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對漢語發展之影響

第三章 佛︾道教與中國「文化及語言層面

第二節 佛教對漢語發展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但毋庸置疑,佛教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是相當顯著的。它豐富了繪畫題材,並 使中國繪畫開啓了別開生面的新風格,實為中國美術層面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藉由上述三種文化方面的討論得知,佛教對於文學、音樂、美術的文化層面皆緊 密相連。佛教曾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宗教主流,而各層面的文化本就互相關連,牽一髮 而動全身。可見即使在其他文化層面上,佛教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印兩民族間的 文化交流,對中國文化的寶藏如錦上添花。下一節中,我們將進一步地討論佛教對漢 語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佛教對漢語發展之影響

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悠久且高度發展的語言之一。上古時代,我國為一多民族國家,

而各民族又有自身的方言,南腔北調的情況在當時形成了「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的 現象。為了抒解雞同鴨講的問題,漢民族便孕育出一種「共同的語言」,也稱為「民 族共同語」,使人們在走入社會時能彼此溝通,而方言依然適用於鄉里之間。這種透 過人們彼此接觸時互相模仿、調和、適應而形成「民族共同語」,也就是日後的「漢 語」。由此可見,今日的漢語實為含有各漢民族語言成份及特色的豐富產物。東漢之 前,漢語的發展鮮少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首次大規模的中外文化接觸便是印度佛教 的滲入,而漢語也從此結束了自身發展的孤寂旅程。佛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相當深遠,

佛教傳入之後,興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佛典翻譯運動。不少佛學研究者、古經文學 家、訓詁學家為了探求佛教思想而致力於解析佛經中的梵文。在兩 種語言的對比過程 中,漢語一些獨有的特點被發現並重視,新的思路就此打開,漢語語言呈現出別於以 往的新氣象。115而此種新異域文化的進入,對中國也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動。就語言來說,

佛教對漢語的影響表現在諸多層面上,其中對音韻及詞彙的影響最為顯著,以下將以 此兩部份為探討重心,另外再補充俗諺語、漢語語法及修辭層面的介紹,輔助說明佛 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

115鄒鑫,〈佛教與漢語語言〉,《安徽文學》,第九期,2007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佛教語言運用一種獨特的調法唱誦佛經,稱之為「唄匿(pathaka)」。它使佛教 語言在語音上有一種舒緩相間、和諧優美的特點。梵文本為拼音文字,字母發音較急 促,因此佛教僧侶在誦讀經文時會刻意放慢節奏、拉長讀音,藉以柔克剛的方式產生 美妙諧和的效果,即為「唄匿」,此美效引起佛經翻譯者極大的興趣。《通志.音略 序》上記載「釋氏以參禪為大悟,通音為小悟」,「通音」指得即是通曉梵文經書的 音韻,可見當時人們對佛教音韻相當重視,也因此推動了中國音韻學的蓬勃發展。116

漢語文字屬表意文字,其讀音無法從字面上瞭解,為外語人士學習漢語的一大難 處。在佛教梵文傳入之前,古時候人們在漢字注音上一般採用打比方的方式,或使用

「直音法(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但這兩種方式皆不盡確切與完善。佛教傳 入中國之後,佛教學者藉梵文的拼音原理,啓發漢語「反切」的注音方法產生,解決 了長期以來漢語讀音需死記硬背的問題。「反切法「用兩個字來標示一個字的音,即 取前一字的聲母及後一字的韻母與聲調得之讀音。如「秀」為西幼切,即取「西」之 聲母及「幼」之韻母與聲調得「秀」之讀音。其起源在古書上多有記載,如《通志.

藝文略》道「切韻之學起自西域」,亦有《隋書.經籍志》道「自漢佛法行於中國,

又得西域胡書,能以十四字貫一切音,文省而義廣,謂之為婆羅門書」。反切法始於 漢末,盛於魏晉,與佛教的傳入及佛經翻譯皆有直接且重要的關聯。

除此之外,漢語中四聲的確立也與佛經翻譯有關。漢語文字由聲、韻、調三者構 成,南北朝人不論在詩作或是日常口語中,皆好用雙聲及疊韻,可見當時對音韻協調 已相當重視117。佛教傳入後,佛教僧俗大造梵唄,佛經「轉讀」盛行。「轉讀」是用有 韻律的語言歌詠佛經經文,《高僧傳》載「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稱為唄,至 于此土,咏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音」。轉讀在誦讀佛經時特別講究語音聲調 的豐富變化,致力使音調剛柔相濟、抑揚頓挫、起伏有致,以達到觸動人心之效果。118 佛經的轉讀源自古印度的「聲明論」,「聲明」為研究梵文語言文字的專門知識,聲 明論中具有三聲,與漢語當時的平、上、去三聲皆以音階的高低為區別。佛教研究者

116同上註,鄒鑫,〈佛教與漢語語言〉。

117普慧,〈天竺佛教語言及其對中國語言學的影響〉,《人文雜誌》,第一期,2004年。

118同註115,鄒鑫,〈佛教與漢語語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不少人通曉梵文的十四音,更熟知漢語的音韻。學者經由兩語言的對比分析以及 透過聲明及轉讀的研究,正式提出漢語的四聲之說,即平、上、去、入。此為音韻史 上一大要事,佛教的影響功不可沒。119

另外,在傳統音韻上,聲母簡稱為「聲」,或叫「紐」,又合在一起稱「聲紐」,

表示聲母的名稱還有「字母」。120早期沒有字母的概念,直到梵語「悉曇」(為學習梵 文字母拼音的法門)傳入,促進了佛教僧徒對元音(梵語稱「摩多」,即母音)、輔 音(梵語稱「體文」,即子音)的認識。悉曇傳入之後,學者參照梵文的字母,才有 漢語字母的創建。其中流傳下來並享有盛譽的為守溫的三十六字母,守溫為南梁之僧 侶,從他三十六字母發音部位的命名來看,明顯是受梵語佛經之啓發,如其「舌頭音」

就對應梵語的「舌頭音」,「唇音」就對應梵語的「唇吻聲」等等。121由上述討論得知,

不論是在注音方法、音調、字母上,佛教文化對漢語語音的影響極其深遠。

接著,我們談論佛教文化對漢語詞彙的影響。詞彙為語言中最敏感的部份,也是 最易牽動的一部份。在各種語言層面中,佛教對漢語詞彙的影響最為廣泛且深劇。梁 啟超先生曾說:「此諸語非它,實漢晉迄隋唐八百年見諸師所創造,加入吾國語系統 中而變為新成分者也。夫語也者,所以表觀念也。增加三萬五千余語,即增加三萬五 千觀念也。由此觀之,則自譯業勃興後,我國語實質之擴大其程度為何如者。」122由於 佛經的大量翻譯及流傳,許多具有鮮明形象或富有表現力的詞語,皆被吸收到漢語的 詞彙庫中。據統計,佛教中各種術語、名詞、典故、人名、物名、儀式名稱、比喻詞 等不下萬條。123而不少佛教詞彙進入漢語之後,成為全民語言,語言使用者甚至意識不 到其詞彙源自佛教。以下我們先就構詞的角度將佛教詞彙分為音譯詞、半音半譯詞、

意譯詞三類,說明如下:

119同註115,鄒鑫,〈佛教與漢語語言〉。

120黃霞,〈佛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語文學刊》,第二期,2003年。

121同註115,鄒鑫,〈佛教與漢語語言〉 。

122同註120,黃霞,〈佛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

123王國安、王小曼 著,《漢語詞語的文化透視》。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年,頁2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音譯詞:對於解釋一種新的外來語言,音譯(依原詞的發音,尋漢字中相 似的讀音記之。例:漢字「茶」,俄文以音譯的方式標記為「чай」。漢字「功夫」,

俄文音譯為「гунфу」)此方法為最快速及簡易的翻譯方式,特別是在面對一些完全陌 生的概念或術語。音譯詞的漢字為純粹的記音符號,意義無法從字面得知。以下舉例 說明(包含簡化音):

梵文詞 譯詞 詞義

Prajna 般若 智慧,此處的智慧指「對宇宙人生的探究」

Yoga 瑜伽 連結、結合,指「內在真我的統一」

Arhat 羅漢 斷盡煩惱,能受世間供養的聖者 Bodhisattva 菩提薩埵 覺悟的人,指「覺悟的有情眾生」

Sanra 舍利 釋迦牟尼屍體焚燒後珠狀的東西,指「佛之身骨」

Bhikchuni 比丘尼 女僧、尼姑 Paramita 波羅蜜多 達彼岸、究竟 Adibudaha 阿提佛陀 初覺者、第一覺者 Asura 阿修羅 不端正、非天 Gandharva 乾達婆 天名,樂神

Ksana 剎那 最短的時間單位,指「極短的時間」

Raksasa 羅剎 惡鬼之名

Samadhi 三摩地 正定、止息、寂靜 Yaksa 夜叉 惡鬼的總名

Kasaya 袈裟 染色衣,指「纏繞於佛教僧侶身上的法衣」

Yamaraja 閻羅 地獄主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半音半譯詞(梵漢合成詞):漢語中,一個漢字為一個音節,而漢語中的 單音節語素又多能獨立成詞,漢語於是具有相當的靈活特性。此類詞語即恃漢語此特 性使音譯字及語義字結合,形成「梵漢合成詞(即部份由原詞音譯之漢字與部份表義 之漢字結合而成)」例:「高爾夫球」即取英文「golf」之音及漢字「球類」之義;

「可蘭經」亦取英文「koran」之音及漢字「經書」之義。此種詞類有著深刻的佛教印 痕,以下分類舉例:

「佛」為梵語「Buddha」的音譯,為「佛陀」省稱,意思是覺者。覺包括三個方 面的內容:自覺、他覺(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經裡 一般都把它作為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的尊稱。124此音譯字「佛」便配合上漢語字義構成 不少新詞,如:佛土、佛心、佛地、佛印、佛身、佛門、佛像、佛慧、佛德、佛堂、

佛道、佛鉢、佛法、佛性、佛骨、佛眼、佛字、佛母、佛語、佛壽、佛境、佛田、佛 願、佛讚、佛牙、佛光、佛位、佛經、佛祖、佛事、佛典、佛曲、佛塔、佛龕、佛家、

佛學、佛教、活佛、歡喜佛等。

「魔」為梵語「Mara」的音譯簡稱,漢語裡本無此字,譯經時借用漢字「磨」,

至梁武帝時才改為「魔」。本義是指擾亂、破壞、障礙,指一切煩惱、疑惑等妨礙修 行的心理活動。佛家有所謂四魔之說:煩惱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漢語的「魔 鬼」一詞即源於「死魔」之義,「死魔」能斷人命根,與漢民族傳統所說的鬼怪相似。

125日後,則產生了一連串由「魔」構成之詞。如:魔王、魔女、魔國、魔界、魔宮、魔

125日後,則產生了一連串由「魔」構成之詞。如:魔王、魔女、魔國、魔界、魔宮、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