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友善校園空間的內涵探討

四、 健康永續環境的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校園情境。

四、 健康永續環境的內涵

排除一切對人體危害的因素,是對環境使用者友善的健康態度。減 少對環境所造成的損害,是對環境永續發展的友好表現。健康永續環境 內涵包括健康環境與永續環境,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健康環境的內涵

校園環境的舒適感受及整體和諧感,對師生的情緒、性格、身心健 康都會有影響,健康是人類的基本人權,人人皆有獲得均等的健康機會。

陳星皓(2007)指出國民小學校園實質環境對兒童之健康成長影響甚遠,兒 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環境的負面衝擊。陳木金、溫子欣(2008)認為學校 需提供健康的環境,以打造具有人性化的高關懷校園。

健康是生活滿意度與舒適的重要因子,更是一切學習的基礎。DuFault, Dyck 和 Jackson 認為健康校園(healthy schools)會影響學習的物質因素有 室內空氣品質(Indoor Air Quality, IAQ)、溫度濕度、通風、採光、晝光 (daylighting)、聲響、建築年齡、建築品狀況、學校建築規模、班級規模、

美感等 (引自湯志民,2010)。健康校園指學校應提供師生衛生舒適的生 活環境和設備,設置多元的室內外健康體能活動和休閒設施(湯志民,

2009)。

廖文靜(2011)研究發現,學校設施品質主要內涵包含「健康性」,其 係指學校教室有適宜的採光、照明、溫度控制、音響、空間大小、家具 規格和視野,讓師生感覺舒適,有助於身心健康的維護。另學校設施品 質與「教師的組織承諾」及「學生的學習態度」皆呈中度正相關,此係 指「舒適的教室環境」能有效預測教師的組織承諾,而「舒適的教室環 境」和「良好的設施維護」能有效預測學生的學習態度。其中「舒適的 教室環境」係指學校教室有適宜的採光、照明、溫度、音響、室內空氣 品質與家具規格,讓師生感覺身心舒適;「良好的設施維護」係指學校環 境能保持整潔,校舍建築牆面和教室課桌椅等維護良好,沒有污損頹敝 的情形,可滿足視覺上的美感需求。

李澤育(2006) 研究發現,健康促進學校概念主要核心項目包括課程、

教學與學習;學校組織、風氣與環境;社區連結與夥伴關係。其中「學 校組織、風氣與環境」內容包含建立乾淨健康的支持環境、建立足夠的 體育及活動機會及友善的學習環境。並建構國民小學校園環境健康評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架構,包括「校園安全」、「校園衛生」、「環境管理」及「室內環境」等 四個面向與 21 項因子如下:

(一) 校園安全:安全的校園環境、有毒物質管理、運動場所及設施安 全。

(二) 校園衛生:避免使用有健康危害之建材、潔淨的校園、衛生設備、

垃圾處理、校區空氣環境條件、乾淨衛生的廚房及用餐環境、校 園室外噪音。

(三) 環境管理:建築物及設備之維修計畫、空調系統設備的清掃、排 水設施清理維護、飲用水質及設備管理維護、無障礙設施、足夠 的運動設施及活動空間。

(四) 室內環境:室內音環境、室內光環境、室內溫熱環境、室內空氣 環境、電磁振動環境。

美國環保署(United States Envior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簡稱 EPA) 透過健康學校環境網頁(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s)提供線上資源服務,

以協助學校預防及解決校園中危害健康的問題。EPA 並提供一套健康學 校環境評量工具(The 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s Assessment Tool,簡稱 Healthy SEAT),該評估系統整合校園環境健康與安全之查核表,使學校 能依據本身需求進行整體性的管理與評估學校相關設施;另建議藉由以 下節能、再利用和循環使用的活動與做法,以促進學校設施環境友善度:1.

提供資源回收箱(塑膠、辦公用紙、報紙和紙板、鋁和錫和玻璃);2.減少 食 物 浪 費 ; 3. 購 買 環 保 再 製 學 習 用 品 (United States Envior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14)。

教育部(2009f)指出,有關健康建築環境要素的規劃設計要項分述如 后:1.健康音環境:校園安寧的確保、創造校園音景、室內音響品質確保。

2.健康光環境:充足的光線強度、確保光線品質、活潑、健康的色彩計畫。

3.健康熱環境:確保室內舒適溫度:、降低室內熱負荷。4.健康空氣環境:避 免汙染物的生成、確保空氣品質。5.健康水環境:避免室內過度潮濕、水 質確保。6.健康振動、電磁環境:振動控制與防治、電磁波防治。

綜上所述,健康是人類的基本人權,應藉由控制和改善環境中人體 健康有害的因素,讓每個人都有獲得健康的權力。此外,透過提供良善 的採光、色彩、通風、音控、溫度及濕度舒適環境,設置適量且符應學 生的體能和興趣之體能設施,維持衛生整潔校園,讓使用者身心正常發 展,是健康校園的基本訴求,亦是提供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友善校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是以,有關「健康環境」之定義,係指校園空間規劃應注重使用者的感 受,透過建立舒適且乾淨整齊的環境,提供足夠的體育及活動機會,以 打造健康活力環境。

(二) 永續環境的內涵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co-friendly, nature friendly, and green)「環境 友善」又稱環境友好、自然友善或綠色友好,一詞用來指一個商品、服 務、建築、法律或政策對環境所造成的損害較少(维基百科,2012)。友善 情境的營造包含「經營友善的生態環境」,空間的規劃力求自然環境與人 為環境的和諧共生(林海清,2006)。「體貼的建築」深化永續環境的觀念,

校園空間並非客觀中立存在,更需規劃者用心體會貼近人心,關照環境,

透過個人的自覺而降低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之行為,即為對環境友 善之思維(曾旭正,2007、2008)。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永續發展」係指在滿足當 代需要且不危害後代之情形下,能持續對經濟、社會、環境來發展,而 發展將藉資源做有效的利用,找出發展潛力,使環境能不斷發展下去,

且維護人類生活品質(張詩欣,2009)。永續校園係指已具備環境自覺及實 踐能力的綠色學校,更再加強實施綠建築及生態校園環境的硬體設施,

將硬體設施配合軟體面之環境教育,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永續校園全 球資訊網,2012)。「自然校園」係指學校建築和校園景觀應以生態、節能、

減廢、健康的綠建築來規劃和經營,校舍建築和校園景觀應以地球環境 保護作為教學情境布置的主軸,並能規劃學校本位課程,融入各科課程 與教學,以資永續經營和發展(湯志民,2010)。

教育部統計處(2012)指出 101 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國民小學共有 2,657 校,班級數共有 56,399 班,學生人數共有 1,373,375 人,教師人數共有 97,536 人,職員人數共有 8,307 人。由上述資料可知,校園空間使用者多,

惟常因不友善之規劃而產生健康危害及環境衝擊,實需未雨綢繆妥以規 劃因應,將校園改造成一個健康友善、永續環保的新校園。是以,永續 校園精神在於使校園與社區及自然環境互動更友善親切,國民小學是永 續生活價值觀養成的重要階段,一所符合永續發展的小學對於成長中之 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影響深遠,亦是友善環境的表現。

吳一藝、吳福源(2007)於「國民小學實施友善校園成效與相關問題之 研究」中指出,友善校園政策推動應加強宣導人權教育、性侵害防治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育、關懷中輟生及珍惜環境等四項議題。其中珍惜環境議題包含:1.指導 學生做好資源回收,珍惜資源;2.進行生態環境的教學活動;3.指導學生 關心當前地球面臨的危機。

為因應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Kennedy(2001)提出學校十大設施設計 和規劃方案,以幫助學生學習,其中包含生態友好(Ecologically Friendly) 設計。學校採永續發展的設計原則來增置設施,除可讓環境永續發展,

亦可教導學生節約能源,增加學生學習機會。該原則包含節水、降低維 護成本、鼓勵資源回收和提高居住者的健康。此外,學校亦可設置更多 的窗戶和天窗,因為日照比人工光源便宜,且研究指出,學生日照採光 越多表現越好。另學校可善用地熱能和太陽能環保設計元素,以達生態 友好理念。Hoffman(2009)指出環境友好的學校有助於學生出缺勤、課堂 學習和態度。

教育部(2009f)針對有關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設計要項分述如下:

1. 基地環境永續

(1) 地方風土對應:微氣候環境對應、人文環境對應。

(2) 既成環境對應:基盤建設對應、社區校園整體化。

(3) 環境保護:簡約的建築方式、汙水系統管理。

2. 生態循環:

(1) 水循環:生態污水處理、基地保水度、敷地透水。

(2) 生物多樣化:原生物種保護與維持、生物棲地維持。

(3) 生態園藝:生態植栽、有機園藝。

3. 能源、資源管理:

(1) 節約能源:綠色空調、綠色照明、建築體節能。

(2) 自然能源利用:風力利用、太陽能利用。

(3) 水資源管理再利用:用水管理、水資源再利用。

(4) 資源再利用:廢棄物管理利用、材料保存與利用。

張詩欣(2009)於「國民小學校園閒置空間永續發展評估指標之研究」

中建構 3 大層面、8 大指標、30 個評估因子,以作為推動校園閒置空間 再利用之參考依據,指標架構分述如下:

1. 環境面:

(1) 環境規劃:基地類型、基地面積、開放空間面積、基地開發之 干擾及衝擊、基地微氣候環境影響。

(2) 健康環境:校舍動靜分區配置、室內物理環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生態綠化技術、保水設施。

2. 社會面:

(1) 永續經營:完整的設計與評估、提出永續創新方法、專家諮詢 與指導、開發經營方式、政府經費編列、學校負責的單位、公 部門配合事項。

(2) 社區發展:公共設施建設之結合、地方產業結合、周圍道路狀 況。

(3) 社會教育的功能:師生及社區民眾參與程度、提供學習機會程 度、教學課程與活動設計。

3. 經濟面:

(1) 價值效益:校舍文化價值、校舍屋齡、校舍構造型式、校舍設 備換新需求量、相關設備未來維護可行性、空間使用率。

(2) 綠色消費:材料永續性、裝修必要性、多用途設計、廢棄物數

(2) 綠色消費:材料永續性、裝修必要性、多用途設計、廢棄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