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法華經》分科的解釋

第四節 檢討與展望

此外,當代研究憨山思想之論述,包括黃國清的〈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語 念佛禪法門〉、馮煥珍的〈憨山對《法華經》的參悟與判釋〉、夏清瑕的《憨山 佛學思想研究》、王玲月的〈憨山《莊子內篇註》之生死觀研究〉、陳松柏的〈憨 山禪學思想之研究〉、釋見曄的〈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

蔡金昌的《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等。關於憨山佛性思想方面的論述則有王 煜的〈釋德清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崔森的〈憨山思想研究〉之「佛性 論」、夏清瑕的〈憨山佛學思想研究〉之「佛性論」。至於憨山的傳記方面則有項 東的《憨山大師傳》、江曉莉《一缽行天下‧憨山大師》。從許多學者專家之研 究中,讓我們看到了人間行者憨山禪淨雙修、三教合一的佛學思想正在末法時期 流竄出禪心佛性的清流。

第四節 檢討與展望

在《法華經》中,佛陀透過人格的實踐將一乘法思想在生活裡展現,所以為 實現一乘法而努力的過去菩薩,以及將來可傳承這神聖使命的諸菩薩,亦或現在 從事於眾生救濟之諸菩薩們的行跡,即是實現久遠佛陀人間行的活動。393本論文 以鳩摩羅什譯的《妙法蓮華經》、憨山注釋的《法華經通義》為文本進行整理,將

391《憨山老人夢遊集》,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966。

392 夏清瑕,〈憨山佛學思想研究〉,頁 181。

393 釋永本,〈《法華經》之弘傳者「法師」的詮義探析〉,《普門學報》第四期,台北:普門學報社,

2001,頁 291。

《法華經通義》中有關佛性思想之論點,以憨山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科判 方式,歸納一大事因緣、三因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眾生成佛論;依實踐呈 顯佛性的止觀、本覺始覺、轉識成智等面向;以及自性清淨心、法身常住等論點來 整理憨山所詮釋之《法華經》佛性思想。

筆者在撰寫過程中,看到憨山《法華經通義》的論述將佛性思想貫穿整部經 典,糅和各家說法,採用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本覺說、轉識成智;贊成天台的止 觀論點,借用天台三因佛性之名相等。透過憨山對《法華經》佛性思想的分析,

得以了解中國佛教史上佛性思想之各家說法。憨山廣泛引用《華嚴經》、《楞伽經》、

《大乘起信論》等經論詮釋法華義理,而智顗則透過《大般若經》、《大智度論》

等經論解讀法華之義。從兩人所引用的經論可以看出他們的立論不同,憨山著重 在眾生本具之常住真心論述實相;智顗則側重從諸法當體顯示三諦圓融實相,兩 人對《法華經》的詮釋有方便上之不同。

撰寫本論文後,有許多問題都是筆者在未來有待釐清與研究的,舉凡:憨山 與智顗的立論雖然不同,但是憨山卻採用智顗的三因佛性之名相、止觀的理念等 來探討《法華經》的義理;在《法華經通義》中,憨山與智顗對於《法華經》的 科判有不同見解,憨山說明他贊成賢首的科判,而賢首將《法華經》判為同教一 乘,憨山卻在《法華經通義》中,提及《法華經》歸入終教的論點,並未採納智 顗科判《法華經》為純圓的論點之探討,以及筆者在整理《法華經通義》時未能 對照梵文本,並與吉藏、智顗、窺基等人所詮釋之論說作比對等諸多問題。

另外,在《法華經通義》中也發現一件有趣之事,憨山以《易經》解讀方位,

例如在〈陀羅尼品〉中說:「毗沙門北方之天王也。……北方之卦為坎,坎者陷 也。以一陰陷二陰之中,以示生死險難之象,行人於生死險難之中。……持國東

方天王,東方之卦為震,震者動也。東為群動之首,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也。」

394基於本論文論述範圍限於佛性思想方面,故並未整理以《易經》詮釋《法華經》

的相關內容,爾後,希冀能整理與探究憨山為何會以《易經》來解讀佛經。

在廣東省韶關市的中國著名佛教古剎南華寺裡面,憨山大師真身與惠能、丹 田兩位大師並列。見到他們的全身舍利彷如走入《法華經》〈見寶塔品〉寶塔湧現 之現場,感受到發願入滅後,十方宣講《法華經》的多寶佛全身舍利就在眼前。

正也督促著筆者盡未來際能在浩瀚之佛教經典中,努力以文字建構與研究佛學奧 秘。

394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47b-948a。

參考文獻

(一)原典資料

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

《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姚秦 鳩摩羅什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後秦 僧肇

《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劉宋 求那跋陀羅

《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劉宋 竺道生

《妙法蓮華經疏》,續藏經第一五十冊。

婆藪槃豆(世親)釋,後魏 菩提留支等譯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梁 法雲

《法華義記》,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梁 慧皎

《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梁 僧祐

《弘明集》,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隋 吉藏

《大乘玄論》,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法華玄論》,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法華義疏》,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法華經論疏》,大正藏第四十冊。

隋 智顗

《法華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法華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金光明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唐 玄奘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異部宗輪論》,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唐 明佺等撰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 道世

《法苑珠林》,大正藏第五十三冊。

唐 僧詳

《法華傳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唐 般剌蜜帝譯

《楞嚴經》,大正藏第十九冊。

唐 智昇撰

《開元示教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唐 窺基

《法華玄贊》,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宋 知禮

《觀音義疏記》,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明 憨山

《大乘起信論直解》,新纂續藏經第四十五冊。

《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

《法華經擊節》,續藏經第四十九冊。

《憨山老人夢遊集》,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

明 蕅益

《法華經會義》,續藏經第五十冊。

《法華經綸貫》,續藏經第五十冊。

(二)中文資料

1、學術論文:

朴成文

1992 〈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敏

1996 〈《大乘止觀法門》如來藏思想之研究〉,台北:華梵東方人文想 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希庭

1989 〈中國早期《法華經》之『方便』思想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 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偉雄

2001 〈《法華經》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

張玲芳

1998 〈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許國華

1995 〈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郭朝順

1995 〈湛然與澄觀佛性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黃香蘭

1990 〈《法華經》的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清

2000 〈《妙法蓮華經》「十如是」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2005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

楊惠珊

1988 〈《寶性論》中佛性思想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鄭郁慧

2000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台北:輔大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簡秀娥

2003 〈《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

文。

譚惠文

1997 〈《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釋如田

2004 〈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所碩士 論文。

2、專書著作:

一行著,方怡蓉譯

2007 《經王法華經》,台北:橡實文化出版社。

丁敏

2001 〈佛教譬喻文學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九册,台北: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中村瑞隆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

1991 《真理的花朵》,台北:法爾出版社。

1992 《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煜

1981 〈釋德清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明清思想家論集》,台 北:聯經出版公司,頁 165-209。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

1998 《法華思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田島德音著,印海譯

1988 《佛典研究初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池田大作,創價學會編譯

1987 《法華經的智慧 : 論二十一世紀宗教》,台北:正因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牟宗三

1992 《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出版社。

吳汝鈞

1996 《佛學研究方法論》 上、下冊,台北:台灣書局。

2002 《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呂澂

1986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

1990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杜維運

2005 《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河村孝照著,許洋主譯

1994 《法華經概說》,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侯傳文

2002 《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夏清瑕

2001 〈憨山佛學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九册,台北: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1-198。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

1986 《如來藏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

崔森

2001 〈憨山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九册,台北:佛光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199-244。

張松輝

1990 《新譯妙法蓮華經》,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曼濤

1976 《中國佛教史史論集(六) ── 明清佛教史篇》,台北:大乘文化 出版社。

1979 《大乘佛教之發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郭朋

1982 《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 《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松柏

2001 〈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九十五冊,台 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1-328。

野上俊靜著,釋聖嚴譯

1999 《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湯用彤

2001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冊,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項東

1998 《憨山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 《憨山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