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出版業者的應對策略

第四節 個案比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華文市場,所以面對電信業者競爭主導權的困境,城邦運用數位出版聯盟的力量 推動有利於出版業界的共通格式,此外面對數位內容不足則推動「百年千書」計 畫,吸引更多出版社的投入,在數位出版塑造以出版業者為主體的組織場域。

第四節 個案比較

出版是將內容公開的活動,是從私人傳遞給大眾的過程,過去實體書籍是主 流的內容載體,而數位化造成紙本實體書不再是唯一的出版形式,降低出版的門 檻,不用負擔紙張與印刷的成本,許多內容透過網際網路傳遞給讀者,本研究的 關注焦點在於數位內容的銷售與出版業者之間的關聯,經過訪談收集的資料分析 之後,以遠流與城邦兩間大型出版社為代表,過去以紙本為主要經營的傳統出版 社認知到載體或是媒介的改變,將會影響出版社在出版產業鏈當中的地位,作者 能夠以數位化的管道將內容傳遞給讀者,本研究以新制度學派的觀點進行討論,

是要強調組織所處的環境對於組織的約束和導引,出版社面對的技術性環境變遷 所帶來的議題是如何持續佔據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中介地位。

如何在數位化的時代持續做為內容的「傳遞者」而不是「提供者」,是遠流 與城邦共同關注的議題。數位化使得電腦硬體、資訊、通訊業者與傳統出版業者 形成競爭的關係,競爭的不是物質層面的實體書和電子書之間的功能之爭,而是 傳統實體出版業者與數位化的科技業者在產業鏈的中介地位之爭。原本幾乎不相 干的產業如今形成競爭關係,數位化這項技術打破了原有的組織場域,上述已經 提到組織場域是指那些由組織建構的,在總體上獲得認可的一種制度生活領域,

這些組織包括關鍵的供應者、資源和產品消費者、規則機制以及提供類似服務或 產品的其他組織。

數位化打破了組織場域的邊界,造成場域不穩定的情況,這是環境變動快速 的技術性層面,出版社在其中感受到的是科技或資訊業者將有可能取代出版社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危機,組織的經濟生產層面將受到影響,甚至是排除在產業之外,因此首先考量 的是組織未來穩定的收益,出版社與資訊業者之間的競爭,是市場與經濟生產層 面的競爭。

此外出版社必須維持內容本身的價值,而不是依靠廣告或其他來源的收入,

內容不能淪為硬體或是通訊服務的附屬品,因此出版社要在數位出版產業鏈當中 取得主導權,與電信業者、硬體廠商抗衡,如果出版社失去內容傳遞的主導權,

位階降低為純粹的內容提供者,與一般作者無異,由其他資訊產業設立的電子書 銷售平台就能代替出版社在數位出版的中介位置。因此強調內容為王首先是穩固 作者與出版社的關係,數位化的內容產品主要價值必須來自內容。出版社首先觀 察到網際網路等數位資訊全球化帶來的技術性環境變遷,技術性環境是新制度學 派組織環境的其中一個層面,另一個層面是由文化要素構成的制度性環境,這文 化要素是產業當中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念,或是廣為接受的規範,組織必須遵 守或是配合環境當中的制度要求,以取得在環境中存續的正當性。組織之間的競 爭,不只是市場與經濟生產層面的競爭,還要為了政治權力、制度正當性而競爭。

內容為王是出版界普遍認同的觀念,這個觀念如果同樣適用於數位出版,便能得 到其他出版社的認同,願意提供內容逐步支撐起整個電子書市場,因此投入數位 出版的出版業者必須思考內容的價值如何在數位時代實現出來,牽涉到內容在數 位時代獲利模式的建立。

出版社長期經營的價值在於「內容」,內容本身是出版社最主要的收益來源,

有別於其它商品,出版社經營的內容有著精神性的文化層面,一切的安排都是為 了突顯內容的價值-封面設計、文字排版、插圖、名人推薦、名人的推薦序到書 店的陳列,這些工作的目的在於吸引讀者注意其中的內容並且購買,內容為書籍 的價值主體是傳統出版產業普遍接受的價值,這同時代表出版社對於作者的尊重,

作者與出版社共同經營內容,並且收益直接來自內容的銷售,精神層面的文化價 值與市場層面的經濟價值透過出版社連結起來,長期經營建立品牌的出版社,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可以反過來提供作者文化層面的肯定,某種程度上維持內容文化價值的完整性,

而不只是營利的商品。

因此出版社與資訊業者的競爭,不只是單純的搶佔在數位出版的中介位置,

如果只是純粹的內容傳遞者,出版社掌握了技術之後便與資訊業者無異,所以出 版業者必須考慮內容的價值如何在數位出版實現。

具體的說,遠流與城邦思考的是以內容為主體的電子書銷售平台,內容本身 就是收益來源,而不是依靠廣告或是其他模式的營利方式,這一點遠流與城邦發 展出不同的模式。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之下,技術性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性,組織必 須在已達成的制度性環境當中,從技術層面模仿成功的組織模式,回應來自技術 性環境的要求,當組織對於關鍵性的技術變革難以理解的時候,就會思考應該模 仿哪種成功的組織模式。遠流試圖在華文世界移植亞馬遜五合一串連的模式,主 要複製線性閱讀的紙本書籍進入數位出版的領域;城邦則不限於原有的實體書籍,

盡量發展多元的數位內容的形式,「POPO 原創網」的構想來自大陸的「盛大文 學」,以網路創作為主,各種旅遊或資料庫重新組合而成的應用軟體,則是配合 蘋果產品發展的行動趨勢,最後也包括線性閱讀的「隨身 e 冊」,不侷限在某一 種格式之下。

遠流與城邦各自發展「以內容為主體」的數位出版,遠流以金庸內容推出遠 流金庸機,強調的是金庸內容的電子書版本,是以出版社的立場塑造產品形象,

不同於硬體廠商著重在硬體功能。城邦則是為所有種類的內容尋找合適的銷售管 道,思考紙本實體書籍的內容在數位化之後的最佳形式,突顯內容在各式各樣載 體上的優勢。

這樣的差異來自於組織本身的差異,遠流是長久經營之下逐漸成立旗下品牌 的大型出版公司,城邦則是集結多家出版社而成立的出版集團,前者直接經營「內 容」,後者經營提供內容的「出版社」,因此對於數位出版所設定的議題是不同的,

王榮文在數位出版的議題提出「內容為王」,強調的是內容結合數位載體之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如何不會失去內容做為電子書的主體;何飛鵬提出最後五年的轉型計畫,則是思 考如何重新拆解原有的紙本內容形式,配合數位載體發揮內容最佳的效益。遠流 以紙本實體書思考數位出版,期待保有過去出版書籍的編輯成果,城邦提出的轉 型不再堅持線性閱讀是數位出版的主流,看重的是內容「形式」,城邦集團做為 內容發行平台,在紙本實體書的市場為旗下出版社安排通路,在數位出版的市場 就是發展多元化的內容銷售管道,以配合各式各樣的內容形式,集團沒有偏離原 本經營內容銷售管道的工作。

面對數位出版這項技術性環境,遠流試圖結合出版社以內容為主要經營的核 心價值,將環境的技術性變遷與已經取得的制度性環境正當性連結在一起;城邦 則是某種程度上分離開來,集團的管理部門開發數位出版,旗下的出版社依舊處 理原本的出版業務。

出版社與資訊業者競爭的還有數位出版的環境,實際情況可以看到出版社在 數位出版失去載體的主導權,電信業者掌握電子書格式,城邦是已經適應環境的 大型組織,透過數位出版聯盟的力量推動共同格式 epub3.0,試圖影響環境而不 是被動的適應環境,將有利於組織的程序建立為一種制度規則。遠流面對的是消 極保守的多數小型出版社,以金庸內容為號召模仿亞馬遜五合一的產業鏈,試圖 以出版社的立場主導數位出版,向其他出版社示範投入的內容會受到尊重與保護,

吸引他們提供數位內容。城邦面對內容不足的情況,透過數位出版聯盟向政府尋 求資金的協助,開啟「百年千書」計畫。遠流與城邦兩間大型出版社,面臨資訊 業者的競爭,都是思考如何與其他小型出版社結盟,建立一個有利於出版社投入 的數位出版環境。

本研究透過新制度學派的組織理論所建構的架構,是從出版社的組織形態為 基礎,瞭解在這樣的組織形態之下,出版社如何解讀數位出版這項產業環境的議 題,並且如何制定組織策略,其中組織形態分為較為抽象的組織核心價值與具體 的組織運作模式兩個層面。在有限理性之下,組織策略分為模仿對象,與組織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從以上的討論總結了出版社面臨數位化的環境影響,如何回應的過程,還有 進一步塑造有利於自身的環境,這當中如何協商並且透過各樣的機制運作,最後 能夠將傳統出版的組織核心價值實現在數位出版的領域當中,進而使得來自技術

從以上的討論總結了出版社面臨數位化的環境影響,如何回應的過程,還有 進一步塑造有利於自身的環境,這當中如何協商並且透過各樣的機制運作,最後 能夠將傳統出版的組織核心價值實現在數位出版的領域當中,進而使得來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