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招收政策及發展現況

全球化的發展不只對經濟市場帶來改變,也對政府政策造成影響,1980 年代之前各 大學的跨國活動多僅以「計畫活動」的形態為主,例如招收留學生、交換學生、訪問學 者、合作研究和國際研討會等,而這些活動並未對大學的組織文化和結構帶來太大改變

1。1980 年代以後,全球化的浪潮對各國的高等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改變了高等教育生 態,跨國合作及生員流動成為常態,為搶進各國優秀人才,使得海外招生已成為各國大學 院校必行的趨勢,本章將針對全球化對高等教育所造成相關影響進行探討。

第一節、全球化對高等教育之衝擊

全球化是新世紀人類無可抗拒的課題,不論在政治、經濟、教育及文化各方面是既合 作且競爭,知識的創新及應用成為生根國際的基礎、創造國際視野的平台以及拓展學術領 域的根據地,知識成為區隔經濟強國與弱國、核心與邊陲的鴻溝,大學教育是學術國際化 的重要指標,高教的發展影響國家的競爭力既深且遠2。本節針對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衝擊 下產生之變化,及造成高等教育轉變原因進行探討與說明。

一、全球化下高等教育的轉變

正如世界體系學者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主張的,全球化不是一個現代才 有的現象,早在五百年前即已展開。全球化是一種高度異質化的現象,涉及到政治、軍 事、經濟、文化、移民、環保等不同領域,各有重疊與差異。全球化主要由跨國性的經濟 和工業組織所推動,亦即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資本主義全球性擴張導致了跨國企業林 立,對全球提供及推銷特有的商品、服務以及消費模式。這些跨國公司所關注的主要是商

1 姜麗娟,〈論全球化與跨國高等教育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啟示〉,《中正教育研究》,第 4 卷第 1 期,

2005 年,頁 67-98。

2 徐明珠,〈全球化時代台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2003 年 5 月 5 日。

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的力量下所要面臨的挑戰是多元層面的,就如同 Marginson and Rhoades4提到全球國家在地化的啟發,顯現出高等教育同時受到全球、國家和當地的影

4 S. Marginson and Rhoades, G..“Beyond National States, Markets, and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Aglonacal Agency Heuristic.” Higher Education, no.43, 2002, pp281-309.

5 M. Vaira,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Framework of Analysis.”Highe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來經營。另外,眾多學者對於全球化尚無一致定義的情形下,都一致認同「全球化」會促 成國家政府的轉型,而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仍在國家管理之下,所以國家的管理型態如何 改變,也深深影響了大學未來的經營方式。

二、影響高等教育發展的意識形態

全球化對於高等教育的衝擊主要在於管理哲學及管理方式的改變。高等教育組織結構 和運作從同僚模式的特質轉變為「企業化」這種勇於創新、冒險的管理模式6。如此典範 的轉移,主要是「經濟理性主義」、「學術資本主義」和「合作管理主義」所造成全球性的 高等教育革新。為更了解全球化對各國高等教育改革所造成的衝擊,以下將這三個主要影 響高等教育發展的意識形態,說明如下:

(一)經濟理性主義

經濟理性主義的核心價值主要有三:在國家公共政策的制定中,經濟政策和經濟目標 為首要;公共政策主要還是受到新自由主義和自由市場觀點的影響,採不干涉主義,在政 策制定的過程中將國家最小化;為了創造更多效能,教育越集中焦點在管理效率,所以採 私營化和商業化的策略,欲藉由市場競爭來決定對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教學的資助,並 藉此促動企業型的行政結構。簡而言之,政府為求經濟效益、節省公共支出、減少公部門 不必要的浪費,所以藉由削弱對公部門的資助,活化公共服務的運作7。而學校為了因應 政府資源分配的緊縮,所以重建其組織結構以求效益並最大化其產出。學校和大學在刪減 預算的環境之下,對效率狂熱追求,課程設計也為學生將來的職場而作準備,注入了商業 型態的特性。

(二)學術資本主義

政府刪減大學教育的經費預算,這使得大學必須從外部籌措資源以補不足。大學必須 利用產學合作、籌募基金、和社區資源共享以多元化大學的財源。這使得大學組織單純的

Eduation, 2003, pp.1-28.

6 K. Mok,“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 Study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44, no.2, 2000, pp. 148-174.

7 M. Pusey, Economic Rationalism In Canberra: A Nation-Building State Changes Its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39 .

益(cost-effectiveness)9。又如同 Apple 所言,管理主義是國家角色改變後所變換的策 略,政府一方面將公共財及學校私有化或交由民營,讓公私立部門自由競爭,另一方面將

8 B. R.Clark,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 (Oxford:

Pergamon, 1998), p. 235.

9 A. Sinclair.“Public Sector Culture: Manage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48, no.4, 1989, pp.382-397.

10 M. Apple,“Comparing Neo-Liberal Projects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37, no.4, 2001, pp.409-4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的經營型態11

為了因應新世紀全球化的趨勢,大學教育勢必要朝向民主化、多元化以及資訊化的方 式邁進,包括大學解構菁英教育圍牆、大學昇華加值的社區服務以及創造知識快速流通的 平台等,尤其在新興「教育產業化」觀念的催化下,大學更要走出封閉的象牙塔,「民主 化」仍是新世紀國際共同的核心價值,爭取公平、正義是基本權利的實現,一方面大學追 求自治民主及辦學績效的提昇,另一方面走出菁英教育,成為擁抱民眾的全民大學。「多 元化」是大學因應社會脈動必然的途徑,大學有研究、教學及服務三項功能,但主要仍側 重研究及教學功能,未來大學將增強服務功能,滿足社區民眾學習需求,貢獻企業學術研 發成果,提供非傳統學生回流學習,以及供給社會人士職業訓練的機會等複合功能,使得 大學成為多元學習的場所。「資訊化」改變了學習的型態,新的科技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內 容及方式,打破了空間及地域的限制,誠如思科總裁錢伯斯所述:網路和教育成為未來世 界「平等」和「平衡」的兩大支柱,不但滿足了個人適性化的學習需求,更精進大學的內 涵與品質,遠距教學將為大學開啟新的發展契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