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法華經》分科的解釋

第二節 依自性清淨心論佛性

第二節 依自性清淨心論佛性

憨山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彰顯《法華經》之體。與智顗所說的「一部之指歸,

眾義之都會」一樣都以實相《法華經》之體論述法華,亦即賢首所稱的「一經之 趣」。憨山深怕末法行者難以了解古德深義,特別以天台的空、不空、空不空等 三諦圓融法門詮釋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他說明:

此心具有三意,有空、不空、空不空等三種如來藏,空如來藏者,謂此藏 性其體本空,……真心本淨,了絕妄緣,雖有離緣之妄,但是妄不離真,

以即真故,名曰真空。不空如來藏者,謂此藏體雖空,卻能隨緣顯現十界 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所謂空不空如來藏,謂 此藏性其體清淨,……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 即非離,平等如如,名曰中道。288

憨山在《法華經通義》解釋經題時表示,題稱為《妙法蓮華經》乃直指一真

287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41b。

288 馮煥珍,〈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頁 339。

法界如來藏心以立經名。憨山解釋所謂法者就是眾生心,是心總攝世間、出世間 一切諸法。此一真心,心境如如,本不可說,而憨山於不可說之真心權分心境兩 義,以彰顯其圓妙289

一切聖凡染淨因果,無不包含融攝。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處染不垢,出 塵不淨。是以舍那如來,證窮此心。……良由諸佛悟之而為普光明智,名 佛知見。眾生迷之而為無明業識,生死根株,一見此心,當下見佛。290

憨山在《法華經通義》中說明,如來講說《法華經》之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導 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乃華嚴盧舍那報身佛所證悟之「一真法界如來藏心」;

亦即一乘常住真心。憨山更進一步說明,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皆依據於真常自性的 信念加以融攝。291憨山認為所謂佛之知見,就是眾生本有之佛性;並認為整部《法 華經》即是佛向眾生開示佛之知見,悟入佛之知見。

此經乃化佛所說,據方便土,曲引三乘,同歸一極。所謂如來以一大事因 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然佛知見者,乃一真法界 如來藏心。舍那證之為法界海慧普光明智,是謂一乘常住真心。初成正覺 於菩提場,即稱此心,演說華嚴,頓彰圓融無礙法界。292

另外,憨山亦提及佛知見乃是一乘妙法。

所謂一乘妙法,佛知見也。以此寂滅離言之道,非言可到,故先入定以示其

289 馮煥珍,〈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頁 334。

290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01a。

291 陳松柏,〈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頁 74。

292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00a。

微密,放光以彰其圓妙,是則前之光瑞,又為今日之方便也。293

憨山引用《大乘起信論》、《楞伽經》的如來藏思想解釋《法華經》,亦即所謂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之角度進行。《大乘起信論》作者馬鳴將之名為如來藏、如來法 身。憨山說明馬鳴是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的角度解釋自性。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差別增滅,

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從本以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 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 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

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294

根據陳松柏在〈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一文說明,馬鳴對自性之 界說具有四種特質:一、自性不因有情眾生之根器不同而有差異,凡聖同一;二、

自性不受生滅法影響,具有畢竟常恆性;三、自性本身賦有遍顯一切法之智慧光 明,自體即能具足一切功德;四、自性恆處「清涼不變自在」之清淨。這些特質 皆是從不變不動的真常心開展本體論。295

在〈信解品〉中,憨山引用《楞伽經》「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一 切眾生身中。」296說明佛智不離或入眾生身之事實,可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 性不但是眾生本體,亦是般若智慧,他說:

293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528b。

294 憨山,《大乘起信論直解》,續藏經第四十五冊,頁 502c-503a。

295 陳松柏,《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下冊,頁 322。

296 求那跋陀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藏第十六冊,頁 489a。

般若……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體本來無染,

故曰清淨。本來不昧,故曰光明。本來廣大包容,故曰虛空。本來無妄,

故曰一真。本來不動不變,故曰真如,又曰如如。本來圓滿無所不照,故 曰圓覺。本來寂滅,故曰涅槃。297

憨山將長者派遣旁人誘引窮子歸來,指為華嚴頓教乃佛加被菩薩所說十信法 門。明白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並不需藉由他人才能有所悟。他說明,眾生 無佛性則已,一有佛性則不愁不受到感化,故需要以方便法門來度化。憨山解釋,

佛視眾生如子,以同事攝的方便法門誘引二乘為先導,有如〈信解品〉中的長者 為了親近流轉五道的窮子,將身上的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均卸除,因此深得窮 子之信任。憨山點出,世尊的隨宜而說,以無量譬喻言詞為大眾說法;隨眾生根 性授法,於一乘法隨宜說三乘。

憨山解釋,《法華經》法說、譬喻、因緣等三周說法,法說一周是為上根之 士所說,唯獨舍利弗領悟。譬喻一周,則有四大弟子領悟,他們屬中根之士;至 於因緣一周,透過佛陀廣引宿世因緣之事而領悟的千二百等眾,乃下根之士。其 說雖長,因當機眾的信自心是佛,故一一授記成佛,並期許他們極盡如來神力為 眾發揚。憨山說明,開佛知見重在信心,正與《華嚴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一樣皆是以信為基本。298

297《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484a -484b。

298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08a-80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