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法華經》分科的解釋

第三節 依實踐呈顯佛性

憨山是個重視實修的高僧,對於佛陀的教法,他都會在生活中印證。憨山認 為透過定慧等持、止觀雙運的修證工夫,以契入實相。他引用《大乘起信論》的 本覺始覺之論說明佛性思想,希望行者藉由始覺之漸次修為,而彰顯本有覺性,

終以契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憨山認同《楞伽經》阿賴耶識與如來藏性「染淨一 體」的看法,也與《大乘起信論》的自性一脈相承。299他說明,阿賴耶識一轉,

心所百法和許多微細煩惱就會同時跟著轉成大智。筆者在此章節中,整理出憨山 在《法華經通義》裡,依止觀、本覺始覺、轉識成智等實踐面向所呈顯的佛性。

一、依止觀論佛性

止觀是天台提倡之修行方法,憨山認為止觀是證入佛知見的修行方法;止是 破我執之離欲功夫;觀是以一種清淨心去觀照事物、明心見性,亦即清淨自性之 諦觀。300智顗因為〈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301 而證悟,他解釋真法供養者就是用內在之智觀,觀照煩惱之因果,因此煩惱被智 觀所生之空慧蕩除。若以空慧觀能燃之火、所燃之身,無非實相;觀能供之自身、

所供之諸佛皆不可得,亦是契入實相。故以實相供養名真法供養,能以契入實相 供養乃真精進。302

真法供養者,當是內運智觀,觀煩惱因果,皆用空慧蕩之,故言真法也。

又觀若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實相。誰燒?誰然?能供、所供皆不可

299 陳松柏,〈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頁 168。

300 陳松柏,〈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頁 99。

301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頁 53b。

302 釋聖嚴,《絕妙說法》,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頁 336-337。

得,故名真法也。303

憨山認為止觀之體緣於一心;止觀之用悟明一心。304基本上憨山認同天台的 止觀思想。他認為真佛弟子不管在止觀雙行或性修不二之活動中,皆有明銳的本 心穿梭其間,因此在《憨山老人夢遊集》〈示玄津壑公〉中,憨山表示:

讚持經者,曰:舉手、低頭,皆已成佛。是乃以已成之佛心,作現前之眾行。

故一一行,皆是佛行。行之妙者無踰於此,如此是名真佛弟子矣。305

在〈陀羅尼品〉中,憨山說明包括藥王、勇施二菩薩,毗沙門天王、持國天 王二天,以及鬼子母、十羅剎女、諸善神等均發誓如來入滅後,持陀羅尼咒以守 護法華修行者。憨山說明,藥王乃為止觀之象,且為苦行持經之首、入佛知見之 先覺。306因無明業習戕害法身之羅剎女與鬼子母,透過止觀化無明做妙明心光,

因此令無明三毒淨盡無餘。至於受持《法華經》所獲得之旋、百千萬億旋、法音 方便等三種陀羅尼307乃止觀之義。在〈從地湧出品〉中,憨山解釋修習止觀的要 旨:

修習止者,不依形色身心世界等,一切皆離故也。常樂深智等,修習觀也。

觀照分明,則法法實相。意謂一切菩薩,凡求佛道,未有不由止觀而入者。

下方空中,正示止觀之象。顯非止觀不足以破恒沙住地煩惱。308

303 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頁 143b。

304 陳松柏,〈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頁 156。

305《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七,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299b。

306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46a-946b。

307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55a。

308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99a。

在〈藥王菩薩本事品〉中,宿王華菩薩為了讓諸菩薩起歡喜心,故請世尊解 說藥王菩薩之苦行。憨山認為此意是在彰顯止觀為涉俗之首要,止觀是證入佛知 見之妙行;亦即希望行者藉由歷境調伏其心,令其對治微細無明之惑障。此品提 及藥王菩薩之前身為日月淨明德佛時,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與諸菩薩、聲聞眾宣 說《法華經》。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且精進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之際便 修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憨山說明現一切色身三昧屬於三昧樂意生身,這是由於以 止觀調心之故;亦即《楞伽經》所言之無間行、以及《大乘起信論》所言之一行 三昧。309

憨山還說明,喜見菩薩持經,依所悟而實相修行,因次證入真如三昧。現一 切色身三昧之喜見菩薩,為報佛恩,故以身供養。他認為燃身供佛乃真如三昧,

換言之,即是破俱生我執之象,以三昧薰變習氣、淨治根塵,故恆沙無明皆成妙 覺,我執既破,則妙契法身。

憨山在〈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敘述,受持《法華經》所獲得之旋、百千萬億 旋、法音方便等三種陀羅尼310乃止觀之義。他解釋「旋」之涵義,所謂旋,即楞 嚴旋、倒聞機之旋,如急流之水有漩渦。旋陀羅尼就是指一切法總歸一心,故名 真如,湛然常寂。是名為止。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就是一心真如,有大智用,不離 一心,是名為觀。法音方便陀羅尼就是體用不二,但是一心止觀雙運,名為中道,

遮照同時、存泯無礙,是名等持。

309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28b-929a。

310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55a。

二、依本覺始覺論佛性

憨山引用《大乘起信論》的本覺始覺之論,以說明佛性思想,解釋眾生本有 之佛性稱為覺;因被無明障蔽而不知,故稱為不覺。他認為先有始覺之漸次修為,

而後逐漸彰顯真心本有之覺性,最終契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此顯眾生本有不迷之佛 性也。所言眾生佛性者,乃如來藏。……今始覺之者,要顯實由本覺內熏 之功,故云依本覺等。311

印順在《大乘起信論講記》說明,本覺是本來具有的智慧性;始覺是從凡入 聖,從因到果,從事實的現象面而言。他以鏡子為例,說明本覺與始覺之意義,

蒙塵之鏡子因塵土之故,因此照物功能不能顯現。若以手一分一分的拭去塵土,

則鏡子照物功能就會一分一分的顯現,直至整面鏡子之塵土拭掉,那麼鏡子的照 物功能才能完全顯現。印順解釋,鏡子的功能並非因為拭去塵土之時而新生,那 是鏡子本來就具有的功能。拭去塵垢不過是讓本有之照物功能具體顯發,本覺與 始覺之義亦即是如此。312

在〈信解品〉中,透過須菩提、迦旃延、迦葉和目犍連等四位弟子講述窮子 之譬喻,以感謝世尊所授之真理。憨山說明,此品藉由描寫窮子的故事來吐露當 機之本心;弟子詳述窮子喻,以闡述他們已深刻了解佛恩的浩瀚。憨山解釋,透 過捨父逃走之窮子來比喻眾生無明、暗蔽真性,沉淪五道生死長遠,窮子經過五 十年回到本國時,憨山認為窮子因受到正因佛性之薰習,以本覺法身流轉五道,

311 憨山,《大乘起信論直解》,新纂續藏經第四十五冊,頁 491。

312 釋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頁 104-109。

由於父親的循循善誘,讓他找到回家之路。

在〈提婆達多品〉中,有關文殊師利等諸菩薩坐寶蓮花從海湧出之內容,憨 山解釋這是表達悟心者如蓮花開一般的妙智現前,在藏識海中挺然獨露。當諸菩 薩前往佛前禮二尊足,憨山則說明此是始覺之智合乎本覺之象。他提及,生死大 海乃三毒窟宅,若智慧生起則迷惑就會祛除,無數煩惱當體清凈,所謂煩惱一轉,

則一切行皆是佛行。313憨山說明〈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日月淨明德佛,有八十 億大菩薩摩訶薩,七十二恆河沙大聲聞眾。」用意是為了破七識染污無知的習氣,

以顯示八識圓明之體,並藉以契入本覺真心,因為本覺妙體不離開四大根塵。314

〈從地湧出品〉之來意,憨山認為是彰顯自心發悟,說明地本是一真法界,

因無明感召,所以性德隱而不顯,蒙佛之法音而得以頓時破除無明、自性全顯。

菩薩皆具佛相,身皆金色無量光明,乃是本覺妙明心體;世界依法性空,所以諸 菩薩在此世界下方虛空中住。憨山解釋,由於始覺之有功,令本覺彰顯,因此聞 佛音聲從下發來,其意指音聞乃是教體。315他也將〈妙莊嚴王本事品〉中,淨眼 獲得法華三昧、淨藏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歸因於始覺有功,本覺乃顯之象。至於 淨藏、淨眼兩兄弟的出家則是在彰顯本覺出纏之象。

憨山解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主旨是因法華三昧而入佛之知見,始覺 因緣已經圓滿,妙入果海,逆流而出,現十界身無思而應,所謂聖種類身一時俱 現,此即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之象,藉以顯揚妙法三昧之極致。憨山說明,所謂俱 生無行作意生身就是《楞伽經》之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經云:「云何種類俱生 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313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82b。

314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25a。

315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96a。

316憨山認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意旨在滅除根本生相無明後,大圓鏡智平等 就會顯現,憨山並指出,觀音大士以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故上與十方諸佛同 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共一悲仰。因而能以一身普應一切,無不感應。317

憨山在〈妙音菩薩品〉中解釋,世尊在頂上肉髻放光乃九十七種大人相之最,

此處放光表示無上果法所流智光;眉間放光表示中道妙智所流之光;二光齊放則 表示真因契果始覺合本之象。他說明光照佛國之意,即表示始覺有功,故本覺顯 現;並特別引述《大乘起信論》所說的「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說明。至於妙音 菩薩前往娑婆世界,會見世尊及多寶佛,憨山則認為是始覺契會本覺之相;世尊 是報化之身,多寶佛是法身,妙音菩薩既能同時謁見,代表本覺既顯,那麼則是

此處放光表示無上果法所流智光;眉間放光表示中道妙智所流之光;二光齊放則 表示真因契果始覺合本之象。他說明光照佛國之意,即表示始覺有功,故本覺顯 現;並特別引述《大乘起信論》所說的「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說明。至於妙音 菩薩前往娑婆世界,會見世尊及多寶佛,憨山則認為是始覺契會本覺之相;世尊 是報化之身,多寶佛是法身,妙音菩薩既能同時謁見,代表本覺既顯,那麼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