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憨山的學思歷程及撰述《法華經通義》之因緣

第三節 憨山的學術背景與思想特色

憨山所處的年代是明末政治、經濟的黑暗期,在陽明心學蓬勃發展的衝擊下,

180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頁 264。

181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頁 265。

182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頁 266-267。

183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頁 288。

他如何融會貫通與整合釋儒道的思想,成為個人的思想特色?本章節就憨山的學 術背景,以及三界唯心、佛性、唯識、三教合一等思想,整理關於憨山的學術背 景與思想特色。

一、學術背景

明代儒學的發展分為初葉的述朱期、中葉的王學興盛期和末葉的王學修正期 等三個時期。所謂述朱期,係指明代弘治以前的程朱理學,基本上傳承宋代理學 的格物致知、明善誠身的架構,而且用「性即理」以區隔陸九淵之心學。至於王 學興盛期,則是指明正德以後,王陽明的心學因為闡述致良知、心即理的理論,

取代程朱學派,成了晚明學術界的主流。關於王學修正期,乃以晚明東林學派的 顧淨陽、高景逸、孫淇澳,和甘泉學派的劉蕺山為代表。

王學興盛期在當時分為左右兩派:左派主張本體即工夫,學問風格上主動,

近乎頓悟;代表性人物有浙江學派的錢緒山、王龍溪以及泰州學派的王心齋、王 東崖、羅近溪。右派則學問風格主靜,主張由工夫而達到本體,近乎漸修;代表 性人物有江右學派的聶雙江、羅念安、王塘南等人。184

陽明學派中有不少門生與憨山有書信往來,向其請益佛法哲理,例如管東溟、

周海門、楊復所等人,從《憨山老人夢遊集》中可窺知一二。185例如憨山流放至 曹溪時,王陽明門人周海門造訪,因憨山的一席話令其頓悟,足見對佛法的融涉,

在晚明時期的學術界顯然是一股風潮。

184 陳松柏,〈憨山禪學思想之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九十五冊,台北:佛光,2001,頁 17-18。

185《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十五,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收錄〈與管東溟僉憲〉、〈與周海門觀察〉

〈與楊復所少宰〉等文章。

二、憨山的思想特色

資質聰穎的憨山精通釋、道、儒三家學說,誦習經教、兼習儒學與古文辭賦,

主張三家思想的融合。憨山的思想主軸在於自得,亦即自身受用性,因此如直解、

直說、懸鏡、決疑等注疏,都是強調個人對經典的感覺而非理論上的解釋。186其 思想特色包含三界唯心、佛性思想、唯識思想和三教合一等方面。

(一)三界唯心

憨山以「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明確的表達其唯心主義的世界觀,三 界之上的四聖與三界之下的六凡,代表一切正報的主體世界和依報的客體世界。

雖然在名相上有聖凡之分、善惡之別,但是皆是由「心」所造作。

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聖。謂佛、菩薩、聲聞、

緣覺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謂天、人、修羅三善道,及地獄、畜生、

餓鬼三惡道也。是則十法界中,一切聖凡,善惡因果依正莊嚴,皆由一心 所造。然此一心非別,乃吾人日用現前,分別了知之心也。187

憨山的「分別了知之心」,除了具有思慮、知覺之含義,還有本質或本體所支 撐的現實之心,他闡述「爾胡為心?恍惚杳冥。為物之則,為人之靈;昭昭不昧,

耿耿常惺;善惡之府,聖賢之庭;無為欲蔽,忽使妄榮;恬憺寂寞,其神自寧。」

憨山解釋,所謂的「一心」意在表明本體是絕對平等無差別性,所以又稱為真心、

真如、圓覺、如來清淨妙明真心,憨山提出一心所造的四聖六凡的觀點。

186 夏清瑕,〈憨山佛學思想研究〉,頁 25。

187《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十,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339a。

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現前。念念所造之業,於十法界流轉。若一 念由貪瞋癡所作十惡,身三、口四、意三惡業,則就三塗苦趣之因。若一 念轉十惡而為十善,則為人天妙樂之因。若一念善惡兩忘,內不見有我,

外不見有人,一心寂靜,則為聲聞出苦之因。若觀目前苦樂逆順,由因緣 生滅,流轉還滅,則成緣覺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無我因緣,性空無有 作受者,而不妨現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眾生,則為菩薩之 因。若一念頓悟自心,本來光明廣大,無不包容,無不濟度,了無一法當 情。生佛平等,即為成佛之因。188

三塗苦趣和四聖修行上雖有階層的不同,但是究其原因只是「一念」的轉變,

在於此人的思惟活動於其內部有關了別、認知的心理狀態。中下根人將此「心」

當作個體之心以斷煩惱苦根,聲聞、緣覺屬之,因只是自度而不知同體之意義,

故稱小乘。上根人則將此「心」當作大眾之心,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廣修六度,

屬於菩薩乘。

(二)佛性思想

佛性,即成佛的可能性,憨山從眾生與佛互具的角度闡述人人都具有佛性。

他認為所謂佛就是自心,眾生由於無明煩惱障礙而無法顯現佛性,若能覺悟則「即 心是佛、自心作佛」。憨山在《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說明佛性就是般若智慧,亦 即佛知見。

出世,說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為本。般若梵語,華言智慧,以

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體本來無染,故曰清淨。

本來不昧,故曰光明。本來廣大包容,故曰虛空。本來無妄,故曰一真。

188《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十,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339a-339b。

本來不動不變,故曰真如,又曰如如。本來圓滿無所不照,故曰圓覺。本 來寂滅,故曰涅槃。189

憨山認為《法華經》就是一部佛陀向眾生開示「佛之知見」,悟入「佛之知 見」的經典。他所著作的《法華經通義》即是將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作為《法 華經》之綱目,並指出人們因迷而妄想生死之知見,累劫以來卻迷而不知,佛陀 出世就是為了宣說本來就具有之佛性。對於佛性的描繪,憨山為引度儒家學者明 白佛性理論,總以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及孟子的「堯舜與人同」作比附。

190同時憨山也試圖以儒家「人人可以為堯舜」的人性觀,引導佛弟子契入佛性思 想,他指出:

堯舜禹湯,蓋天民之先覺者。斯則天民有待而能覺,聖人生之而先覺。此 覺豈非之覺耶?孟子所謂堯舜與人同耳,所同者此也。能覺此性,則人皆 可以為堯舜;人既皆可以為堯舜,則人人皆可以作佛明矣。191

有關無情眾生是否也具佛性?憨山認為只是方便說法罷了,並非了義之說。不 管是有情或無情,佛性各具與否,若能參悟,自然就能內外如一了。他舉出《華 嚴經》〈如來出現品〉藉由天鼓說法之典故,闡述無情而有佛性之說。

諸天,有大法鼓,名為覺悟。若諸天子,行放逸時,于虗空中出聲告言,

汝等當知一切欲樂,皆悉無常。虗妄顛倒,須臾變壞,但誑愚夫,令其戀 著。汝莫放逸,若放逸者,陊諸惡趣,後悔無及。192

189《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255a。

190 夏清瑕,〈憨山佛學思想研究〉,頁 53。

191《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251b-252a。

192《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三十九,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782a。

(三)唯識思想

憨山是一位有修有證的禪僧,也是一位重視義理並且有大量著作流傳後世的 高僧。關於唯識思想的論述有《百法明門論論義》、《八識規矩通說》,均收錄 在《續藏經》。他曾親近無極、徧融等諸師,與雪浪、達觀為善友,193在憨山的 生命歷程中,牽涉到唯識的修行經驗是在三十三歲時的某一夜,在夢中聽到彌勒 菩薩講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

當他醒來時,恍然猶言在耳,從此識與智之分就了然心目。194

憨山透過內證的經驗,明白智與識的不同,對於唯識的詮釋,亦以修行立場 切入。例如在《八識規矩通說》中說明此書為「一大藏教之關鑰,不唯講者不明 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憨山侍者廣益所纂釋 的《百法明門論》也說明:「此《百法論》,以門稱者,乃入大乘之門,是知此 乃性相二宗之關要。凡義學者,未有不明此法而能窮諸法門者。」由此可見憨山 將此論作為性相二宗的入門書,並鼓勵弟子學習之。195

憨山的唯識思想特色是《大乘起信論》的唯識,所以他的重心在真常自性上 面。憨山所接受的《大乘起信論》觀點是認為本覺阿賴耶係染淨同依,只要本覺 阿賴耶能轉淨內熏,自性本心處就能夠完成轉識成智,不需要仰賴外來的熏習。

而無著、世親則以阿賴耶為染法,必須藉由外來的熏習,才能轉識成智。因此,

憨山的唯識思想是推向生命自我證成的「以心轉境」之途徑。

為了理解一「念」變現的各種精神與物質現象,憨山還汲取唯識宗「萬法唯 識」的理論,根據《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的思惟方式會通相宗的百法,以「三

193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頁 218。

194《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十三,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 958a。

195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頁 218。

界唯心、萬法唯識」闡述世界觀。他認為佛陀出世四十餘年說法都是對心識的解 釋;所有修行實踐都是對心的體現,196因此憨山表示: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多少佛法,只是解說得此八個字。分明使人人信得

及大段聖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兩路,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 片事可得。197

法相唯識學主要是分析人的思想意識、心理活動的佛學,認為阿賴耶識含藏 一切染淨諸法種子。憨山則利用唯識理論幫助參禪,他表述,人的妄念是因為阿 賴耶識無始劫以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故不得真實受用。

若能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就可稱為 悟,因此,透過修行才能去除阿賴耶識的無明煩惱種子。

憨山還引用《大乘起信論》說明修行的問題,若能以本具真如薰習無明種子,

即可從染入淨,他指出參禪過程以觀的力量截斷意識流,亦是以第六識壓制第七

即可從染入淨,他指出參禪過程以觀的力量截斷意識流,亦是以第六識壓制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