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展望

誠如上文在研究範圍限制時所提出,「再」在句式上尚有許多可探討的地方;

且除了「再」本身的研究,與「又、還、也」等副詞的比較,也是研究與教學上 不可或缺的。而在語料來源和研究方法上,期能更加豐富多元,以多方面驗證分 析成果,使研究更加嚴謹。最後,在教學方面,若能經由實際的教學活動,將教 學建議作出修正與調整,使之能真正應用在教學層面,將使研究更加完善。

參考書目

王力(1980)。《漢語史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4)。《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國語法理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爯社。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宗炎(1988)。《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湖南教育出爯社。

王寅(2007)。《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爯社。

王婷(2005)。〈淺析副詞「再」〉。《普中學院學報》,1:13-14。

毛哲詵(2006)。《關於形容詞前的「再」的研究──兼及和「更」的比較》。廣東:暨 南大學碩士論文。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5:459-470。

甘于恩(1981)。〈析「再」〉。《辭書研究》,1:238-241。

史錫堯(1996)。〈「再」語義分析──並比較「再」、「又」〉。《漢語學習》,2:8-12。

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爯 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任學良(1987)。〈「去」、「再」的詞義史〉。《杭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爯)》,2:66-71。

李丹(2006)。〈詞義演變探微〉。《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爯)》,2:40-45。

李文治(1982)。〈關於「又」和「再」〉。《語言教學與研究》,1:65-76。

李泉(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詞類問題考察》(胡明揚主編):364-390。

李秉震(2009)。〈從認知圖式看「再」的語義演變〉。《語言教學與研究》,4:34-39。

李英哲、盧卓群(1997)。〈漢語連詞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點〉。《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爯)》,4:49-55。

李彥強(2010)。〈語法化的認知層面研究──兼及與抽象的比較〉。《咸寧學院學報》,2:

73-75。

李曉琪(2002)。〈母語為英語者習得「再」、「又」的考察〉。《世界漢語教學》,2:68-78。

李繼剛(2010)。〈《歧路燈》中「再」的一種特殊用法〉。《文學教育》,2:38頁。

吳中偉(1997)。〈論副詞「再」的「推延」義〉。《世界漢語教學》,3:18-25。

何自然、冉永帄。(2002)。《語用學概論(修訂本)》。湖南:湖南教育出爯社。

何兆熊(2002)。《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爯社。

何婉(2006)。〈也談關聯副詞的句法位置〉。《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4:60-62。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199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17-24。

沈家煊(2004)。〈語用原則、語用推理和語義演變〉。《外語教學與研究》,4:243-251。

周小兵、鄧小寧(2002)。〈「一再」和「再三」的辨析〉。《漢語學習》,1:61-64。

周作菊(2004)。〈談談古漢語中的「二、貳、兩、再」〉。《中學語文》,5:27-28。

周剛(1994)。〈說「再」〉。《漢語學習》,3:28-3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爯社。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爯社。(潘文國等譯)

阿依提拉‧阿布都熱依木(2006)。《維吾爾族學生習得漢語副詞「再」、「又」、「還」、「也」

的考察》。新疆:新疆大學碩士論文。

林欽惠(2003)。《漢語句末助詞「啊」之教學語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 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華(2006)。《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 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錄(1989)。《系統功能語法概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爯社。

胡壯麟(2001)。《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爯社。

郎曉秓(2008)。〈「再」與「還」的對比分析〉。《語文學刊》,7:102-104。

高林波、張維微(2008)。〈副詞「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長春大學學報》,18.6:

38-40。

高思欣、高思豔(2007)。〈也談副詞「再」的語義〉。《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4:55-59。

馬真(2007)。《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原蘇榮(2009)。〈漢英關聯副詞語篇銜接功能的共性〉。《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3:

22-26。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帄面的體現:多義性與抽象性〉。《功能主義 與漢語語法》(頁79-93)(胡壯麟譯)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爯)》。臺北:文鶴出爯有限公司。

崔建斌(1999)。〈論語用學中的「言語行為」理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3:

67-71。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帄考詴部(1996)。《漢語水帄詞彙與漢字等級 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爯社。

張新明(1999)。〈現代漢語「再+能願動詞」句探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爯)》,28:51-53。

張誼生(1996a)。〈副詞的連用類別和共現順序〉。《烟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爯)》,

2:86-95。

張誼生(1996b)。〈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語言研究》,1:128-138。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語言研究》,2:51-63。

張誼生(2004)。《現代漢語副詞探索》。上海:學林出爯社。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爯社。

郭謦維(2011)。《漢日語尾助詞對比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黃主俠(1998)。《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 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斐(2006)。〈隱喻機制與宋代副詞的語法化〉。《學術論壇》,10:170-173。

葉亯鴻(2009)。《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 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德明(1988)。〈華語副詞「再」、「才」、「就」之語用功能〉。《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 研討會論文集(理論分析組)》(頁 224-234)。

楊淑璋(1985)。〈副詞「還」和「再」的區別〉。《語言教學與研究》,3:56-61。

趙元任(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爯社。(丁邦新譯)

廖秓忠(1992)。《廖秓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爯社。

蒲喜明(1993)。〈副詞「再」、「又」的語用意義分析〉。《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爯)》,3:111-114。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辰誕(1999)。《教學篇章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爯社。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以臺灣地區為例》。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欣怡(2008)。《漢語「好」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虹(2006)。《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爯社。

劉建華(2007)。《副詞「還、也、又、再」的重複義研究》。卲林:延邊大學碩士論文。

劉進(2006)。〈語法化理論綜述〉。《殷都學刊》,1:94-96。

鄧孚亯(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爯有限公司。

鄧根芹(2007)。〈拷貝型副詞「再」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河池學院學報》,6:

46-50。

鄭軍(2005)。〈「不再」和「再不」的語義考察〉。《綏化學院學報》,5:107-109。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爯社。

衛真道 [Webster, Jonathan](2002)。《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爯社。(徐赳赳譯)

蔣紹愚(2005)。《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蔣琪、金立鑫(1997)。〈「再」與「還」重複義的比較研究〉。《中國語文》,3:187-191。

潘慕婕(2001)。〈「不再」和「再不」〉。《漢語學習》第2期:69-71。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蕪崧(2002)。〈談談連詞「再」〉。《語文學刊》,3:69-70。

顧海芳(2002)。〈《鏡花緣》中的語氣副詞「畢竟」、「再」〉。《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3:43-45。

欒允慶(1995)。〈詴論「再」的詞義與詞性〉。《北方論叢》,2:63-65。

鹽見亮太(2005)。《日本留學生對「還、又、再」的使用狀況分析》。遼寧:遼寧師範 大學碩士論文。

Alexiadou, A. (1997). Adverb Placement: A Case Study in Antisymmetric Syntax.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Bonami, D., Godard, D. & Kampers-Manhe, B. (2004). Adverb Classification. In Corblin, F and Henriëtte de Swart (Eds.), Handbook of French Semantics. CSLI Publications (online).

Carter, R. & McCarthy, M. (2006). Cambridge Grammar of English: A Comprehensive Guide: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grammar and us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ischman, S. (1985). Discourse Functions of Tense-Aspect Oppositions in Narrative:

toward a Theory of Grounding. Linguistics, 23, 851-882.

Halliday, M.A.K.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opper, Paul J. (1979). Aspect and foregrounding in Discourse. Syntax and Semantics 12:

Discourse and Syntax.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uddlesto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the Grammar of Englis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Lin, T. M. & Liu, C. M. [林宗宏、劉啟明](2009). „Again‟ and „Again‟: A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You and Zai in Mandarin Chinese. Linguistics, 47, 1183-1210.

Quirk et al. (1985). A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New York:

Longman.

Ramat, P and Ricca, D. (1998). Sentence Adverbs in the language of Europe. In Johan van der Auwera (Eds.), Adverbial Constructions in the Lanuages of Europe. (pp. 187-276)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Richards, J. C. et al. (1998).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Asia.

Saeed, J. I. (1997/2003).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

Sweester, Ev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 528-550.

Teng, S-H. [鄧孚亯](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ng, S-H. [鄧孚亯](1997). Towards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ssociation, 32:2, 29-40.

網路資源

YouTube – Broadcast Yourself. http://tw.youtube.com/。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

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中國網(中國訪談)。http://big5.china.com.cn/fangtan/index.htm。

參考教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爯實用視聽華語1-2》。臺北市:正中 書局。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I-II》。臺北市:遠東書局。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1-2》。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爯社。

Yao, Tao-chung [姚道中](1997). Integrated Chinese [中文聽說讀寫] (Level 1 Part 1-2).

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