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法華經》分科的解釋

第一節 眾生成佛論佛性

憨山撰述的《法華經通義》糅和各家說法詮釋《法華經》所蘊含之佛性思想,

舉凡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本覺說、薰習論、轉識成智等;憨山引用天台止觀的論 點,借用天台三因佛性之名相,同時採用華嚴宗之判教思想。除了《大乘起信論》

外,亦舉出《楞嚴經》、《楞伽經》、《華嚴經》等經文內容,藉以闡述佛性思想。

本章依《法華經通義》內容整理憨山所詮釋之佛性,在第一節眾生成佛論佛性中,

分為一大事因緣、三因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三方面論佛性;第二節是依自 性清淨心論佛性;在第三節依實踐呈顯佛性中,分為止觀、本覺始覺說、轉識成 智等議題論佛性;第四節則是依法身常住論佛性,透過這些章節來說明憨山對佛 性思想之解讀。

第一節 眾生成佛論佛性

在《法華經》中,許多經文均闡述成佛不難的例子,憨山說明佛出世的原因 就是為眾生揭開與指示佛之知見;令眾生離妄染而得清淨,悟入佛之知見。佛隨 順眾生之心,善用各種方便法門引導眾生成佛。在本節中,筆者依一大事因緣、

三因論佛性,以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面向整理憨山在《法華經通義》中,對於 佛性思想的論述。

一、依一大事因緣論佛性

憨山說明一大事因緣就是佛之知見,他以「諸佛如來唯一大事因緣」242說明 衆生本自具足的佛之知見。他解釋,《法華經》所謂的「一」是指一真法界常住 真心,心外無法,所以說一;「大」指廣大,包含生佛平等,依正不二;「事」

則為諸佛證此自利利他。243以眾生本具為因,諸佛為此出世助發為緣,也就是諸 佛由於此因此緣而出世間,世尊四十餘年來透過種種方便法門開示佛之知見。憨 山說明,一大事則指眾生本具真心,亦即佛之知見,然而眾生此心卻被無明所矇 蔽,故佛出世乃為眾生揭開與指示;令眾生離妄染而得清淨,悟入佛之知見。

故約喻,則取象蓮華。約法,則直指心體也。然而此心,在佛則為普光明 智,亦名實智。又名一切種智,亦名自覺聖智,故名佛知見。在眾生則為 根本無明,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但以無明葑蔀而不知,故諸佛出世單為 揭示此心,使其眾生自知自見而悟入之,故曰諸佛如來唯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所謂開示眾生佛之知見,使得清淨故。244

憨山在《妙法蓮華經擊節》中說明,世尊唯以此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 眾生本有佛之知見,使其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能悟此知見就可登上佛地,所以 宣說一乘。如來出世既然為此一大事,故所說之法就是唯有一乘法,更無餘乘。245 在《憨山老人夢遊集》〈送建上人遊八桂序〉中,憨山解釋了一大事之涵義:

善哉佛子,應知諸佛菩薩,凡有所作,常為一事者。謂以此菩提心,教化

242 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頁 7a-7b 的經文說明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出世,

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 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 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243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14b。

244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01b。

245 憨山,《妙法蓮華經擊節》,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783a。

眾生,故為一大事也。即出生入死,因此緣此,除此一事,更無餘事。246

接著在《憨山老人夢遊集》〈化生儀軌〉中,憨山亦提及有關佛以一大事因 緣出世之緣由,說明歷劫以來眾生迷而不知,因此佛以同體大悲之心出世於娑婆,

藉以為眾生開示佛之知見,使眾生悟入本自具有的佛知見。

唯吾佛世尊,特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世間。一大事者,所謂眾生佛之知 見也,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今迷之而為妄想生死之知見。歷劫以來,迷 而不知。……佛興同體大悲,特出世而為開示,眾生本有佛之知見,使其 悟入。247

日本學者中村瑞隆在《真實之道》一書中,解釋佛知見的意義就是佛所知見 之世界、佛之智慧世界,亦即諸法實相,絕對平等之調和世界。他說明,佛顯現 於世的唯一目標就是讓眾生開悟佛所知見的諸法實相;表示佛之智慧、引入佛之 智慧,簡稱為佛知見之開、示、悟、入。換言之,佛出現於世之宏願乃讓一切眾 生獲得佛之智慧。248

憨山指出佛性乃眾生本體,也是終極智慧,亦稱作佛知見。憨山認為佛知見 包含一大事、一乘法、一切種智、諸法實相等。眾生本來具有的佛性,只因被無 明覆蓋而成為妄想知見,故隨情造業以取生死之苦卻不自知。憨山認為整部《法 華經》就是世尊向眾生開示佛之知見,悟入佛之知見,在《法華經通義》的注釋 中,他亦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作為全經之綱目。

246《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二十一,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509a。

247《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十六,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841b。

248 中村瑞隆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真實之道》,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頁 84。

二、依三因論佛性

三因佛性的解析,歷來均視為天台宗佛性思想之核心,智顗對正因佛性之解 釋,「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 不能壞,名正因佛性。」249佛性是佛陀永不改易的覺性,對處於因地,未曾證得 佛果的眾生而言,覺性是隱而不顯,故稱為正因佛性。250智顗亦以法性實相、理 心等為正因佛性,他以長者與窮子之間無法改變的父子關係,將之譬喻為正因佛 性,即無論眾生愚痴與否,依然具有成佛種性,因為佛性非外來、非後天,更不 可能改變。「汝實我子我實汝父,即正因性。」251

所謂了因佛性,智顗解釋,智慧的修習能讓隱藏的覺性彰顯。「了因佛性者,

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252 所謂緣因佛性,就是積習功德善根,以資助智慧顯了覺性的作用。「緣因佛性者,

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 緣因佛性。」253

憨山借用天台名相「正因、了因、緣因」等三因佛性解讀《法華經》的佛性 思想,他指出《法華經》的宗旨是實相,是眾生的正因佛性。亦即藉由緣因悟入 就是佛,所以並不講修斷行位漸次,只以悟佛之見為本。254 憨山在《大乘起信論 直解》中,藉由「鑽木取火」的實例來解釋三因佛性。

249 智顗,《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大正藏第三十九冊,頁 4a。

250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頁 341。

251 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五,大正藏第三十三冊,頁 744c。

252 智顗,《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大正藏第三十九冊,頁 4a。

253 智顗,《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大正藏第三十九冊,頁 4a。

254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908a。

佛性有三,謂正因、緣因、了因。然真如乃本具,正因佛性也。善知識助 發,緣因也。因緣具足,方得開悟,了因也。如鑽木取火因緣,木中火,

喻正因。人力鑽取,喻緣因。火出燒木,喻斷證了因。255

憨山認為一大事因緣屬緣因佛性,法界以緣起為宗,因此佛性則有正因、緣 因之分,所謂佛種從緣起,即使眾生具有正因佛性,若無法遇見諸佛善友的出世 教化為緣則難以彰顯。在〈序品〉中,憨山說明《法華經》是最上一乘教菩薩法,

世尊所教化的弟子當中有因有親,這是屬於緣因佛性,世尊為他們授記則屬於了 因。在〈法師品〉中,世尊廣讚一乘甚深微妙,憨山說明此一乘乃眾生本具正因 之佛性。如來說此妙法,以作為助顯之緣因,無不了悟;今以法華之正因託法師 以開顯,以為將來窮劫之勝緣。256在〈化城喻品〉中,世尊遠引塵劫以前大通智 勝佛時,十六王子教化之宿世因緣,藉以彰顯緣因佛性;然下根之士仍無法理解,

世尊緊接著以化城譬喻為弟子開權顯實,令其明白一乘佛慧。

如來三周說法,聽聞者皆相信自心,不疑佛說,弟子久受教化、各得授記。

阿難、羅睺羅等新學聲聞亦獲得佛陀授記。憨山在〈授學無學人記品〉中說明,

正因佛性是人人本具,緣因佛性是藉由教法或善知識的助力而顯,了因佛性則是 自信了悟。他認為舍利弗等五人由於正因佛性深厚,故迅速了悟;五百弟子廣引 昔緣以見久受教化,則為緣因佛性成熟之故;至於多聞第一阿難為佛弟,密行第 一羅睺羅為佛子,乃緣因之中最親者。世尊廣讚一乘甚深微妙,只要信受者即能 成佛,故諸大弟子得以授記,然此一乘為眾生本具正因之佛性。257

在〈法師品〉中,憨山說明法華之正因,要託法師來開顯,以作為將來窮劫

255 憨山,《大乘起信論直解》,續藏經第四十五冊,頁 501b。

256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65a。

257 憨山,《法華經通義》,續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863-a 頁 865a。

之殊勝因緣,因此佛性種子需藉由緣薰。何謂法師?他解釋:以心為師,只要能 在隨喜、讀誦、受持、書寫、解說《法華經》中,選擇其中一種宣揚,即可稱為 法師。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即使一念隨喜,亦能獲得菩提。258此品中,世尊 講說挖井譬喻與教導弟子如何行菩薩法,並藉以傳達法師的重要性。憨山解釋,

此譬喻乃求法之要、為善行之喻,其中,水喻正因佛性,高原喻眾生煩惱,穿鑿 則比喻觀照研究;至於乾土用來比喻眾生未見佛性,濕土喻為分見真理,泥土即 喻作法流不遠。透過如此的解析,他認為聞此經更需要觀照之功夫而方便悟入,

此譬喻乃求法之要、為善行之喻,其中,水喻正因佛性,高原喻眾生煩惱,穿鑿 則比喻觀照研究;至於乾土用來比喻眾生未見佛性,濕土喻為分見真理,泥土即 喻作法流不遠。透過如此的解析,他認為聞此經更需要觀照之功夫而方便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