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泰語能願動詞「 ได้」(dai)的語義研究與分析

第三章 泰語能願動詞之基本研究

第四節 泰語能願動詞「 ได้」(dai)的語義研究與分析

的語義研究與分析

對於泰語能願動詞ได้(dai)的相關研究,文獻上並不多見, ได้(dai)

在現代泰語中是一個複雜的語詞,不但語義複雜,句法功能也具多樣性,

與漢語能願動詞語義相對應結果,幾乎能同時對應「會」、「能」、「可以」

三個能願動詞的核心義項。與漢語能願動詞一樣,也是一個多義性語詞,

其相關語義整理如下所示。

一、「 ได้」 (dai)的語義研究

泰語能願動詞ได้(dai)既能當動詞 6,也能當能願動詞(助動詞)使 用,關於ได้(dai)的研究,綜合了《Thai Royal Institute Dictionary》

(1999)列出的四種用法,以及徐美玲(2010)的研究論文中根據的Phraya Upakitsilapasarn(1974:85-86,135-136)、Banjob Panthumetha(1971:

165-166)、Nawawan Panthumetha(1982:9,30,42,44,46-47)、Tianchai Iamworamate(2005:207-208)等語言學者的研究,筆者將ได้(dai)的相 關義項整理歸納如下表示之。

6目前對於ได้(dai)的文獻研究中,可知 ได้(dai)同時具有實義動詞與前附類(指放在

46

表三-3「ได้」(dai)的相關義項表 詞類

學者文獻 動 詞 能 願 動 詞

《Thai Royal Institute Dictionary》

1.得到、獲得

例:Dai rab chai chana 取得勝利。

Dai rab kaokraw 獲得 消息

2.到、來臨 例:Dai wela ook deuan tang 到了啟程 時間

1.表有能力或有條件做某事,放在動詞後面 例: Kao len piano dai 他會彈鋼琴

Wannee kab rod mai dai 今天不能開車 2.表示達到某種成效

例:Kao sob kao mahawittayalai dai 他考到大學

3.表示許可

例:Teenee soob buri dai 這兒可以吸菸 4.表動作已經完成,放在動詞前

例:Kao dai pai Beijing leaw 他已經去北京了 Phraya

例:Pom ja sue nangsue lem nee dai jak teenai 我從哪裡可以買到這本書

Banjob Panthumetha 1.獲得機會,其賓語 為動詞

例:Dai pai tiao America laew 有機會 去美國旅遊了

1.表動作已經發生過,句尾通常有語氣詞「laew(了)」

例:Dai fang pleang nan laew 聽過那首歌了 2.表能力,放在句尾

例:Naiteesud wannee look gor pai rongriam dai laew 兒 子今天終於能去上學了 例:Kao dai klin a-han 他聞到食物的味道

1.表示有某種能力或技能,修飾動詞 例:Kao kab rod dai 他能開車

2.表事情已經發生,跟語氣詞 laew 一起出現 例:Kao dai pai chiangmai laew 他去了清邁了 3.表可能性,在動詞前,修飾動詞

例:Kao dai pai chiangmai 他有機會去清邁 Tianchai

Iamworamate

1.表有能力做某事

例:Pom lensaket maidai 我不會溜冰 2.表有條件做某事

例:Kaosalee nai na puennee kiao dai laew 這片田的麥 子可以收割了

3.表示許可

例:Tonnee pom pai dai reu yang 現在我可以走了嗎

對於ได้(dai)的動詞義,學者的相關研究並沒有多大差異,此時的ได้

(dai)多出現在動詞前,在此不多加敘述。至於ได้(dai)的能願義項則 較為複雜,ได้(dai)可以出現在動詞前,也能出現在動詞後。判斷ได้(dai)

是一般動詞或是能願動詞(助動詞)的方法,Banjob Panthumetha(1971)

曾指出,可以 ได้(dai)的輕重音來判斷。泰語中的重音一定在一般動詞 上,若發輕音或短音的則是能願動詞的用法。

二、「 ได้」 (dai)的語義分析

從上表中的文獻及學者的研究來看,多功能多語義的ได้(dai),可以 是動詞,也可以有能願動詞的用法,基於本論文對於能願動詞的研究及對 比分析,此處暫且不談 ได้(dai)的動詞用法,僅就其能願語義的義項及 用法進行歸納整理如下。

泰語能願動詞ได้(dai),出現在動詞性詞組後,為 Vp+ได้(dai)結構,

此時的ได้(dai)具有多種意義。

1.表示「能力」的ได้(dai)1:即主語有沒有能力或技能

(1)表示有能力做某事,大多是人先天具備的能力,此時 dai 之後可加 上副詞,形成 V+ได้(dai)+副詞。如:

泰:พวกเขา ย่อม พูด ภาษา จีน ได้ เพราะ เป็น ภาษาแม่ ของ เขา

(Puakkao yom pud pasa jin dai phraw pen pasamae kong kao)

(他們 當然 說 語 漢 會 因為 是 母語 的 他)

漢:他們當然會說漢語,因為是他的母語

(2)表示「能力」的 ได้(dai)1有時會與 สามารถ(samart)一起出現,形 成「สามารถ(samart)+VP+ได้(dai)」的結構,以表示達到某種效率或恢 復某種能力,或具有能力做某事,主要表達特別突出的能力或體能、特長。

如:

48

泰:เขา สามารถ เลียน เสียง ร้อง สัตว์ ได้

(Kao samart lian siang rong sat dai)

(他 學 聲音 叫 動物 會)

漢:他會學動物的叫聲。

(3)ได้(dai)1還可以形成「V+ได้(dai)+副詞」的結構,表ได้(dai)

前面的動詞表示的動作有可能得到的結果,有點類似漢語中「V 得 C」的 結構。(此時的ได้(dai)不在它能願語義的範疇內,故不加討論。)

2.表示「條件」的ได้(dai)2:有條件去做某事。如:

泰:เขา หาย ป่วย แล้ว สามารถ ไป เรียน ได้ แล้ว

(Kao hai buai laew samart bai lian dai laew)

(他 不見 病 了 去 上學 能 了)

漢:他的病好了,能去上學了。

3.表示「用途」ได้(dai)3:多指無生命事物本身具有的特性或功能,也 算是事物的一種能力。有時可與動詞「chai(利用)」一起出現,但在口 語中常被省略。如:

泰:เปลือก ส้ม (ใช้) ทํา ยา ได้

(Pluak som (chai)tam ya dai)

(皮 橘子 (用) 做 藥 能)

漢:橘子皮能做藥。

4.表示「許可」ได้(dai)4:出現在 VP 後,為後附能願動詞。如:

泰:ผม นั่ง ด้วย ได้ ไหม

(Pom nung duai dai mai)(我 坐 一起 可以 嗎)

漢:(我可以一起坐嗎?)

5.表示「可能性」ได้(dai)5。如:

泰:ฝน ไม่ ตก แล้ว ไป ได้ แล้ว

(Fun mai don laew,bai dai laew)

(雨 不 下 了, 走 可以 了。)

漢:不下雨了,可以走了。

現代泰語「ได้」(dai)是一個多功能多意義的語詞,目前對於「ได้」(dai)

的研究成果還不多,也不夠全面,目前僅就已有的文獻中了解,「ได้」(dai)

可以擔實義動詞及前附類、後附類助動詞,接下來就以泰語的「ได้」(dai)

與漢語中的「會」、「能」、「可以」進行分析比較。

50

第 四 章 漢 泰 能 願 動 詞 「 ได้」 ( dai ) 與「會、能、可以」之語義

對比分析

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應用語言學的一支,是對第二 語言教學服務的,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習者在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間,「語 言遷移」現象的問題而產生的。Lado(1957)認為學習者在學習某種目的 語時,會將自身母語系統的認知、意義、文化帶入目的語系統中。當母語 與目的語有相似的成分如結構、語法時,學習者較容易接受並習得該語 言;當母語和目的語有相異之處時,學習者較不易習得且容易產生偏誤。

對比分析的目的則在於透過標的語和母語的詳細與深入對比,使教材 中標的語結構的選用語排序達到最佳的效果,為語言教學提供洞察力與啟 示。許余龍(2001:60-66)在對比分析上的定義:一、對比分析是對兩種 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對比進行描述。二、對比分析的對象是語言在某一發展 階段的狀態,而非語言的演變。三、對比分析側重語言之間的不同之處。

也就是說,對比分析之任務是在對兩種語言進行共時的比對,描繪出兩語 言間的異同,以便達到如何防堵學習者的偏誤。在對比分析中,語言差異 特別受到強調,周小兵、李海鷗(2004)指出,語言間的對比可透過下列 四個程序,有系統地進行對比:

1. 描寫(description):兩種語言的形式描述。

2. 選擇(selection):為對比而選擇出一些項目,它們可能是完整的子系 統,或是透過偏誤分析得出的語言學習有難度的範圍。

3.對比(comparison):差異點和共同點的認定。

4.預測(prediction):認定可能引發偏誤的語言點。

透過對比,可以知道學習困難所在,就能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即所 謂預堵的教學策略。

語言是一種習慣,學習者將母語的習慣轉移到目的語之上,當兩者接

52

Odlin(1989)提出了四個負向遷移的結果:

1.運用錯誤:主要又分為三種(1)替代,在目的語中使用了母語的形式;

(2)模仿,以母語結構直接翻譯目的語;(3)結構修改,學習者出現過 度糾正的錯誤。

2.過度運用:學習者使用簡單的結構簡化目的語的規則。

3.過少運用:可能因目的語結構與母語差異過大,學習者感到困難而不 用,又稱為「迴避」。

4.誤解:由於母語結構影響學習者理解了錯誤的目的語規則或結構。

能願動詞「會、能、可以」在漢語中表達著複雜的語義,翻譯成泰語 後多數又以 ได้(dai)來表示,對於泰國學生來說,一直是個學習難點,

且漢泰兩語言的能願動詞在句中的位置又不盡相同,使得泰籍學生更加難 以掌握用法。雖然兩種語言的語序都是「主語+謂語+賓語」,沒有豐富 的形態變化,藉由語序和虛詞表達語法意義,但漢泰語的修飾語位置不 同,泰語的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語之後。泰語ได้(dai)和漢語的「會、能、

可以」是相對封閉又互相對應的語詞,具有跨語言的可比性,因此可比性 與語的多義性,使得語言學習過程中自然產生一定的干擾與偏誤。

此小節藉由 ได้(dai)與「會、能、可以」的個別語義進行分析比較,

以協助泰籍學生更容易掌握學習重點。

第一節 「 ได้ 」 (dai)與「會」之語義比較

一、「 ได้ 」(dai)與「會」的相同語義

1.表「主語具有某種能力」,如:

泰:น้องสาว เขา พูด ได้ ห้า ภาษา (Nongsao kao pood dai ha pasa)

(妹妹 他 說 會 五 語言)

漢:他的妹妹會說五種語言。

漢:他不但會作詞,也會譜曲。

泰:เขา ไม่ เพียง แต่ แต่ง เพลง ได้ ยัง แต่ง ทํา นอง ได้ ด้วย

(Khao mai piang tae taeng pleng dai yang taeng tham nong dai duai)

(他 不 但 作曲 會 也 譜曲 會 一起)

例句中的 ได้(dai)表示主語具有做某事的能力,漢語「會」也有懂 得做某事或有能力做某事。

二、「 ได้ 」(dai)與「會」的相異語義

1.表「經學習或訓練而獲得的某種能力」之相異點,如:

漢:他會騎摩托車。

泰:เขา ขี่ มอเตอร์ไซต์ เป็น

(Khao khi mor ter sai ben)

(他 騎 摩托車 會)

漢:以前他不會說漢語,現在會說了。

泰:เมื่อ ก่อน เขา พูด ภาษา จีน ไม่ เป็น ตอนนี้ พูด เป็น แล้ว

(Meua gon khao phud pasa jin mai ben tonni phud ben laew)

( 以前 他 說 語 漢 不 會 現在 說 會 了)

54

例句中的「會」是透過學習而獲得的能力,此時就不能使用 ได้(dai)

直接翻譯,若翻譯成 ได้(dai)可能會讓聽話者認為主語因為手腳沒受傷 所以能騎摩托車,或是主語沒有能力,做不到說漢語這件事。若要強調某 種能力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在泰語中使用的是「เป็น(pen)」。因此,表 達某種能力是透過後天學習或訓練而獲得的,在漢語中使用「會」,泰語 則使用เป็น(pen),而不是 ได้(dai)。

2.表「善於」之相異點

能願動詞「會」可加上程度副詞「很、最、真、特別」來強調「善於 做某事」,ได้(dai)就沒有這樣的用法。若要表達「會」的此種語義,泰 語中使用的是「เก่ง(keng)」,表很厲害、很能……之意。如:

漢:他 很 會 演戲。

泰:เขา แสดง ละคร เก่ง มาก

(Kao sadanglakon keng mak)

(他 演戲 會(厲害) 很)

漢:他真會說。

泰: เขา จริง จริง เก่ง พูด

(Kao jingjing keng phud)(他 真的 很會 說)

3.表「可能」之相異點

「會」可以表示「有可能」之意,表示說話者推測事件成為事實的可 能性很高,此時則不能用 ได้(dai)來翻譯,泰語中若要表達「會」的此 種義項,應該用 จะ(ja)來表示。泰語的 จะ(ja)表示說話人推測某事出 現的可能性,與漢語「會」的「可能」義相對應。如:

泰:เธอ ไม่ ฟัง อาจารย์ ของ คําพูด จะ ต้อง ล้ม เหลว แน่ แน่

(Ther mai fang a-jarn kong kampood ja tong lomlew naenae)

(你 不 聽 老師 的 話 會 失敗 的。)

漢:你不聽老師的話,一定會失敗的。

4.表「承諾」之相異點,如:

漢:我說過我會保護你!

泰:ฉัน เคย พูดว่า ฉัน จะ คุ้มครอง คุณ

(Chan kei phud waa chan ja khum- khrong khun)

(我 過 說 我 會 保護 你)

漢:我會考上大學的。

泰:ฉัน จะ ต้อง สอบ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 ได้

(Chan ja tong sorb mahawithayalai dai)

(我 將 一定 考 大學 會)

(我 將 一定 考 大學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