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提供優秀的新加坡公民各種教育計畫,包括學術與非學術的教育與訓練。

3、提供第一次購買的新加坡國宅的公民優厚的政府補貼。

4、成為新加坡公民後可以更加自由享有公積金的使用方式,包括醫療用途、購屋、購 買國家經濟建設股份(Economic Restructuring Shares)和新加坡新發展股份 (New Singapore Shares)等。

5、提供完善且多元的醫療保險制度給新加坡公民,目的讓國人在健康上受到保障,但 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22

在 2003 年,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曾經指出:「從全世界蒐羅人才對新加坡的持續 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我們不面對挑戰,新加坡將成為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無足輕重的城 市」,當時的內閣資政李光耀也曾表示:新加坡「必須到國外招攬人才」,否則將在競爭 中被淘汰。23由上述可知,新加坡政府很清楚要讓自身能夠永續發展,就必須借重外來的 力量,因此無論是外籍學生招生政策、移民政策或是人才政策,都是環環相扣且緊密結合 的,總結來說,具戰略高度的人才政策、專責執行的行政機構、完善的居留及簽證設計、

稅收及津貼的誘因、具吸引力的移民政策與便利進步的生活環境,成為新加坡能吸納各國 學生及人才前往的特點。而臺灣要僅在陸生招生政策上就已受到兩岸政治爭議、藍綠兩黨 政爭惡鬥等影響,更遑論將招生、移民及人才政策進行有系統的整合。

第四節、研究途徑、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途徑

中央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浤源主編的「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中清楚定 義,所謂研究途徑,乃指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的研究,到底是從哪一層次為出發點、著眼

22 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2012 年 10 月 30 日,http://itriexpress.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3825.html。

23 新加坡人才強國戰略:豐厚待遇延攬人才,中國網,2003 年 12 月,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WISI/464067.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點、入手處,去進行觀察、歸納、分類與分析,24本研究將採用「制度研究途徑」,制度 研究途徑也稱為機關研究途徑,採取從制度的角度切入,藉由探討政府機關結構、特性、

權責狀況、機關彼此關係的安排、實際運作狀況等層面,深入了解問題的癥結及解決之 道。由於本研究將對臺灣及新加坡的現行政策進行比較,有必要在同一個理論架構或研究 架構下,檢視兩國的政策計畫、機關組織、行政事務現象或個案等,進行分析、歸納、整 合,以得出某種結論,透過對不同國家、政府、機關之相同或相似的政策運作狀況及行政 問題進行比較分析,其結果可做為處理類似政策或行政問題的參考,可收「他山之石可以 攻錯」的效果。此外,將對臺灣與新加坡招收境外學生政策形成之歷史背景及沿革,進行 有系統的探討,從歷史的軌跡中尋找事件相關因果聯結,並試圖去重建過去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st)的一種工作。25研究方法包括蒐集資料,針對所蒐資料進行 整理,並將資料中所陳述的事件因果進行鑑定、詮釋、甚至是批判。歷史研究途徑主要目 的是為讓後世理解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吸取往事的成敗經驗,避免重蹈覆轍,進而達到 鑑往知來的效果。26

二、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法、觀察法、個案法、訪談法、問卷法、社會測量法、

實驗法等。本文將選擇以下研究方法:

(一)問題研究法:以我國招收境外學生政策為問題核心,以此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解決 現行招生政策困境,企圖找出可行的研究方法。

(二)比較研究法:比較我國及新加坡在招收境外學生政策的歷史沿革、形成背景及現行 做法,分析 2 國政策的優劣。

(三)文獻分析法:透過研讀專書、期刊論文、學術論文、官方報告、政府公報、媒體報 導等途徑,針對臺灣及新加坡 2 國高等教育形成背景與沿革、現階段招收國際學生 及陸生的政策及執行情況,各界對開放或限縮政策的意見及討論等相關面向,廣泛 的蒐集相關文獻,並詳加整理,藉由資料的堆積吸收他人的經驗、累積相關知識,

24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出版社,1999 年),頁 182。

25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0 年),頁 165。

26 葉重新,《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2001 年),頁 17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利進行研析。

三、研究架構

(一)論文架構

臺灣與新加坡招收境外學生政策之比較

政策及文獻分析

1、搜集國內外與研究主題 相關文獻。

2、整理與歸納相關文獻並 進行文獻探討,內容包 括:

(1)臺灣開放陸生來台政 策的發展歷程為何?

(2)由國際發展趨勢及國 內教育環境探討臺灣 開放陸生來台的原因 為何?

(3)以新加坡為例比較兩 國相關政策對招收陸 生之利弊?

資料整理與分析比較

結論與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章節安排

本論文計分六章,第壹章為緒論,第貳章針對全球化對高等教育之衝擊、高等教 育環境變遷的挑戰及高等教育國際招生發展趨勢逐一說明。第參章將就新加坡政治與國家 安全的發展及現況、教育發展歷史沿革與現況及目前招收陸生政策發展與現況進行探討。

第肆章、臺灣招收陸生政策發展及現況。第肆章探討兩岸關係發展與現況、臺灣高等教育 的發展演進及面臨困境、臺灣招收陸生政策發展與現況等面向探就特弱點,檢視各項機制 運作的執行成效,檢視運作機制成效不彰的部份,並提出改進建議,以利相關機制未來運 作更臻完善。第伍章運用 SWOT 分析針對臺灣及新加坡陸生招生政策的優勢

(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進行分析 比較。第陸章綜整第貳章至第伍章的研究結果,提出重點歸納與整理之外,亦略敘個人心 得與啟示,並提出相關主題未來研究建議方向之展望。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在臺灣部分以 1997 年臺灣首次提出「陸生來臺」倡議,至 2008 年民進黨執政期間為 背景,並以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為研究主體;新加坡部分則由 1979 年起建立現行教育制 度起,預劃至 2015 年本研究結束為止。研究在此期間兩地招收國際學生及陸生政策的沿 革與演變,及 2011 年 9 月起首批陸生來臺就學、生活及畢業後就業等相關情形。

(二)空間範圍:

以臺灣與新加坡兩方為主體,重點檢視兩地國際學生及陸生招生及就學政策的形成過 程,透過比較兩國相關政策特色及優劣,進而探討臺灣因應陸生來臺之管理機制、檢討現 行政策執行成效,並提出未來政策制定方向與建議。

二、研究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法、觀察法、個案法、訪談法、問卷法、社會測量 法、實驗法等。由於使用文獻法具有節省經費、資料現成、不須求取研究對象配合 的優點,故本文選擇運用文獻資料分析法來研究此一議題,且為避免研究過程過於 繁雜,將不兼採其他的研究方法。此為研究限制之一。

(二)臺灣開放陸生來臺就學的對象包含「交換學生」、「雙聯制學生」以及「正式學位 學生」。惟根據《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之規定,陸生係指來 臺就讀國內二年制專科以上學校,或經由學術合作,同時在臺灣之大學校院與經認 可之大陸高等學校或機構修讀學位(雙聯制學生)及就讀境外專班之學生。本論文 將針對「雙聯制學生」與「正式學位學生」兩方面來探討臺灣開放陸生來臺就學之 政策與機制,因中國大陸地區來臺「交換學生」不涉及取得臺灣學歷,非屬本文研 究對象,故不進行探討及研究。

(三)本論文係針對臺灣及新加坡的人才政策及國際學生與陸生招生政策面向進行研究,

其中不乏涉及兩岸三地教育制度與高等教育競爭力之比較。惟本研究僅從臺灣與新 加坡招收國際學生及陸生政策探討該議題,故有關兩岸三地教育制度之探討等教育 學議題,不列入本文研究之範圍。

第六節、基本概念界定

一、大陸

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之規定: 一、臺灣地區:「指臺 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二、大陸地區:指臺灣地區以外之 中華民國領土。」本文所指之「中國大陸或大陸」一辭,在地域上,意指臺灣、澎湖、金 門、馬祖以外之大陸地區而言;在政治層面上,則意指由中國共產黨執政之「中華人民共 和國政府」。

二、國際學生

係指於國內大專校院就讀之學位生及非學位生,其中學位生包括外國學生、僑生及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非學位生包活外國交換生(含短期研習及個人選讀)、華語生、海青班學生及大陸研 修生。

三、「三限六不」

2008 年 5 月,馬政府執政後,提出攸關兩岸的諸多新策。其中,開放陸生來臺就學 政策,在臺灣引起諸多辯論。為減少開放初期所引起的社會衝擊,教育部提出「三限六 不」的配套措施。「三限」意指限校、限量及限領域;「六不」則指不加分、不影響招生 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臺灣就業。

但「三限六不」入法與否,正、反雙方有不同見解。主政單位教育部認為,「三限六 不」是開放陸生來臺的執行細節,以行政規則規範即可,不須訴諸法律層次,否則政策將 失去彈性。而以民進黨為主的反對人士,則力主國安優先,要求「三限六不」入法。雙方 歷經多次衝突與協商,最後決定將「一限二不」(限制承認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國安 機密相關系所、無中華民國國籍不得參加國家考試)入法,並另以附帶決議規範陸生來臺 不得打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招收政策及發展現況

全球化的發展不只對經濟市場帶來改變,也對政府政策造成影響,1980 年代之前各 大學的跨國活動多僅以「計畫活動」的形態為主,例如招收留學生、交換學生、訪問學 者、合作研究和國際研討會等,而這些活動並未對大學的組織文化和結構帶來太大改變

1。1980 年代以後,全球化的浪潮對各國的高等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改變了高等教育生

1。1980 年代以後,全球化的浪潮對各國的高等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改變了高等教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