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壹、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839 年攝影發明,透過光學與化學過程的技術,人們可以將眼前的光影長久 永留,「攝影」被認為是一種證據、一種目擊、一種在場的聲稱;「攝影」被賦予 了更高的地位〈Susan Sontag,1977/黃燦然譯,2010;郭力昕,1998〉。

其中,「災難新聞攝影」不僅有著見證歷史事件的新聞價值,亦有體現人文社 會的核心價值,其紀錄與表現了事件的瞬間、突發、危急與重大,也呈現與反映 了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大議題。「災難新聞攝影」拍攝技術的難度,對於 攝影者的生命、精神、情感都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對於觀看者視覺、心理所帶來 的衝擊,往往亦是人類文明與人文價值觀最直觀的交鋒,這也為「災難新聞攝影」

樹立了它的客觀、真實、優勢與權威(郭力昕,1998;王萌,2016)。

回顧2013 年於台灣盛大舉辦的「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 70 年大 展」,集結自1942 年至 2012 年間,完整 70 年新聞攝影獎得獎作品;以及查閱 2015 至 2017 年,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與「特 寫攝影獎」(Feature Photography)的獲獎作品主題,分別為 2015 年長久以來的 種族歧視與警民衝突問題(Michael Brown 命案後一連串暴動與相關事件)、西非 人民深陷伊波拉病毒事件;2016 年大規模圍繞在難民事件,深刻的記錄了難民生 死一瞬的影象;以及2017 年以「菲律賓血腥掃毒」為主題的現場畫面(The Pulitzer Prizes,2015.2016.2017)。

在2016 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World Press Photo/WPP,又稱為「荷賽」)

2

的46 件獲獎作品之中,則也多以敘利亞難民、尼泊爾大地震、敘利亞空襲、巴黎 恐攻、伊波拉病毒、天津爆炸等主題為主。其中,又以澳大利亞攝影師Warren Richardson 的作品《渴望新生(Hope for a New Life)》獲得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獎,

照片描述了一名嬰兒在其他難民的幫助下穿越邊境的場景;2017 年所獲得的年度 圖片及八大組別攝影,也多以恐怖攻擊與難民潮等災難新聞居多(World Press Photo,2016.2017)。

經由觀察近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以及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荷賽)的年度獲獎 圖片,都可以發現,大多數的拍攝和獲獎主題多以世界上各地的戰爭、災難、苦 痛照片為主。王萌(2016)即指出,具有 50 多年歷史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 就有高達41 次的「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獎」為災難新聞所獲得;其他在較有世界影 響力的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和美國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當中,也以災難 新聞攝影獲得殊榮的比例較高。

隨著Web2.0 新媒體互動功能與社群媒體的興起,使得圖片傳輸更加快速便 利,人手一支手機,攝影成為全民運動(蒯光武、羅琦文,2013)。2015 年底,

社群媒體Facebook 推出了「 2015 的全球熱門大事回顧影片」,而最為人們所關 注的則當屬「前十大熱門討論事件」,分別包括有:(1)美國總統選舉、 (2)巴黎恐 怖襲擊、 (3)敍利亞內戰及難民潮、 (4)尼泊爾地震、 (5)希臘債務危機、 (6)婚 姻平等、 (7)打擊「伊斯蘭國」、 (8)《查理周刊》受襲、 (9)美國巴爾的摩市 (Baltimore)「抗議警察暴力執法」示威,以及 (10)查爾斯頓市 (Charleston) 槍擊 案與「美利堅聯盟旗爭議」。在前三名全球熱門事件之中,又以「巴黎恐怖襲擊」

與「敍利亞內戰及難民潮」相關災難新聞影像,在經由媒介科技曝光後,大量的 於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無論是透過新聞媒體所傳送,或是閱聽眾大量的分享轉 發,均引發了人們的大量關注與討論。

3

由此可見,攝影影像對於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具有一定的表徵力與影響力,尤 其是那些具有觀看與精神衝擊的災難新聞攝影,災難新聞攝影不僅在災難新聞報 導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與價值,透過災難的藝術展現、鏡頭語言背後能折射出強 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它表達了在不同時空之下,人類不同的生存狀況與社 會發展,同時也消除了以往人們對待外部事物的距離與隔閡(熊培伶,2009;王 萌,2016)。

以2015 年撼動全球的災難新聞攝影《敘利亞男童浮屍照》為例,拍攝《敘利 亞男童浮屍照》的土耳其攝影師Nilufer Demir(2015)表示:「拍照的初衷是想表 達男童遺體的無聲吶喊,我的任務是使悲劇讓人看見」,此張照片不僅成為了全球 媒體和新聞網站的頭條,亦於社群媒體上大量的分享轉載與討論,引起了廣大迴 響,更促使歐洲政府正視難民問題。

然而,Susan Sontag 也於《旁觀他人之痛苦》一書中指出:「透過攝影影像,

使我們做為他國災劫的旁觀者,是一種典型的現代經驗」;透過溝通工具的進步與 社群媒體即時互動、分享的特性,也使得影像愈加氾濫且更易流竄(熊培伶,2009;

Susan Sontag,2003/陳耀成譯,2010)。一張張災難新聞攝影在經由社群媒體的大 量觀看與分享後,能否真如攝影師與英國廣播公司BBC 於節目中所期盼的:「是 否有一張照片,能夠改變我們對於難民的看法?」又或是反而形成了英國《鏡報》

(Mirror)於後續所報導的另一番景象:「許多據信為遊客的旁觀者,只願注視其 中一具難民遺體,並且使用手機與相機不停拍照」。

當照片的創造、觀看與傳散,於社群媒體時代,愈顯得大量與重要,人人皆 可藉由屏幕,點擊滑鼠或移動手指來「觀看」、「按讚」、甚至「分享」災難新聞照 片,甚至是藉此創造出一個新的媒介景觀與特有的社會樣貌時,那又會是一個什 麼樣子的現代經驗?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4