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初期的臺灣地方戲劇之發展

第二章、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之背景

第二節、 戰後初期的臺灣地方戲劇之發展

臺灣的地方戲劇種類非常多,包含歌仔戲、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傀儡戲、

皮影戲、亂彈戲(又稱北管)、南管、潮劇、四平戲、臺語話劇、改良新劇及歌舞 團,這些地方戲依據其源頭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源自中國的地方戲,

例如源自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廣東潮州的皮影戲,其餘還有源自福建的古老劇種 南管戲、潮劇以及傀儡戲、亂彈戲、四平戲…等,這些源自中國的地方戲劇皆於 清領時期陸續傳入臺灣,但是戲曲於清代被普遍認為是小道而不被重視,故史料 文獻對於劇種的詳細紀錄並不多,目前可從清領時期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找 到最早關於地方戲劇演出的紀錄,其《裨海紀遊》中竹枝詞的紀錄可以看到郁永 河親眼所見南管戲在台灣廟會演出的情形60,由此可確認臺灣最遲在清領時期就 已經有地方戲劇的演出,在清領前期時以南管戲獨領風騷,在為數甚少的史料記 載中唯獨南管戲特別被明確提及,舉凡「下南腔」、「南腔」、「泉腔」、「七子班」、

「土班」、「大梨園」皆是指南管戲61,其餘的地方戲劇如亂彈、四平戲雖有傳入 台灣,但是一直至清領後期才逐漸流行,清領時期這些地方戲劇主要活動於廟會 酬神及年節慶典之時,且此時並未完全走向職業化,呈現出職業戲班與業餘並存 的現象,一直等到日治時期後出現商業化的通俗戲院,地方戲劇才逐漸走向專業 化演出,並成為台灣人藝文生活的一環。

除了第一類自中國傳入的地方劇種外,第二類的劇種如歌仔戲、話劇、改良新 劇及歌舞團則是至日治以後才陸續出現,其中話劇、改良新劇、歌舞團都是在日 治時期受到間接西化而產生的新型現代劇種62,這些新型劇種最早是從明治 44 年 日本新演劇創始人川上音二郎率團來台於現今臺北市開封街的朝日座戲院上演 作為開端,此次新型戲劇的演出受到觀眾好評,因而開啟後續新型劇種在台的流 行與傳播,日治時期的新劇有很多不同的稱呼,包括改良戲、文士劇、文化劇、

60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頁 67-68。

61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頁 55。

62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頁 157。

學校劇、青年劇、皇民劇、新劇派等,不論何種稱呼,依據其從事者與演出性質 可以三大類,分別是職業新劇、知識份子新劇和改良劇。

而在上述眾多的地方劇種類中又以歌仔戲、話劇、歌舞團及布袋戲這四種地 方戲劇最受臺灣民眾歡迎63,其中歌仔戲更是唯一一個台灣土生土長的劇種,其 影響力更自日治時期一直持續至戰後,因此也成為戰後國民黨推動地方戲劇改革 時的首要對象,歌仔戲誕生於日治時期宜蘭地區,係由山歌轉變而來的歌劇,「歌 仔」一詞本身即含有歌謠的意義64,最初的歌仔戲是以外台戲的形式演出,直到 1920 年代才轉變為內台戲的形式,雖然歌仔戲是自日治時期才開始出現,但根據 日本總督府的調查報告,1927 年時歌仔戲班數量就已經有 14 團,僅次於亂彈戲 班 26 團及布袋戲班的 28 團,可見其風靡的程度65。日治時期總督府對於這些地 方戲劇一開始是採取較為寬容的態度,將這些地方戲劇歸類為臺灣的「舊俗」, 因此地方戲劇仍能如往常一樣活動,但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殖民政府 將臺灣視為南進之基地,故加強對臺灣本島的控制,在臺灣推行皇民化政策並成 立皇民奉公會掌控社會,其中包括對地方戲劇的禁制,所有職業劇團的演出必須 符合皇民化政策,希望藉由娛樂發揚日本精神,各地方劇團雖皇民化政策而停止 正常的發展,但並未因此完全銷聲匿跡,一部分轉向偏遠山區、漁村;有的則是 採取陽奉陰違的方式繼續演出地方戲劇,前面提到的改良劇即是在此背景下誕生 的新劇種,日本殖民政府於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於臺灣全面推行皇民化運動,

使得本土的歌仔戲班從原先的三百多團劇減至三十餘團,並改名為「新劇團」或

「皇民化劇團」,以改良戲作為號召來演出,但在台詞與動作上與歌仔戲無二致,

僅有劇情題材、服飾、音樂上改用符合殖民政府需求之現代化型式。

1945 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國民黨政府自日本手中接管臺灣,全臺各類戲劇

63 劉昌博,〈臺灣地方戲沒落的原因〉,《中國一周》,743 期(臺北:中國一周雜誌社,1964 年),頁 28。

64 教育文摘資料室,〈地方戲劇的發展〉,《教育文摘》,9:1 期(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文 摘編輯委員會,1964 年),頁 19。

65 王雲玉,〈箝制與競技:地方戲劇比賽變遷的歷史解讀〉,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頁 9。

皆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下的宣傳委員會掌管,皇民化時期所禁演的各類中國戲 劇都解禁,其中亦包含地方戲劇,於是各地劇團紛紛重整旗鼓,尤其是歌仔戲劇 團,其數量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並在各城市中演出,此時的歌仔戲團數量急劇增 加並統稱為「歌劇團」,自 1945 年至 1960 年期間是歌仔戲發展的黃金時代,當 時全省戲院經常演出地方戲劇者,共計有 367 間,每次演出檔期為十日,每日分 為下午、晚間各一場,演出期間由歌仔戲與布袋戲劇團輪番上演。自歌仔戲出現 後便始終佔據著地方戲劇最重要之地位,戰後初期的歌仔戲劇團數量亦最多,布 袋戲次之,傀儡戲與皮影戲再次之,這種情形一直到 1960 年代後期開始轉變,

由於廣播、電影、電視的出現與普及,帶動通俗歌唱與舞蹈表演的流行,再加上 臺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整個人口結構與娛樂方式都與過去大相逕庭,

以及政府忽略傳統藝術傳承的重要性,使得各類地方戲劇的發展受到嚴重的衝擊,

傳統演出的形式終究敵不過新興電子媒體,除了歌仔戲與布袋戲外的劇種皆於 1970 年代逐漸走向衰亡,而歌仔戲演出的形式則逐漸由內台戲轉為外台戲,布袋 戲之劇團數量於此時才超越歌仔戲,成為各類劇團之冠66。除了前述的四大地方 戲劇劇種之外,戰後初期中國的各地方戲劇團亦爭相來臺獻藝,而後 1949 年國 民黨政府撤退來臺時更有大批的戲劇人士隨著政府一起來到臺灣,有些劇團寄身 於政府軍隊之中;有的則出面組織劇團,於此時期自中國傳入的地方劇種計有豫 劇、秦腔、川劇、評劇、越劇、滬劇、粵劇、興化戲、都馬戲、閩劇共十種,其 性質同時有屬於職業以營利為目的的以及業餘性質的劇團,其中職業劇團多在戰 後的前幾年可以勉強維持,但不久隨宣告解散,僅剩民間業餘劇團存有零星活動

67。行政長官公署雖解除禁演的規定,但面對地方戲劇迅速復甦並越趨活躍的狀 況也隨即於 1946 年 2 月頒布訓令加以規範,並於同年 8 月訂定「臺灣省劇團管 理規則」規定組織劇團者均必須先獲得宣傳委員會核發登記證後,方能於本省境

66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編,《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卅週年紀念特刊》,臺中:臺灣省地 方戲劇協進會,1983.11,頁 29-30;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2015,頁 228。

67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頁 204。

內演出68,至此臺灣的地方戲劇不論是要組織劇團或是演出,都必須向行政長官 公署轄下的宣傳委員會申請。整體來說,臺灣的地方戲劇自日本殖民統治中期以 後就已經受到政府有限度地監管,即使在戰後初期國民黨政府一度解除所有禁令,

但面對迅速復甦、成長並活躍於全臺各地的地方劇團,最終仍制定法令加以規範,

這些規範也為日後國民黨政府推行的戰鬥文藝與地方戲劇改良建立了動員的基 礎。

68 王雲玉,〈箝制與競技:地方戲劇比賽變遷的歷史解讀〉,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