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分享災難新聞攝影建構的社會實踐與樣貌

68

第三節、 分享災難新聞攝影建構的社會實踐與樣貌

人們於社群媒體上大量的觀看與分享災難新聞影像,有其觀看的方式,以及 分享的動機與目的。然而,人們在線上集體分享後,於現實生活中所採取的具體 實踐行動,以及其後續所帶來的影響,都將建構出整體社會的樣貌與文化。據此,

本章節依受訪者於社群媒體上,大量觀看與分享災難新聞攝影後,於現實生活中 所採取具體實踐情形,將之視為「分享的積極與行動的消極」。

研究發現,由於網路上動態消息的快速混雜,與人們於網路上時聚時散且追 求滿足集體「共在」的情緒感應氛圍之下,使得現今人們對於他人的災難苦痛,

於現實生活中呈現一種「持續關注的分散與短暫」現象。且當人們感受到了事件 的討論與關注,已被更為消費娛樂、感官刺激的事件所取代,集體於線上的討論 熱度已趨冷卻時,則也會選擇於現實生活中不加以討論,深怕話題已過時,使得 最終無論是在線上或是線下,都難以形成普遍共識問題和進一步的持續關注。

再者,也因為深感災難苦痛發生的距離遙遠、大量且快速,以及線上關注熱 度的冷卻,都使得人們於大量集體分享後,產生痲痹與無力之感,繼而於具體實 踐行動中感到「集體分享後的消極與設限」,認為在線上的分享行為,只要能夠讓 更多人知道,即可替代線下的實際作為。因此於現實生活中的實踐,大多僅是進 一步透過相關救援網站參與連署與捐錢。

69

一、 分享的積極與行動的消極

(一) 持續關注的分散與短暫

黃厚銘、林意仁(2013)將人們在網路上時聚時散的行為,稱之為「mob-ility

(流動的群聚)」,即人們容易在短時間內因事件的發生與傳散,群聚在一起,大 量分享資訊、參與討論;但同時也因為動態消息的快速混雜,訊息過度碎裂與商 業化,使人們容易因事件的轉移或情緒的冷卻而分散注意力,快速流動至更新的 議題。受訪者即指出,社群媒體上所呈現的就是一個很混雜的訊息平台,隨時都 有訊息更新,分散注意力。人們可以在上一秒因大量觀看災難新聞影像(如:敘 利亞毒氣攻擊),而感到震驚憤怒,卻也容易在下一秒滑到政治人物出糗影像(如:

柯P 跑步跌倒),而立即轉移至娛樂消遣情緒:

我覺得⾃⼰也是,上⼀秒看完敘利亞的照⽚,下⼀秒就在玩柯 P 跌倒,

可是我覺得這沒有辦法避免,因為臉書就是⼀個很混雜的訊息流(受 訪者 D)。

動態上每天要關注、需要專注的事情太多了,分散我的注意⼒,所以 很難進⼀步的去關注那些事(受訪者 E)。

因此,社群媒體確實增加與強化了人們接觸、討論議題,甚至感同身受世界 各地的災難苦痛,使得人們以積極「分享」的方式,加以關注參與;但卻也因網 路上碎裂化與商業化特質,更加凸顯了消息的快速混雜,使得人們容易因此而轉 換情緒,最終無論是在線上或是線下,都難以形成普遍共識問題和進一步的持續 關注。

70

且在這個人們不斷追求「集體狂歡」,與他人建立「短暫共在」的後現代社會 中,人與人之間更是缺乏了長久持續的情感凝聚與連結,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大量 觀看、分享他人災難苦痛,也已成為了一種集體狂歡式的哀悼,係在滿足集體「共 在」的情緒感應。因此,這個社會似乎總是在等待下一次更新、更能翻攪集體情 緒,激起社會集體熱烈與討論的事件發生,並且使人們不斷的在一次次快速且短 暫的線上集體狂歡後,漸感痲痹與習以為常,最後隨之遺忘之中無限循環。

就如同受訪者所言,在社群媒體上,即使是再悲慘、可怕的災難影像,也可 能隨時會被更新、更慘不忍睹,或是更為消費娛樂、刺激感官的事件所取代。也 因此,當人們感受到了一起事件於社群媒體上的討論與關注已經冷卻,則也會繼 而選擇於現實生活中不加以討論,深怕話題已過時,更別說有更多深入且長久的 持續追蹤:

即便是再可怕的事,可能⼀個禮拜之後,⼜會有新的事情出來,所以

⼤家就也都忘了。但與其說忘記,不如說是選擇不去討論,因為感覺 時效期已經過了(受訪者 B)。

(二) 集體分享後的消極與設限

在社群媒體上即時、高頻率、近距離的大量觀看災難新聞影像,除了容易放 大、強化觀看者的感官情緒與內心衝擊外,卻也容易經由大量且重複的「分享」,

所造成動態版面上的洗版現象,使人們漸對他人的災難苦痛感到痲痹無力且習以 為常。受訪者 J 更指出,這些以電腦、手機屏幕為中介,大量、快速於社群媒體 上更新的災難新聞影像,除了使人們感到習以為常外,更感到了厭煩,而自動忽 略屏蔽,停止關注;甚至消極地認為,自己於線上的分享與評論,已跟不上,也

71

阻止不了事件的更新速度,因此於現實生活中,做任何事都也將毫無意義且於事 無補:

消息跑得很快,更新速度變得很快,讓⼈感到⼼煩浮躁,甚⾄更無⼒,

也不想再多做什麼,因為覺得幫助不到,我會變得很反感(受訪者 B)。

另⼀⽅⾯也⿇痺了吧,在臉書上滑到,變得很習以為常,已經⾃動屏 蔽掉,不會想要停下來關注了,甚⾄覺得我個⼈的分享與評論,已經 越來越沒有意義了(受訪者 J)。

且人們除了因為於社群媒體上大量且重複的接收災難新聞影像,感到習以為 常、消極與厭煩,因而忽略與停止分享災難影像,以及於現實生活中,感到持續 關注之無用外;分享者更會因為災難發生的距離太過於遙遠,無法提供實質支援,

因而對於他人災難苦痛之回應,轉以藉由線上的分享行為,將之分享出去,以達 到「讓更多人知道」的效果,期許讓更多身邊的人得以加以關注、了解即可:

對我來說僅此於線上分享,因為真的太遠了。我覺得在臉書上分享,

是可以達到讓更多⼈知道的效果,所以我就是只會分享(受訪者 I)。

因為這個事件太遠了,所以我覺得只要⾝邊的⼈可以因為分享,更 加的關注、了解它就夠了(受訪者 A)。

因此,災難事件發生的遙遠,於社群媒體上快速、短暫的討論特性,以及對 於自身分享行為的期許,也使得人們對於分享後的線下行為加以設限,認為只要

72

藉由線上的「分享」,讓更多人關注即可,至於後續無論是線上或是線下災難事件 的追蹤,都缺乏了更為深入、長久且持續的關注;且於真實生活中更積極的實際 作為,也頂多只是進一步的透過相關救援網站(如:國際特赦組織),參與連署、

捐錢:

對於災難事件會有⼀個追蹤,但就只是這樣,就是時不時碰⼀下、碰

⼀下,並不會多麽深⼊、⾧時間的去關注(受訪者 G)。

頂多只會去看看國際特赦組織網站,去連署、捐點錢(受訪者 K)。

綜觀上述,現今人們因著網路上時聚時散mob-ility 的特性、社群媒體快速混 雜與碎裂化特質,以及不斷追求滿足集體共在、集體狂歡的後現代社會之中,使 得社會在經歷一次次的他人災難苦痛時,呈現著「持續關注的分散與短暫」的現 象,即人們總是不斷的在集體狂歡、震驚後,快速轉移、分散注意力,繼而痲痹、

遺忘之間循環,因此此種於線上短暫的集體分享行為,更是難以持續且長久的帶 至線下,於現實生活中有著更進一步的具體行動。

而於社群媒體上大量且重複的分享災難新聞影像,也使得人們感到習以為 常,甚至厭煩。因深感災難苦痛發生之遙遠、線上討論熱度之冷卻,以及悲慘事 件發生之快速等等,使得人們於社群媒體上集體分享後,產生了「消極與設限」

之感,認為僅藉由分享,引起更多人關注即已足夠,至於在現實生活中,再多具 體且積極的行動實踐,都將為人們所忽略。

73

伍、 研究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集體觀看文化: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

人們觀看災難新聞攝影的方式,由以往的單向接收,延伸至可於社群媒體上 雙向的、高頻率、近距離的接收、傳遞與討論。然而,社群媒體特有且強調「即 時」、「連結」與「以影像作為視覺感官強調」的特性,確實能夠快速激起觀看者 的情緒與共鳴,但人們也容易在社群媒體上大量、重複且近距離的觀看他人災難 苦痛,繼而引起更大的窺視、獵奇感,或是因此感到悲憫疲乏、麻木無感,快速 自悲傷情緒中抽離。

社群媒體上動態消息的快速混雜,消費娛樂充斥,使人們更容易因其他更 新、更刺激的訊息,而快速轉移注意力與情緒;隔著電子螢幕的安全距離,除了 可以大量重複、近距離的觀看外,更可以決定在任何場合與時間觀看,甚至可以 隨時關閉螢幕、停止接收。此種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行為與環境,也更加地凸顯、

強化了觀看者在觀看他人災難苦痛時,其多是站在一個「較為優越、安逸且疏離」

的位置上觀看,其所強化的「優越感」與「區別感」的觀看心態,顯現了在當代 社群媒體上觀看災難新聞攝影,是一種:既真實、感同身受,卻又易使情感快速 抽離的集體觀看文化與經驗。

Nicholas Mirzoeff(2015)指出,以往人們在特定的觀賞空間觀看,而現今則 是在被影像主導的網路社會中觀看,網路不僅重新分配、拓展了觀看空間,更可 以選擇在任何時刻進行觀看。現今社群媒體的商業運作邏輯與人們的使用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