判定。因此,在 60-0 年代的臺灣,在經濟層面 仍在爬升中,而人民感受到經濟層面的好轉,且工作收入日漸增加下,臺灣呈現

24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1996 年 9 月),頁 556。

25林玫君,〈一個鄉鎮戲院的興衰〉,《我家開戲院》(臺北:民生報,2001 年 8 月),頁 176。

26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頁 3。

(23)

一個穩定成長的榮景,使人民都願意努力投入工作。直到 80 年代才有明顯的消 費能力反映在娛樂及文化層面。

因此,臺灣社會呈現出一股積極向上、刻苦耐勞同心齊力的氛圍,1962 年 出生的作家侯文詠曾說到:

六、七零年代是我的童年時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代,當時大家都非常 節儉和勤奮,學校同學都穿補過的褲子,沒有人覺得補過的褲子有什麼不 好,反倒是媽媽說褲子髒了就不好,那是個講求整潔、努力的年代。27

從上文可以看到 1962 年生的侯文詠也感受到臺灣整體經濟轉型的歷程,雖 然物質等生活層面仍缺乏,但整體而言對於經濟的期待與是正向的,且社會的風 氣勤儉樸實、力求上進,反映著一股「只要努力,便有希望」的價值觀。這表現 在社會及一般家庭中,也因整體的經濟仍在起步,及經濟政策的引導下,孩童也 是家裡生產力的一部分,是這時期的特色。孩童幫忙家務,是從早期的農業社會 就有的習慣,女生幫忙帶弟妹,煮飯洗衣,男生就幫忙務農;時至 60 年代工業 開始發展,加工出口區的人力需求增加,孩童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止於玩樂的角 色,他們亦是家庭不可或缺的生產力之一。從〈剝蚵〉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 1964 年臺灣對於小孩子的協助產業的片段:

我的家鄉是小漁村,除了耕種之外,必須下海捕魚或採蚵,因此,課暇之 時,必須幫忙家人「剖蚵」,自己家裡沒有蚵時,就幫鄰居打工,每剖一 小碗,工資兩毛錢,因此,村裡常會看到一堆剖蚵的小孩;小孩子在鄉下 也都列入勞動人口,除了粗重的工作之外,帶弟妹、飼牛、割草、煮豬食、

撿甘薯、賣零食,只要能幫忙家裡的事都必須毫無怨言地認命去做。28

27林怡君,〈從偵探小說中發現生活態度—作家侯文詠的求學故事〉,《人本教育札記》,第 173 期(2003 年 11 月),頁 66-69。

28康原著,《懷念老臺灣》(臺北:玉山,1995 年 6 月),頁 25。

15

(24)

從上述可以看出 60 年代因為經濟大環境仍在起步,雖然國民生活有好轉的 趨勢,但是在經濟上,人們展現出的差異會因為自己的行業,還有所處的背景而 有所不同。另外,從家庭人口來看當時的社會,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的〈六

○-七○年代臺灣社會和文學〉一文中,可以顯示人口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面 相與以往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從人口數字來看臺灣社會變遷,在 1960-1979 年期 間人口穩定成長,而每戶平均人數減少,使得家庭逐漸變小,由於都會區製造業 和服務業就業機會增加,人口向城鎮集中。29

於本論文所提及的童年散文中,各作家的成長背景包含家庭的成員、父母親 的職業、家庭的經濟收入,都會影響到作者的童年生活,進而反映到作品的童年 書寫主題表現。以經濟層面而言,1960 年生的管家琪,其父親擔任法官,家境 優渥,因此在《藍色記憶箱》中就提及小時候曾收到高級的禮物-洋娃娃。她的 父親也曾送她洋娃娃,還因此和母親發生了糾紛,但其實比起洋娃娃,她更喜歡 刀槍等玩具。1961 年生的王淑芬,《童年懺悔錄》中可知其父親為獸醫,家境小 康以上,對於向母親提出畢業旅行經費五十元的時候,並沒有繳費的困難,而最 後五十元弄丟時,母親還安慰她,立即再給一次。還有一次不小心拿錯別人的便 當,一打開看到的菜色是蘿蔔乾、筍乾,還懷疑地說「難道我家變窮了?」由此 顯示家境良好。1962 年陳素宜生長於高雄的美濃地區,是以務農為主的客家庄,

其家庭結構和親戚關係緊密,和傳統鄉村比起無太大差別,文中沒有明顯的玩具,

但是因為環境的關係,大自然就是遊戲場。1963 年生的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

表示父親因警察派任至澎湖。剛搬過去時,對於澎湖的落後和不適應表現於篇章 中,也因家境較吃緊,導致母親對家中飼養的家禽很在乎,更不喜歡他養寵物。

張嘉驊曾經於〈會繡花的大兒子〉中描寫著同是年紀小的幾個姊弟一起幫忙的樣 子。「為了貼補家用,我們幾個小蘿蔔頭總在假日跟著媽去打些零工,像是剝蝦 殼,或是幫人家撿花生。」可見家裡的經濟來源除了父親的警察薪餉外,還需要

29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六○-七○年代臺灣社會和文學〉,《苦悶與蛻變:六○、七○年代 臺灣文學與社會》(臺北市:文津,2007 年 5 月),頁 7。

(25)

打零工才能支撐。1965 年生的林玫伶則在《我家開戲院》,寫出戲院沒落對於家 中的影響。1967 年生的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常常書寫阿嬤對自己的照顧,

其在鄉村成長的生活也是簡樸的。

二、 政治層面

李坤城所彙編的《再見!禁忌的年代》,提及臺灣民主及政治的變化。1960 年代,臺灣的整體社會環境氛圍是受壓抑的,雖然經濟逐漸自由化,但是社會上 的約束並沒有減少。1949 年 5 月 19 日國民黨政府宣布臺灣實施戰爭戒嚴,直到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除戒嚴為止,為期長達 38 年多之久。是故在政治上可以說 是因為「戒嚴」而民主進程緩慢,加上 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陰影仍影響著臺灣。30 因此在社會方面,有許多無形的禁忌,其中影響到家庭中的成人們,不希望孩童 談論政治。1966 年起在政府為了「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國族認同而大力 推行國語的政策,政府認為沒有相同的語言,就沒有團結心,無法達到有效溝通 的前提下,在電視媒體及鄉野的表演諸如布袋戲等,皆有所限制與控管。於是反 映在學校上,小學推行的「國語運動」中,禁說方言使得孩童在學校受到主流意 識的影響,而忽略原生家庭語言相異而有著適應上的困難,造成孩童的自卑感或 是階級化。

自政府遷臺至 1965 年美援停止,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臺灣在 國際上舞台漸漸縮小,臺灣民眾士氣低迷,整個臺灣興起了反共抗俄的愛國主義 與民族意識。而這個愛國教育的風氣,在林玫伶《我家開戲院》的文中也有提及,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家中的戲院也扮演了政令宣傳的角色。戲院需於每場『國 歌』片後,加映約三分鐘的宣導短片,如『紀念蔣公百年誕辰』。」31另外,戲 院也和學校保持友好的關係,如果播放愛國教育片,則以優待的方式請師生到校 觀賞,對戲院收入也不無小補。於〈八百壯士一條心〉,就可以看出當時父親和

30李坤城編輯,《再見!禁忌的年代》(高雄市:高雄市新聞處,2007 年 11 月),頁 225。

31林玫君,〈一個鄉鎮戲院的興衰〉,《我家開戲院》,頁 177-178。

17

(26)

校長洽談的片段:

「八百壯士」是一部軍教片,對於啟發小朋友的愛國情操,培養民族精神,

絕對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希望校長能代為安排,每個學生票價和以前一樣,

只收五元。32

於是無論在生活上,或學校中,常常在國語文競賽、以及校園景觀上看到對 於民族主義教育的影響性。上述政策,對於 60-80 年代是臺灣人民,包含兒童,

都是曾經擁有的共同記憶。

三、 文化層面之臺灣兒童文學

邱各容〈六○年代的臺灣兒童文學〉33指出 60 年代是一個跨越語言的年代,

是從 40-50 年代日本兒童文學過渡到中文為主的臺灣兒童文學。在教育部國語推 行委員會及臺灣省教育會等中央單位的促成下,大力推展兒童讀物和兒童刊物。

除此之外,《國語日報》、《中央日報》、《中華日報》、《中華晚報》、《臺灣日報》、

《民族晚報》、《聯合報》、《小學生雜誌》、《東方少年》、《學友》、《良友》、《學伴》、

《王子》、東方出版社等皆提供寫作及投稿的機會鼓勵兒童,並培植寫作人才。

依據林文寶《臺灣兒童文學一百年》,1964 年是臺灣兒童文學重要的時期,

可說 1964-1979 年是兒童文學的「成長期」,34在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中,

形容此時期是「萌芽期」,35以邱各容的說法是「茁壯期」。他們分別都以臺灣省 教育廳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贊助下設立的「兒童讀物編輯小組」36為分水嶺,

32林玫伶,〈八百壯士一條心〉,《我家開戲院》,頁 126。

33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頁 67。

34林文寶、邱各容著,《臺灣兒童文學一百年》(新北市:富春,2011 年 11 月),頁 106。

35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頁 7。

36參見吳聲淼,〈為兒童文學點燈─陳梅生專訪〉,《兒童文學學刊》,第三卷(2000 年 5 月),

頁 216-231。

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的成立固然應歸功於聯合國的資助,但後續的出版計畫能順利推行長達 30 年,

依據吳聲淼〈為兒童文學點燈─陳梅生專訪〉指出當時聯合國提出政府也須有「相對基金」,由 於政府財政無法支應,因此提出每位小學生每學期繳一塊錢,扣除貧困及原住民學生,一年約有

(27)

該小組聘請專家來台指導,1965 年編輯小組開始推行第一期中華兒童叢書,由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主要的設定對象為小學生。於下段,筆者將整理 60-80 年代較有代表性的兒童讀物,由於讀物的潛移默化,使得出生在此時期的兒童或 多或少受到這些的影響而表現在作品中。

(一) 《中華兒童叢書》

邱各容表示《中華兒童叢書》編輯初期,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要求,分為四 大類,由陳梅生網羅曾主編過《學友》雜誌的師大教授彭震球擔任總編輯,並下 設四位編輯,分別為「文學類」編輯林海音,「健康類」編輯潘人木,「科學類」

編輯柯泰、「美術類」編輯曾謀賢,後由曹俊彥接任。其內容以及編排方式和當 時的同期刊物相比,「大膽使用圖片,強調空間留白」37,以及近乎正方形的 20 開本和全面七彩印刷的方式,皆有創新與提示的作用。由於兒童讀物編輯小組是 官方單位,因此臺灣兒童文學是由官方系統引導培植的,而小組的成立,亦代表 西方文化開始對兒童文學有所影響,兒童讀物在此時期還是以翻譯或改寫居多。

邱各容《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歷史》一書就是《中華兒童叢書》的徵文結集,參 加者皆以本叢書的童年回憶投稿。〈從史料觀點看《中華兒童叢書》的歷史定位〉38 中,可以看出除了在成人的影響上,對於兒童文學的寫作、插畫陣容開始壯大以 外,對於兒童的影響,在那個還沒有錢買兒童讀物的年代,圖書室裡面的《中華 兒童叢書》不但是豐富了國小兒童的童年,更拓展了他們閱讀的視域。

(二) 《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在臺發行的構想,最早源於 1948 年教育部長朱家驊、次長田 培林來臺視察,因見到臺灣地區國語運動比對岸成功,而應許臺灣省國語推行委 員會主任委員的要求,同意在臺辦一個注音日報。教育部訓令臺灣省國語推行委 員會專任委員何容,負責發行推行國語之報刊,將北平開辦的《國語小報》移臺,

400 萬元的收入當作「兒童讀物基金」。

37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頁 67-70。

38邱各容,《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歷史》(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3 年 11 月),頁 12-16。

19

(28)

改編成《國語日報》。於是 1948 年的臺灣光復節當天,一份以中小學生為主要對 象,以推行國語教育為目的的報紙正式創刊。依據洪文瓊〈影響臺灣近伴世紀兒 童文學發展的十三樁大事〉39提及,由於國語日報創刊以後,即開始陸續增闢兒 童版、少年版,它不但是光復後最早闢兒童版和少年版的報紙,亦是兒童版面最 多的報紙。另外因為國語政策的需要,使得國語日報發行得以深入每一所小學。40 國語日報是兒童閱讀最多的報紙,也是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展最大的報紙,它陪 伴了不少人的童年時光。

(三) 《東方少年》

林文寶《臺灣兒童文學一百年》中曾經形容,「如果說臺灣的孩子都是看《國 語日報》長大的;我們也可以說,臺灣的孩子,都是看『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兒 童讀物長大的。」411954 年《東方少年》創刊,東方少年自創辦人到作者群,皆 為受過日式教育的本省籍文人,因此刊物帶有日本兒童期刊的味道,其特色是版 面變化的活潑性與較多的漫畫篇幅,是官方系統的小學生雜誌所不能及。其讀者 對象是以國校及初中生為主。

(四) 《王子》半月刊

《王子》創刊於 1966 年,創辦人蔡焜霖出身於《東方少年》編輯,其內容包 含文學、科學、藝術等,讀者對象為小學中高年級至國中生。傅月庵於〈我的《王 子》在哪裡呢?〉提到由漫畫家呂奇繪製彩色童話,陳益男、黃文松等人拍照改 寫製作紙上電影,另外還仿效日本漫畫連載,這都讓人耳目一新,推出後大受歡 迎。其中傅月庵表示:

1970 年以後,易主經營,又繼續存活了 10 多年,這段期間,漸漸轉型成 為校園刊物,變成以「校園小記者」為主軸,搭配「生活信箱」,加上其

39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頁 23。

401952 年臺灣省教育廳訂定「臺灣省國民學校加強國語教育辦法」與「臺灣省師範學校輔導國民 學校加強國語教育辦法」,電令各國民學校班級訂閱國語日報,旨在推行國語,不得額外徵收費 用。

41林文寶、邱各容著,《臺灣兒童文學一百年》,頁 84。

(29)

他連載專欄,漫畫反而成了配角。42

對於《王子》的童年記憶,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中曾經描述,他憶起鄰 家大姊姊將多年收藏的《王子》借給他,讓小小的張嘉驊興奮地拍手直跳,因為 家中從來不買童書。但是後來卻因太著迷而忘了父親規定的寫字和背書,被出差 臨時回家的父親發現後,一氣之下把他眼中所謂花花綠綠的「鬼玩意」燒了。

同樣的,1962 年生的侯文詠,曾經入選為《王子》的小記者。在劉自立訪 談侯文詠的口述紀錄中,侯文詠說起自己曾入選「小記者」的心情,以及這個稱 號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崇高:

王子小記者不到一千個人呦!你要先申請,他會發一個小記者證,然後你 就可以寫通訊,它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投稿的,它只收王子小記者的,所 以要有一張記者證。當小記者是需要審核的,你得先投稿刊載,刊了第一 篇還是第二篇,它才發給你記者證。如果沒有作品刊載之前,它還不發給 你,所以有記者證是很了不起的。43

可見《王子》半月刊對當時的兒童,極富魅力,而且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刊 物,它的存在對於 60-70 年代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童年記憶。

(五) 《小讀者》

《小讀者》創辦人張任飛,當時興辦的理想是想將《小讀者》創造成一本課 本以外的良好讀物。因此在報導兒童實際生活動態的前提下,張任飛要使這本雜 誌充滿活力,讓兒童有高度的參與感。所以,該刊物提供了小朋友實作的部分,

如勞作、科學實驗、遊戲材料等,這是臺灣以往一般兒童刊物較忽略的部份。這 在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也對此叢書表達喜愛知情,其中在文中表示《小讀者》

42傅月庵,〈我的《王子》在哪裡呢?〉,《遠流博識網》,2004 年 3 月 1 日,網址:

http://www.ylib.com/class/topic/show1.asp?Object=gossip&No=4782

43劉自立,「侯文詠小說中的體制論述與批判」(國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5 月),頁 187。

21

(30)

是他國小時期,在圖書館借閱的讀物之一。

綜上所述,本段歸納有關於六名作家童年時期的代表性讀物,筆者以臺灣兒 童文學介紹,整理相關影響當時兒童童年生活重要讀物。由於經濟要素主導兒童 讀物的購買力,因此在經濟尚在攀升時,借閱也不外乎是一種普遍的閱讀方式。

另外中央引導地方的作法,推展兒童叢書,也是當時的普遍作法。

歸納本節可初步了解臺灣 1960-1980 年的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的背景,除 此之外,筆者亦參考王美玉總編《臺灣久久:臺灣百年生活印記》44三冊,彙整 有關六名作家出生年,所相應的臺灣重要發展,及民生轉變等,以補述上段未臻 之處。

2-1 臺灣大事記

作家生平年表 年代 事件

管家琪 1960  經濟出口導向。

 第一代大同電鍋上市。

王淑芬 1961

陳素宜 1962 電視開播:台視開播,電視時代打開傳播與娛樂新 視界。

張嘉驊 1963

 省教育廳為加強推行國語,要求各縣市中小學 應組織國語推行委員會。

 校內國語推行委員會工作主要為籌劃、推行、

糾察、考核與獎懲等相關國語推行之工作,成 為校內懲罰說方言學生的法源依據。45

1964

 第一條高速公路:麥克阿瑟公路首度顛覆道路 觀念,為今中山高速公路基隆-臺北路段的前身。

 陳重光將日本養樂多引進臺灣。

林玫伶 1965  美援終止。

44王美玉編輯,《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政經一百年》(臺北市:天下遠見,2011 年 1 月),

頁 46。

45蔡明賢,「戰後台灣的語言政策(1945─2008)─從國語運動到母語運動」(國立中興大學歷 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6 月),頁 44。

(31)

 臺灣省第一屆國語文競賽46。 1966

 全球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高雄成立。

 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

林芳萍 1967  蔣中正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968

 通過「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正式開辦國 民中學。

 垃圾車出現:垃圾車開始在臺北市穿梭,形成 現代城市風貌。

 紅葉少棒隊大贏日本。

 零食「乖乖」問世。

1970

 教育廳宣布全省國小學生制服統一,女生為 白、黃上衣,藍短裙及藍長褲,男生為白、

黃上衣,藍短褲及黃長褲。

 史豔文之雲州大儒俠最高收視率 97%。

1971 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1972  省主席謝東閔推動「客廳即工廠」。

1973  蔣經國總統推動十大建設。

1982

 為消除文盲,訂頒「強迫入學條例」,六至十 五歲國民強迫入學。

筆者製表

第二節 作家的生平與創作經歷

本論文擇取六名 1960 年代出生的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之童年散文為研究對象,

歸納整理有關作家童年生活的相關資料,依出生年代分述六位作家的生平及創作 歷程,並著重在其童年的部份。

一、 管家琪

46徐詩棉,「全國語文競賽國語演說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 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 年 1 月),頁 4。

關於全國語文競賽的歷史,此競賽最初的目的是以「政治統一須從語文著手」為著眼點,因此語 文競賽最早舉辦的項目便是國語演說。

23

(32)

筆者依據相關出版及兩篇研究,分別是曹琦琳〈管家琪少年小說研究〉47及 劉瑾華〈管家琪童話的自我概念書寫〉48中對於管家琪的生平,分述如後。

管家琪,1960 年出生於台北市,祖籍江蘇鹽城,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

1984-1991年間曾任民生報記者,目前為兒童文學專職作家,獲得許多國內外兒 童少年文學獎項。管家琪生長在一個經濟環境不錯的家庭,排行第二,父親擔任 法官,母親給予管家琪的印象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卻被困在一個大人的軀體 裡。因此,母親的情緒化,常讓管家琪童年蒙上壓力的陰影。從小到大,管家琪 認為自己是被忽視的不快樂的,對於外貌不出色,讓年幼的自己頗為自卑。另外 由於介於兩個皆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優秀的兄弟之間,課業成績總達不到父母的期 望,而得不到父母親的關注。在童年記憶中,童年時期常隨擔任法官的父親派任 地不同而搬家,曾住過台南、嘉義、台中、臺東、澎湖、宜蘭、屏東。而嘉義是 管家琪國中三年的生活區域,也是最值得珍視的一段時間。在這些轉學的過程中,

管家琪自覺適應良好,也可以認識不同的新朋友,和玩不同的地方,因此認為環 境的遷移不會帶給她壓力,反而豐富了她的閱歷,擁有比別人豐富的素材,滋養 了日後寫作的靈魂。

由於父親的身分,每當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特別「關愛」,管家琪總是不能適 應,倍感壓力。在《藍色記憶箱》就曾描述學生時期身體不舒服時,校長特別登 門拜訪卻在沒有實際探望到她的情況下,逕自對母親說,她是壓力所致的心因性 胃疼,並非「真正」生病,因此遭到母親白眼對待而感到委屈。管家琪愛好閱讀,

也愛寫作,認為文字記錄在日記上,是個私密且可以盡情宣洩情緒的管道。在學 校的管家琪是個寫作好手,常常代表班上參加國語文競賽,這是她唯一自豪的地 方。直到了就讀輔仁大學時期,管家琪才對自己慢慢建立了自信心。大學時期參 加了「耕莘青年寫作會」,認識了不少朋友,大二時參加《女性》雜誌的校外徵 文,而初嚐採訪滋味而愛上記者的工作,因此在大學畢業後就朝傳媒方向也步入

47曹琦琳,「管家琪少年小說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2 月)。

48劉瑾華,「管家琪童話的自我概念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校教學碩士班碩士 論文,2010 年 6 月)。

(33)

了婚姻。對於婚姻,曾說這是出自一個「逃家」的心態,因為天底下沒有比結婚 更合法、更「方便」的「離家出走」的方式了。(《藍色記憶箱》,頁3)

會踏上兒童文學的領域,始於1983年偶然看到教育部藝文獎以「童話少年小 說組」徵文,管家琪便以自己童年的感受,轉化為一個寂寞的小女孩和她的紙娃 娃的故事,以〈小歡與莉莉〉49投稿,得到童話類的佳作。1987年以採訪中得來 的靈感創作了第二篇童話〈香菇的故鄉〉,得到童話獎。1988年管家琪以〈口水 龍〉、〈天狗吃日〉兩篇童話入選民生報「兒童天地」童話獎。也因為〈口水龍〉

受到國語日報故事版主編的注意,希望她能夠定期替國語日報提供專欄。由於〈口 水龍〉開始獲得肯定,逐漸地找到自己創作的方向。當時也發現雖然仍喜歡記者 的工作,但是對於記者工作內容與當初的想像有所差異,所以選擇請辭轉而專職 兒童文學創作的領域。

二、 王淑芬

王淑芬筆名之襄,臺灣省臺南縣左鎮人,1961 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系畢業。崛起於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50,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灣省教 育廳兒童文學獎、海峽兩岸少年小說童話徵文等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優選少年兒 童讀物獎、信誼幼兒文學獎。 第一本著作於 1993 年出版,至 2012 年 1 月止共計 50 餘本。寫作文類以兒童文學為主,類型包括散文、小說、校園故事、生活故 事、歷史故事、童話、傳記、詩集、圖文詩集、教學用書。《君偉上小學》全套 六本,是全臺灣第一套,目前也是唯一一套為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童書寫的校園生 活故事。

王淑芬曾經受訪於親子天下,在〈將生命的感動化為文字:王淑芬〉中表示,

49管家琪,《口水龍》(臺北:民生報,1991 年 6 月),頁 106-120。

50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由企業家洪建全出資設立的,由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與書評書目雜 誌社合辦。基金會基於從民族情感出發,讓孩子從小就認同自己的文化,建立民族自尊心,於 1974 年 2 月舉辦徵稿。此獎項其意義有二,一:意味著民間企業家願意以行動來獎勵兒童文學 創作;二:它鼓舞了兒童文學的作家,或有志之士投入兒童文學創作領域。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徵 獎活動,共計十三屆,至 1986 年為止。

25

(34)

寫作最大的主題和動力就是「愛」,「如果沒有愛,在這個世界上幾乎什麼事情都 是很孤寂的,而且甚至於是沒有意義的....。」51會步入作家的行列,是基於對兒 子的補償作用。由於當年國小一年級剛入學的兒子,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陪伴 他參加開學典禮,於是常常在孩子課後追問學校的生活,也對學校的趣事覺得非 常值得分享,而提筆寫下第一本書《一年級鮮事多》。

回想自己的童年,曾於立報〈王淑芬:因為閱讀,世界變得不一樣〉52接受 專訪的她,表示自己的童年是在一個「文化不利」的臺南左鎮渡過,笑稱:「小 時候,我的鄰居,豬比人還多!」,但是她很幸運地擁有願意投資閱讀的父親。

她回憶小時候沒有什麼機會閱讀,因為家附近沒有書店,但是父親會委託擔任教 師的鄰居,每月到城鎮的書店替孩子選書。她也很感激父親做了兩件正確的選擇,

一是了解閱讀的重要性,二是父親懂得找專家來替孩子選書。也因為父親的影響,

使她藉著閱讀培養了寫作的能力。

三、 陳素宜

陳素宜,新竹縣人,1962 年生,新竹師專、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臺東兒 童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國小教師。活躍於九○年代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曾受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創作獎以及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的肯定。1987 年第 一篇童話作品〈純純的新裝〉在國語日報發表後,開始努力於兒童文學創作。以

〈天才不老媽〉崛起於第三屆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其創作作品以童話、少年小 說為主。陳素宜的作品常運用客家的元素,由於自己生長環境是新竹北埔,童年 生活藉由飲食、地貌及風土民情,展現著濃厚的客家味。從作品當中,可以看到 北埔鄉的好山好水,更可以感受北埔人的純樸、溫馨與豪邁,以及家人親戚間關

51溫知儀,〈將生命的感動化為文字:王淑芬〉,《親子天下》,2013 年 1 月。網址:

http://www.parenting.com.tw/video/movieTopic.action?id=5046623。

52張文馨,〈王淑芬:因為閱讀世界變得不一樣〉,《臺灣立報》,2013 年 11 月。網址:

https://tw.news.yahoo.com/%E7%8E%8B%E6%B7%91%E8%8A%AC-%E5%9B%A0%E7%82%BA

%E9%96%B1%E8%AE%80-%E4%B8%96%E7%95%8C%E8%AE%8A%E5%BE%97%E4%B8%8 D-%E6%A8%A3-161110419.html。

(35)

係的緊密與情感的流動。

其童年散文《妮子的家》分為卷一「妮子家的食譜」,卷二「妮子家的事」。 陳素宜曾於作品中表示,雖然出外工作、結婚,但是每隔一陣子就會回老家看看。

看到了家鄉中的變化,還好家的味道仍未改變。因此藉由桂文亞的鼓勵,將童年 集結成冊。桂文亞形容這是一本和我們分享著「鄉村小姑娘的童年生活趣事」,

就是「木窗內外」的童年回憶錄。

四、 張嘉驊

張嘉驊,1963 年生於臺灣嘉義,祖 籍 江 西 湖 口。台大中文系畢業,中正大 學中文研究所,從竺家寧教授學習語言學,2004 年張嘉驊取得北京師範大學博 士學位。53

張 嘉 驊是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後期的童話作家,善於童話的故事寫作,作 品幽默風趣。張嘉驊曾嚐試以「議題取向」改變以往的「故事取向」,希望促使 學生關心故事中的環保、生態、法治等問題。在《風島飛起來了》這本童年散文 中,可以看出張嘉驊雖然給他人的印象是幽默風趣的作家,但他的童年時期因為 父親的權威管教方式,所以是倍受壓抑的。以下專訪是張嘉驊對於童年的回憶:

童年時期,有一大部分因著父 親 工 作 的 關 係,張 嘉 驊 是 在 澎 湖 長 大 的 , 父 親 的 管 教 嚴 格 , 權 威 的 個 性 在 他 的 心 中 及 成 長 過 程 中 受 到 很 大 影 響,何 以 兒 童 時 期 不 是 很 快 樂 的 他 能 寫 出 那 麼 多 快 樂 的 作 品 ? 據 張 嘉 驊 自 己 分 析 ,「 童 年 」 對 他 而 言 , 並 不 單 純 意 謂 「 孩 童 時 期 生 活 經 驗 的 總 合 」, 重 要 的 是 , 還 意 謂 著 「 對 自 己 內 在 童 心 的 發 現 」。54

53林晶玥,「顛覆傳統的魅力─張嘉驊《怪怪書怪怪讀》系列童話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1 月),頁 16。

54陳韻伃〈作家作品介紹─搞怪大王張嘉驊〉,《國教之聲》,第 34 卷第 4 期(2003 年 3 月),

27

(36)

《風島飛起來了》中,張嘉驊描寫八歲時因為父親調職到澎湖擔任警察,由 於心理上無法接受離島的派任,父親的心情常影響到家中的氣氛,小孩子的他就 像小兵一樣,不敢妄動。還好父親派任的地方是離島,大約兩個月才會回家一次,

不然天天挨打也說不定。在他眼中的父親是一個嚴格的人,不太能溝通。在張嘉 驊小時候就一直被父親要求寫書法和背書,但是越背越不懂,背不熟還要被父親 屈指在頭上敲兩下,這叫挨他「兩金剛」。因此,童年對張嘉驊而言並不快樂,

但是靠著自我轉念解讀,對於父親及小時候經歷的事情,仍有改觀,這些將於後 段分述。

五、 林玫伶

林玫伶臺灣高雄美濃人,師大教育研究所畢業。擅長散文寫作,崛起於九○

年的陳國政兒童文學獎 55。《我家開戲院》其中五篇作品〈父親這家戲院〉、〈今 夜,我們聽了一場電影〉、〈戲院是我的大教室〉、〈從電視跑出來的人〉、〈看戲尾 仔〉等都是「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兒童散文類優選作品。林良曾於〈生動的真實 故事─談林玫伶《我家開戲院》〉中說到,「這五篇作品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為具 有兒童文學中『傳遞不同的生活經驗』的價值。」56由於書中介紹著開戲院的人 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這對讀者來說是非常新鮮具有吸引力 的題材。1970 年,是全臺戲院的最高峰,林玫伶的父親原本跟從伯父的影業團 巡迴放映。因為巡迴人力疲累的關係,最後到高雄美濃租用美濃戲院開始固定下 來。當時正值美濃人口的成長期,戲院的營業情形非常好,於是租約到期後,父 親以借款建造了「第一大戲院」。但是自 1969 年戲院開幕到 1996 年結束營業,

因為收視的習慣以及三台的推出,造成營業壓力越來越大。對於林玫伶而言,從

頁42─46。

55 1993 年臺灣英文雜誌社董事長以其父親的名義設立「陳國政兒童文學新人獎」,設獎之初,

分圖畫故事組與童詩組,自第四屆起更名為「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徵獎類別改為兒童散文與圖 畫故事組,本獎於 2002 年起停辦。

56林良,〈生動的真實故事─談林玫伶《我家開戲院》〉,《我家開戲院》,(臺北市:民生報,

2001 年 8 月),頁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OV reg,data reg ← data 轉移立即資料(data)到暫存器 reg 內 MOV dreg,sreg dreg ← sreg 轉移暫存器 sreg 的內容到暫存器 dreg MOV segreg,reg segreg ← reg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3.結論-(1)記憶的歷程分為短期記 憶、長期記憶(2)短期記憶經選擇 與複習成為長期記憶(3)短期記憶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2A 與健康、社會 關懷、個人與社 會福祉有關的結 構性議題. (4) 家庭問題,例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表彰作家、畫家創作優質華文兒童圖

兒童戲劇本來便屬於兒童文學的一環,從 兒童文學的故事著手,更容易貼近孩子的生活

比較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與表 現角度的 關係 辨識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