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憨山大師對《妙法蓮華經》佛性思想之詮釋―以《法華經通義》為研究依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憨山大師對《妙法蓮華經》佛性思想之詮釋―以《法華經通義》為研究依據"

Copied!
1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士論文. 憨山大師對《妙法蓮華經》佛性思想之詮釋 ─ 以《法華經通義》為研究依據 ─. Master Han Sh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in The Lotus Sutra of Wonderful Dharma: A study of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by Han Shan. 研 究 生:陳美玉 指導教授:釋如念 博士 中華民國 99 年 6 月 18 日.

(2)

(3) 謝誌. 2003 年懷著對佛學的愛,進入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就讀,在學業、事業與 家庭之間忙得團團轉的我,以三年修學分、三年寫論文的馬拉松方式進行研究所 的學業,終於在今年(2010 年)可以畢業了!. 這些年來,每當嘗到沙茶醬的滋味時,眼淚就不由自主的滴落,因為總讓我 想起兩個女兒—詩珮、詩玫,一路陪著我走在修學分、寫論文的歲月中。經常我 們母女三人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好幾次窮到只有白飯配沙茶醬,「對不起! 媽媽沒錢買菜,讓你們只能吃白飯配沙茶醬。」沒想到兩個女兒竟然異口同聲回 答:「不會啊!超好吃的!」看見姐妹倆天真的笑靨與單純時,痛在娘心的感覺 化成一串串的淚珠滾動面容。. 曾經好幾次都想放棄論文,但是一想起指導教授如念法師的諄諄教誨,佛光 山法師的關懷,以及曾對慈嘉法師所做的允諾時,還是咬緊牙根在電腦鍵盤上一 字一字的敲擊。面對現實生活的衝擊與人我是非的矛盾時,總會思惟《法華經》 中佛陀所闡述的種種教法,尤其提婆達多與常不輕菩薩的故事,讓我學習如何轉 念與行忍辱;看到憨山大師解釋經文: 「女人在末法時代以苦行廣宣《法華經》, 可以入佛知見,往生淨土。」一整晚感動的淚水無法止住,雖然不算大徹大悟, 但是卻滌除了自己這些年來的瞋恨,學會以感恩的心面對人事物,同時也明白自 己日後護法護教的使命。. 在此特別感謝所有的善因緣與惡因緣!感謝指導教授如念法師嚴謹教導、耐 心指正論文與逐字修訂英文摘要;感謝口試委員黃國清教授、王晴薇教授的審閱 論文與提供寶貴意見;感謝二妹金月和小妹金美聯手為我完成英文摘要;感謝佛 光山人間社給我採訪新聞的機會,讓我可以從中學習如何運用文字、磨練文筆, 以利於論文的撰寫。感謝公公與父母能夠包容我無法善盡孝心;感謝三姐詠涵的 經濟援助與關心;感謝兩個女兒的赤子之心與純真之情;感謝身邊所有朋友的幫 忙;感謝同修的因緣,讓我可以在佛道上努力不懈! 最後,願將這份遲來的論文,獻給佛光山已圓寂的慈嘉法師。. i.

(4) 論文摘要. 《妙法蓮華經》被稱為諸經之王,是大乘佛教經典中倍受推崇的經典之一。 歷代高僧無論在思想或修行上,都與此經有著深厚的淵源。本文從《法華經》的 成立與傳譯、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憨山的學思歷程及撰述《法華經通義》 之因緣、《法華經》分科的解釋、《法華經通義》詮釋之佛性思想等面向撰寫之, 藉以了解憨山如何詮釋《妙法蓮華經》之義理。. 身為明末佛教四大師之一的憨山,以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為依據, 完成《法華經通義》注釋本。此書中,憨山糅和各家說法的獨特方式詮釋《妙法 蓮華經》所蘊含之佛性思想。因為〈方便品〉悟到法華實相,因為〈見寶塔品〉 悟入佛陀深意的憨山,採用華嚴宗之判教思想,並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科 判全經,引用《華嚴經》 、 《楞嚴經》 、 《楞伽經》 、 《大乘起信論》等經論為佐證。. 憨山解釋題稱《妙法蓮華經》,就是指一真法界的如來藏心;是實相、也是 佛知見,所謂佛知見還包括一大事、一乘法、一切種智等。藉由他對《妙法蓮華 經》佛性思想之詮釋,讓我們從中了解認識中國佛教史上佛性論之各家說法,舉 凡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本覺說、薰習論、轉識成智、天台止觀、三因佛性等論點。. 關鍵詞:憨山、佛性、實相、判教、佛之知見、如來藏、一大事、一乘、轉識成 智. ii.

(5) Abstract The Lotus Sutra of Wonderful Dharma, which is known as the king of Sutras, is one of the respected classics in the Mahayana Scriptures. Generations of monks, in terms of their ideology and their practices of Buddhism, have a profound connection with this Sutra. This study focuse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versions and translations of the Lotus Sutra, Master Han Shan’s life and his motivation of writ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the influence of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on Chinese Buddism,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in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how Master Han Shan interpreted the Lotus Sutra in the light of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Master Han Shan, who was one of the four main Buddhist masters in the Ming dynasty, composed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on the basis of Kumarajiva’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In his Interpretation, Master Han Shan used a unique approach to combine different opinions to interpret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in the Lotus Sutra. Through his reading of the chapter on “Skillful Means,” Master Han Shan realized the truth of the teaching of the Lotus Sutra. His reading of the chapter on “The Revelation of the Pagoda” enabled him to perceive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He adopted Hua-yen School’s division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and divived the Lotus Sutra into four parts: the initiating, the displaying, the cultivating, and the attaining of the penetrative power of the Buddha’s wisdom. Master Han Shan cited passages from the Avatamsaka Sutra, the Surangama Sutra, the Lankavatara Sutra, the Mahayana-sraddhotpada Sastra, etc. to support his points. Master Han Shan interpreted the title of the Lotus Sutra as the Tathagatagarbha mind of the realm of the only truth, the ultimate truth, and the penetrative power of the Buddha’s wisdom. The so-called “penetrative power of the Buddha’s wisdom” refers to the one great work of the Buddha, the one vehicle, the all inclusive wisdom, and so on. Through Master Han Sh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in the Lotus Sutra, we learn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uddha-nature theo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ism, for example, the concept of the Tathagatagarbha-mind of absolute purity, the theory of original enlightenment, the concept of habitu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Chih-kuan practice and the three kinds of Buddha-nature of the Tien-tai School, etc. Key word:Han Shan, the Buddha-nature, reality, division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the penetrative power of Buddha’s wisdom, Tathagatagarbha, the one great work of the Buddha, the one vehicle, the concep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iii.

(6) 憨山大師對《妙法蓮華經》佛性思想之詮釋 ─ 以《法華經通義》為研究依據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一、研究動機 ……………………………………………………………… 1 二、研究目的 ……………………………………………………………… 3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 4. 一、關於《妙法蓮華經》的研究方面 …………………………………… 4 二、關於中國《法華經》注釋書的研究方面 …………………………… 8 三、關於佛性思想的研究方面 四、關於憨山的研究方面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1. ……………………………………………… 14. ………………………………………………………… 18. 一、佛教史. ……………………………………………………………… 19. 二、文獻學. ……………………………………………………………… 19. 三、義理的詮釋 第四節. 第二章. ………………………………………………………… 20. 論文內容架構. …………………………………………………… 21. 《妙法蓮華經》的成立與傳譯. 第一節. ……………………………………… 24. 原典的成立時期與傳譯的版本. 一、《法華經》原典的成立時期. ………………………………… 24. ……………………………………… 24. 二、傳譯的版本 ………………………………………………………… 第二節. 現存漢譯本的比較. 29. ……………………………………………… 36. iv.

(7) 一、正法華經. …………………………………………………………… 38. 二、妙法蓮華經 ………………………………………………………… 三、添品妙法蓮華經. 39. …………………………………………………… 41. 第三節 《法華經》的結構 ………………………………………………… 42 第四節. 第三章. 結語. ……………………………………………………………. 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第一節. 佛性的意義. 第二節. 大乘經典之佛性思想. 50. ………………………………………… 51. 一、眾生皆有佛性. ……………………………………………………… 51 …………………………………………… 54. ……………………………………………………… 54. 二、闡提成佛說. ………………………………………………………… 55. 三、佛性與空性. ………………………………………………………… 56. 第三節. 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 57. 一、中國早期佛性思想的關鍵人物. …………………………………… 57. 二、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第四節. 第四章. 結語. ……………………………………… 61. ……………………………………………………………… 69. 憨山的學思歷程及撰述《法華經通義》之因緣. 第一節. 憨山的生平事蹟. …………………… 71. ………………………………………………… 71. 一、憨山的家庭和童年:出生至十一歲 二、報恩時期:十二至二十五歲. ……………………………… 72. ……………………………………… 72. 三、旅遊與在五台的停留:二十六至三十七歲 四、牢山時期:三十八至五十歲. ……………………… 72. ……………………………………… 73. 五、流放和曹溪時期:五十至六十八歲 六、憨山時期:六十八至七十歲. ……………………………… 74. ……………………………………… 74. 七、東遊時期:七十一至七十二歲 v. …………………………………… 75.

(8) 八、廬山時期:七十三至七十六歲. …………………………………… 75. 九、重返曹溪和圓寂:七十七至七十八歲 第二節. 憨山與明末佛教復興. 一、明末佛教概況. ……………………………………………… 78. 憨山的學術背景與思想特色. 一、學術背景. …………………………………… 83. …………………………………………………………… 84. 二、憨山的思想特色 第四節. …………………………………………… 76. ……………………………………………………… 77. 二、明末佛教復興的特點 第三節. …………………………… 75. …………………………………………………… 85. 憨山撰述《法華經通義》之因緣. 一、憨山與《法華經》之因緣. ……………………………… 91. ………………………………………… 92. 二、憨山撰述《法華經通義》…………………………………………… 93 三、憨山通達《法華經》之堂奧 第五節. 第五章. ……………………………………… 94. 結語 ………………………………………………………………. 《法華經》分科的解釋. 97. ……………………………………………… 99. 第一節. 道生的分科. 第二節. 法雲的分科 ……………………………………………………… 101. 第三節. 智顗的分科 ……………………………………………………… 103. 第四節. 吉藏的分科 ……………………………………………………… 105. 第五節. 窺基的分科 ……………………………………………………… 107. 第六節. 憨山的分科 ……………………………………………………… 109. 第七節. 結語 ……………………………………………………………… 112. 第六章. ……………………………………………………… 99. 《法華經通義》詮釋之佛性思想 …………………………………… 114. 第一節. 眾生成佛論佛性……………………………………………………114. 一、依一大事因緣論佛性 ……………………………………………… 114 vi.

(9) 二、依三因論佛性 ……………………………………………………… 117 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 122 第二節. 依自性清淨心論佛性 …………………………………………… 128. 第三節. 依實踐呈顯佛性 ………………………………………………… 132. 一、依止觀論佛性 ……………………………………………………… 132 二、依本覺始覺論佛性 ………………………………………………… 135 三、依轉識成智論佛性. ………………………………………………. 138. 第四節. 依法身常住論佛性 ……………………………………………… 140. 第五節. 結語 ……………………………………………………………… 147.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150 憨山多元化的佛性論述. …………………………………………151. 第二節《法華經》對後世的影響. …………………………………………153. 一、綻放之白蓮花 ……………………………………………………… 154 二、修行信仰的影響 …………………………………………………… 155 第三節. 憨山佛性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 158. 一、人間菩薩行. …………………………………………………………159. 二、佛性思想之傳達. ……………………………………………………160. 三、憨山對後世之影響 第四節. 參考文獻. 檢討與展望. …………………………………………………161. ………………………………………………………163. …………………………………………………………………………166. vii.

(10)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妙法蓮華經》(以下簡稱《法華經》)被稱為諸經之王,是大乘佛教經典 中倍受推崇的經典之一。中國歷代有許多的高僧無論在思想上、或是修行上,都 與本經有著深厚的淵源,包括劉宋的求那跋摩,東晉的慧遠、慧持、道生,後秦 的道融,梁代的法雲,隋代的智顗、吉藏,唐代的窺基、湛然,明代的憨山、蕅 益等等。由此可見《法華經》自從譯介以來,受到重視的情形,也因此引起筆者 研究本論文的動機。. 浩瀚的佛學典籍當中,蘊含許多的教理和思想,對於「佛性思想」的議題, 讓筆者尤其感到興趣。有關佛性思想論述之經典包括《如來藏經》、《勝鬘經》、 《大法鼓經》、《涅槃經》等等。佛性思想在中國受到重視,乃由於竺道生主張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亦可成佛」。爾後,影響中國佛教宗派的發展, 體現此一思想的宗派有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天台宗主張生佛互具,華嚴宗 主張如來性起,禪宗主張即心即佛, 1 雖然名稱各異,但是佛性思想在中國仍然廣 受重視。. 諸多學者研究《法華經》,對於經典所蘊含的佛性思想,皆略有敘述。譬如 賴永海在《中國佛性論》中,提及《法華經》,以「花落蓮成」來表示三乘是權、 1.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頁 37。. 1.

(11) 一乘是實,主張會三歸一。作者表述,經中所言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成為 佛性思想的一大經典依據。2 印順導師在《如來藏之研究》中,提出有關《法華經》 與如來藏的關連性,他說明《勝鬘經》受到《法華經》的影響,言「正法」,二 乘涅槃的不真實,表明一乘而提及如來藏。3 呂澂在《佛學論著選集(二)》的〈《妙 法蓮華經‧方便品》講要〉中,指出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而開示眾生悟入 佛之知見,此佛知見就是佛性。他認為眾生本來就具有佛知見,說明〈五百弟子 授記品〉的衣珠喻,隱喻眾生具有佛性而不自知。佛陀在〈常不輕菩薩品〉中, 為四眾授記作佛,亦顯示本有佛性,因此呂澂認為《法華經》已具佛性之義。 4 由 於以上內容略述《法華經》所蘊含的佛性思想,引起筆者欲深入研究的動機。. 憨山注疏《法華經》的著作《法華經通義》,在經題解釋時,即明確表述此 經所以名為「妙法蓮華經」,就是指一真法界的如來藏心。 5 在文本中,對經文的 註解與分析,無不以佛性思想貫穿全經,以顯現《法華經》之體,而《法華經》 之體,即是實相。憨山認為實相就是「佛之知見」,所謂的「佛之知見」就是一 真法界的如來藏心。. 歷代以來研究《法華經》的學者專家之多,對於此經的佛性思想之詮釋有許 多參考價值,至於憨山的著作《法華經通義》之內容則是筆者研究《法華經》佛 性思想的主軸。此注疏是依據古德的著作會通全經,以「開、示、悟、入」科判 全經,並引用《楞伽經》、《華嚴經》、《大乘起信論》的論述詮釋之。因此, 引發筆者想以憨山為研究對象,希望透過對《法華經通義》的抽絲剝繭,能整理 出憨山對本經佛性思想的解釋。. 2 3 4 5.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頁 24。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頁 117。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中國山東:齊魯書社,1986,頁 1143。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頁 801a。. 2.

(12) 二、研究目的. 《法華經》主張會三歸一、一佛乘的思想特色,符合中國的民族性,與「人 人皆可成堯舜」的說法相當契合。佛性思想發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更是發揚光 大。 6 自從《法華經》傳入中國以來,諸多高僧大德紛紛注疏,包括法雲的《法華 義記》、智顗的《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吉藏的《法華義疏》、窺基的《法 華玄贊》、湛然的《法華文句記》、道生的《法華經疏》、憨山的《法華經通義》 和《法華擊節》、蕅益的《法華經會義》和《法華經綸貫》等等,因此,《法華 經》在中國一直都是流傳不墜的。. 現代學者對中國《法華經》注釋書所做的學術研究範圍,皆圍繞在隋唐前後 的經論,如吳汝鈞的《〈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楊惠南的〈智顗對秦譯《法 華經》的判釋〉、末光愛正的〈吉藏《法華經》解釋〉等。研究明朝高僧大徳所 詮釋的《法華經》注疏本就比較少,身為明代四大高僧 7 之一的憨山,對於《法華 經》所主張的佛性思想,在國內幾乎無人提及其闡述的理論,因而引發筆者想深 入研究。. 透過現有學者的研究成果之基礎,希望藉由本論文的撰述,能夠達到以下目 的: (一)探究憨山著述的《法華經通義》之義理,以及解析憨山如何詮釋《法 華經》之佛性思想。 (二)藉著對憨山的生平、學思背景之考察,整理其思想特色。 (三)整理憨山佛性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力。. 6 7. 釋恆清, 《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頁 3。 明代四大高僧指真可、憨山、祩宏、蕅益等大師,是明末佛教復興運動的中堅份子。. 3.

(13)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歷來與《法華經》相關的研究,無論在文獻或思想方面,都有傲人的成果。 本論文在相關文獻探討中,依四方面來探討,包含(一)關於《法華經》的研究 方面,(二)中國《法華經》注釋書的研究方面,(三)關於佛性思想的研究方 面,(四)關於憨山的研究方面等等,希望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探討,藉以了 解有關《法華經》、佛性思想、憨山等論述的研究成果。. 一、關於《法華經》的研究方面. 近代有關《法華經》的學術研究,於文獻或思想層面皆有相當可觀的傲人成 果。在《法華經》學術論文方面,包括金希庭的〈中國早期《法華經》之「方便」 思想的研究〉、黃香蘭的〈《法華經》的研究〉、黃國清的〈《妙法蓮華經》「十 如是」研究〉、譚惠文的〈《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唐偉雄的〈《法 華經》研究〉、簡秀娥的〈《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等。. 有關《法華經》的專書著作方面,則有河村孝照的《法華經概說》、柳絮的 《法華經新解新註》、張松輝注譯的《新譯妙法蓮華經》、張榮攀的《花開見蓮 心》、董群釋譯的《法華經》、劉欣如的《諸經之王:妙法蓮華經》、梁湘潤的 《法華經攷證》、釋素聞的《法華經導讀(上、下)》、釋普行的《法華經易解》、 釋智諭的《妙法蓮華經講記》、釋聖嚴的《絕說妙法》等等不勝枚舉。. 至於期刊論文更是成果豐碩,包括田村芳朗的〈《法華經》的佛陀觀:一乘 妙法與久遠釋迦〉、平川彰的〈《法華經》在大乘佛教的地位〉、望月良晃的〈《法. 4.

(14) 華經》的成立史〉、馮煥珍的〈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釋妙凡的〈《法 華經.方便品》的權實意旨〉、釋聖嚴的〈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 方法〉,以及、釋永本的〈《法華經》的地位與價值〉、〈《法華經》的成立與 背景〉、〈《法華經》的結構〉、〈《法華經》的思想〉、〈《法華經》中的蓮 花〉等等。. 以下針對簡秀娥的〈《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黃香蘭的〈《法華經》的 研究〉、唐偉雄的〈《法華經》研究〉、侯傳文的《佛經的文學性解讀》等篇章, 筆者整理他們研究《法華經》的相關成果。. (一)簡秀娥的〈《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 8 簡秀娥主要是探討禪觀淵源、禪觀妙用、如來禪觀、菩薩禪觀、法華三昧、 禪觀教育的一連貫問題。她認為《法華經》中的諸佛菩薩所展現的禪觀三昧,是 為了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進入一佛乘。此論文所要詮釋的思想是「以禪觀為方 法、一佛乘為目的」,文中探討《法華經》的成立年代、在印度的地位、傳譯的 情形、以及在中國的地位等等。. 作者試圖從歷史角度切入,尋求整體發展的面貌;從判釋教相、戲劇體制、 文學藝術等方面,自本質內涵切入探討《法華經》。簡秀娥接著探究本經之禪觀 淵源,以禪觀定義為基點,自印度、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禪觀,加 以探討其根本的依據與轉變。作者討論《法華經》之禪觀妙用,認為《法華經》 以清淨心為體,是一種「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的菩薩禪;並談論如來禪觀妙用 的問題,探討如來壽量無盡、如來示現涅槃、如來神力、多寶佛塔、龍女成佛等. 8. 簡秀娥,〈 《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3。. 5.

(15) 禪觀妙用。簡秀娥討論法華勝會之菩薩示現,則包括文殊、藥王、妙音、觀世音、 普賢等菩薩的禪觀妙用。. 簡秀娥闡述《法華經》的禪觀,以智顗的思想為中心作研究,探討天台法華 三昧思想,分析法華三昧為中國後世的實踐內涵及其影響力。論及《法華經》之 禪觀教化,認為清淨心是形而上的,禪觀是菩薩的實證修為,只能自受用,若要 使人獲益,即需落實於教化,因此,禪觀與教化是內外兼備,不可或缺。例如世 尊與多寶佛並坐,運用禪觀神力,主要目的是要教化眾生,簡秀娥認為佛陀宣說 一佛乘,富有十分濃厚的教育思想。此論文豐富而多元的論題,擴及的層面極廣, 作者藉由禪觀思想,發展出不同的議題層面,將整部《法華經》的前因後果,皆 闡述的淋漓盡致。. (二)黃香蘭的〈《法華經》的研究〉 9 黃香蘭在論文中,首先討論《法華經》的起源及年代,將本經不同的傳譯本 加以列舉,並比較現存的漢譯本,進而解析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之所以廣受 信奉的因緣。作者在《法華經》思想特色的撰述方面,分析各品的要義、七譬喻 的教義。在闡述《法華經》實踐觀時,則以〈安樂行品〉、〈法師品〉為主軸, 提出祖師的實踐與體悟。最後,黃香蘭論及《法華經》在中國佛教之地位,不但 述說此經對中國各宗的影響,也說明諸師對此經的研究,指出其影響之深遠超越 其他經典。. 作者平舖直述的撰寫方式,讓人非常清楚的了解《法華經》的內容、架構與 中心思想。本文提出有關《法華經》的起源及年代、傳譯本、一佛乘思想等方面. 9. 黃香蘭, 〈《法華經》的研究〉,香港: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6.

(16) 的論述;並整理僧肇、道生、智顗、法雲等高僧對《法華經》的看法。. (三)唐偉雄的〈《法華經》研究〉 10 唐偉雄沿著文獻學和思想史的脈絡,探討歷代大德及近人之研究成果。首先 概述日本學者對本經成立時代的見解,介紹梵文原典、譯本、漢譯本和注疏本; 並闡述道生、法雲、智顗、窺基和吉藏等歷代高僧對《法華經》的分科。特別對 〈提婆達多品〉的存在與〈囑累品〉的位置加以探討。作者從思想史的角度討論 一佛乘、分析由三乘歸一、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觀念之形成與發展。他接著在探 討諸法實相的議題上,比較「十如是」梵漢譯文的異同,並解讀智顗對「十如是」 的解釋,逐一解釋法華七喻與其他譬喻,並分析修行方法與法華三昧。. 作者將祖師大德對本經的分科,作了系統性的介紹,在討論一佛乘當中,特 別引出了佛性思想,舉出關於佛性思想的經文,證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唐偉雄 對於《法華經》的品數分析,則以《正法華經》、《妙法蓮華經》、《添品妙法 蓮華經》等三種譯本對照梵文本的方式,作為考證翻譯之異同的比較。. (四)侯傳文的〈《妙法蓮華經》的文學性解讀〉 11 侯傳文在《佛經的文學性解讀》第二章的〈《妙法蓮華經》的文學性解讀〉 中,指出《法華經》的內容具有譬喻和讚頌的特色。以文學觀點而言,作者認為 《法華經》充滿虛構性和故事性,經文以不同的方式穿插許多小故事,包括譬喻、 解釋因緣、與主要情節關連性較低的故事。另外,他也提出《法華經》思想內容 的特色,包含真實的表現大小乘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佛陀和提婆達多之間的異端 矛盾;反映比丘和比丘尼之間的矛盾;佛教內部存在的其他矛盾等方面。. 10 11. 唐偉雄, 〈《法華經》研究〉,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2001。 侯傳文, 《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7.

(17) 侯傳文於文中闡述本經的神通力,包括出場的佛已轉換成全知全能、法力無 邊的如來佛,同時也描寫諸佛菩薩的神通變化。作者認為經中的某些意象具有原 型意義,譬如該經以蓮花為題,象徵佛法的聖潔,因此蓮花成為具有思想內涵的 宗教意象。12 此篇文章的詮釋充滿文學色彩,將《法華經》更推向於文學作品的擴 張性,也更具有研究價值。作者試圖從不同的論述,讓大眾能了知《法華經》的 多元價值與存在的本質。. 二、關於中國《法華經》注釋書的研究方面. 在中國《法華經》注釋書的學術研究方面,有菅野博史的《中國法華思想の 研究》、吳汝鈞的《法華玄義的哲學綱領》、蘇榮焜的《法華玄義釋譯》、釋太虛 的《法華經教釋》、黃國清的〈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塩入良道的〈天 台智顗的《法華經》觀〉、丸山孝雄的〈《法華經論》的立場〉、釋妙麟的〈《妙 法蓮華經‧安樂行品》思想研究──以中國法華注釋家的詮釋為主〉、釋持侑的 〈《法華經論》之思想研究〉等。. 以下就黃國清的〈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塩入良道的〈天台智顗 的《法華經》觀〉、丸山孝雄的〈《法華經論》的立場〉等篇章,筆者整理這些 學者對中國《法華經》注釋書所作的研究成果。. (一)黃國清的〈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 13 黃國清在此文中,從初唐的佛教學術環境、窺基的學思歷程等議題切入,引. 12 13. 侯傳文, 《佛經的文學性解讀》,頁 42。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5。. 8.

(18) 導讀者認識窺基及其著作《法華玄贊》之因緣與內容。作者透過科判類型、《法 華經》架構的科判、品名解題與疑義辯釋、判教體系等項目分析,讓人了解注釋 家對佛經的整體認識,以及探求窺基的法華思想。作者運用其佛典漢語、梵文的 專業素養,解讀《法華玄贊》漢語固有詞、音譯詞、佛化漢詞等詞義的解釋,讓 人從中明白窺基對《法華經》的訓解方式及注釋風格。. 此外,黃國清還以境行果的架構討論窺基如何以一乘境、一乘行、一乘果之 義理詮釋來表達法華思想。對於佛智之義、一乘義、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會二歸 一、四安樂行等方面亦有所解明,甚至探討了一乘義與唯識學說關涉,藉以說明 窺基注疏《法華經》乃基於法相唯識學的立場而論述。作者透過史料考證、文獻 學、義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將《法華玄贊》的精要與特色完整的表達出來,可謂 是窺基詮釋法華思想的專著。. (二)塩入良道的〈天台智顗的《法華經》觀〉 14 作者從智顗的法華三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說明 智顗的天台思想是基於《法華經》的精神。在方便與譬喻的的考察中,塩入良道 以《法華經》的分科、迹門的正宗分、譬喻意義、智顗的教相判釋等面向探討, 他特別解釋方便的語義,並提出智顗所詮釋的三種意義,包括方是法,便是用; 方便是門,是達到真實的修行者所通之門;還有秘密方便說,以秘解釋方,以妙 解釋便。. 塩入良道接著討論《法華經》的目的與蓮花六喻、十如是的天台釋,他引用 《法華玄義》和法雲的《法華義記》解釋蓮花的意義。作者說明智顗是藉由對蓮. 14. 塩入良道著,林保堯譯,〈天台智顗的《法華經》觀〉,《法華思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1998,頁 325-368。. 9.

(19) 花的徹底了解,譬以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二諦、十妙等名相,他對應十如 是與十界的關連性,也整理《法華玄義》十如是的說法,將蓮花的子房、蓮子、 胚珠等部位與十如是展開對照。作者認為如此的對境意義就像《維摩詰經》所說 的「眾生如與佛如,為一無二如。」15 在本文中,塩入良道只針對〈方便品〉和〈譬 喻品〉作討論,以闡述智顗的《法華經》1 觀。. (三)丸山孝雄的〈《法華經論》的立場〉 16 丸山孝雄首先概述印度的《法華經》研究和世親《法華經論》的譯出,引用 唐僧祥《法華傳記》、吉藏《法華經疏》、道宣《大唐內典錄》、智昇《開元釋 教錄》等著書加以說明。作者簡述中國佛教與《法華經論》的關係,提及慧思、 智顗、吉藏、窺基等高僧引用《法華經論》的詮釋,說明該論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力。. 作者以七種功德成就、五分示現、七種譬喻、三種平等和無上義等議題, 17 分析世親《法華經論》的結構,他認為世親基於凡夫、聲聞、辟支佛、佛法身、 平等無差別的立場論述《法華經》。丸山孝雄說明在〈序品〉中表述了七種功德 成就,在〈方便品〉中詮釋了五分示現,提及世親將如來說七種譬喻的理由是為 了對治七種人、七種增上慢心。三種平等是為了對治無煩惱人的染慢,最後列舉 種子無上、行無上、增長力無上等十種無上義。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將《法華 15 16. 17. 塩入良道著,林保堯譯,〈天台智顗的《法華經》經觀〉,頁 368。 丸山孝雄著,林保堯譯,〈《法華經論》的立場〉,《法華思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1998,頁 258-295。 七種功德成就指序分成就、眾成就、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依所說法威儀隨順住成就、依止說 因成就、大眾欲聞現前成就、文殊師利菩薩答成就等七種。五分示現指說妙法功德具足、說如 來法師功德成就、依示現三種義說(決定義、疑義和依何事疑義)、依示現四種事說(決定心、 因授記、取授記和授記)、斷四種疑心(何時說、云何知是增上慢人、云何堪說、云何如來不 成妄語等四種疑)。七種譬喻指火宅、窮子、雲雨、化城、繫珠、髻珠和醫師等七喻。三種平 等指乘、涅槃、法身平等。無上義指種子、行、增長力、令解、清淨國土、說、教化眾生、成 大菩提、涅槃和勝妙力等十種無上義。參見丸山孝雄,〈《法華經論》的立場〉,頁 271-290。. 10.

(20) 經論》的特色與結構整理的淺顯易懂,讓人可以容易瞭解世親對《法華經》的詮 釋,以及此經的中心思想。. 三、關於佛性思想的研究方面. 歷來學者對於《法華經》佛性思想的研究亦稍有著墨。包括張元林的〈《法華 經》佛性觀的形象詮釋〉、渡邊寶陽的《法華仏教の仏陀論と眾生論》、菅野博史 的《中囯法華思想の研究》、石垣源瞻的〈法華經の仏性義〉、高崎直道的〈如來 藏思想の二源泉──《般若経》と《法華経》〉、田村芳朗的〈《法華經》的佛陀 觀──久遠實成佛〉等等。. 關於佛性思想方面的論述,有釋印順的《如來藏之研究》、釋恆清的《佛性 思想》、牟宗三的《佛性與般若》、賴永海的《中國佛性論》、龔雋的《佛性論》、 霍韜晦的〈佛性與如來藏〉、楊惠珊的〈《寶性論》中佛性思想之研究〉、董靜 宜的〈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朴成文的〈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 許國華的〈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陳星潔的〈論竺道生佛性論提出的緣 由〉、郭朝順的〈湛然與澄觀佛性思想之研究〉、林芳敏的〈《大乘止觀法門》 如來藏思想之研究〉、鄭郁慧的〈《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等等。. 以下針對張元林的〈《法華經》佛性觀的形象詮釋〉、石垣源瞻的〈法華經 の仏性義〉、鄭郁慧的〈《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釋如田的〈道 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等篇章,提出這些作者對佛性思想的相關研究。. 11.

(21) (一)張元林的〈《法華經》佛性觀的形象詮釋〉 18 張元林以莫高窟第 285 窟南壁故事畫作為研究〈《法華經》佛性觀的形象詮釋〉 主題,內容探討南壁五幅故事畫 19 的出典、各家解讀。作者認為南壁所選之畫蘊含 《法華經》倡導的「眾生皆有佛性」思想;他並說明,這種藝術手法在北朝時期 的法華題材中是相當獨特的,也是研究敦煌北朝法華信仰實態的寶貴資料。. 張元林引述提婆達多、龍女成佛、妙莊嚴王、安樂行等《法華經》內容對照 南壁故事畫,藉以說明故事畫是依本經的佛性思想、修持戒律;以及經卷受持、 佛塔供養、燃身供佛等獨特的修行方式而完成,20 並點出了「法華三昧」禪法。作 者細膩的觀察到五幅故事畫的創作者,巧妙詮釋與《法華經》的對應關係,藉以 顯現本經的佛性思想。. (二)石垣源瞻的〈法華經の仏性義〉 21 石垣源瞻針對《法華經》的佛性義作探討,說明天台以前的佛性義,並引用 世親與吉藏的論述,導出佛性的意義。透過「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無差別故。」 22. 「不輕菩薩品中示現應知,禮拜讚歎作如是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得作佛者,. 示現眾生皆有佛性故。」23,說明世親的佛性觀。作者對於吉藏所說的「法華文未 說佛性之因法身之果。……今唯有一佛乘即唯有一佛性,故利根之人即知有佛性。」 24. ,則認為吉藏的佛性義之根本思想,就如《中論疏》所說,是中道佛性義,與《涅. 18. 19. 20 21 22 23 24. 張元林, 〈 《法華經》佛性觀的形象詮釋〉 , 《敦煌研究》第六期,中國甘肅:敦煌研究院,2004, 頁 7-13。 南壁五幅故事畫包括了《五百強盜因緣》、《化跋提長者姊緣》、《佛度水牛緣》、《沙彌守戒自殺 緣》 、 《婆羅門聞偈本生》等,分別出自北涼曇無讖所譯《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梁寶唱等《經 律異相‧阿那律等共化跋提長者及姊緣》、吳支謙《撰集百緣經‧佛度水牛生天緣》、魏涼慧覺 等譯《賢愚經‧沙彌守戒自殺緣》 、北涼曇無讖所譯《大般涅槃經‧經行品》等四部不同經典。 張元林, 〈《法華經》佛性觀的形象詮釋〉,頁 12。 石垣源瞻,〈法華經の仏性義〉, 《西山學報》第五卷,京都:西山短期大學,1956,頁 77-86。 婆藪槃豆(世親)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 7a。 婆藪槃豆(世親)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 8c。 隋 吉藏,《法華玄論》,大正藏第三十四冊,頁 369c。. 12.

(22) 槃經》的佛性義相同。石垣源瞻並未站在《法華經》的立場論述。. 之後,石垣源瞻引述竺法曠、僧肇、道生等高僧大德對《法華經》的體會, 如東晉竺法曠所云:「每以法華為會三之旨,無量壽為淨土之因,常吟詠二部。」 25. ,竺法曠體認《法華經》會三歸一的思想,並以本經作為時常吟詠的經典之一。. 作者論及一乘法和智顗的佛性觀,認為智顗的佛性義,由《法華玄義》可看出端 倪,他認為「一念三千」的論點已展現出佛性思想的內涵。此文雖然包括智顗以 前的高僧大徳對《法華經》的佛性義做了詳盡論述,但是對於智顗以後的高僧大 徳對於《法華經》佛性義的論述則並未提及。. (三)鄭郁慧的〈《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 26 鄭郁慧主要是以《寶性論》的「轉依」思想作為研究探討的主題,她解釋, 依歷史背景與思想史的立場言,《寶性論》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論述如來藏思想 的代表性論書。作者敘述《寶性論》文獻資料之考察,探討本論成立年代和作者, 並列出其所引用的經論。其次探討思想之淵源與內容,論及與如來藏思想相關的 幾個概念,如梵我合一、種性等問題,提出心性本淨與如來藏思想的發展有關, 劃分如來藏的發展與科判《寶性論》內容架構。. 作者接著探究《寶性論》之「轉依」思想,除了考察「轉依」的意義,並處 理其基礎理論,即「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鄭郁慧撰寫「轉依」的具體實踐,解 釋眾生被無量煩惱所纏,當煩惱雜垢去除之後,自性清淨心便開顯。最後作者以 《寶性論》與唯識學「轉依」觀作比較,論述唯識學的「轉依」義,並論述「轉 依」在唯識思想中的地位。本論的主要課題集中在唯識的議題上,闡述如來藏與. 25 26. 梁 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頁 356c。 鄭郁慧,〈《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輔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3.

(23) 阿賴耶識互為表裡,以及說明《寶性論》對中國佛學的影響性。. (四)釋如田的〈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 27 作者首先處理道生的生平事蹟、師承關和思想特質。然後提出《大般涅槃經》 的佛性思想,運用《大般涅槃經集解》的注疏為理論根據,思辯論證《大般涅槃 經》的佛性論點、具體可行的成佛方法、與如磁吸鐵的諸佛感應力,以趣入常樂 我淨的究竟涅槃為目標。釋如田暢談道生的佛性論,一切眾生性即佛性,故一切 眾生必能成佛,甚至闡提也可相續已斷的善根,將佛法作為生死的歸依處,定能 安住如來常樂我淨的涅槃四德。. 釋如田在文中探討關於道生主張的成佛方法,包含持戒清淨、具足眾善、聖 諦緣起支、三學六度。她說明,道生認為正法或末法決定於人,現世依法修行, 是則名為住於正法,若不依教奉行,雖生在佛世,仍無所成就,如同處在末法。 作者論述感應諸佛的方法,如來從法身出應化身,千江有水千江月,隨緣感應。 眾生以本具大慈大悲的佛性精進修道,與諸佛心相應。最後,作者闡述道生對中 國佛教的啟導,其「闡提成佛」創立中國真常佛性的開端。此篇論文,作者對於 道生佛性思想的詮釋,歸納、整理的相當細膩。. 四、關於憨山的研究方面. 對於憨山的思想研究方面之論述,包括馮煥珍的〈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 與判釋〉、夏清瑕的〈憨山佛學思想研究〉、黃國清的〈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 與念佛禪法門〉和〈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 27. 釋如田,〈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所碩士論文,2004。. 14.

(24) 解釋立場〉、王煜的〈釋德清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王玲月的〈憨山《莊 子內篇註》之生死觀研究〉、陳松柏的〈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崔森的〈憨山 思想研究〉、釋見曄的〈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等。. 以下針對馮煥珍的〈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夏清瑕的〈憨山佛 學思想研究〉、黃國清的〈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王煜的〈釋 德清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黃國清的〈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 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解釋立場〉等篇章,提出這些作者對憨山的研究論 述。. (一)馮煥珍的〈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 28 馮煥珍以憨山對《法華經》的覺悟和科判為論述旨要,首先簡述《法華經》 的譯本與注疏本,介紹憨山的生平事略,作者認為憨山是「更以異方便,助顯第 一義」29 解釋《法華經》的高僧。然後作者敘述憨山參悟該經的過程,包括以終教 判別《法華經》所屬的教乘,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彰顯《法華經》之體,以空、 不空、空不空三種意義說明此真心。. 作者在文中說明,憨山以開、示、悟、入表明《法華經》之宗旨,純粹將「開、 示、悟、入」四字貫通全經。本篇簡潔有力的闡述憨山對《法華經》的獨特見解, 並提出了憨山與智顗的不同觀點,從中可了解兩人對《法華經》科判的思想脈絡。. (二)夏清瑕的〈憨山佛學思想研究〉 30. 28. 29 30. 馮煥珍, 〈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 , 《思想文化的傳承與開拓》 ,中國成都:巴蜀書社, 2002,頁 318-351。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頁 8c。 夏清瑕, 〈憨山佛學思想研究〉 , 《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九册,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 15.

(25) 夏清瑕在〈憨山佛學思想研究〉第一章第二節之「佛性論」一文指出,憨山 承繼了中國大乘佛性觀。作者從本體論、認識論、佛性就是般若智慧等三個面向 探討憨山的佛性思想。作者提出,憨山認為真心就是佛、佛就是覺悟、佛性是終 極智慧,憨山並以儒家心性論與佛家心性論作比較,試圖從儒家「人人可以成為 堯舜」的人性觀,引導學佛者了解佛性思想。. 作者從《憨山老人夢遊集》引述出憨山繼承中國大乘佛性思想,舉出憨山所 詮釋的儒家思想,特別是宋明儒學對人性論的分析,以作為儒家和佛家心性論異 同之比較。夏清瑕還透過哲學的思惟模式,導出憨山的佛性思想主張,論及憨山 的思想背景、佛教復興、但是內文並無提及憨山對《法華經》的判釋。. (三)黃國清的〈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 31 黃國清在該篇文章中探討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從分析蓮池、紫柏兩位大 師的念佛思想,導出憨山既鼓勵初機學佛者念佛求生淨土,亦從深層意義上會通 禪淨的理念。作者引用《六祖壇經》的「唯心淨土」對照《憨山老人夢遊集》關 於念佛與參禪之內文,點出憨山調和念佛與參禪的理論依據就是「唯心淨土」。. 至於念佛禪法門的探討中,黃國清則引述《般舟三昧經》、《文殊說般若經》、 《維摩詰經》等經典,以闡述憨山禪與念佛的結合形式。接著說明憨山將傳統念 佛禪法門從參「念佛是誰」轉換成以「阿彌陀佛」為參究方法;並藉由天台智顗 的理一心、事一心之說,推向憨山的一念不生。從中讓人更了解憨山禪淨雙修的 思想背景與修行方法。. 31. 司,2001。 黃國清,〈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慈光禪學學報》第二期,台中:慈光禪 學研究所,2001,頁 215-228。. 16.

(26) (四)王煜的〈釋德清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 32 王煜在文章中,首先藉由憨山對明代世俗的抨擊和訓導,來說明憨山的性格 與思想。接著透過儒道佛三家的比附與互證當中,說明憨山如何融貫三家的共理, 從負面的破到正面的立,王煜並整理憨山對三家聖賢的價值、功夫的類比,分析 憨山如何定位孔子、老子之層級。最後,作者論憨山佛性遍在、自心先在極其操 存涵養,舉出道生、智顗、湛然等祖師對佛性的論述,並引述《涅槃經》經文作 為依據,進而分析憨山對佛性思想的見解與領悟,同時王煜也整理其所訓示之修 心功夫,諸如直心、柔忍、慎始、直捷等二十二項,藉以宣揚憨山的德行。. 王煜對於憨山的思想有貶抑也有讚嘆,例如,非常讚嘆憨山的修心功夫;反 之,在撰述憨山對三家聖賢的價值、功夫的類比、唯識思想與老莊思想融攝的內 文中,卻提出個人的批判。作者解釋,基於世界文化的立場,憨山不能將孔子、 老子、佛陀等人作等級的評比,尤其將孔老皆列入未超凡入聖的層級,感到荒謬! 王煜說明,因為憨山的等級劃分,讓孔老連聲聞都不如。至於將老莊與唯識之七、 八識作連結的理論,王煜認為只是有損無益,因為中國未曾醞釀主觀唯心論。站 在讀者的立場,覺得作者批判的用詞似乎過於犀利與強硬。. (五)黃國清的〈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 解釋立場〉 33 作者表述《肇論》為僧肇解空的經典之作,其中〈物不遷論〉「物各性 住於一世」的論點,在該篇「明末三位大師的解釋立場」中,黃國清說明,憨 山直指諸法實相是〈物不遷論〉的中心思想,並以此觀點註解全篇。憨山強 32. 33. 王煜,〈釋德清(憨山老人)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明清思想論集》 ,台北:聯經出 版公司,1981,頁 165-209。 黃 國清,〈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解釋立場〉,《中華 佛學學報》第十二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 頁 393-409。. 17.

(27) 調「不遷」的意旨是彰顯諸法實相,不拘泥文字表達的他,消化整篇文章義 理後,在《肇論略註》中,將僧肇論說的本旨直接呈現出來。. 黃國清根據憨山《肇論略註》的撰述說明,緣生假有的有為諸法,從俗 諦上來看是可以遷動。若就真諦而言,以般若智慧照察諸法時,那麼一切萬 法全無遷動的相狀,所以能夠即於一切現象事物而見到真實,無為的諸法實 相並非外在於有為諸法而獨存。作者提出憨山的解釋,因為僧肇深悟實相, 故以〈物不遷論〉為一般凡夫解說不遷的實相,透過推理的一番曲折而讓其 了解「即俗而真」的深義。.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根據楊白衣在〈佛學研究法述要〉中的論述,佛學的研究方法分為組織和歷 史兩種研究法。所謂組織的研究法,就是從平面和空間研究的方法,包括佛理與 教理的研究;至於歷史的研究法則是從立體和時間上掌握的方法,包括教理史和 教團史的研究。34 呂澂在〈佛教研究法〉中,指出佛教研究以文獻資料為主,區分 為藏經、佛傳、教史、教理等四部。35 印順法師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認為所 研究的佛法,不但是空有、理事、心性,也應包含佛教所有的一切 ── 教、理、 行、果, 36 依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法則研究佛法。. 34 35 36. 楊白衣, 〈佛學研究法述要〉, 《佛學研究方法》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 13。 呂澂,〈佛教研究法〉, 《佛學研究方法》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 201。 釋印順, 〈以佛法研究佛法〉 , 《佛學研究方法》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 356,印順對 教、理、行、果,作如下的解釋,1.教:是一切經律論,也包含佛教的藝術品,六塵屬於教體, 此乃表述佛法的功能;2.理:是一切義理,究竟深義;3.行:是個人的實行方法,大眾的和合規 律;4.果:是聲聞、緣覺、和佛陀的聖果。. 18.

(28)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憨山對《法華經》佛性思想所作的詮釋,各章節的目的、 內容不同,採用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些章節需要交替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由於 《法華經通義》屬於逐文解義的注釋本,所以筆者透過整理該書之文句義理,試 著將憨山引述有關佛性思想之名相予以歸納詮釋。基本上,本論文之研究方法涵 蓋佛教史、文獻學、義理的詮釋等三方面。. 一、佛教史. 研究佛學,應該重視歷史的盛衰因果,佛教史是研究佛教精神,如何表現於 種種文化現象,所謂文化現象包括了宗教、哲學思想、藝術、語言、政治、經濟 等方面,37 藉由歷史記載的探究,才能明白文化的變遷與來龍去脈,釐清與考證文 獻資料的真實性。本論文欲從佛教史探討憨山的學術背景與思想特色、憨山與明 末佛教復興,以及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等等,隨著歷史發展的脈絡,了解 憨山歷史背景的全貌。. 二、文獻學. 高明道在〈漫談佛教文獻及其研究〉38 中,說明佛教文獻除了書寫為卷、印刷 成冊的經典之外,還包括古代的刻經、近代的電子佛典等等。他提出文獻研究的 方法分狹義、廣義兩方面,狹義的方法就是對文獻本身的整理;廣義的方法則是 建立在狹義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亦即根據文學、思想、歷史、宗教、心理、社會. 37 38. 楊白衣, 〈佛學研究法述要〉,頁 24。 高明道, 〈漫談佛教文獻及其研究〉 , 《佛教圖書館館訊》第 10 至 11 期,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 1997,頁 81-82。. 19.

(29) 等各個不同角度,進一步探討已處理好的文獻資料。高明道強調有關文獻研究的 價值、意義和重要性方面,應重視文獻的原貌。 39. 文獻學的思想背景是一種要求客觀性的真知之科學精神。40 本論文希望藉由文 獻研究,透過與其他文獻資料對讀的方式,探討「佛性」的原義,《妙法蓮華經》 的成立與傳譯,原典的成立時期與傳譯的版本,現存漢譯本的比較,《妙法蓮華 經》分科的解釋、結構,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以及憨山的學術背景與思 想特色、憨山的生平事蹟、憨山與明末佛教復興。檢閱大正藏經中,歷代注疏《法 華經》有關的論點,以作為參考。. 關於憨山佛性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筆者除了透過歷史的考究外,並藉由憨山 的《憨山老人夢遊集》、郭朋的《明清佛教》、崔森的〈憨山思想研究〉、王煜 的〈釋德清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陳松柏的〈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等 相關論著,整理出系統化的文稿。希望透過相關的工具書籍作為參考,藉由學者 的論文、專書著作或期刊文獻等資料來源的收集、整理,以供本論文的撰寫。. 三、義理的詮釋. 義理研究是佛教研究的主要依據,呂澂在〈佛教研究法〉一文中,提及藏經 的研究,應當以教理為歸趨,研究教理的方法,不外乎訓詁和達意等兩種方法, 訓詁以解釋文句為主,應有比較的研究為依據,達意則是得其旨要,對於古今學 說的變遷,各個層面都應當有所理解。 41. 39 40 41. 高明道, 〈漫談佛教文獻及其研究〉,頁 81-82。 吳汝均,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1989,頁 503。 呂澂,〈佛教研究法〉,頁 295-296。. 20.

(30) 本論文在義理方面的詮釋,以憨山注疏的《法華經通義》為主軸,並以鳩摩 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為文本,解析《法華經通義》內容,逐一整理、歸納 憨山依一大事因緣、自性清淨心、三因佛性、止觀、本覺始覺、轉識成智、一切眾 生皆有佛性、法身常住等面向,註解《法華經》的佛性思想。此外,筆者參考憨 山所著述的《法華擊節》、《憨山老人夢遊集》等書籍,作為憨山詮釋《法華經》 佛性思想的依據。. 第四節. 論文內容架構. 本論文內容架構的章節安排,略述如下: 在第一章的緒論中,筆者將在第一節中,表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在第二 節相關文獻探討中,撰述關於《妙法蓮華經》、中國《法華經》注釋書、佛性思 想、憨山等方面的文獻研究成果。在第三節研究方法中,說明採用佛教史、文獻 學、義理的詮釋等方法,並在第四節論文內容架構中,說明各章節的安排說明。. 第二章探討《法華經》的成立與傳譯,涵蓋原典的成立時期與傳譯的版本、 現存漢譯本的比較與《法華經》的結構等內容。在第一節《法華經》原典的成立 時期與傳譯的版本中,整理有關《法華經》原典的成立時期和傳譯的版本。在第 二節現存漢譯本的比較中,以《正法華經》、《妙法蓮華經》、《添品妙法蓮華經》 等三種譯本作比較。在第三節《法華經》的結構中,概述各品的大意。. 第三章探討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首先在第一節佛性的意義,解釋界 性、種性和胎藏的意義,以及在《法華經》中佛子的觀念。在第二節大乘經典之. 21.

(31) 佛性思想中,則說明眾生皆有佛性、闡提成佛說、佛性與空性等議題。接著在第 三節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中,整理中國早期佛性思想關鍵人物;進而概述 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第四章論述憨山的學思歷程及撰述《法華經通義》之因緣,在第一節憨山的 生平事蹟中,依據《憨山老人夢遊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譜〉整理相關的記載。 在第二節憨山與明末佛教復興中,概述明末佛教概況、明末佛教復興的特點;在 第三節憨山的學術背景與思想特色中,論述其學術背景與三界唯心、佛性、唯識 思想、三教合一等思想特色。在第四節憨山撰述《法華經通義》之因緣中,整理 憨山與《法華經》之因緣、憨山撰述《法華經通義》和憨山通達《法華經》之堂 奧。. 第五章探討《法華經》分科的解釋,整理高僧大德對此經的分科,第一節道 生的分科,第二節法雲的分科,第三節智顗的分科,第四節吉藏的分科,第五節 窺基的分科,第六節憨山的分科。前五節略述各高僧大德的生平與分科內容,至 於第六節憨山的分科中,則詳述其分科理念與整理憨山對《法華經》分科的獨特 見解。. 第六章則進入主軸,論述憨山在《法華經通義》中所詮釋的佛性思想,討論 憨山對《法華經》中關於佛性思想的闡述。依循憨山以開、示、悟、入佛知見科 判全經的脈絡,整理眾生成佛、依自性清淨心、依實踐、依法身常住等面向論佛 性。在第一節眾生成佛論佛性中,依一大事因緣、三因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等三部分整理憨山的佛性論述。第二節則是依自性清淨心論佛性,在第三節依實 踐呈顯佛性中,則分為依止觀、本覺始覺說、轉識成智等三部分整理憨山的佛性 論述。第四節則依法身常住論佛性。. 22.

(32) 第七章結論,總結憨山多元化的佛性論述、《法華經》對後世的影響、憨山 佛性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檢討與展望。在第一節憨山多元化的佛性論述中,針對 憨山在《法華經通義》中,對於《法華經》佛性思想的詮釋,整理他在各品所提 出的佛性論述。第二節《法華經》對後世的影響中,分為綻放之白蓮花、修行信 仰等影響。在第三節憨山佛性思想對後世的影響中,則以人間菩薩行、佛性思想 想之傳達、憨山對後世之影響等三方面闡述。在第四節檢討與展望中,針對論題 內容作整體的回顧,並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予以檢討與發現相關問題,以供日後 研究的參考依據。. 23.

(33) 第二章 《妙法蓮華經》的成立與傳譯.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屬於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是佛陀晚年在 靈鷲山所宣說的教示,明白指出眾生覺悟諸法實相,才是解脫之道、成佛的根本。 一直以來,學者皆認為《法華經》的成立有其階段性,並非一時之作,根據鐮田 茂雄的見解,此經最初是由較簡單的經所組成,爾後陸續增添各品,在西元一世 紀左右,匯集成現在的面貌。 42. 本章就原典的成立時期與傳譯的版本、現存漢譯本的比較、以及《法華經》 的結構等議題,整理本經的成立與傳譯。原典的成立時期與傳譯的版本方面,著 重《法華經》原典的成立時期、傳譯的版本上。在現存漢譯本的比較,以《正法 華經》、《妙法蓮華經》、《添品妙法蓮華經》等譯本作對照。在《法華經》的結構 方面,則略述此經二十八品的大意。. 第一節 原典的成立時期與傳譯的版本. 由於印度不重視歷史記載,佛經結集成文字之確切時間無法準確性的考證, 因此《法華經》的成立時期也同樣面臨無法精準的考證年代。至於《法華經》梵 文原典,因發現區域的不同,分為尼泊爾本、娑夷水本、中亞本等三種傳本。. 一、《法華經》原典的成立時期. 42. 鐮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頁 26。. 24.

(34) 《法華經》大約在佛滅後三百年,已有原形文本的出現,爾後的年代,不斷 修訂與增加內容,到了大約西元三世紀左右(佛滅後約七百年),龍樹菩薩在《大 智度論》中已開始引述《法華經》的義理;43 西元四世紀之際(佛滅後約八百年), 世親菩薩則著有《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對於《法華經》成立時期的研究,諸多學者深入探討與論述,現行的二十八 品成立的時間不一,各個學者的論點也不同。以下就(一)依據本經內容原形文 本的定位之說法,(二)布施浩岳的分類,(三)田村芳朗從代表聽眾的觀點, (四)以言語學的立場分類等四個面向討論之。. (一)依據《法華經》內容原形文本的定位之說法有二: 44 1、支持〈序品〉至〈如來神力品〉,屬於原形文本的學者,計有畢魯努夫、 荷蘭的克倫、日本的松本文三郎、本田義英等。本田義英將《法華經》〈序品〉 至〈囑累品〉稱為原始分;〈藥師菩薩本事品〉以後附加插入的部分稱為後分, 並予以提示,可惜卻中途停止考證。 2、支持〈序品〉至〈法師品〉,屬於原形文本的學者,則包括木村泰賢、常 盤大定等。. (二)布施浩岳將《法華經》二十七品的成立分為四期三類: 1、第一期第一類偈頌:〈序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以及〈隨喜功德品〉 共十品,推斷成立於西元前一世紀。 2、第二期第一類長行:〈序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以及〈隨喜功德品〉 共十品,推斷成立於西元後一世紀。 43. 44. 田島德音著,印海譯〈妙法蓮華經要義〉 , 《佛典研究初篇》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 頁 137。 望月良晃著,林保堯譯, 〈法華經的成立史〉 ,頁 66-67。. 25.

(35) 3、第三期第二類:〈法師品〉至〈如來神力品〉共十品,推斷成立於西元一 ○○年。 4、第四期第三類:〈囑累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共七品,推斷成立於西 元一五○年。 45. 布施浩岳將《法華經》分三類四期,列表如下: 期數 類別. 第 一 期. 年. 代. 西元前 一世紀. 內 容. 偈頌. 第 一. 第 二 期. 類. 第 三 期. 第 二 類. 第 四 期. 第 三 類. 西元後 一世紀. 西元 一○○年. 西元 一五○年. 長行. 偈頌 長行. 偈頌 長行. 品. 別. 序品 譬喻品 藥草喻品 化城喻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 序品 譬喻品 藥草喻品 化城喻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 方便品 信解品 授記品 五百弟子受記品 隨喜功德品 方便品 信解品 授記品 五百弟子受記品 隨喜功德品. 法師品 勸持品 從地湧出品 分別功德品 常不輕菩薩品. 見寶塔品 安樂行品 如來壽量品 法師功德品 如來神力品. 囑累品 妙音菩薩品 陀羅尼品 普賢菩薩勸發品. 藥王菩薩本事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 (三)田村芳朗從代表聽眾的觀點,將《法華經》的成立,分為三類: 1、第一類:〈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共八品,推斷成立於西元五○ 年。 45. 望月良晃著,林保堯譯, 〈法華經的成立史〉 ,頁 67-68。. 26.

(36) 2、第二類:〈序品〉、〈法師品〉至〈囑累品 〉共十三品 ,推斷成立於西 元一○○年。 3、第三類:〈藥王菩薩本事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共六品,推斷成立於 西元一五○年。 46. 田村芳朗將《法華經》分三類,列表如下: 類別 第 一 類 第 二 類 第 三 類. 年. 代. 品. 方便品 西元五○年 信解品 授記品 五百弟子受記品 序品 見寶塔品 安樂行品 西元一○○年 如來壽量品 隨喜功德品 常不輕菩薩品 囑累品 藥王菩薩本事品 西元一五○年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 別 譬喻品 藥草喻品 化城喻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 法師品 勸持品 從地湧出品 分別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 如來神力品 妙音菩薩品 陀羅尼品 普賢菩薩勸發品. (四)岩本裕以言語學的立場分類: 47 岩本裕對於《法華經》的成立,以言語學的立場分類,將構成原典的韻文、 散文部分內容加以探討,他將此經的成立分為四期: 1、第一期:第二品至第九品的韻文,但除去第二品詩頌七一以下,為東印度 的作品,推斷成立於西元前一世紀左右。 2、第二期:第二品至第九品的散文,以及第二品詩頌七一以下、〈法師品〉 的韻文,為北印度的作品,推斷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左右。. 46 47. 望月良晃著,林保堯譯, 〈法華經的成立史〉 ,頁 71。 望月良晃著,林保堯譯, 〈法華經的成立史〉 ,頁 71-72。. 27.

(37) 3、第三期:第一品的散文,第十品至第十三品和第十四品到第十九品的韻文、 散文,為西北印度的作品,推斷成立於西元一○○年左右。 4、第四期:第二十品至第二十三品,第二十五品至第二十七品(〈觀世音菩 薩普門品第二十四〉原屬於別系經典,在第四期才編入,其成立即是至詩頌二十 六為第三期,詩頌二十七到三十一為第四期),為西北印度的作品,推斷成立於 西元二世紀後半。. 上述關於布施浩岳、田村芳朗和岩本裕的分類當中,布施浩岳和岩本裕都認 為《法華經》的成立共有四期;布施浩岳、田村芳朗兩人對《法華經》成立的分 類,只有〈序品〉、〈隨喜功德品〉和〈囑累品〉等三品分類不同。至於成立的 年代,布施浩岳認為是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一五○年,大約二百五十年左右;而 田村芳朗認為是西元五○年至西元一五○年,大約一百年左右;岩本裕則認為是 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二世紀後半,大約二百餘年。由此得知,《法華經》非一時 之作,其原始架構是從簡單的經所組成,各個部分陸陸續續的增加,直到西元一 世紀前後,才形成目前的經文。 48. 從形式與內容考察諸品相互之間的連結,一般學界發現,〈授學無學人記品〉 和〈法師品〉之間,內容上有著極大間隔,明顯的劃分第一類與第二類的區別。 因成立年代、背景的不同,其內容亦隨之轉變,例如:第一類敘述地獄、餓鬼、 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的六道說,即使將聲聞、緣覺、菩薩、佛併入,亦不 倡導十界;然而第二類,卻明顯羅列十界。. 另外,第一類雖說受持、讀誦、解說,但沒有書寫;不過第二類初始,即加 上書寫、供養的修行法門,並且論及經卷(pustaka)。由此可知,其中意含著文字經 48.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頁 26。.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Asymptotic Series and Borel Transforms Revisited Alien Calculus and the Stokes Automorphism Trans–Series and the Bridge Equations Stokes Constants and Asymptotics.. 4 The Airy

„ „ The The extended nature extended nature of string theory introduces of string theory introduces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localized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Secondly, it will discuss the content of Chan Jan's thought of li chu, including the basis of the thought of li chu, Chan Jan's emphasis on "Chu", the Buddha-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