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探討

第四節 偏誤原因探討

偏誤分析法(Error Analysis)是了解學習者習得過程的一個重要手 段。Corder 認為,研究偏誤有三個作用:1.能使教師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狀 況;2.能使研究者了解學習者是如何學習語言的;3.是學習者賴以發現目 的語規則的工具。對於偏誤原因的探究,是偏誤研究中最難的,卻也是非 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從二語習得的角度來看,只有了解偏誤原因,才能真 正把握二語習得的特點和規律。從教學教度來看,弄清楚偏誤來源,才能 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有效的實施具體教學方案。

劉珣(2006)認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偏誤的來源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 的,漢語能願動詞的使用頻率很高,詞義及用法又十分複雜,外籍學生在 學習漢語初級,出現能願動詞偏誤的現象還算普遍,有些偏誤是共性,是 因為漢語能願動詞本身的特點和難點所引起的;有些偏誤是某一語種的學 習者所特有的,因為不同的母語,在漢語能願動詞的習得過程中,發生的 偏誤也會不同。在分析能願動詞的偏誤原因時,不但要考慮其偏誤的共 性,也要了解不同語種的學生所發生的偏誤原因。

第三節在做偏誤分類時,我們就偏誤的可能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又 泰籍留學生在使用漢語能願動詞時,其意義、語用法上多少都與母語有一 些誤用及交叉的關係,造成母語干擾而形成偏誤。普遍上來說,二語習得 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有很多是來自於學習者母語的干擾,尤其是在語言 學習的初級階段,是屬於學習者自身的內在因素。至於其外在因素,歸納 主要來自於教師、教材及環境的問題。本節將整理歸納出偏誤的原因,嘗 試使用相關的語言學習理論進行探討。

一、內在因素

二語習得是有一定的規律,但也同時表現出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只有 充分了解這些因人而異的內在因素,才能針對學習者的特點,對症下藥,

有效的防止和糾正二語習得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誤。

行為主義語言學習理論的觀點認為,學習者原有的語言知識,主要是

指母語,是影響二語學習的主要因素。1989 年,Odlin 對語言遷移下了一 個精確的定義:遷移是指目標語和其他任何已經習得或沒有完全習的語言 之 間 的 共 性 和 差 異 所 造 成 的 影 響 。 語 言 遷 移 一 般 分 為 兩 種 : 正 遷 移

(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正遷移」指 母語與目的語的相同之處會促進第二語言學習,對二語的學習有著積極且 正面促進的作用。「負遷移」即母語干擾,對二語學習有干擾和阻礙的作 用,主要是由於母語和目的語的某些形式結構和系統規則被學習者誤以為 相同所致。

(一)母語負遷移---語際干擾(interlingual errors)造成的偏誤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難點不一定是母語與漢語間有明 顯差異的地方,而是兩種語言在形式或意義上差別較小的地方。通常在初 級階段的學習,由於二語學習的特點,學生往往只憑兩種語言表面上(即 語義)的相同或相似,就簡單的將兩種語言對等起來,因而忽略了兩種語 言間存在的語法特點的差異,因此而產生了偏誤。在能願動詞教學中,我 們應該糾正學生將母語和目的語簡單對等的趨向,針對能願動詞的特殊性 加以強調和實踐,以盡量減少母語可能發生的負遷移作用,並透過語言對 比研究,提高對泰籍學生在學習漢語能願動詞偏誤的預見性,幫助學生克 服母語造成的干擾。在《外國人學漢語的詞語偏誤分析》中,魯健驥指出:

「本族語、本族文化的干擾大致是在下面幾種狀況發生的:目的語的語詞 和母語的語詞,在意義上互有交叉;兩種語言中的對應語詞在感情色彩、

語體色彩、使用場合等方面有差異。」漢泰能願動詞不論在語義上還是語 法上,都存在著諸多差異。

1.詞義負遷移:由於漢語能願動詞和泰語對應的語詞有很複雜的交叉意 義,這對泰籍學生的學習帶來大的困擾。比如:「會」、「能」、「可以」

在泰語的教材中都翻譯為「ได้」,學生就會以為「ได้(dai)」和「會」、

「能」、「可以」在意義上是可以一一對應的。事實上「會」、「能」、

「可以」雖然都是可能類能願動詞,但具體意義卻有複雜的交叉關係,用 法也不完全相同。在泰語的語詞意義中,「สามารถ(samart)」、「เป็น(ben)」

翻譯成「會」,表示能力、意願的可能、條件用途;表示能力的泰語是

92

「สามารถ(samart)」、「ได้(dai)」,對應的是漢語的「能」;「ได้(dai)」

的核心語義是表示許可、允許,對應的是漢語的「可以」。漢語中,表示 推測可能性的「會」、表示條件、用途、允許、許可的「能」與表示能力、

條件、用途、建議、值得的「可以」中有諸多義項,在泰語中並沒有對應 的義項,當泰國學生要表達這些義項的時候,就可能選用「ได้(dai)」或

「可能」等詞語代替,或者是採用迴避策略。

兩種語言的詞義不可能完全重合,第二語言學習時通常借助母語,自 然的將兩種語言對等起來,這種先入為主的系統概念就會影響到新語言詞 義的理解。面對漢語能願動詞的多義項難點,泰語能願動詞本身也存在著 多義項的問題,所以,泰籍學生在學習漢語能願動詞時,必定會出現種種 語義理解上的偏誤。

2.語法規則負遷移:漢泰語沒有時態變化,都是靠語序來表達語法意義,

基本語序是「主語+謂語+賓語」,但泰語的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與漢語 不同,一般定語在中心語之後,狀語有的在中心語之前,有的在之後,每 種語言都有各自的語法規則系統,在不同的結構中可能用法完全不同,在 目的語語法規則掌握不完全的情況下,泰籍學生自然界住母語的語法規則 來造句、翻譯,因而導致偏誤的發生。

漢語能願動詞必須放在動詞或動詞性成分之前,泰語中表示意願類、

可能類等的能願動詞也要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但泰語中表示能力、技 能的能願動詞則必須放在中心語後面,如果謂語動詞前有多項狀語時,則 必須把形容詞、介詞結構等放在中心語後面,而程度副詞放在句尾。此時學生 因為在漢語語法規則掌握不完全的情況下,就會認為和泰語能願動詞的位置是一 樣的,而出現像「他只會說中國話一點點」、「這種愛好可能為他將來會帶來 好處」這樣的偏誤。

(二)語內遷移(intralingual transfer)

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學習者一點一點的建構自己目的語的知識,

美多學習一個詞彙、語法,語言系統就隨之更新,隨時保持著一種變動詞 的狀態。在新的語言成分加入後,學習者自然會將其與舊有的知識串聯在

一起,形成了語內遷移現象。1975 年,泰勒(Barry P.Taylor)發現,在 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語際遷移較佔優勢,學習到一定程度時,語內遷移 就逐漸取代語際干擾而形成語言錯誤的主要因素,而錯誤影響的範圍也變 成由大轉變為小的趨勢,即由語言規則方面出錯較多變為具體詞語方面出 錯較多。

語 言 遷 移 也 叫 過 度 泛 化 ( overgeneralization ) 或 過 分 延 伸

(over-extension),是指漢語知識掌握的不完全,而對學習新的語法現 象的干擾,學習完一種語法格式之後,便按照一樣的句法形式進行不適當 的類推,卻忽略了句法成分的語義制約及句子的表達功能,這種現象普遍 存在於二語習得的過程中,主要表現在相近能願動詞的替換上。例如:「能」

與「會」都可以表示某種能力、推測、可能,但在表示客觀上具備某種條 件或表示某種可能時,應該用「能」。泰籍學生可能受泰語「ได้」的影響,

而產生「會」與「能」的誤代。雖然在能力義上,漢泰語有相互對應的語 詞,照理說受母語正遷移的影響,學習起來應該不難,但仍有偏誤發生,

筆者認為是受到目的語語義掌握不全的影響而造成的偏誤。

正常來說,漢語水平越高的學生,錯序、遺漏、誤加的偏誤都會減少,

但誤代偏誤仍然很高,主要是因為相近能願動詞間的混用。但在調查、分 析北語的 HSK 動態作文語料的偏誤時發現,誤代偏誤率屬於第二高,偏誤 率最高的卻是遺漏,筆者認為是因為測驗題型不同所致,在動態作文中,

學生的自由發揮空間較大,對沒有把握的語詞或句型,往往採用迴避策 略,或是選用其他表達方式,並非像問卷調查式的題型,是屬於「強制性」

的題目,較容易凸顯學生缺失的部分。

(三)學習策略與交際策略引起的偏誤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的學習和使用語言而採取的各種行動和 步驟,造成偏誤的學習策略有遷移、泛化和簡化。遷移是學習者在學習時,

過度依賴母語;泛化是學習者把目的語的用法不適當的擴大使用而形成的 負遷移;簡化是指學生在習得困難的語法點時,經常會避難趨易,運用相 對簡單的語詞或句子來代替,故意減少他們認為困難、多餘的部分。。

94

交際策略是指學習者為順利進行語言交際活動,有意識地採取的計畫 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語言使用者交際能力的一部分,主要採用迴避策略。

迴避源於交際中的縮減策略,指的是放棄、簡化某一語言形式或某話題。

在交際策略中使用迴避的情況很多,可以分為形式迴避和功能迴避。在泰 國學生使用能願動詞的情況中,他們常常降低或迴避原來的交際目標,使 用其他相近或相似的語詞進行替換,或是省略、放棄欲交際的某些目標。

學生對能願動詞的用法掌握不佳或理解不夠深入時,往往採取簡化、迴避

學生對能願動詞的用法掌握不佳或理解不夠深入時,往往採取簡化、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