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教學啟示與應用

第二節 教學內容與建議

本節分為三部分,首先介紹教學語法理論,後依據其原則討論提出「再」的 教學建議和排序,最後針對「再」設計教學內容。

一、 教學語法理論

教學語法和理論語法的不同就是將學習者的因素列入考量,若教學時,教師 只顧將教材中編寫的內容通盤教給學生,忽略學習者的心態和能力,可能反而造 成學習者的負擔,導致學習事倍功半。

林欽惠(2003:83)指出,教學語法除了以語言學研究結果作為基礎,同時 還應考量學習者的程度和需求。為使學習能產生最大的效果,Teng(1997: 30-38)

提出了「自主性教學語法」(Autonomous Pedagogical Grammar),內容重點如下55: 1. 用詞原則(Terminology):應以學習者為中心,避免使用學術用語或特殊

用語。

2. 規範式語言教學(Prescriptivism):語法點之教學語法規則呈現,目的為 建立語言之標準屬性。

3. 累進式語法(Cumulative):每一個語法點應該是能夠階段性(gradable)

地介紹給學生,由低層次的語法規則(low-level rules)進展至高層次之語 法規則(high-level rules)。

4. 規則化或列舉法(Rules or Itemization):語法解釋盡可能以簡單的規則列 出。若規則過於複雜,則可考慮以列舉方式呈現。

5. 句型的排序(Pattern Sequencing):考量句型之難易度、使用頻率等因素,

決定教學或學習之順序。

其中,上述第一、二、四項原則,或可簡化為鄧守亯(2009:91)主張的四 項簡易性準則:

1. 準則一:術語越簡單越好(The simpler the terminology, the better)

55 採用林欽惠(2003:83-84)的整理與說明。

2. 準則二:規則越少越好(The fewer rules, the better)

3. 準則三:越能整合越好(The more integrated, the better)

4. 準則四:類別越少越好(The fewer categories, the better)

而在教學的順序上,除了考慮簡易性準則外,自主性教學語法中,第五項句 型難易度的判別也是不可或缺的。鄧守亯(2009:103-110)同樣提出了「難易 度評定原則」,共有六項原則:

1. 原則一:結構複雜度越高,困難度越高 2. 原則二:語義複雜度越高,困難度越高 3. 原則三:跨語言差距越大,困難度越高 4. 原則四:越不易類化者,困難度越高 5. 原則五:語用功能越強,困難度越高

6. 原則六:口語結構困難度低,文體結構困難度高

上述的原則一、二、五與「再」的難易度判別較為相關。

根據以上原則,以「再」之教學語法而言,在排序上需要考慮的有術語的使 用、規則和類別的多寡、語義和句型結構的複雜度、語用功能強弱等因素。同時,

為了符合累進式語法的要點,應採取階段性的教學方式。

二、 「再」之教學建議與排序

以前述的「自主性教學語法」、「簡易性準則」來看,在類別方面,本文研究 出的「再」的七項語義義項可能稍多,由於「再」的「持續」義和「程度加深」

義都從「再」的核心語義「重複」直接引申而來,差別僅在於「再」其後謂語本 身的特性不同;其中,「再」表「範圍變化」又衍伸自「持續」義。在學習過程 中,學生沒有必要知道這些複雜的語義演變由來,故筆者認為在教學上,可將此 四項語義整合成「重複」一類,而後隨著教材內容的進展,學習者知曉的動詞越 來越多,教師再選擇適當時機補充說明,「再」除了「重複」義,也可表「持續」、

「程度加深」和「範圍變化」。如此一來,教學時,「再」的語法重點便只有「重

複」、「先後順序」、「特定條件下發生」、「添加補充」四項。儘管根據本文第四章 的分析,除了「重複」為語義範疇外,「先後順序」和「添加補充」應為篇章範 疇、「特定條件下發生」應為語用範疇,然而由於「再」在教材中多集中出現於 第一、二冊,為避免造成初級學生的負擔,我們主張在教學時,以較容易解釋的 語義範疇為主,亦即教師授課時,仍維持「重複」、「先後順序」、「特定條件下發 生」、「添加補充」等名稱,不必刻意告知學習者其屬於篇章或語用範疇。

在術語方面,本文「再」的七項語義義項名稱是為學術研究而設,教師只需 要用簡單的詞語或透過外文翻譯,讓學生了解「再」的語義內涵即可。至於規則 方面,前一小節筆者提出應在教材中出現「又」表過去重複的用法時,與「再」

稍加比較;儘管從第二章第六節的討論我們得知,「又」和「再」在時態上的「已 然/未然」之分並非絕對,但在教導初級學習者時,此差別應已足夠。待學生累 積了更多語感和語言知識,具有較高的語言能力時,教師再說明二者的差別在於

「又」表「量化」,「再」則表「順序」。若在學習過程中,「又」和「再」的時態 制約出現例外,教師可以列舉的方式歸納出一些規則,供學生參考應用。

而從「難易度評定原則」來看,據《漢語水帄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的標準,

「再」作為頻率副詞(表「重複」)和「再」的承接複句結構(表「先後順序」) 都屬於甲級語法56,故可率先教授;從句法結構來看,複句應晚於「再」單純表 重複的用法,並可配合「先 VP1再 VP2」的句型教學。後為「再」表「添加補充」

的用法,且隨著學習者程度提高,語言表達從單句、複句進入到跨句、超句的篇 章層面時,可搭配常見的「再 + 加上」等句型,讓學生靈活運用「再」的此一 用法。而當「再」表特定條件下發生時,因牽涉到語用層面,故排序較後;不過,

其語用含義並不算複雜,所以應不致引起學習困難,同時可教授「VP 再說」的 相關結構讓學生熟習此用法。

據上所述,筆者將「再」的教學順序簡示如圖 5-1,其中例句主要參考《新 版實用視聽華語》、《遠東生活華語》、《中文聽說讀寫》和《新實用漢語課本》四 套教材。

56 《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將漢語的語法點,由易至難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

階段一:「再」表「重複」

 建立「再」為副詞,通常置於動詞 前的概念。

例:再吃、再買、再做

 出現「又」時,介紹比較「又」和

「再」分別表「過去重複」和「未 來重複」。

階段二: 「再 」表「先後順序」

 「再」表後時順序。

例:吃了飯,再休息一會兒,我就 要走了。

 可搭配「先 V1再 V2」的句型教學。

例:我要先到西部的洛杉磯,再到 東部的紐約跟華盛頓。

階段三:「再」表「添加補充」

 「再」表示加添的動作行為。

例:我要糖醋魚、涼拌黃瓜,再來 二兩米飯。

 隨著教材內容主題擴展,學習者表 達意見時,可使用「再加上」等句 型增加說服力。

階段四:「再」表「特定條件下發生」

 「再」表某動作事件在一定時間或 條件下才會發生。

例:早上沒空,下午再去。

 隨著學習者程度提高,可告知「再」

具有時間推延的效果,並可結合

「VP 再說」的結構教學。

圖 5-1 「再」之教學順序

再走二分鐘 再買一本 再吃一個 再高一點 再復習一次 再喝一杯 再聽一次 再買一支 再看一次 再預習一次 1. 這個電影很好看,我要 。

2. 啤酒很好喝,我想 。 3. 妹妹拿了我的筆,我得 。

4. 這一課的生詞和語法又多又難,我得 錄音。

5. 圖書館就在前面, 就到了。

6. 這本書放得太高了我拿不到,要是我長得 就好了。

7. 下個星期要考已經教過的第三課和第四課,我得 。

8. 媽媽說一個人可以吃三個包子,我已經吃了二個,只能 。

三、 「再」之教學內容設計

依據本文前述的教學建議和教學順序,以下教學內容為針對副詞「再」所作 的練習設計,包含「再」的重複義、「又」和「再」的比較、以「先 V1再 V2」 的句型表達「再」的先後順序義、「再」的添加補充義、「再」表「特定條件下發 生」及其語用內涵的應用等。另外,據第二章第六節相關句式的討論,筆者加入 了「再」與否定句、能願動詞搭配的教學練習。57

(一) 「再」表「重複」

【說明】

讓學習者建立副詞「再」多置於動詞前的概念,表示重複(或持續)。由於

「再」通常出現於初級教材的前段,所以練習不應太難,以填空為主,目的只在 於讓學生了解「再」的基本語義。

【示範練習】請學生依上下文填入適當的動詞組,以完成句子。

57 此部分練習幸蒙口試委員蕭惠貞教授提出建議,特此誌謝。

1. 這本書我已經看過三次了,昨天我 看了一次。

2. 上個星期我和同學去唱歌,這個星期我們想 去。

3. 老師上午來過辦公室,下午不會 來了。

4. 王小明昨天沒來上課,今天 沒來。

5. 下雨了,可是我沒有傘,怎麼辦?

1. 老師教學生發音,教學生語法。

2. 我回家,做功課。

3. 媽媽做飯,看電視。

4. 弟弟看電影,上床睡覺。

5. 爮爮下班回家很累,常常洗澡,吃飯。

(二) 「再」和「又」的比較

【說明】

讓學習者比較同表重複時,「再」和「又」的不同。「再」表未來重複、「又」

表過去重複的概念不難,所以不需要太複雜的練習,讓學生能了解二者用法的差 異即可。

【示範練習】請學生依上下文填入「又」或「再」。

(三) 「再」表「先後順序」

【說明】

讓學習者了解「再」在先後順序義中,表「後時順序」的用法;並可搭配「先 V1再 V2」的句型教學,利用固定結構強化學習者的印象,同時熟習「再」的此 一用法。

【示範練習一】請學生用「先 V1再 V2」的句型,連接完成下列句子。

1. 早上貣床後到出門前,你做了什麼?

2. 晚上睡覺前,你做了什麼?

3. 上個週末你/妳做了什麼?或這個週末你/妳想做什麼?

4. 你/妳的朋友來臺北找你,你/妳會帶他去哪兒?

5. 說說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天,你/妳做了什麼?

1. 師傅,我要二兩米飯、紅燒牛肉、涼拌黃瓜,再 。 2. 你唱歌唱得真好聽,再 。

3. 媽媽說弟弟的字不好看,寫 100 個不夠,要他再 。 4. 姐姐已經跳舞跳了三個小時,還不累,她想再 。

1. 你/妳為什麼想學中文?學中文有什麼好處?

2. 你/妳在外面租房子嗎?跟住在家裏比貣來,你/妳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3. 你/妳到臺灣已經一段時間了,你/妳喜歡這兒嗎?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是什 麼?

4. 你/妳的朋友想利用寒/暑假到國外旅行兩個星期,他最多可以花十萬元。他不 知道該去哪個/哪些國家,你/妳有什麼好建議?

【示範練習二】請學生從下列情境擇一,描述自己的狀況,必頇使用到「先 V1 再 V2」的句型,至少五個句子。(小短文或口頭敘述)

(四) 「再」表「添加補充」

【說明】

讓學習者了解「再」表添加補充的用法。同時,透過與常見搭配的練習,使 學習者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並訓練學習者篇章組織的能力。

【示範練習一】請學生以「再」完成下列句子。

【示範練習二】請學生統一從下列主題擇一,表達自己的看法,頇使用到「再加

【示範練習二】請學生統一從下列主題擇一,表達自己的看法,頇使用到「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