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童年中的飲食記憶

第三節 童年的自然環境與飲食

筆者於本段,將以童年中除了主食及零食以外的飲食為探討對象,分別從六 本文本中,並旁引出生年代相近之童年記事,討論有關於自然環境與飲食記憶,

並觀看在大自然與人交互相融中,孩童親近自然的飲食關係。於第三章筆者曾探 討臺灣 60-80 年代休閒娛樂的方式,其中在遊戲型態上,因為孩童居住地的不同,

表現出遊戲因地域性不同而有不同玩樂方式的童年書寫。

筆者先以臺灣 60 年代的社會樣貌出發,在鄉下尤其以農為業裡的住家,皆 有飼養豬及雞鴨鵝的習慣,這普遍的情形,在張嘉驊、林玫伶或在王淑芬的文本 中皆有出現。而於王淑芬的〈罰跪〉中,因為帶著弟妹想偷家中雞蛋去溪旁烤,

沒想到被父親抓到而受罰。這段不成功的飲食回憶,可以觀看出當時代經濟仍處 爬升期,許多家庭仍有經濟不佳的問題。而在《懷念老臺灣》一書中,提到早期 臺灣大量種植甘蔗製糖,對於住在農村的孩子,趁著載甘蔗的小火車經過時,撿 拾或者抽走幾根回去,是常見的解饞方式。其中文中提到:

每當砍甘蔗的季節裡,一群孩子,看到小火車時,大家就順口唱唸:「火 車拖甘蔗,黑貓掛目鏡,煙炊頭摃黣疼。」的歌謠。記得當時,每當搬甘

蔗的工人,拖著甘蔗在路上行走,我們就尾隨在甘蔗車後,偷抽甘蔗,這 種製糖的甘蔗是禁止偷吃的,若偷吃這種甘蔗被「原料區」人員捉到,是 必須罰款的,然而,小孩總是禁不住誘惑,常常偷抽甘蔗之後,就溜走了。191

從上述童年記事中與甘蔗相關的描寫,可以發現當時孩童取食甘蔗的現象,

而製糖的甘蔗因為硬而不好入口,但受制於經濟環境不佳下,仍是孩童們的選擇。

依據研究,早期臺灣尤其是在 60-70 年代專門供應製糖的甘蔗園,自光復後到 80 年種植達到顛峰。在《油車心榨油情》192中,提及製糖的產業,因為臺灣社會產 業轉型後,城鎮興起,工商業對於人民的吸引力更勝傳統產業,因此在 1982 年 後製糖業漸漸沒落。另外,在早期農閒時間,在空地上爌土窯,可以看出休耕時,

孩子們在農地群體遊戲玩樂的情形。

在陳素宜的《妮子家的事》更表現出家鄉環境是個遊樂兼富學習的場所。在 田野中,於未污染下的溪流、溝渠裡,因應天候四季更替而「取用」方式。在〈蚶 子米醬湯〉裡,妮子和姊姊趁著雨後跟著媽媽一起稻田溝中覓蚶子,清澈見底的 田溝,除了導引灌溉用水外,也孕育了許多豐富的食材。在撿拾蚶子後,妮子看 著阿忠媽媽和媽媽分享著如何料理蚶子的過程,一面幻想自己享受美食的樣子。

其中展現著大自然與食材間的取用,因環境尚未污染下,人民隨手可得的情景。

另外,在〈蝦公煮酒〉193中,寫著晚餐過後大家在樹下乘涼,鄰居提議抓蝦,於 是河川不僅是提供民生洗衣用,對成人而言有捕食的功能,對兒童而言更具備趣 味性,其中文中描寫到:

爸爸把炒過的米糠撒在水裡,然後要大家注意看...「水裡的石頭邊,

有兩個綠綠的小點,有沒有?那就是蝦子的眼睛!現在我們可以下水去抓 蝦了。記住,腳步要清要慢,別把蝦子嚇跑啦!還有抓蝦最重要的是,要

191許蒼澤攝影、康原撰文,《懷念老台灣》(台灣:玉山出版社,1995 年 6 月),頁 47。

192 參見李容鈞主編,〈製糖業〉,《油車心榨油情》;網址:

http://book.shalu.gov.tw/book-s2/ch03/ch03-1-201.htm;瀏覽日期:2014 年 9 月 1 日。

193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49-54。

127

在蝦子的後面下手。因為蝦子一覺得不對,就會往後彈,剛剛好跳到我們 的手上來。不過太小的就別抓了,免得以後沒蝦子抓。」194

從上段能看出當時臺灣的鄉間生活,人與人的關係緊密外,之後妮子將蝦子 交給媽媽烹煮,接著由媽媽分享給在樹下一同乘涼的鄰居們,這種共享分食的經 驗,特別能呈現出早期農村鄰里間人情流動的特別之處。另外在〈蛤蟆炒紫蘇中〉, 寫著農忙時節,村裡的人互相幫忙割稻,而媽媽買了大西瓜裝在錫桶中,放在井 裡冰鎮後一起分食的情景,也是當時代特別的景象。另外,伴隨著遊戲性的的飲 食記憶,如在水田間釣青蛙的童年回憶。這在王淑芬所彙編的《老師的童年往事》

中的〈和老師一起做工之往事二〉,作者回憶兒時住在鄉下,常常和鄰居一起去 釣青蛙的快樂時光:

雖然我才讀三年級,身手卻不凡,聽覺更是靈敏。哪兒有蛙叫,我便選定 地點,將繩子綁上蚯蚓,一端綁在桿子上,站在水田中,上下晃動著桿子。

蚯蚓在田中跳動,青蛙以為是好吃的蟲子在跳舞,便一口咬住,而且十分 固執,嘴巴一含著蚯蚓就不再張口。我只要將桿子往上一拉,變可以輕輕 鬆鬆的把青蛙抓住。青蛙真是世界上最迷糊的傻瓜。195

從上文可以看出,農村中的孩子,在早期臺灣生態仍未受污染時,運用著手 邊的竹枝,便可以釣青蛙。而作者也回憶著說,釣到的青蛙回去拿給媽媽,媽媽 還可以作食補給兄弟姊妹們吃,依照中國人的食補傳統,還具有「防止尿床」的 療效。除此之外,在農閒時間,許多孩子在空地上烤蕃薯,埪窯,去撿別人田邊 的蕃薯,或是從自家的菜園裡取來食用,這是當時代共同的童年記憶之一。而在 王淑芬的〈芭樂大作戰〉中,亦能表現出早期自家空地種植果樹,而在經濟不富 足的普遍狀況下,鄰居與自己都有「偷採」過別人家果樹的經驗。這同樣在林芳

194陳素宜,《妮子家的事》,頁 52-53。

195王淑芬等著,《老師的童年往事》(臺北市:國語日報出版社,1996 年 11 月),頁 109。

萍的〈色香味的陽光〉裡,記起阿隆哥帶著一群孩子,溜進阿旺伯家的果園偷採 芭樂而被發現,使得阿媽隔天要帶著一大袋蓮霧去賠罪。這些篇章都足以反應當 時經濟的狀況不佳,使得孩子們若沒有金錢購買零食時,自然種植的產物,便是 解饞的一種「零食」,而如何獲得的層面,無關故意,而是遊戲層面、經濟層面 的衍生與現實的投射。

本章筆者試圖以第一節探討 60 年代起,文本中所呈現在餐食上的兒時回憶,

與飲食與文化的關係。這從陳素宜的文本中,直接以食材為篇章命名方式,顯現 飲食對於童年的重要性。表現在客家文化的特殊料理,如粄的米製品與食物的再 製方式,表現在鹹菜、紅糟、以及乾長豆上。這些再製的處理方式,皆以自家製 作以延長保存為目的。從文化層面上,飲食文化的傳遞,在中國人的表現上,無 論在特定假日如過年、中秋節、端午節甚至是習俗傳統上都有特定飲食的象徵。

例如煮雞酒和坐月子的關係,青蛙與預防尿床的食補,這些特定的中國食療都可 以展現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在童年書寫中,觀看製作、烹調的方式,有如儀式 傳承般在生活中發生,就是一種文化傳遞的模式。另外,在與家人共食,與鄰人 分食的表現上,可以看出早期臺灣人情互動較緊密的具體表現。第二節筆者以零 食為研究對象,分別討論有作家童年生活中,在學校或是在住家附近可以購買得 到的零食種類,以及地點,以及購買的方式。以購買地點而言,無論在合作社、

雜貨店、販賣部或是挑籃販賣的老人等,這些皆能勾勒出早期臺灣生活樣貌。另 外,伴隨著零食的遊戲種類,以機率性遊戲為主,運用少量的錢,投注一個「希 望」,或換來香腸、冰淇淋、泡泡糖等,都是當時孩子熱衷的遊戲方式。以此,

可以看出,當時的零食以廉價、散裝、居家附近的鄰居開設的雜貨店為主。第三 節中,筆者以自然的產物來看童年的遊戲性,這表現在抓蝦、釣青蛙、埪窯、偷 採甘蔗、偷採鄰居家的果樹上特別能看出當時社會的經濟面,以及在農村尚未轉 型下,仍保有自然與土地相依的遊戲方式。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