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戲劇改善與會眾服務

第一節、 出版刊物與舉辦座談會

改良地方戲劇除了劇本的重編、地方戲劇比賽的辦理外,另一個重要部分是 關於技術與理論的基礎改良,協進會在此部分主要透過辦理刊物、舉辦座談會來 提升地方戲劇的知識水平。

首先是辦理地方戲劇刊物,協進會鑑於過去文獻中甚少出現地方戲劇的論述,

亦無文藝家為其加以執筆,故為了提供專屬於地方戲劇演出理論或技術交流的場 域,並帶動從業人員的知識水準,同時將地方戲劇提升至較高的文化水平,從而 達到改良地方戲劇之終極目標120,於是有了出版專屬地方戲劇刊物的想法,最初 發行的刊物名為《臺灣地方戲劇》,於 1952 年 6 月出版第一期,以 16 開本發行 12 期後於 1954 年 4 月改為 32 開本並更名為《戲劇》,僅發行 6 期就停刊,直到 1956 年 3 月 5 日才再度復刊並更名為《地方戲劇雜誌》,刊物於最初發行時尚能 維持每個月準時出刊,但隨著時間推移,由於經費不足以及文稿來源相對稀少,

發行至第八期後便短暫停刊,經理事長康金波奔走籌措經費後於 1957 年 6 月重 新發行《地方戲劇》革新號。但即使期刊歷經多次變更、篇幅格式重組,最終仍 然於 1960 年代就全面停刊不再發行121

120 蔡秋林,〈發刊詞〉,《臺灣地方戲劇》,1 期(臺北:1952 年),頁 2-3。

121 詳見康金波,〈寄望於「地方戲劇」—復任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理事長有感—〉,《地方戲劇》, 革新號 1 期(臺北:1957 年),頁 3。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頁 516-517。

雖然《地方戲劇雜誌》無法逃過停刊的命運,但這份具技術交流性質的刊物 仍然為戰後初期的臺灣地方戲劇界注入一股活水,從現存的內容可以看到雜誌談 論的主題包含劇本的編寫方式、各類劇本創作、舞台技術、臺灣省電影戲劇管理 規則,例如在《地方戲劇雜誌》創刊號中便有以〈從統計數字看影劇宣傳的力量〉、

〈剿匪復仇記(劇本)〉、〈也談舞台技術〉、〈臺灣省電影戲劇管理規則〉為題的 文章;往後的各期內容則有〈從地方戲搬上銀幕說起〉、〈社會教育與戲劇〉、〈漫 談地方戲劇的改良〉、〈改良地方戲劇的幾個問題〉…等探討戲劇演出與技術改良 的文章,大部分的徵稿內容皆是針對地方戲劇的各式理論以及劇本撰寫進行深入 的探討,少部分則是記錄協進會重要的活動以及各劇團的動態消息,例如〈慶祝 青年節大會速寫〉、〈臺灣省四十四年度地方戲劇比賽的回憶〉、〈戲劇節慶祝記〉、

〈中華民國第十三屆戲劇節慶祝大會宣言〉、〈劇團動態〉…等,另外,雜誌亦會 協助刊登各劇團聯絡、會員公約、解決會員間糾紛等訊息122,透過這份刊物的發 行協進會重新建立起地方戲劇的基本理論論述,同時也實現戲劇教育化的目的。

除了透過定期辦理期刊的文章來建構地方戲劇理論、交流意見外,舉辦座談 會邀集從業人員面對面討論亦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協進會舉辦戲劇業者座談會邀 請各劇團負責人來商討地方戲劇改良的問題,第一次座談會於 1952 年 8 月 20 日 召開,會中確認了地方戲劇改良的基本原則,其原則如下:

一、改良要顧到劇團營業與觀眾心理 二、應使從業人員瞭解改進方針與辦法 三、要保留台灣地方戲劇之特殊風土精神 四、觀眾歡迎古裝戲,不宜演現代劇

五、上演前半小時為招來觀眾而奏樂,此一節目可改為時代革命歌曲 六、劇中之舞踏或過於黃色,請教育廳規定准演禁演之舞踏節目 七、不贊成用話劇方式來改良

122 詳見各期《地方戲劇》。

八、反共抗俄劇本,宜插入笑料、冒險、英勇、香豔故事,否則為觀眾看破 為宣傳劇,即不來看123

除了這些基本原則外,會議中亦建議協進會應訂定明確的生活公約以規範從業人 員、劇團,藉此洗刷過去地方劇團的惡劣形象。

從上述的座談會可知各劇團對於協進會的定位認知並非僅只於聯誼性社團,

而是希望協進會可以將全國的地方戲劇界加以整合並妥善分配資源,也就是發揮 統合性社團的特色。

圖 1.《地方戲劇雜誌》創刊號封面&書影

123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頁 517。

圖 2.《地方戲劇》革新號第一期封面&書影

資料來源:《地方戲劇》,1 期、《地方戲劇》,革新號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