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法、觀察法、個案法、訪談法、問卷法、社會測量 法、實驗法等。由於使用文獻法具有節省經費、資料現成、不須求取研究對象配合 的優點,故本文選擇運用文獻資料分析法來研究此一議題,且為避免研究過程過於 繁雜,將不兼採其他的研究方法。此為研究限制之一。

(二)臺灣開放陸生來臺就學的對象包含「交換學生」、「雙聯制學生」以及「正式學位 學生」。惟根據《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之規定,陸生係指來 臺就讀國內二年制專科以上學校,或經由學術合作,同時在臺灣之大學校院與經認 可之大陸高等學校或機構修讀學位(雙聯制學生)及就讀境外專班之學生。本論文 將針對「雙聯制學生」與「正式學位學生」兩方面來探討臺灣開放陸生來臺就學之 政策與機制,因中國大陸地區來臺「交換學生」不涉及取得臺灣學歷,非屬本文研 究對象,故不進行探討及研究。

(三)本論文係針對臺灣及新加坡的人才政策及國際學生與陸生招生政策面向進行研究,

其中不乏涉及兩岸三地教育制度與高等教育競爭力之比較。惟本研究僅從臺灣與新 加坡招收國際學生及陸生政策探討該議題,故有關兩岸三地教育制度之探討等教育 學議題,不列入本文研究之範圍。

第六節、基本概念界定

一、大陸

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之規定: 一、臺灣地區:「指臺 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二、大陸地區:指臺灣地區以外之 中華民國領土。」本文所指之「中國大陸或大陸」一辭,在地域上,意指臺灣、澎湖、金 門、馬祖以外之大陸地區而言;在政治層面上,則意指由中國共產黨執政之「中華人民共 和國政府」。

二、國際學生

係指於國內大專校院就讀之學位生及非學位生,其中學位生包括外國學生、僑生及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非學位生包活外國交換生(含短期研習及個人選讀)、華語生、海青班學生及大陸研 修生。

三、「三限六不」

2008 年 5 月,馬政府執政後,提出攸關兩岸的諸多新策。其中,開放陸生來臺就學 政策,在臺灣引起諸多辯論。為減少開放初期所引起的社會衝擊,教育部提出「三限六 不」的配套措施。「三限」意指限校、限量及限領域;「六不」則指不加分、不影響招生 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臺灣就業。

但「三限六不」入法與否,正、反雙方有不同見解。主政單位教育部認為,「三限六 不」是開放陸生來臺的執行細節,以行政規則規範即可,不須訴諸法律層次,否則政策將 失去彈性。而以民進黨為主的反對人士,則力主國安優先,要求「三限六不」入法。雙方 歷經多次衝突與協商,最後決定將「一限二不」(限制承認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國安 機密相關系所、無中華民國國籍不得參加國家考試)入法,並另以附帶決議規範陸生來臺 不得打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招收政策及發展現況

全球化的發展不只對經濟市場帶來改變,也對政府政策造成影響,1980 年代之前各 大學的跨國活動多僅以「計畫活動」的形態為主,例如招收留學生、交換學生、訪問學 者、合作研究和國際研討會等,而這些活動並未對大學的組織文化和結構帶來太大改變

1。1980 年代以後,全球化的浪潮對各國的高等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改變了高等教育生 態,跨國合作及生員流動成為常態,為搶進各國優秀人才,使得海外招生已成為各國大學 院校必行的趨勢,本章將針對全球化對高等教育所造成相關影響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