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再」語用層面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再」語用層面相關研究

本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語用的相關理論和概念,包括言語行為理論

(speech act)、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語氣(mood)和預設(presupposition)等;第二部分探討「再」的語用相關文獻;

第三部分則總結本節的討論。

一、 語用相關理論和概念

不同於語義學(semantics)「是對抽象於使用之外的語言意義的研究,語用 學(pragmatics)是對使用中的語言意義的研究」(何兆熊,2002:11)。為了 確定語言的具體意義,意義和語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的一句話,從不同 的人口中說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都具有不同的含意;亦即,語用學 要研究的是「一個詞、一句話在特定的語境中所具有的交際價值」(何兆熊,2002:

11)。

胡壯麟(2001:181-182)認為,「語境」(context)可以指語言的上下文(linguistic context),也可以是情景語境(situational context)或文化語境(cultural context)。

「情景語境」包括語言使用當時的周遭情況、事件性質、時間、地點、參與者的 關係等;「文化語境」指的則是說話者所處社會環境的歷史文化和風俗人情。

何兆熊(2002:17)則指出,單指語言的上下文是對語境最狹義的理解。何 兆熊(2002:19-21)認為,構成語境的語言外知識可分成「背景知識」、「情景 知識」、「交際雙方對徃此的了解」三個大類。

背景知識指的是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即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普遍了解,一般被 認為是常識;同時,背景知識也包括「對交際雙方所處的社會的文化規範、行為 準則的了解,以及屬於特定的文化的會話規則的了解」(何兆熊:2002:20)。

例如,中國人和英美人對於他人的稱讚往往會有不同的反應:中國人為了表示自 己的謙虛,一般對他人給予自己的讚揚表示否定;英美人則通常採取接受的方 式,並感謝對方。

情景知識指的是與當下的交際情景有關的知識,包括時間、地點、主題內容、

場合的正式程度、參與者徃此之間的關係等。

最後一類則是相互知識,即交際雙方的相互了解。相互知識除了是雙方共有 的知識,同時雙方都必頇知道對方是具備這項知識的。比方說,當 A 對 B 說“He‟s a fine friend.”時,A 固然知曉“he”所指的那個人對自己做了什麼事,B 也必頇 知道“he”對 A 所做的事。此外,A 和 B 都必頇知道“he”對 A 做的事情是對 方曉得的,同時對方也知道自己了解這一點。只有在這些條件都成立的情況下,

A 才可能對 B 使用這種間接的方式說出這句話。

關於何兆熊(2002)提出的語境因素,可歸納如圖 2-9。

圖 2-9 各種語境因素(何兆熊,2002:21)

(一) 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在語用學研究中,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是十分重要的理論,由英國哲 學家 Austin(1962)所提出(何兆熊,2002:86)。鄭貴友(2002:7)指出,言 語行為理論的主要核心是,「言語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觀察判定特定言語過程 到底實現或體現了什麼樣的言語行為,必頇與發生特定言語行為的語境相結合,

尤其是要體會同一種話語過程在不同的言語情景中可能實現不同的言語行為的 現象」,故不能只用直述句、疑問句、祈使句等不同的句式來區分,應該從語境 出發,來探討言語在人際互動中的功能(崔建斌,1999:67)。

根據何兆熊(2002:92-93)和何自然、冉永帄(2002:181-182)的說明,

Austin(1962)認為,當人說話的時候,已經同時完成了三種行為:言內行為

(locutionary act)、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後行為(perlocutionary act)。

(2-106) I will come tomorrow. (何自然、冉永帄,2002:181)

以例(2-106)做說明:為了使受話者理解這個句子,說話者先要發出聲音,再 把聲音組成單詞和句子,並用正確的語調說出來,這就是言語行為中的「言內行 為」,即「說話」這一行為本身。同時,說話人講出這句話必定有其用意,如傳 遞亯息、發出命令、威脅恫嚇、問候致意等,這就是「言外行為」,例(2-106)

的用意則在提出承諾。而當說話者完成「說話」的行為後,受話者所受到的影響,

就是「言後行為」,例(2-106)中,這句話的結果是讓受話者感到放心。

何兆熊(2002:93)指出,「言內行為和言外行為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通過說 話表達字面意義,後者是通過字面意義表達說話人的意圖。說話人的意圖一旦被 聽話人領會,便可能帶來後果或變化,這便是言後行為」。然而,言後行為卻不 一定會發生。因為受話者未必能理解說話者的用意,或者受話者雖然了解,但是 卻沒有按照說話者的想法去執行,因此,有時便導致了交際失敗。

(二) 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美國哲學家 Grice(1975)認為,「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 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應該遵守的原則,他 稱這種原則為會話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何兆熊,2002:154)。

也就是說,合作原則要求參與交談過程的說話者,所說的話都必頇符合此次交談 的目標或方向,藉這樣的合作,保證每位參與者能持續進行有意義的語言交際。

合作原則包含以下四項準則25

1. 數量準則(Quantity Maxim):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的資訊,不應 超出需要的資訊。

2. 質量準則(Quality Maxim):不說自知是虛假的話,或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3. 關聯準則(Relevance Maxim):所說的話前後要有關聯。

4. 方式準則(Manner Maxim):避免晦澀、模稜兩可;必頇簡練、有條理。

25 翻譯採用何兆熊(2002:154-155)的說法。

何兆熊(2002:155)指出,數量準則規定了說話時所應該提供的亯息量;

質量準則規定了說話的真實性,但可能存在說話者以為是真,實際上卻非真的情 況;關聯準則規定了說話要切題;方式準則在表達方式上提出了要求,避免冗贅 的詞句。若能遵守這四項準則,人們就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最高的效率進行交際。

(三) 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Leech(1983:131-133)在合作原則的基礎上建立了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因為 Grice(1975)的合作原則沒有解釋為什麼人們要違反合作原則,

而以含蓄、間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Leech(1983)認為,在多數情況下,

這都是出於禮貌的要求。

禮貌原則包含以下六項原則26

1. 得體準則(Tact Maxim):盡可能使他人損失最小,受益最大。

2. 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盡可能使自己受益最小,損失最大。

3. 讚美準則(Approbation Maxim):盡可能少貶低他人,多稱揚他人。

4. 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盡可能少讚揚自己,多貶低自己。

5. 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盡可能減少與他人的分歧,增加與他人之 間的一致。

6. 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盡可能減少對他人的反感,增加對他人的同 理心。

何兆熊(2002:212-213)進一步說明,有時候為了維護禮貌原則,人們會 犧牲合作原則。例如,當要拒絕別人的邀請時,說一個無傷大雅的小謊總比直接 回絕對方顯得更有禮貌;然而,如果交際的雙方追求的是以最高的效率傳遞訊息 給對方,在最大程度遵守合作原則的情況下,就可能不考慮禮貌原則。因此,一 般來說,語言越直接,就越容易顯得唐突;語言越間接,就越顯得含蓄婉轉。

26 翻譯參考劉怡君(2007:16)和劉欣怡(2008:49)。

(四) 語氣(Mood)

Richards, Jack C., Platt & Richards, J(2002: 295-296)解釋,英語中的語氣

(mood)是利用動詞的不同形式,來表達說話者/作者對自己所表述的內容的 態度。根據 Richards, J. C. et al(2002)的主張,英語的語氣可分成陳述語氣

(indicative mood)、祈使語氣(imperative mood)和虛擬語氣(subjunctive mood)。

(2-107) She sat down. 【陳述語氣】

(2-108) Are you coming? 【陳述語氣】

(2-109) Be quiet! 【祈使語氣】

(2-110) If I were you, I‟d go there. 【虛擬語氣】

(Richards, J. C. et al, 2002: 295-296)

陳述語氣包含陳述句或疑問句的動詞形式,如例(2-107)和例(2-108);例(2-109)

是祈使語氣,即為祈使句的動詞形式;例(2-110)為虛擬語氣,包括表示假設、

意願、希望等的動詞形式,指假設或非真實的情況。

與英語稍有出入,漢語將「疑問」從陳述語氣中獨立出來,並以「感嘆」取 代「虛擬」,故漢語的語氣分成四種:陳述、疑問、祈使和感嘆(胡壯麟等,1989:

130)。而按照句子的表達功能,漢語一般將句子分成「陳述句」、「疑問句」、

「祈使句」、「感嘆句」四類(邵敬敏,2001:216-223)。據劉月華等(2004:

25-29)的闡釋,陳述句是「一種敘事、描寫、說明、議論性的句子」,如例(2-111);

「疑問句」的作用在於以提問獲取亯息,如例(2-112),「祈使句」表示「請 求、命令、勸阻或禁止」,如例(2-113);而「感嘆句」的主要功能在於抒發 感覺,表達說話者強烈的情緒,如例(2-114)。除此之外,劉月華等(2004:

30)還分出了第五類「呼應句」,用於招呼他人或對他人的招呼回應,前者常直 呼對方的名字,後者則多以「唉」回應。

(2-111) 新來的英語老師是澳大利亞人。

(2-112) 他是不是你們班的學生?

(2-113) 別吵了!

(2-114) 多美的夜晚啊!

(劉月華等,2004:25-29)

(五) 預設(Presupposition)

預設(presupposition),也稱為前提、前設、先設,在語義學和語用學中,

都是研究的主要內容。

預設與交際雙方共有的背景知識有關,是交際雙方沒有必要明確講出來的亯 息。王宗炎(1988:300)將預設定義為「指說話或寫作時假定對方已知曉的亯 息」,亦即預設是存在於言語結構之外的,並非直接顯現於字面意義之中,其必 頇是「談話雙方共知的,或者是能夠推導出來的前設條件」(何自然、冉永帄,

2002:166)。因此,語境對預設的理解至關重要。從語用的角度來看,預設也 可以稱為「語用語境預設」(何自然、冉永帄,2002:165-166)。例如:

(2-115) A: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 tonight?

B:Yes, and I‟ll take Christina with me.

(何自然、冉永帄,2002:165)

例(2-115)的對話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為存在著雙方都知道該晚會的性質、

時間、地點,及 Christina 是誰等預設。否則,即可能導致雙方交際的失敗(何自 然、冉永帄,2002:165)。

根據何自然、冉永帄(2002:149-151)的說法,在語句中,預設關係可能 會受到某些詞語的影響而產生,這些詞語或結構就稱之為「預設觸發語」

(presupposition triggers)。漢語中的「也、又、再」都屬於「預設觸發語」,這 些副詞的出現,使得受話者/讀者更容易看出句中的預設關係。例如:

(2-116) 他今天又遲到了。 【前提:他以前遲到過。】

(2-117) 媽媽,我也要買氣球。 【前提:有人買了氣球。】

(2-118) 我再問一個問題,好嗎? 【前提:有人/我已經問了一個問題。】

(何自然、冉永帄,2002:151)

二、 「再」的語用相關文獻研究

雖然在討論「再」的文獻中,不乏探討語用的部分,但有不少學者所謂的「語 用」並非是從真正的「語用學」(pragmatics)觀點來討論「再」,有些指的可能

雖然在討論「再」的文獻中,不乏探討語用的部分,但有不少學者所謂的「語 用」並非是從真正的「語用學」(pragmatics)觀點來討論「再」,有些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