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第二節 大乘經典之佛性思想

佛性思想與佛陀形象之神化有關,由於佛陀涅槃後,弟子們因緬懷其德行而 產生佛陀崇拜,將世尊佛法化、佛法人格化,二者結合而產生具有超越性、本體 性的法身。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是以龍樹為代表的般若學,般若學的主要經典是《大 般若經》、《大智度論》,其思想乃「空」之義,非一無所有之空,而是「因緣 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94

初期大乘佛教之佛性思想未有完備理論或經典,直到中期大乘佛教佛性思想 才孕育完成與明確化,尤其是《如來藏經》、《勝鬘經》、《涅槃經》等佛性經 典出現以後,更見其發展迅速,傳入中國後,佛性成為炙手可熱的思想。眾生平 等本來就是世尊的根本信念,隨著佛教歷經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之發 展,世尊地位日益升高與神格化。在世尊地位殊勝的背後隱藏「如何可能成佛?」

之問題。大乘佛性思想大約可從眾生皆有佛性、闡提成佛說、佛性與空性等三方 面來論述。

一、眾生皆有佛性

佛陀創立佛教,倡導眾生平等觀念。印度大乘經典《大方廣如來藏經》以胎 藏比喻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如蓮花胎中如來喻、蜂房喻、稻麥粟豆喻、金 磚誤落糞喻、貧家宅中大寶藏喻、樹種子喻、臭穢蔽帛纏如來寶像、醜女懷王胎 喻及泥模金像喻等九種。95其共同特點說明佛性是眾生內在的本質,是永恆真實的 本性,一旦外在因素去除後,必能彰顯內在佛性。眾生如果可以去除無明,清淨

94 龍樹,《中論》〈觀四諦品〉,大正藏第三十冊,頁 33。

95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頁 190-191。

之如來本性顯現,有情世界則無染污,反而呈現出清淨之智慧生命共存世界。

彼善男子、善女人,為於煩惱之所凌沒,於胎藏中有俱胝百千諸佛,悉皆

如我。如來智眼觀察彼等有佛法體,結跏趺坐寂不動搖,於一切煩惱染污 之中,如來法藏本無動搖,諸有趣見所不能染。96

二、闡提成佛說

闡提本是欲樂者、多欲者、多貪者之意,爾後被引申為斷絕善根的極惡之人。

依《涅槃經》所記載,一闡提包含:1. 破戒、作五逆罪;2. 不信佛法、因果;3. 誹 謗佛法;4. 斷滅善根;5. 破壞僧團綱紀。該經「前分」認為此五類人是焦芽敗種,

必定不能成佛;97然若說闡提無法成佛,則違背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之說;故

《涅槃經》又說:「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

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98藉以說明闡提也有佛性,但 由於無量罪垢所纏縛,以致無法成佛;因此,闡提亦有成佛的可能性。闡提雖然 今世無善法,但若能斷除煩惱,未來世當有佛性、定可得證佛道;佛性乃出世間 法,不可斷也不能斷,不似一般種子根芽能夠斷滅。從《涅槃經》的經文可看出 佛性之義,已經從單純的成佛種子義轉為關係世界真實本質的佛性義。

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 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

96《大方廣如來藏經》,大正藏第十六冊,頁 461c。

97 釋恆清,《佛性思想》,頁 24-25。

98 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九,大正藏第十二冊,頁 419b。

三藐三菩提故。99

三、佛性與空性

《涅槃經》以佛性解釋如來藏的本質,此經批判空宗所說之空,不能同時具 見空與不空,因為空宗強調空性是絕無戲論的無諍論處,不但不空不可得,空亦 不可得。《涅槃經》解釋佛性本身是屬於最高層次的第一義空,即智慧。真正的智 者能同時看出空與不空,可以看出生死之無常、體悟涅槃之常、理解生死之苦、

以及悟得涅槃之樂。不但能發現生滅諸法之無我;也可以覺悟涅槃法身之真我。

常樂我淨之大涅槃乃是真實不空之法身本體。只見一切空而未見涅槃之不空,非 理解中道;了悟生死之空與涅槃之不空者,方為解悟中道。100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 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

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 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

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101

結合佛性與空性是《涅槃經》佛性思想的特色,對中土佛性思想影響甚鉅。

對於中觀主張一切皆空的畢竟空思想,在經中則轉為不究竟的空義,主張同時見 到現象界無常、諸苦等之空,以及涅槃常樂我淨之不空兩者,才是真正的智者,

才算懂得第一義空。所謂的佛性亦即兼具空與不空。就空論佛性,是指佛性之體 本自空,卻染污了法,此空並非勝義空。就不空論佛性,則指佛性有恆河沙無量

99 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正藏第十二冊,頁 524b-524c。

100 釋恆清,《佛性思想》,頁 93-95。

101 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正藏第十二冊,頁 523b。

功德,也就是《勝鬘經》所說的不空如來藏。又《涅槃經》說明解脫是空又是不 空,所以稱為空不空,也就是空不空如來藏。102

第三節 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佛性思想萌芽於印度,卻在中國開花結果。由於「人人皆可成佛」的論點,

與中國「人人皆可成堯舜」的說法契合,因此佛性思想傳入中國以後迅速成為佛 教主流。開啟南北朝佛性論說盛況的道生暢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亦可 成佛。」當時有《大乘玄論》所謂「正因佛性十一家」、《大乘四論玄論》的「正 因佛性本三家末十家」,各家皆著重於佛性之釋義。103以下就中國早期佛性思想 關鍵人物、佛性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等方面論述。

一、中國早期佛性思想的關鍵人物

中國早期佛性思想關鍵人物包括慧遠、道生等人,慧遠(西元 334-416 年)的

《法性論》是體現玄學、般若學、涅槃佛性說等三股思想潮流交融過程中,最富 有過渡性質之思想。慧遠說明,「極」與「至極」均指涅槃,亦即佛教的最高境 界,其含義係指佛教涅槃應以不寂不變、不空不有為其真性,要得此真性,需以 證悟體會涅槃境界為根本。因此得知慧遠《法性論》以「不變為性,體極為宗」

點出佛性思想。根據《高僧傳》〈釋慧遠〉記載:

先是中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說,但言壽命長遠而已。遠乃歎曰:佛是至極,

102 釋恆清,《佛性思想》,頁 68。

103 釋恆清,《佛性思想》,頁序 2-序 3。

至極則無變,無變之理,豈有窮耶?因著法性論曰:至極以不變為性,得 性以體極為宗。羅什見論而歎曰:邊國人未有經,便闇與理合,豈不妙哉!

104

慧遠以「冥神絕境」詮釋涅槃,並主張反求本宗,而非存身順化;認為涅槃 是一種離卻生滅、無境可待、無知無覺的超然境界,透過體認本體得以實現。105 從《沙門不敬王者論》可略知一二:

是故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塵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

其生,則生可滅。不以生累其神,則神可冥。冥神絕境,故謂之泥洹。泥 洹之名豈虛搆也哉,請推而實之,天地雖以生生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 化。王侯雖以存存為功,而未能令存者無患。是故前論云:達患累緣於有 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於稟化,不順化以求宗,義存於此。106

慧遠引用莊子之「生為人羈,死為反真」107藉以說明生為大患,無生為反本 之道理,與冥神絕境之涅槃境界不謀而合。其《法性論》接近魏晉之「本無說」,

亦即以無為本,承認有個形而上的本體。魏晉的思想家大多致力於萬物本體的體 會,當時的玄學家皆以「談有說無」為旨趣,以「體道通玄」為目的。賴永海在

《中國佛性論》說明,魏晉時代的佛學,無論在行事風格或是研讀書籍與名相,

和玄學並無差別。108

悟徹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古之論道者,亦未有所同請引而明之。莊子

104 梁 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頁 360a。

105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頁 47。

106 僧祐,《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 30c。

107 僧祐,《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 31c。

108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頁 49。

發玄音於大宗曰:大塊勞我以生,息我以死。又以生為人羈,死為反真。

此所謂知生為大患,以無生為反本者也。

涅槃佛性思想於晉宋之際始傳入中國,以法顯譯的《佛說大般泥洹經》為依 據經典,經中認為一闡提不具佛性,無法成佛。因此,當時講授涅槃的學者亦倡 導闡提不能成佛。道生(西元 372-434 年)講說《佛說大般泥洹經》時,對「一闡 提不具佛性」產生存疑,因為有此存疑而讓他能更進一步探索涅槃佛性思想;首 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理論之先河。起初倡導闡提成佛時,因無經證,故道生 被認為是背經邪說,直至北本《大般涅槃經》的譯出與傳佈,才化解眾人對道生 的存疑及毀謗。道生慨然表述:

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

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

109

道生初至廬山受業於僧伽提婆,學習說一切有義部,同時也接觸慧遠的般若

和淨土思想,爾後從鳩摩羅什學習般若學。道生回到南京之後,並無大力宣揚般 若性空思想,反而融會儒釋,糅合真常,詮釋涅槃思想。110對於佛性義,道生則 以法即佛、理即佛、法即是理和闡提成佛等四方面解釋。

(一)法即佛,說明佛者在諸法之中不離諸法而有。所謂體法就是體證諸法,與 諸法合一。其所言佛性非實體,而是法、自然、實相,既然體法為佛、得本自然 是佛,111則法與自然之為佛性,與法即佛相呼應。

佛即是法,生曰: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有佛也,若不離法有佛是法也,

109 梁 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頁 366c。

110 釋如田,〈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頁 17。

111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頁 101-102。

然則佛亦法矣。

112

道生又說明:

體法為佛,法即佛矣。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案,

道生曰: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113

(二)理即佛,道生的思想中,認為眾生與佛本來是不一不異,以理區別之,當 理者為佛;不當理者則為凡夫。凡夫修行之目的乃尋求佛教真理,世間凡聖之別 在於迷悟不同,當大徹大悟後,即從理成佛。道生以覺悟之角度表述佛與佛性,

(二)理即佛,道生的思想中,認為眾生與佛本來是不一不異,以理區別之,當 理者為佛;不當理者則為凡夫。凡夫修行之目的乃尋求佛教真理,世間凡聖之別 在於迷悟不同,當大徹大悟後,即從理成佛。道生以覺悟之角度表述佛與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