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更大幅度承認大學學歷為前提,動輒增加限制以對臺施壓,或要求臺灣必須釋放出 更多的善意,方才有對應的措施。

第二節、未來研究建議

由大量的資源蒐集與整理,本文解構我國及新加坡的政治現況、國家安全威脅、高等 教育發展等面向,試圖整理比較兩國陸生招收政策現況,找出可供未來政策修訂及執行之 參考建議,關於陸生來臺議題,仍有不同面向的議題值得深入探討及研究,從 2011 年開 放首批陸生以來,在政策上出現許多變動及矛盾,在大陸學歷採認方面,從 2011 年開始 採認大陸高等教育最好的 41 所大學名單,第 3 年第三年採認學校增加到 111 所,從「985 工程」擴大到「211 工程」,第 4 年再增加藝術類院校,使採認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大學 校數達到 130 所;在開放學校方面,原本只開放私立大學招收本科生,短短 3 年時間就改 變政策,在第 4 年開始就開放國立大學可以招收本科生,各大學有 5 個名額,前幾年來臺 就讀陸生即有公平性的質疑;在招收制度上,本科生限制高考分數線達二本線上才可以報 考,但是從 2013 年開放了大陸大專畢業生來臺灣攻讀二技,就可以拿到學士學位,這就 是中國大陸所謂的「專升本」。按理說,如果本科規定必須達到高考二本線上才可以來臺 灣,在大陸選擇就讀專科學校或是一般院校的專科學歷,都是高考分數只有三本分數線,

有些省市直接就劃為專科學校分數線。換句話說,「高考」考得好不見得可以申請來臺 灣,但是考不好的學生卻可以轉個彎,在中國大陸讀專科畢業再申請到臺灣來就學,這樣 的招生邏輯令人不解,上述政策的變動對未來招收陸生的影響均值得後續深入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中央政府出版品

立法院第 8 屆第 4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2013 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對臺文教交流策略文件彙編》。1995 年。

群策會編,《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臺北:群策會出版,2004 年。

教育部,《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臺就學政策規劃及配套措施專案報告》。 2008 年。

教育部,《開放陸生來臺就學與大陸學歷採認說帖》。2008 年。

教育部,《兩岸文教交流及陸生來臺就學輔導政策說明會(南區)結案報告》。2011 年。

教育部,《技職一百收穫滿載》。教育部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2011 年。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校院招收境外學生問卷調查與實地訪視》,2009 年。

監察院,《101 教正 0004 號糾正案文》,2012 年。

二、中文專書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理論》。臺北:洪葉文化,1994 年。

王高成主編,《兩岸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臺北:秀威資訊,2009 年。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出版社,1999 年。

楊蕙菁著,吳京口述,《吳京教改心》。臺北:天下遠見雜誌社,1999 年。

邱筠惠,《兩岸旅遊觀光高等教育之比較》。新北市:揚智出版社,2011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邱俊傑,〈新加坡與我國義務教育制度之探討與省思〉。收於李明義主編,《各國教育制度 與政策》。高雄市:麗文文化出版社,2014 年。

李家哲譯,《亞洲四小龍的政經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0 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 年。

邵宗海主編,《兩岸關係論叢,乙亥到己卯年》。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0 年 10 月。

周祝瑛,〈全球化潮流中的臺灣高等教育〉,《WTO 與中國教育》。廣東:中山大學出版 社,2002 年。

周祝瑛,《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出版社,2008 年。

林中斌,《以智取勝》。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 年。

林中斌,《偶爾言中》。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8 年。

林麗寬譯,《學習革命》。臺北縣:中國生產力出版社,1997 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90 年。

金東日譯,《全球化和知識化時代的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翁明賢,《解構與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 年 4 月 25 日。

翁明賢主編,《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年。

郭立民編,《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 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 年。

夏道源等譯,《大學與全球知識經濟》。江西出版社,1999 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出版社,2000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張芳全,《教育政策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 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修訂版)》。臺中市:滄海書局,2001 年。

陳水扁,《世紀首航》。臺北:圓神出版社,2001 年。

陳亦偉,《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戰略意涵》。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 年。

陳彬,《大陸教育商機》。臺北:時報出版社,2001 年。

陳岳、陳翠華編著,《李光耀:新加坡奠基人》。臺北:克寧出版社,1995 年。

陳鴻瑜,《東南亞政治論衡》。臺北:翰蘆圖書出版社,2001 年 6 月。

陳樹清,黃建如,《在國家經濟發展中不斷壯大的新加坡高等教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 社,1988 年。

陳舜芬,《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臺北:師大書苑,1993 年。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 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課程、

治理》。臺北縣: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楊景堯,《大陸學歷採認政策實證研究》。臺北:兩岸文教研究學會,2005 年。

楊景堯,《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3 年。

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2010 年。

楊開煌主編,《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論文集》。臺北:問津堂,2007 年。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 年。

葉重新著,《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台北,200 年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1994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潘慰元、黃建如,《新加坡國立大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年。

韓玉蘭譯,《傳播革命》。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8 年。

戴曉霞、莫家豪、劉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戴曉霞、楊岱穎編著,《高等教育國際學生市場新趨勢》。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出版 社,2012 年。

三、期刊論文及報告

王力行,楊瑪利、林奇伯、黃浩榮,〈馬英九:抬頭樂幹,跟著我不會錯〉。《遠見雜誌》。 第 267 期,2008 年 9 月。

田玉玨,〈探討全球人才流動對臺灣的影響及其因應策略〉。《國家文官學院 T&D 飛訊》。 第 173 期,2013 年 8 月 16 日,頁 1-28。

朱芳瑤,〈招陸生私校寧戰死不願憋死〉。《中國時報》,2009 年 10 月 30 日,版 A22。

吳秀玲等,〈陸生來臺政策之評估政策白皮書〉。《國立臺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101 年度研究計畫案》,2013 年 2 月 28 日,頁 1-70。

吳清山,〈高等教育的挑戰與轉型〉。《師友月刊》,第 519 期,2010 年,頁 37-41。

吳清山,〈我國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與未來發展之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 4 期,2011 年,頁 241-280。

吳介民,〈經貿躍進,政治僵持?後冷戰時代初期兩岸關係的基調與變奏〉。《臺灣政治學 刊》,第 1 期,1997 年 7 月號,頁 211-255。

吳政達、湯家偉。〈從國際學生流動趨勢分析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教育研究月刊》, 2009 年 11 月,頁 39-46。

吳斯茜,〈從留學到移民之路:以澳洲高等教育連結移民政策為例〉。《第二屆國境安全與 人口移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年,頁 120-137。

吳榮鎮,〈兩岸教育交流政策文化價觀之評析〉。《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2008 年 10 月,頁 174-1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東林,〈新加坡國防發展與區域安全〉。《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9 卷第 1 期,2013 春 季號,頁 113-137。

吳清基,〈高等教育現況檢討及追求卓越之發展策略專案報告〉。中華民國立法院教育及文 化委員會第 7 屆第 4 會期第 6 次全體委員會專案報告,2009 年 10 月。

李奇,〈兩岸高等教育學歷互認的機遇與挑戰〉。《第 18 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 文》,2009 年 8 月,頁 4-9。

李振清,〈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與前瞻〉。《教育資料文摘》,42(2),2001 年,頁 13-16。

李憲榮,〈新加坡國會選舉制度〉。《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8 卷第 4 期,2012 年冬季 號,頁 37-62。

李雪莉、蔡紀眉,〈八萬陸生大軍,如何改變台灣?〉。《天下雜誌》。第 570 期,2015 年 4 月 14 日。

汪毓瑋,〈移民政策發展之國家安全、法治、人權內涵之平衡思考〉。《2009 年防制人口販 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 193-208。

邵宗海,〈陳水扁「一邊一國」主張分析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發表於「亞太情勢發展學 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國研究所所主辦,台北:圓山大飯店,2002 年 11 月 23-24 日。

邵宗海,〈兩岸關係:變遷、定位與策略〉。「兩岸關係:變遷、定位與策略」學術研討 會,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主辦,2002 年 12 月 20 日。

林火旺,〈公民意識與社會正義-兼論傳播媒體的社會責任〉。《台大新聞論壇》,第 1 卷第 1 期,1994 年 4 月,頁 3-4。

林彥宏,〈一廂情願或兩情相悅?陸生來臺政策之匯流與轉變〉。《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2010 年 6 月,頁 145-176。

林亞娟、黃政傑,〈臺灣技職教育之陸生首招制度研議〉。《技術職業教育季刊》,2012 年 7 月 25 日,頁 2-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適湖,〈臺灣高等教育之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第 52 期,2011 年,頁 1-22。

金奕,〈臺灣當局開放陸生赴臺政策評析〉。《兩岸關係》,2010 年 6 月,頁 12-13。

胡聲平,〈胡錦濤主政下中共對臺策略與成本評估〉。《2007 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2007 年 11 月,頁 1-6。

洪婉郡、李明,〈開放陸生來臺就學問題面面觀〉。《教育趨勢導報》,第 38 期,2010 年 9 月,頁 3-7。

姜麗娟,〈論全球化與跨國高等教育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啟示〉。《中正教育研究》。第 4 卷第 1 期,2005 年,頁 67-98。

徐明珠,〈全球化時代台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 報告》,2003 年 5 月,頁 1-5。

徐明珠,〈全球化時代台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夏季號,

2003 年 4 月,頁 33-52。

孫岩,〈關於海峽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的狀況與前景〉。《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2008 年 10 月,頁 200-209。

馬岳琳、吳挺鋒、陳一姍,〈軍人走了陸生來了〉。《天下雜誌》,第 453 期,2010 年 8 月。

翁啟惠等,〈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中央研究院報》NO.9,2013 年 1 月,頁 4-16。

郭姿吟,〈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研析〉。《亞太和平月刊》,第 3 卷第 2 期,頁 24-30。

郭耀,〈臺灣遊學心得〉。《藝術欣賞》,第 6 卷第 2 期,2010 年 4 月,頁 71-73。

郭耀,〈臺灣遊學心得〉。《藝術欣賞》,第 6 卷第 2 期,2010 年 4 月,頁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