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出生於 60 年代的兒童文學作家介紹

第一節 60- 80 年代的臺灣社會概述

本論文所研究的作家童年散文,其文本多描述作家國中以前的童年生活。而 作家的出生年自 1961 年的管家琪到 1967 年的林芳萍,他們文本所描繪的成長歷 程多在 1960-1980 年代。再者,作家於兒童時期主要是依附在家庭下成長,而個 體受制於大環境的不同,而展現出成長之間的差異性。故筆者於本節先歸納 1960-1980 年代的臺灣社會面相,先以大環境的脈動作概述,從經濟、政治、文 化層面分別探討可能會影響到童年生活的各項元素。

一、 經濟層面

洪文瓊曾針對經濟對於兒童文學的發展,提出「市場是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 展的最重要因素」23,由於兒童文學的刊物不是生活必需品,購買的決定者也常 非消費使用者,因此通常是成人經濟有餘力,才會有購買意願。兒童讀物就有如

23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傳文,1994 年 6 月),頁 2。

13

玩具一樣,具有同樣的特性。因此,臺灣的經濟成長,於 60 年代開始迅速發展,

這也代表著兒童的相關產物,開始受到重視的一個關鍵時期。

依據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提及 1961 年到 1973 年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黃 金時代。24一般人的物質生活明顯地普遍提高,國民所得也提昇,60 年代以後,

臺灣產業由農業轉向工業,1966 年高雄加工出口區啟用以後,許多農村剩餘人 口投入加工區參加生產,經濟發展從 50 年代的出口替代工業轉換成 60 年代加工 出口工業,使經濟高度的成長。不過,整體的經濟環境轉好,也間接的指出產業 轉型使得某些產業沒落,依據 1965 年生的林玫伶所寫的《我家開戲院》,即提及 戲院的經營不善,實際上是因應時代的變遷所致。林玫伶的妹妹林玫君曾經回憶,

當時產業的改變,以及人民的生活轉變,也影響了家中的營收:

受到政府在高雄成立前鎮、楠梓加工區的影響,工業區吸引了大部分的勞 工,使需要大量勞力的傳統農業漸漸在美濃平原上衰退,青年外移,留在 農村的人口老化,美濃以農為本的經濟隨之沒落,直接影響到第一大戲院 生存的空間。25

當時臺灣國民平均年所得從 1960 年的 143 美元到 1980 年的 2101 美元,二 十年間增加 13.7 倍,但是國民所得至 1976 年才突破一千美元。以民間消費結構 來看,「娛樂消遣、教育及文化服務」也一直到 1979 年才越過 10%,而當時的國 小有設立圖書館的不到全臺小學的 10%。26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整體臺灣的經濟 起飛是以 60 年代開始,數字上的高成長卻不見得代表人民生活立即改變。所謂 文化、教育、娛樂等消費,如兒童刊物、玩具等非民生必需品的購買意願,則要 視成人是否有額外開銷的餘力來判定。因此,在 60-0 年代的臺灣,在經濟層面 仍在爬升中,而人民感受到經濟層面的好轉,且工作收入日漸增加下,臺灣呈現

24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1996 年 9 月),頁 556。

25林玫君,〈一個鄉鎮戲院的興衰〉,《我家開戲院》(臺北:民生報,2001 年 8 月),頁 176。

26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頁 3。

一個穩定成長的榮景,使人民都願意努力投入工作。直到 80 年代才有明顯的消 費能力反映在娛樂及文化層面。

因此,臺灣社會呈現出一股積極向上、刻苦耐勞同心齊力的氛圍,1962 年 出生的作家侯文詠曾說到:

六、七零年代是我的童年時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代,當時大家都非常 節儉和勤奮,學校同學都穿補過的褲子,沒有人覺得補過的褲子有什麼不 好,反倒是媽媽說褲子髒了就不好,那是個講求整潔、努力的年代。27

從上文可以看到 1962 年生的侯文詠也感受到臺灣整體經濟轉型的歷程,雖 然物質等生活層面仍缺乏,但整體而言對於經濟的期待與是正向的,且社會的風 氣勤儉樸實、力求上進,反映著一股「只要努力,便有希望」的價值觀。這表現 在社會及一般家庭中,也因整體的經濟仍在起步,及經濟政策的引導下,孩童也 是家裡生產力的一部分,是這時期的特色。孩童幫忙家務,是從早期的農業社會 就有的習慣,女生幫忙帶弟妹,煮飯洗衣,男生就幫忙務農;時至 60 年代工業 開始發展,加工出口區的人力需求增加,孩童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止於玩樂的角 色,他們亦是家庭不可或缺的生產力之一。從〈剝蚵〉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 1964 年臺灣對於小孩子的協助產業的片段:

我的家鄉是小漁村,除了耕種之外,必須下海捕魚或採蚵,因此,課暇之 時,必須幫忙家人「剖蚵」,自己家裡沒有蚵時,就幫鄰居打工,每剖一 小碗,工資兩毛錢,因此,村裡常會看到一堆剖蚵的小孩;小孩子在鄉下 也都列入勞動人口,除了粗重的工作之外,帶弟妹、飼牛、割草、煮豬食、

撿甘薯、賣零食,只要能幫忙家裡的事都必須毫無怨言地認命去做。28

27林怡君,〈從偵探小說中發現生活態度—作家侯文詠的求學故事〉,《人本教育札記》,第 173 期(2003 年 11 月),頁 66-69。

28康原著,《懷念老臺灣》(臺北:玉山,1995 年 6 月),頁 25。

15

從上述可以看出 60 年代因為經濟大環境仍在起步,雖然國民生活有好轉的 趨勢,但是在經濟上,人們展現出的差異會因為自己的行業,還有所處的背景而 有所不同。另外,從家庭人口來看當時的社會,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的〈六

○-七○年代臺灣社會和文學〉一文中,可以顯示人口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面 相與以往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從人口數字來看臺灣社會變遷,在 1960-1979 年期 間人口穩定成長,而每戶平均人數減少,使得家庭逐漸變小,由於都會區製造業 和服務業就業機會增加,人口向城鎮集中。29

於本論文所提及的童年散文中,各作家的成長背景包含家庭的成員、父母親 的職業、家庭的經濟收入,都會影響到作者的童年生活,進而反映到作品的童年 書寫主題表現。以經濟層面而言,1960 年生的管家琪,其父親擔任法官,家境 優渥,因此在《藍色記憶箱》中就提及小時候曾收到高級的禮物-洋娃娃。她的 父親也曾送她洋娃娃,還因此和母親發生了糾紛,但其實比起洋娃娃,她更喜歡 刀槍等玩具。1961 年生的王淑芬,《童年懺悔錄》中可知其父親為獸醫,家境小 康以上,對於向母親提出畢業旅行經費五十元的時候,並沒有繳費的困難,而最 後五十元弄丟時,母親還安慰她,立即再給一次。還有一次不小心拿錯別人的便 當,一打開看到的菜色是蘿蔔乾、筍乾,還懷疑地說「難道我家變窮了?」由此 顯示家境良好。1962 年陳素宜生長於高雄的美濃地區,是以務農為主的客家庄,

其家庭結構和親戚關係緊密,和傳統鄉村比起無太大差別,文中沒有明顯的玩具,

但是因為環境的關係,大自然就是遊戲場。1963 年生的張嘉驊《風島飛起來了》

表示父親因警察派任至澎湖。剛搬過去時,對於澎湖的落後和不適應表現於篇章 中,也因家境較吃緊,導致母親對家中飼養的家禽很在乎,更不喜歡他養寵物。

張嘉驊曾經於〈會繡花的大兒子〉中描寫著同是年紀小的幾個姊弟一起幫忙的樣 子。「為了貼補家用,我們幾個小蘿蔔頭總在假日跟著媽去打些零工,像是剝蝦 殼,或是幫人家撿花生。」可見家裡的經濟來源除了父親的警察薪餉外,還需要

29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六○-七○年代臺灣社會和文學〉,《苦悶與蛻變:六○、七○年代 臺灣文學與社會》(臺北市:文津,2007 年 5 月),頁 7。

打零工才能支撐。1965 年生的林玫伶則在《我家開戲院》,寫出戲院沒落對於家 中的影響。1967 年生的林芳萍《屋簷上的祕密》常常書寫阿嬤對自己的照顧,

其在鄉村成長的生活也是簡樸的。

二、 政治層面

李坤城所彙編的《再見!禁忌的年代》,提及臺灣民主及政治的變化。1960 年代,臺灣的整體社會環境氛圍是受壓抑的,雖然經濟逐漸自由化,但是社會上 的約束並沒有減少。1949 年 5 月 19 日國民黨政府宣布臺灣實施戰爭戒嚴,直到 1987 年 7 月 15 日解除戒嚴為止,為期長達 38 年多之久。是故在政治上可以說 是因為「戒嚴」而民主進程緩慢,加上 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陰影仍影響著臺灣。30 因此在社會方面,有許多無形的禁忌,其中影響到家庭中的成人們,不希望孩童 談論政治。1966 年起在政府為了「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國族認同而大力 推行國語的政策,政府認為沒有相同的語言,就沒有團結心,無法達到有效溝通 的前提下,在電視媒體及鄉野的表演諸如布袋戲等,皆有所限制與控管。於是反 映在學校上,小學推行的「國語運動」中,禁說方言使得孩童在學校受到主流意 識的影響,而忽略原生家庭語言相異而有著適應上的困難,造成孩童的自卑感或 是階級化。

自政府遷臺至 1965 年美援停止,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臺灣在 國際上舞台漸漸縮小,臺灣民眾士氣低迷,整個臺灣興起了反共抗俄的愛國主義 與民族意識。而這個愛國教育的風氣,在林玫伶《我家開戲院》的文中也有提及,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家中的戲院也扮演了政令宣傳的角色。戲院需於每場『國 歌』片後,加映約三分鐘的宣導短片,如『紀念蔣公百年誕辰』。」31另外,戲 院也和學校保持友好的關係,如果播放愛國教育片,則以優待的方式請師生到校 觀賞,對戲院收入也不無小補。於〈八百壯士一條心〉,就可以看出當時父親和

30李坤城編輯,《再見!禁忌的年代》(高雄市:高雄市新聞處,2007 年 11 月),頁 225。

31林玫君,〈一個鄉鎮戲院的興衰〉,《我家開戲院》,頁 177-178。

17

校長洽談的片段:

「八百壯士」是一部軍教片,對於啟發小朋友的愛國情操,培養民族精神,

「八百壯士」是一部軍教片,對於啟發小朋友的愛國情操,培養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