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的成立過程

第三章、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的組成

第一節、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的成立過程

從 1950 年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四組的工作報告可以看到,地方戲劇的流行以 及其宣傳性已經受到中四組注意,故於報告中對地方戲劇裡最受歡迎的歌仔戲提 出禁止或改良之建議,於是中四組便於 1950 年召集教育部、國防部總政治部、

臺灣省教育廳、省新聞處、中國廣播公司、中國文藝協會、臺灣省文化協進會、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國民黨臺灣省黨部、臺北市黨部等十一個單位,討論 歌仔戲是否應禁止或改良之問題,在戲劇界人士呂訴上的奔走遊說之下,會議中 決議通過加強對歌仔戲的重視並改良歌仔戲之決議69,除了由省教育廳定期召集 全省歌仔戲團負責人進行座談會外,為了能夠有效聯繫全省各地的歌仔戲劇團,

會中決議於由有關單位輔導成立「台灣歌仔戲改進會」,同時亦決議以新型劇本、

導演來改良原有歌仔戲,透過劇作家呂訴上編寫新型劇本《女匪幹》並擔任導演,

商請臺北市萬華龍鳳社歌仔戲劇團排演,於翌年一月三十一日於臺北市臺灣省鐵 路管理局大禮堂演出,演出極為成功,此為歌仔戲改良運動的第一次高峰,省政 府新聞處更出資將《女匪幹》劇本印行發售,交由省教育廳配發給全省二百餘歌 仔戲劇團全面擴大演出70。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後,歌仔戲改進會於 1951 年四月 召開第五次會議時決定於同年七月十一日商借臺北市第一女子中學大禮堂舉辦

69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編,《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卅週年紀念特刊》,臺中:臺灣省地 方戲劇協進會,1983.11,頁 15;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1991.09,頁 505。

70 呂訴上,〈臺灣地方戲劇運動〉,《臺北文物》,8:1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9 年)頁 27。

歌仔戲座談會,並在座談會後邀請與會人員欣賞由萬華龍鳳社演出、呂訴上所作 新型歌仔戲劇本《延平王復國》,新型劇本的演出成功引起各劇團負責人之興趣

71,此次歌仔戲座談與新劇演出會為歌仔戲改良運動中第二波高峰,並於座談會 中訂定歌仔戲改良原則,其內容如下:

一、劇本以配合國策為主旨 二、各劇團應加強革新組織

三、為加強各劇團之彼此聯繫合作共同促進,籌設歌仔戲促進會

雖然僅有簡單的三個原則,但第一點原則即開宗明義的點出歌仔戲劇本應配合國 家政策,也就是國家的文藝政策,由此便能看到座談會凝聚、整合歌仔戲界意識 的功用,但尚未形成將整個地方戲劇界整合的意識,一直等到「臺灣省歌仔戲協 進會」的籌備會議正式召開後,才在中四組的輔導下進一步成立地方戲劇界的統 合式社團72

從上述的協進會成立過程中可以得知最初的改良地方戲劇皆是聚焦在歌仔 戲的部分,因此協進會最初於 1950 年成立所申請的團體名稱為「臺灣歌仔戲改 進會」,至隔年五月十四日的第六次會議中更改名稱為「臺灣省歌仔戲協進會」, 同年十一月臺灣省歌仔戲協進會的第二次會議期間經羅木生、康金波、吳添喜等 戲劇界資深人士提案,凡閩南語演出之劇種皆應納入組織,以符合地方戲劇運動 之主旨,故決議將「臺灣省歌仔戲協進會」改為「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範 圍從原先的歌仔戲擴大至全省地方戲劇,並希望於兩週內召開成立大會,至此「臺 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之名稱才正式確立。1952 年 1 月 7 日正式易名為臺灣省 地方戲劇協進會,根據當時人民團體法規定,組織成立必須有發起人,故會議中 決議以呂訴上等 36 人作為發起人,並推舉呂訴上、劉珍、朱木貴、尤生發、劉

71 呂訴上,〈臺灣地方戲劇運動〉,《臺北文物》,8:1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9 年)

頁 27。

72 呂訴上,〈臺灣地方戲劇運動〉,《臺北文物》,8:1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9 年)

頁 27-28;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1991.09,頁 505-506;臺灣省地方戲劇協 進會編,《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卅週年紀念特刊》,臺中: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

1983.11,頁 15-16。

全理、蔡水木、蔡秋林、陳守敬、宋添元、朱金塗、賴坤煌、吳添喜、陳王、吳 祖堯、康金波 15 人作為籌備委員,於同年三月五日上午九時借臺灣省黨部大禮 堂舉辦成立大會。會中全省各地劇團代表齊聚一堂,黨政軍各有關單位亦派代表 前來致意,例如中四組總幹事屠義方、省黨部第四組總幹事羅時暘、省教育廳、

保安司令部等,這點與中國文藝協會成立時的盛況相同,足以顯見黨政體系對於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的重視,除了派員參與成立大會之外,後續協進會召開會 員大會時,中四組與省政府社會處、教育廳、民政廳等有關部門均派員參加,並 給予適時的指導以及政令宣達73,藉此確保協進會的運作是建立在黨政體系的掌 控之下進行。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後隔年在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中通過《臺灣省 地方戲劇協進會全體會員動員公約》,其內容如下:

我們願意貢獻一竊力量爭取反共抗俄戰爭的勝利,茲為厲行國家總動員法令 各自努力本位工作,經鄭重擬定下列公約保證切實履行,如有違反願服從中 意接受嚴厲的批評和制裁絕無異言

一、健全團體組織,配合動員要求 二、實行互助合作,共謀會員福利 三、奉行政府法性,恪守團體規章 四、切實保密防諜,加強反共力量 五、提倡勤勞服務,力行生活節約 六、遵守公共秩序,注意環境衛生 七、參加開會約會,一定遵守時間 八、推行戲劇教育,發揚民族精神 九、改善社會風氣,不演誨淫誨盜戲劇 十、擁護政府國策,揭露共匪暴行74

73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第八次動員月會第五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記錄,臺中:1960,頁 1-2。

74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編,《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會務資料》,臺北: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

從這份動員公約的內容可以看到協進會的會員必須嚴格遵守並履行國家總動員 的規定,並恪守反共抗俄的精神,這份動員公約再次呼應的中四組戰鬥文藝體制 的口號,由此可知協進會的成立與中四組的關係匪淺,除了動員公約外,1954 年 4 月第二屆第二次的會員大會中更進一步通過《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反共抗俄 救國公約》,其內容分別為以下十點:

我們為同心一致精忠報國集中力量爭取反共抗俄的勝利實行三民主義的使 命,資本國民天職志願餐簽訂反共抗俄救國公約,互助互勉通力合作切實遵 行謹誓。

一、擁護政府反共抗俄 二、擁護 總統服從領袖 三、遵守法令實行動員 四、肅清走私穩定經濟 五、節約消費克難增產 六、檢舉匪諜嚴守秘密 七、軍民合作消滅匪寇 八、收復大陸解救同胞 九、實行三民主義 十、復興中華民國75

無論是《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全體會員動員公約》或是《臺灣省地方戲劇 協進會反共抗俄救國公約》,其內容皆提及反共、肅清匪諜、擁護政府,實際上 即是呼應國民黨中四組所推行的戰鬥文藝體制,意即擁護三民主義之精神,中四 組透過協進會的號召使全國地方戲劇界得以凝聚共同的目標,使中四組的宣傳得 以透過地方戲劇傳達至全國各地,並以達成反共抗俄、光復大陸作為終極目標。

會,1962,頁 5。

75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編,《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會務資料》,臺北: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 會,1962,頁 6;〈地方戲劇協會 昨開會員大會 簽訂反共抗俄公約〉,《中央日報》1953 年 3 月 16 日,第三版。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在地方戲劇界的團結下正式成立,創立之初因為經費 有限,協進會並未直接購置土地樓房作為辦公之用,而是採取承租方式,最早選 定的辦公地點是位於臺北市民權路 13 號的辦公室,而後搬遷至臺北市中華路 34 號 2 樓,直到協進會響應國家的文藝政策而開始進行勞軍義演時獲政府補助慰問 金,才將慰問金的其中一部分撥為購置土地辦公之用,1956 年協進會選定臺北 市長安東路二段 21 號樓房作為固定的辦公地址。1959 年臺灣省政府遷移至臺中 辦公,協進會亦跟隨搬遷至臺中市,並借用時任理事長的陳斑昌自宅辦公,1968 年臺北市正式改制為院轄市後即另外成立臺北市地方戲劇協會,故協進會便將臺 北辦事處房屋土地轉賣,另於臺中市購置位於三民路三段 198 號之 1 的一棟四樓 層房屋作為新的辦公地點。另外,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為與各縣市會員保持密 切聯繫、加強服務,曾經於創會的隔年 5 月增設南部辦事處,該辦事處最初的辦 公地點位於嘉義市,同年 7 月改遷至雲林縣西螺鎮,隔年再遷至高雄,但同年年 底便裁撤76

76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編,《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卅週年紀念特刊》,臺中:臺灣省地 方戲劇協進會,1983.11,頁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