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佛︾道教與中國「文化及語言層面

第四節 道教對漢語發展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藉由上述三種文化方面的討論得知,道教對於中國文學、音樂、美術的文化層面 皆影響深遠。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一言難 盡,不研究道教,我們很難全面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本論文至此,在在說明宗教與 民族、語言間的密切關係。因此,我們藉由宗教語言圖景的角度探究中國文化,想必 能深切地瞭解漢語民族的基本精神及思想精髓。

第四節 道教對漢語發展之影響

道教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但相對於佛教而言,有關道教的研究卻較不受重視,

特別是在道教語言、詞彙的研究上。前面我們討論道教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得知其 影響深遠且相當重要,顯然此種情況必有一些原因導致。宗教研究者葛兆光曾指出,

佛、道彼此有許多相交之處,因此要判定某些文化現象是否確切源自於道教有一定的 難處。除此之外,道教詞彙又非常隱晦、深奧,以上幾點使得道教的語言研究較於稀 少。但道教既為本土宗教,理當應最能反映出漢語民族性格的特點,我們更不能忽視 道教對漢語的影響。

詞彙作為一種語言中最敏感、最易變動的部份,隨著時間輪軸的轉動,新詞彙的 產生不曾停滯。道教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如此顯要的影響,道教詞彙的產生必定也是漢 語發展必然的結果。葛兆光先生曾說:

道教比較強調神靈的力量對人的拯救的意義︽即比較重視人生解脫與超越中神力 的作用︽它的追求目標之一就是成為神仙︽因此︽為了宣揚神蹟︾樹立神權︽道 教經典常常用各種極盡想像力的華麗詞藻來反覆重疊地描寫仙境︾仙人的美妙︽

鬼怪︾陰間的恐怖《《這樣︽道教語言就和佛教語言︾儒家語言大不相同〈156

156葛兆光,〈道教與唐代詩歌語言〉,《清華大學學報》,第四期,1995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此得知,道教語言特色鮮明。為了宣傳道教義理,更產生了許多詞藻華麗的詞 彙遍佈在各種語詞層面中,如天神地祇、天堂仙境、服食煉養、長生仙化、宮觀樓台、

齋戒儀式等方面。但最神祕、最鮮明的道教語言無非是符籙圖讖、法術咒祝的部份。

符咒為符籙與咒語的合稱,符籙為集字圖於一身的神祕形象;咒語則是簡短急促的口 訣,兩者皆以召驅鬼神、祈福消災為目的。敦煌道經裡就有不少關於此類詞彙的記載,

如「行符」,即為施符,「敕水」即對水念咒語,「攝制」、「攝召」、「召制」為 招致鬼魂,「制伏」、「敕勒」為制約之意157、「急急如律令」為立即執行之意。以下 舉出符咒實例:「元始安鎮,普告萬神,岳瀆靈官,土地祇靈,左社又稷,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內外澄清 急急如律令。」又如「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吽吽三檀那 嘔嘻唯咁嗶唎吒,急急召汝名天下知,速至速至,急急如律令」。此類用語特色鮮明,

實為道教語言的一大特點。除此之外,符咒的發展也對中國書法有著至深的影響。

源自道教的詞語相當多,以下我們舉出較為耳熟能詳,或者在漢語民族的日常生 活中即會接觸到的詞彙,接續討論道教對漢語語言層面的影響。以下我們以主題將詞 彙作分類:

(一)道教神明

三清:道教崇拜的最高尊神,為元始天尊(天寶君)、靈寶天尊(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天公:即天帝、玉帝,俗稱玉皇大帝。

天上聖母:又稱天妃,後稱「媽祖神」。信仰媽祖的民眾甚多,每年媽祖遶境的 進香活動已成為信徒間的一大盛世。

三官:又稱三元,即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西王母:即西華金母,又稱王母娘娘、瑤池金母、西姥。

九天玄女:又稱元女、玄女、九天娘娘,為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女神。

土地公:民間常見的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為掌管某地方之神。通常人們習慣 於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固定祭拜土地公。

五仙:仙人的總稱,仙有五等: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157葉貴良 著,《敦煌道經寫本與詞匯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頁705-7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臟神:道教認為人體即為一天地,因此自有諸神存在於體內之中。五臟:心、

肺、肝、脾、腎。後人亦以「五臟廟」為身體的代稱。祭五臟廟即為吃飽喝足之意。

火神:有回祿、祝融之稱。後人常說「回祿之災」、「祝融之災」皆指火災。

二郎神:水神。

道教神仙相當多,除了上述之外,地母、地祇、灶神、后土、山神、水神、火神、

太白星君、文昌帝君、玄天上帝、巫山神女、青玄上帝、四極大帝、東岳大帝、西岳 大帝、南岳大帝、北岳大帝、中岳大帝、聖母元君、南極仙翁、圓明道姥、紫微大帝、

皆為道教神明,數量之多,無法一一列舉。

(二)道教仙人

十殿閻王:略稱「十王」,本為佛教掌管地獄的十個閻王總稱,後為道家沿用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

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世人流傳許多源自八仙的故事,「八仙過海」、「八仙拜 壽」即為常見之民間傳說。

千里眼、順風耳:兩大將領,千里眼能望千里以外之事物,順風耳則能聽見千里 外之細小聲音。

牛頭馬面:原為佛教用語,為陰間鬼卒。後為道家所沿用,牛頭馬面之神鐵面無 私,能懲惡揚善。

巧聖先師:「魯班」的尊稱,木匠、石匠、泥瓦匠視魯班為此行業的守護神。

醫藥祖師:亦為行業守護神,此行業的人奉祀黃帝、孫思邈、扁鵲、淳于意、張 仲景、華陀、王叔和、葛洪、李景何等為保護神。

夜叉:鬼物之醜惡現形者。道教之夜叉有三:天夜叉、地夜叉、水夜叉,並認為 天夜叉能飛空、地夜叉能鑽地、水夜叉能入水。

金童玉女:道教云,仙人所居之處,皆有童男女服侍,稱「金童玉女」。

鍾馗:神人名,道教認其有打鬼、驅除邪祟的作用。民間亦有跳鍾馗之習俗。

鬼神:人死即為鬼,鬼又因有靈性而為神,故道教遵奉鬼神。

驪山姥姥:古仙女,亦稱驪山姥、驪山老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瘟神:傳說隋唐以來有五瘟神,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溫趙公明、冬瘟鍾 士貴,瘟神負責解毒除瘟。後來其意義被延伸為瘟疫本身,因此後又指招人嫌惡之人。

石敢當:為民間信仰的一種,以小石碑上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立於橋 道要衝,以禁壓不祥之風俗。

另外,八家將、朱雀、青龍、白虎、玄武、張天師(張道陵)、盤古氏夫妻、金 剛力士、孟婆、嫦娥、通玄真人、東海皇公、梓潼樹神、魍魎、雷公、關聖帝君(關 公)、和合二仙、判官、張果老、紫陽真人、茶神(陸羽)、賣藥翁、重陽祖師、趙 公元帥、保生大帝等,亦為源自於道教之仙人或神物之詞彙。

(三)道教傳說

八仙過海:八仙即為前面所提及的八位神仙。據載,有一次八仙同赴蟠桃會,歸 途渡海時,呂洞賓提議不得乘雲而過。因此眾仙大使神力,各自利用投入水中之物過 海。於是,便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話。

開天闢地:道教認為天地為盤古氏所開闢。據載,初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 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於其中,一日九變,天日高一 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再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158 此為開天闢地的神話古說。

雞犬升天:又稱「淮南雞犬」。相傳淮南王修煉成仙後,將剩餘的靈丹妙藥置於 中庭,雞犬亂啄之,竟全部隨之升天。因此後人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鍾馗嫁妹:相傳鍾馗死後,以靈通感應到有惡霸欲娶自己還留在陽世的妹妹。因 此令鬼卒們將妹妹送至杜家(杜平為鍾馗之恩人),為其完婚。此傳說流傳甚久,至 今仍有許多地方演出此劇目。

倩女離魂:據載,倩娘與王宙自幼互相愛慕,倩娘其父—王鎰卻將倩娘許配他人。

倩娘因此離開家中,一心與王宙廝守。幾年後,王宙帶著倩娘回至家中,王鎰大驚,

稱倩娘因病在家、數年未出門,兩女相見後,突然合為一體。於是便有倩女離魂之說。

158張志哲 主編,《道教文化辭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頁370-3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煮石為糧:據載,白石先生年逾兩千,卻不修成仙之道,只求不死之身。他以煮 白石為其糧食,問其為何不服升天之藥?他回答:「天上哪裡比得上人間快樂」。此 傳說更是道盡道家追求長生不老、以人生為樂之思想。

嫦娥奔月:相傳,后羿向王母娘娘求了不死之藥,其妻嫦娥盜食之,因此奔月,

兩人從此不復相見。

另外,關於道教傳說的故事相當多,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女媧捏土造人、天衣 無縫、天狗食月、白兔搗藥、畫龍點睛、畫地成河、畫江成路、杓取月光、吹簫引風、

南科一夢、架梯取月、繞梁三日、借刀兵解、鬼畫桃符、海市蜃樓、黃粱一夢、黃龍 負舟、瓊樓玉宇、紫氣東來、塞翁失馬、鯉魚跳龍門、蟠桃會、夜光杯、夜明珠、聚 寶盆等皆為其例。其中,有不少道教傳說在今日也直接被當作成語使用,下一章節將 會做更深層的探討。

道教文化影響漢語的詞彙至深,許多源自道家的語詞已自然地滲入漢民族的日常 生活之中。如遍於漢語口語中的俗、諺語:馬王爺三隻眼、無理矮三分、太歲頭上動 土、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王母娘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尊等,皆源自於道教文化。討論至此,上述所舉出的各種有關 道教文化的詞語,相對於整個道教文化詞彙而言,還是猶如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道 教文化詞語之多,不可凡舉。但不可否認的是,道教文化對於漢語詞彙的影響深遠並 且廣泛。

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在漢語民族裡,不論信奉道教與否,道教的神

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在漢語民族裡,不論信奉道教與否,道教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